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俺妹》是敢于直面主流思想对亚文化偏见的里程碑
本帖最后由 平泽悦 于 2014-2-9 15:03 编辑当一个品学兼优的乖孩子,有着非主流的喜好,你怎么看?
说真的,我在事后才彻底明白,《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只是个丧心病狂的妹控剧罢了...
但就是这么个丧心病狂的妹控剧,我真的在第一季,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听到了久违的共鸣...
"对不起 我以后不会再跟你交往了 在学校里也别跟我说话了"
<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在动漫里上镜率相当高,但都会相当的"和谐"。在这种地方出现的人物,
几乎都主动或被动融入整个亚文化的大气场。而发生强烈的价值观意识碰撞的镜头,我还是在《俺妹》里第一次见到...
"夏日祭"结束了,众人纷纷离开展览中心。然而主角一行却见到了现实中的好友
于是便纷纷像做了贼一样想离开那个带来欢乐的地方...
我们做了什么坏事、错事了么?为什么我们要像小偷一样护住自己的爱好就像是护住似乎只自己偷来的东西呢?
但这就是现实。
对于喜爱ACG这一亚文化的我们,其兴趣多数是见不得光的。
别说是相互有时代隔阂的父母了,就算是现实中的挚友闺蜜,有些事还是不见为妙...
"也有受游戏的影响想把女孩子电死的男人啊 ... 这样的游戏和漫画 这种东西根本不应该存在
玩的人 制作的人 都是犯罪的潜在者 一定要取缔"
相信大家都见过类似这样的报导,诸如"xxx受xxx游戏/动漫毒害,模仿xxx导致xxxx事件"之类的报导。
我尚且不言这类报导的客观度和真实率有多高,
不争的是,主流媒体和舆论似乎就是喜欢折磨亚文化,对此类报导更有一种"喜闻乐见"的感情色彩。
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文化的话语权。
可是我们并没有去争取这种"文化的话语权",
我们的漫画、音乐、动漫,依然是默默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故事。
直到我看到了《俺妹》的这集,第一次看到了有动漫敢于诉说这类事情
敢于去做出反击:我们的文化圈里还有很多很多可爱的人。
"新闻也说过这种东西会给孩子带来坏的影响 这年纪还玩这种白痴的东西的人 会被歧视为宅的"
另外我想说说的就是这位父亲的形象,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东西。
很多动漫作品的父亲形象,都是一种"回避"的存在
不是"父母双亡",就是"父母热衷于旅行",或者就是把父亲塑造成理想下的"孩子的朋友"
这种"回避"其实是很正确的,毕竟你没有必要让每个动漫背上家庭这一沉重的包袱
可是《俺妹》这位极其真实的父亲形象还是第一次见,也许只是我看过的作品不多吧...
敢于塑造这样的父亲形象,在我眼里是难能可贵的
我自想是《俺妹》敢于将主流舆论与亚文化的冲突所影射出的两代的不解与矛盾表现出来吧
总之比起很多动漫里那几乎不可能的"朋友父亲"
这样的父亲形象出现在动漫里,我当时认为是一种挑战吧...
我曾经为《俺妹》敢这样书写矛盾而小小感动了一番......可惜我错了。
很快,《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原来并不是我想象的"动漫文化里的教科书"
(我应该一开始就该发现的...)
直到第二季,便成了完完全全的普通后宫漫了,外加点丧心病狂...
作为喜爱ACG这一亚文化的我们,
一直在文化的话语权舆论权上处于绝对的被动,
因为我们还在通过技术壁垒逃避或主动隔绝主流文化和成人文化的钳制。
打开不是为了"去同化""被同化",是为了"被了解""要呐喊"。
于是我看到了《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原本挺丧心病狂的动漫,让我看得如此激动、兴奋,
是因为我听到了我们的作品中,那久违的呐喊,哪怕声音再小,至少我们喊过。
而且,哥哥在父亲面前为妹妹的喜欢辩护的那段话,我当时真的看哭了呢...
可惜,《俺妹》必定不是什么敢于直面主流思想对亚文化偏见的里程碑
毕竟商业化的动漫怎么可能放弃那些喜闻乐见去说些沉重的现实问题呢?
是我自己太自作多情罢了...呐~
不过我一直在等待呢
等待一个作品,我们的作品,敢于直面主流思想对亚文化偏见的呐喊的作品。
但这些依然是那么渺茫。
"是什么,让我们说不出口?"
不过最后还是想和每位ACG同好分享一句美系玩家自省的话:
将游戏污名化的关键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卫道士",
而往往是不自律的我们游戏人自己。
知识太浅,脑洞太深,吐槽求轻
哟,小悦悦好久不见了
虽然说俺妹并不是那啥“偏见”对抗
但是里面的确有不少可承认的“呐喊”呢……嘛,就是你晒出来的那些证据
我很同意那些想法呢
只不过,第二季就完全没有“呐喊”了呢……
这也没办法,就像你标题所说“曾以为”的“曾”
可能原本第一季是有那么些思想的呢,第二季还是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群人制作呢?
我就不知道了 表示看这个的小说本体应该就很严肃了。
不自律?啧啧,主流文化冒出的不自律者更多,怎么没见人去吼…… 撓頭··············{:ml57:}
真的是“偏見與迫害”嗎?
真的是所謂的“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不容嗎”?
說到底,也不過是新一代價值觀和過去一代價值觀戰爭的新戰場罷了,核心,還是一樣的“互不理解,”還是一樣的“溝壑重重”················
再順帶一提,亞文化圈里也不是鐵板一塊,宅與宅之間也有區別,也有互相仇恨,也有各種壓迫,因此,這個問題,或許超過了“主流文化與亞文化”,更像是人類本性會延伸的問題呢········ 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最近好像在哪見過這句話來著{:ml14:} 或许三次元的朋友并不会因为喜欢ACG之类的东西排斥自己,至少我这里是这样。
如果把一些问题上升到社会层面再来讨论,
那可能已经超出我的范围了,
看看楼下的人怎么想。 可惜俺妹最后变成了逗比作品........ 本帖最后由 belotsebelo 于 2014-2-9 16:16 编辑
我曾以為大多數能和較少數友好,我也曾以為東方眾能和艦娘眾友好{:ml36:} 看了开头我想偏了。
说真的,我在事后才彻底明白,
咳咳 严肃性
俺妹太虚了感觉。。。。小说也是的,亲人之间更多的是责任,而不是那种世风日下的那啥。。。
俺妹最后一本出来时看了插图就不想看了,这不是瞎扯淡吗。。。。
至于见不得光的事,别人不问就不说呗,我初中的时候非常那啥。到了高中我阿卡林化,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同学除了之前认识我的都认为我非常纯洁并且正派{:05:}
主流文化感觉在狭义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统一喜好这是不可能而且反人类的。有人喜欢体育 有人喜欢韩流 有人喜欢欧美 有人喜欢谐星搞笑 有人喜欢文艺、文学,ACG只是这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罢了。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
并不是说喜欢韩流和喜欢欧美的就不能在一起做朋友。喜欢逛街的并不是不能和喜欢看电影的在一起交流。世界有很多种文化,并没有所谓的“主流”。广义上的主流文化,应该是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大统一所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文化才能被说为是主流文化。 这方面日本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中国有郑渊洁被停播查水表,日本当然也会啊,中国广电各种扯,日本也有日本的"广电"作者为了保命或者什么社会舆论压力放弃写这些方面也是可能的,换了制作组也是可能的.社会敏感问题终究很难从某个人的作品来"呐喊""抨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