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难不在这个日子写点什么
……因为是生日啊。
之前码了一大堆字但是写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过于阴暗了,所以就换个地方发了。嗯,反正没什么人看。
……本来是想写首诗的,但是在聆听了一阵三位室友的鼾声与磨牙之后还是果断放弃了,果然我没那个能耐啊。
而我之所以想写诗,是因为想起了织田信长最喜欢的那首《敦盛》:
人生五十年,
较天长地久,
如梦幻泡影。
一度荣华者,
岂有不灭乎?
嘛,我还没到五十岁,刚好到这年龄的一半而已。
与织田信长有关的文艺作品中,通常会着重描写他在以下两个场合吟唱《敦盛》的场景:
一个是在发动桶狭间奇袭前。顺带一提,那一年信长也只有27岁。
另一个就是在本能寺了。
这两个场景对于信长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信长在吟唱《敦盛》时想必也是抱了必死的决心的,所不同的是,前一次他从死地里走出来了,从此一战成名;后一次则身死人手,灰飞烟灭。
这就涉及到《敦盛》这段唱词的主题“无常”了。按照佛教的观点,凡有形之物,总是变动不息,有成、住、坏、灭,这变动的实质,就是“无常”了吧。由此可知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不过,如果要我来给个解释的话,这应该就是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那种无力感。传说中的《敦盛》的原作者熊谷直实,也不能预料到他在第二天要杀死的就是昨天晚上吹笛子的那个少年吧;强势如信长者,多半也未能料到来取他性命的,会是他颇为器重的光秀吧。
所以,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完全无法预料到二十五岁的我会是什么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二十岁的时候我好歹还能往将来幻想一下,现在再生出对于将来的幻想时,仿佛有鬼似的,总有个声音这样说:
“得了吧,你没那个时间了!”
——从此,生日所能带来的喜悦,就变成负的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还会每到这个时候就提醒自己,生日快到了吗?
……写不下去了,果然不开启黑化状态就只能写些不咸不淡的空话。
不管怎么样先生日快乐
的确到了这个年龄就不会有什么幻想了
小时候对生日是无比期待,上了大学就看淡了,现在就根本是不疼不痒,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过生日的时候就只能哀叹自己又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的话,早早毕业走人不要再呆在学校才是正事…… \生快/
不过25啊……madamada……
任何时候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不同事的可能性有所变化而已。在不同时候想做同一件事所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所以能否去做也不过是看此时的你有多爱你的幻想而已。
我是不求一生真正做到什么事的,那样的目标太沉重了,也许最后会本末倒置。但是依然希望在我有99.9%可能命在旦夕的时候仍能对只有0.1%可能实现的想法付诸行动,哪怕行动的下一秒就断了气——只因为这个想法看起来太棒了。 啊呀,简化字前辈生日啊…………嗯,生日快乐的说哦!
至于理想这东西……………
小学老师让大家说理想………我说以后要当三毛一样的旅行家,结果混在一堆想当超人的里面毫无存在感。
初中说理想,我说以后想当旅行家………结果因为混在一堆想改变世界的里面过于平庸,被大家笑了。
高中说理想,我说以后想去十个以上的国家,结果因为混在一堆想上名牌大学的里面过于显眼,被人笑了………
大学说理想,我说我要学好过硬的程序,以后不管在世界哪里都可以赚钱继续旅行…………………
随着时间,很多人都忘了自己过去的信念,这其实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不希望在自己快死的时候,会为自己没有真正的为自己的爱好活过而哀叹…………
所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哪怕奋斗的,只是希望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游…………… 本帖最后由 挂在墙上晃着 于 2013-10-22 09:24 编辑
没人能那么神棍地一直预料到自己将来会怎么样……
更多时候比起规划怎样一个未来,学会如何抓住现有的机会是更有用的
我小时候错误的相信无论任何事只要设定一个目标和轨道,那么我们总是可以套路化地达成目标的
然后现在我被这个习惯性的思维戕害不浅
这也是我一直诟病现在教育模式的一点……
注重套路化地培养学生12年,进了大学后告诉你以后没有套路化的人生了,自己想办法去……
坑爹呢这是!
最后,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开心就好 我喜欢别人的生日
因为这样可以正大光明的和平时不敢说话的人说话而不需要找任何借口
对,就像现在我回复LZ并且说上一句
“生日快乐” 五十岁,刚好到这年龄的一半
25岁么,生日快乐啦,比我大两个月么
说到理想以前想当英雄什么的,我不会觉得难为情的,自小就锻炼过体力和练过武,所以很假小子
警察也好、士兵也好,真想当,但结果另一个兴趣爱看书让我深度近视啊哈哈哈了……
嘛,我的梦不会结束的,至少我的想象力还没被成长吞噬呢…… 生日快乐~~~梦想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去追寻它的价值~~~加油!~~ 生日快乐哇!
五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
活着就是奇迹!幻想乡与你同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