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弦风 发表于 2014-3-11 12:57:47

本帖最后由 司徒弦风 于 2014-3-11 12:59 编辑

本来不打算再以弦风的这个身份再说什么,不过已经想了两天,对我来说算是非常长的了,最后还是决定发点议论。不是冲谁,对事不对人吧。

我个人非常非常讨厌做事——很多事,牵扯太多的理论。不是说理论无用,那是曲解我的意思。而是说,当追溯与延伸到一定程度时,理论将不再成为理论,它们相互印证而又相互矛盾。所以 @肺A高压 拿1984来打比方的话,我只能说苏联算是一票中枪政体之一。1984与动物庄园表现出的反政府倾向不必说,矛头主要还是指向集权主义。特别是棱镜门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对1984的所有赞美一夜之间变成了个大笑话。而还要扯动物庄园的话,那么真相是更加赤裸裸的;人类在成为群居动物的那天就已经出现了压迫和不平等,不是哪种理论,政体或是其他能够改变得了的。生命自存在那天就有这种原罪,而非生命也因个体或环境差异而存在着其他不平等。
而至于 @肺A高压 引用的一大串理论,我只能想到我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做什么事都喜欢从根做起,属于想喝苹果汁就从育种和选地开始的那种,为了追一个妹子,而去学习妹子用的法语,然后从法语一路向上追溯到古梵语,当他终于略有小成时,妹子已经跟着一个脚蹬牛皮靴,连拉丁文——罗刹人拉壮丁时说的话——都一窍不通的胖子跑了。理论太多是容易束缚人的手脚的,何况所有政治理论最终都是指向人性。在这方面我同意你说的。小说应该更注重人性一些。太多的理论是不合适的,起码是不合时宜的。远的比如老毛,只游过江,没留过洋的人,国内国际都打得一手好牌。近的……比如这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国这种官办经济和半独裁政体可以说是世界最怪异的,理论上来说二十到三十年前就应该崩溃,但政府就是挺了过来,实在是屌得无以复加,同时也证明了金融理论中的诸多矛盾及无效之处。比如,估计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么爱存钱,人口还这么多,明知道银行一堆呆账坏账,仍然把钱往四大银行里砸,放人拦着都拦不住,而后进一步流通创造价值,这庞大的资本打个喷嚏,世界都得小破。
所以我实在不觉得有过多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何况空有理论却无用武之地的时候也太多了,指不定谁玩谁呢。

@明灭 @孟山都

不知道你们对于韩松是怎么看的。我的想法是他与大刘的粉丝是现在中国文学作者里仅次于韩少与小四的拉仇恨团体,著名的三体生殖隔离论恶心走了多少人。
韩松其人如何我是没权利说的,他的著作我也只看过寻龙记和宇宙墓碑,其他的不敢说看过,至多是看了一篇或一本的一小部分。给我的最大感觉是这是一个体亏屁思社病我药的人。他所列举的都是事实,并挖空心思地在故事里塞进他的理论基础和所见所闻,其尖刻无异于把一个人的裤子扒下来然后叫一群人来看他屁股上的疤和短小的JB,从而得到一种病态的快感。他属于那种列举出了无数种问题,但一种实际上的解决方案也拿不出来的那类,或者能拿出来但不愿意拿,仍以尖刻为乐。至于其精髓是在于讽刺还是在皮相之下的东西,是另外一回事了。总之如果锦衣卫再生,把他拉出去剐了是不算冤枉的。何况我觉得很多东西他也不算是真明白。
而至于是不是真明白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也就是我另外一个不喜欢他的原因。很多他表现出的东西浅显化一点也是其他人能说得出来的,但一味地陈列只会让人想起骂街,恨不得把小时候他偷吃过邻居的咸鸭蛋都拿出来抖落。说到明白不明白,又要扯到渐悟和顿悟了,这又是两种理论体系,不符合我这种打破所有坛坛罐罐的泥腿子思想,但我认为无论怎样,要悟了才行,是真正的明白了。而不是了解。刀拿 来就能砍人,长手就行,但刀法是另外一回事,不是么。如果很多东西都停留在了解上,然后把它变得尖利,刻奇而讽刺,并掩盖一些并不非常值得掩盖的东西的话,我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在这方面做得空前绝后的大师钱钟书。当然他们是两种人,比如韩松,我大概是不敢找他去给我开几本淫书的书单的。不过这两者都有种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我无法比喻,硬要比喻的话就是天津流氓比狠,而且是种邪气的下作的狠,比如从粪池里捞两条蛆,谁敢咽就赢了。确实很鲜明很解气,不过其意义与价值有多高,圣奥古斯丁有疑焉。
所以我给韩松的定义还是文人,而且是一个典型的文人。

