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tsebelo 发表于 2014-1-9 22:22:00

唯有意義和真善美,就能活著,就是活著。
「Imperishable Shooting」(不朽的彈幕)

zelda 发表于 2014-1-9 22:44:43

如果有害怕死亡的心存在 那就拿勝利寶劍斷開魂節 ! 斷開鎖鏈 ! 斷開一切的牽連 ! 燒毀!




0000-07 发表于 2014-1-9 22:49:30

本帖最后由 0000-07 于 2014-1-9 22:52 编辑

每当思考这类问题时我都会头晕目眩胸闷气短 就像小时候不懂事而被妈妈说教时感觉一样 问题答案也总是随时间 地点 心情 认知的变化而变化 恩 然后选个最适合我当前状态的做答案 。

我一直怀疑我记忆力圈9是小时候从主席台摔落摔笨l脑袋

飞越无尽暗空 发表于 2014-1-9 22:54:42

我不惧怕死亡本身,甚至还想追求“如樱花般飘散”的华丽战死。不过我真正害怕的是死亡时的痛苦,当然自杀之类的不予考虑。

虽然记忆会抹消,但我相信人的灵魂和性格会继承到下一代。如果真能获得不死的肉体,那我更想去研究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知识。只要这种学者型精神仍旧存在,我的人格就永远不会改变。

sleight 发表于 2014-1-10 11:22:24

看到这突然想起了某个妹红的同人..
拥有了不死和永久的寿命,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周围不断的变化而很难适应吧
已经不能继续以人类的身份活着..那么以前的事也自然没办法,也没必要记住了吧
如果选择到处流荡(旅行)应该挺好的吧..时间流逝的感觉也不会那么强烈..

阿本 发表于 2014-1-10 11:47:13

说什么不会改变啥的,才没有不会改变的东西……
不怕死,不等于不反感死。
没有什么灵魂不灭的东西,人格也是始终在变的,就算是身体,每时每刻也都有细胞在生死,想从这些东西上找出一个永生永在的存在,不是搞笑么?
但是,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即一即一切的,不能说是“事物”,因为事物会局限它的这样的所谓“存在”。一切事物缘“它”而生,依靠这个而能相互转变,生生不息,本末如一。也正是靠了这个,才有“我命由我,不属天地”,才有一般意义上的“长生不死”。
这个“存在”并没有离开任何事物,一般人日常总不离它,却始终认不得它,将其误认为外在种种变易的“暂有实无”。如何才能真正体悟到这个“真心自性”,并启用它“生生不息”的功能来跨越一般意义上的“生死变易”呢?首先要用心观察事物与自身的互动,“何者是我?”,由是而得“妄想本无所有”,无能所之境,然后渐渐圆满,由是能止,能定,由定而知其微妙作用,不昧生死。

冰夜华 发表于 2014-1-10 11:55:33

这就是唯物科学论的好处了,反正没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知道的人也回不来,在现有科技水平下,人类只能看到自己大脑可以看到的视界,至于看不到的那自然就可以被列为不存在了

四季映姬。黑白 发表于 2014-1-10 12:55:36

但是如果有【极强的刺激】呢?如果在生命的某一个时间点突然发生了某种假设的【极强的刺激】,是否这种回忆就有可能留存的时间为【极久】,或者换言之【永久】呢?

Adrastea74 发表于 2014-1-10 13:07:09

不管以后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是我,我会接受我选择的道路,并且不会为此后悔(←中二晚期
既然活着,那么不可能不改变。永生并且不变,对于活着的东西来说是不可能的,对人类这种需要他人才能活下来的生物来说更不可能的

一生痴梦 发表于 2014-1-10 13:13:39

我是什么?
一岁天真
十岁幼稚
十五岁轻狂
二十岁成熟
三十岁老成
五十岁知天命
九十岁无欲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who w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