| 
 
 
 導言:科學世紀的幻想 
   東方Project的世界觀,除了玩家所熟悉的幻想鄉,還有音樂專輯中,秘封俱樂部所在的近未來現世,兩者若即若離,如太極圖般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幻想鄉裡,有憑藉零碎外界資訊來探索「科學」的霖之助、小鈴;科學世紀中,有能窺見境界而夢入幻想的梅莉與蓮子。這些角色的共同點,是不羈於「常識」,不盡依賴正統的學說,而是讓好奇心引領自己去作些小小冒險。 
   這些探索,如果用全知觀點或正規的科學標準來看,可能不值一哂;然而,角色的魅力,故事的意義,也就在此:它可以提醒我們這些受過教育、「已經知道如何去看待未知」的人,可能已經忘卻了的,「還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未知」之時,那些探索的惶恐與興奮,從而涵泳於幻想中的無限可能。 
   秘封組系列故事的一貫主題,即可說是「科學世紀的幻想」;出戲來看,生長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神主ZUN,也是在東方Project的系列創作中,推演了科學與幻想兩側的發展,而刻畫著其中各種不安份、或是不得安份,而輾轉尋求著新定位的人與妖的故事。於是,在宴樂的日常和有驚無險的異變表象底下,東方故事的暗處,始終流淌著一股與體制拮抗的張力。這一期,就讓我們更進一步來解讀這個世界的深層機理,豐厚我們對科學和幻想的感知,迎向那未定的未來。 
 從埃舍爾與弦理論看《夢違科學世紀》         
   荷蘭畫家埃舍爾,以各種「不可能空間」的畫作聞名於世,本文認為它是梅莉專業「相對性精神學」的來源之一;物理學前沿的弦論,也以超越常人認知能力極限而知名,也被神主取為蓮子專業「超統一物理學」的一部份。本文即介紹這兩者的歷史,並以之解釋《夢違科學世紀》中「合成」與「孩子們的笑」等關鍵詞的含義,進而推想神主在文本中所寄託的現實情懷。 
 秘封少女奇幻之旅─《燕石博物志》初步考察    
   本文第一部分考察專輯名稱中「燕石」的典故,後兩部分討論神主在專輯曲目中引用的「測不準原理」和「薛定諤的貓」之由來,及神主所欲引伸出的想法。最後,通過綜覽《蓮台野夜行》到《燕石博物志》敘事手法的演變,探討秘封組故事與東方Project世界觀構築的配合情形。 
 燕石同人考    
   本文首先考證神主在世界觀構築上對量子物理學的取法,從而推測幻想鄉、大結界的運行機理,以及秘封組的觀察者效應,進而解讀《燕石博物志》每首曲目的命名與排列緣由,最後結合歷年官作的軌跡,提出將《東方紅魔鄉》至今的系列作分為四個時期的概念,以整理神主在遊戲、音樂專輯和《三月精》、《茨歌仙》、《鈴奈庵》等漫畫中分進而聯動的創作思路,以供大家想像東方將來的發展。 
 「御阿禮之子」式神說及藤原妹紅出身異說        
   本文以名稱的設定流變為切入點,在「新一設考據理念」的基礎上提出分支的考據與補全方法,並藉此提出十二項一設補全觀點,其中代表性的兩項為「阿禮之子」式神說及藤原妹紅出身異說,分別對「稗田阿禮」不比等說與「藤原宮子」海女說進行了介紹與修正,以便與東方官作契合。同時,也解釋神主可能採納自京極夏彥小說的「式神等於電腦程式」這項比方,俾讀者一窺以「規則的認知、利用、反制與調整」來重構靈異文學的現代創作思維。 
 瘋狂與堅持的六年─《幻想終結之日》發布感言        
   2016年也是華人東方同人大作豐收的一年,除了動畫《秘封活動紀錄》,也有遊戲《東方夏夜祭》、《幻想終結之日》及尚未發行正式版的《永遠消失的幻想鄉》等作。其中DASIA社團開發了六年的《幻想終結之日》終於在本年6月發布,本刊即此特請DASIA主持人雪漫楊前來與大家分享製作心得,及對同人創作的見解。 
 
