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盛,昨日之俗》填词[湖南东方人民社团之幻曲词撰]
原曲:《明日ハレの日、ケの昨日》 专辑:《東方風神録 ~ Mountain of Faith.》著:我在找恋恋
秋风轻过山谷间,
苍苍蓝天南飞雁。
红霜枫叶如火燃,
自在漂流随山涧。
稻黄挂穗多么喜悦,(诶嘿呦)
果熟吊枝多少笑颜。
大家割稻齐下田,
打谷去壳白米现。
带上新米与美酒,
高高兴兴迎祭典。
神明大人神德无限,(吁呼呦)
感您恩惠谢您霖甜。
昨日是昨日明日是明日,
歌舞宴会趁今日。
神如风兮我如叶兮,
风起叶舞久不停。
脱下便服换上盛衣,
雨后天晴多开心。
昨日烦恼随水已逝,
明日之日多亮明。
大家很容易看得出,这是模仿胡博士的《春光献祖国》写的。
词句没什么含金量,讲的事平平淡淡,完全不会令人有“想要再看几遍的感觉”。但我自己觉得颇好,颇亲切。歌词不像现在流行歌曲,用各种比喻与夸张的修辞将自身感情极端表现出来。东亚民族的特点之一就是委婉含蓄。
最喜欢那一句“神如风兮我如叶兮,风起叶舞久不停”。快乐神明大人与子民一起歌舞,是一种非常温馨的情景呢。 不错,确实有一种丰收的喜悦(×)一种温馨感
虽然但是,《春光献祖国》可是十分的不含蓄啊(
不拘一嗝降人才 发表于 2022-5-10 08:20
不错,确实有一种丰收的喜悦(×)一种温馨感
虽然但是,《春光献祖国》可是十分的不含蓄啊(
应该说既有直接抒情,也有委婉含蓄。
比如“从那怒江南,到漠河北,到处都有花容明媚”。胡博士没有直接写“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种假大空的句子,却用“怒江”“漠河”中国一南一北暗示其幅员辽阔,也neta了胡焕庸线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