 第六期 神道文化的核心 
  
 
  序曲:祈望      給一期同人誌寫主題曲,應該很少見吧?這就是了。   調寄〈信仰是為了虛幻之人〉,本刊主編填製了東風谷早苗的中文主題曲〈祈望〉,而從「如何看待『神道』」這個主要問題開始,展開本期專題「神道文化的核心」。隨後,本文討論了如何翻譯原曲名〈信仰は儚き人間の為に〉;引述了書畫家姜一涵的「巫性智慧/人文智慧/神聖智慧」說,而以津田左右吉《日本的神道》、小泉八雲《怪談》、柳田國男《遠野物語》、朱和之《樂土》為例,為讀者提供一種貫通神話、歷史與民俗的視野。最後,再詳細解說〈祈望〉歌詞的撰寫思路及其所借鑑的現代詩作。本文跨足古代史、近代史、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等領域,希能協助讀者在各個相關的文化問題上,建起自家的觀點。 御柱考      結合文獻探討與實地考察,本刊的零設考據重要作者宮酒姬這回以本名登場,從諏訪信仰的溯源開始,端出了這篇醞釀一年的力作。   溝通《風神錄》和《地靈殿》的兩位六面BOSS,八坂神奈子是「柱神」(山神),而靈烏路空乃「太陽神鳥」,正如華夏神話中「扶桑上的金烏」、記紀神話中的兩位「皇祖」,二者間的聯繫絕不簡單。本文以諏訪的御柱爲綫索,介紹了中日兩國的「柱文化」,以及「御柱」背後的農耕文化,來試圖探索八坂神奈子和靈烏路空二者聯繫的根源之所在,並且爲《風神錄》和《地靈殿》的種種設定作出更爲深層的解釋。 她們何以不做人了-嫦娥、純狐與不死之藥的傳播學   有病就要找院長,院長帶你深入你不知道的東方。   出於對赫卡提亞一側的地獄勢力的不信任,本文整理了官作塑造嫦娥、純狐時的內外用典,藉此提出二者身份關係的數種假說,又將ZUN的改編手法與魯迅、蒲松齡的版本作了比較。另一方面,通過修補前一篇文章中有關岩笠、妹紅服藥經過的假說,强調了代入各個體視角的重要性,並對《東方憑依華》提出了與「『二重身』僞造說」並行的預測方向。 咬文嚼字話東方-何謂「一設」?           在官作解讀上面下過許多工夫的星期六上線,這回要討論的是「何謂東方一設」這個基本問題。   本文在約定俗成的「零設/一設/二設」分野之間,提出了「零點五次設定」(作者腦中構建的故事框架,尚未在正作中落實下來)和「一點五次設定」(與ZUN的一設無法完全對應的官方內容,如一些「非一設」漫畫和官方出版物的外語翻譯版)的概念,並且仔細分說了「一次設定」所能包含的範圍及考據者應當注意的事項,希望得到大家的討論與完善。 臺灣東方圈的問卷調查         本文為《東方社群白書》作者久樹輝幸和台灣社團「特異功能組」代表金魚合作進行的台灣東方社群問卷調查成果,經授權翻譯,刊於本期。調查於2016年11月12日至12月1日進行,回收了619份答卷,問題包括身份、性別、年齡、接觸《東方》的年資、入坑緣由、對於購買東方同人創作的想法、對於進行東方同人創作的想法、以及從事東方同人創作的目的。 以同人小說維生:野田文七訪談         本文原為東京大學情報學環博士研究生まつもとあつし的《媒體維新紀行》系列訪談第41回,發表於2014年,訪問對象是曾有多部東方同人小說被改編為手書動畫的「劇團文七」代表野田文七,除敘述創作緣由,亦討論了在實體書與電子書之間、同人出版與商業出道之間的各種抉擇考量,以及經營上的策略與挑戰。對於有意以創作為業的同好來說,當為頗具參考價值的經驗談。 Extra:陳依文〈鑑識〉   現代詩是一個很少得到今人關注的領域,但每過一段時間也總能出一些發人深省的珠玉,近年陸續出了三本詩集的台灣詩人陳依文便是如此。其詩作在生命的探討、情感的涵泳中,復帶有宇宙氣象,與《東方Project》的角色氣質非常契合,於是本刊徵得同意,將其作品改編為東方同人畫冊或漫畫本,以饗同好。本期先刊登一幅圖畫,敬請期待後續。 
 
 
 
 第七期 糾結悱惻的愛戀
    樂園‧百合‧控      何謂「樂園」,可從兩方面來界定:有你所欲,無你所惡。何謂「百合」,可從兩方向來體察:對純淨的嚮往,對常規的反抗。而要實現這些面向,關鍵就在於「控」:方法是「控制」,核心是「情結」(complex)。現實世界中人的控制力太有限,情字是以化出種種糾結悱惻、苦痛傷懷;幻想世界可將這些缺憾予以圓滿,或更加狠心深挖,創作於是得以形成與同人和社會的對流。本文即從這三個關鍵詞出發,為理解《東方Project》官作背景設定、人物關係、劇情發展之限制,及同人創作中的百合嗜好,提供一種視野。   深嵌歷史的心障,秘神涵化的委曲-障礙之民考     《風神錄》是ZUN創作的轉捩點,十年後的《天空璋》有望成為第二個轉捩點——幻想鄉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理想鄉,而將逐漸帶上複雜的社會內涵,賦予《東方》成為「國民作」,乃至於「世界之作」的潛質。本文將比較柳田國男的民俗學論著《石神問答》和《東方天空璋》的文本,以解讀新作中ZUN的現實關懷。    樂園之夢──從《邯鄲》看東方「夢世界」的構建     本文通過梳理以「黃粱夢」為母題的文學作品的產生、傳播、演變,探討其在人物塑造、情節設置、思想表達方面的發展,結合東方遊戲文本、漫畫與CD故事,特別是《紺珠傳》中哆來咪·蘇伊特的設定中對於「夢」的說明,推測東方故事體系中「夢世界」的構建,並進一步分析神主借助「夢」的表達所傳遞的人物的價值設定,為進一步分析東方故事的精神內核打下基礎。   從《天空璋》倒推《憑依華》──隱岐奈原捏考察與動向研判     立足於ZUN長期參考京極夏彥主系列作品的實情,重新依次解讀《東方心綺樓》以來大部分異變的黑幕,由此得出《東方憑依華》將會涉及的多個話題。揭露《東方風神錄》以來新出世的寡頭小宗教勢力走向沒落的前景,將幻想鄉內人民群眾的發展趨勢導入大結界建立後首次較為全面的啟蒙運動的軌道,在和地獄合作、一致對抗月都封建殘餘的基本路線中確保幻想鄉自身更廣義的人本立場,以便讀者適應《東方PROJECT》往科幻作品的明確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