而至于人性不人性之类的,我无话可说。我本身就是一个冲动而且反复的人,对人性的了解比较浅薄。只能说一个人能看清自己时不是在成功时而是失败时,而且人比自己想像中要丑陋得多得多,本质都是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就是说,野性,动物性而非文明的东西。而所有的故事所能展示的都是有限和幼稚的,故事里的政治更是不可能与现实中的宫斗比肩。世界之大之深刻是不可能用故事去讲述的,任何故事再写实都是经过作者之笔的美化。人性是兽的,是神的,也是石头的。在生死关头展现了神性的伟大存在比比皆是,而另外两种也无须多说。我还是认为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离真理非常接近,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个老师了,曾经教育我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花尚未开时,月犹未满日,理由是完美过后一刻就是凋零与悲惨。这种悲观的精神我认为是不足取的,我还是取我的天人合一,所谓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重阳子仅存的这一首诗如果是他心思的真实写照,那么他就算是不得道,也是个相当快乐的人。
所幸吾道不孤。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圣经上的话,它所指的爱也并非只有爱那么简单。就以它作为结尾吧。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钟,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愁,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想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


@肺A高压 @孟山都 @明灭

孟山都 发表于 2014-3-11 13:34:19

明灭 发表于 2014-3-11 0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Well, 窝倒觉得韩松完全写不了赛博朋克——因为对于他自己笔下的各种技术细节,作者自己大概比读者更不 ...

韩松写不了赛博朋克,这点我不赞同。也许这要从赛博朋克的内核说起。抛开技术细节,其实所有的XX朋克都倾向于塑造这样一个世界——混乱、颓废、衰败、畸形秩序、反乌托邦。而上面这五点,正好是韩松孜孜不倦为读者讲述的东西。
非礼仆大屌也不是技术流的作者,他的作品也很少去解释技术细节,而把精力放在技术对人和世界的异化上。
为什么我还是坚持韩松“累觉不爱”的评价,呃,这得先介绍一下我读书的环境。我一般上班看书,我的阅读时间就是我工作时间的间隙。我上班要面对四块显示屏,两个电话,一个对讲机,还有一个随时会来骂我一顿的漂亮大姐姐。阅读的过程跟兔子拉屎一样,走走停停,看看丢丢。在那种环境能否看下去,丢下来又捡起的时候要不要再往回看几段,是检验一个故事是否通畅的最佳手段。
韩松的细节太多了,有的就是你说的那样,自爽的东西一大堆。筛选有用的信息足够把我累得半死,很难抓住重点。故事本身被各种信息淹没,剪不断理还乱。唯一剩下的就是对想象力的享受。
还有一点对他不爽的就是,他太喜欢火车了。当初看《地铁惊变》还有点惊喜,后来太多类似的环境与人物设置实在让我审美疲劳。有人曾经开过一个玩笑,说中国铁路要是又取得什么重大技术突破,最高兴的人一定是韩松,他又可以再写一本。
再好的设定,反复嚼过太多次,也没味道了。
先说这么多……我累死了,睡午觉去……

明灭 发表于 2014-3-11 14:19:06

司徒弦风 发表于 2014-3-10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不打算再以弦风的这个身份再说什么,不过已经想了两天,对我来说算是非常长的了,最后还是决定发点议论 ...

窝想问下弦风,仅就这一篇来说,感觉怎么样

kdjooz 发表于 2014-3-11 15:41:19

雖然不是問我,但是我覺得此文節奏綿密、佳句妙想,結局意味深長。而且還有附上改文的作品出處,甚有文品。

司徒弦风 发表于 2014-3-11 18:07:05

明灭 发表于 2014-3-11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窝想问下弦风,仅就这一篇来说,感觉怎么样

本来不想回复,而是想点评,毕竟再扯下去有版聊的嫌疑,毕竟是论坛所不允许的。但点评写不下,所以还是回复吧;我会再写长点,让它看起来不太像是版聊的。

你问我的感想怎么样。我用一个答案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以及那篇东方童谣以及东方克苏鲁:我看了,而且我想我看懂了。尽管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看懂。而至于其他看法,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很多时候我的看法与主题甚至与故事无关,更不用说能提什么意见了。除非太差的故事,否则一般的故事我也都是有看法而无意见,而这个看法又常常有些偏激,如同某有态度的媒体一样,是立场决定脑袋的。

正如14楼所说。作为改文,是非常成功的。我不喜欢捧人,我昧着良心捧的人他们全死了,但还是要说仅论改文的话,没有什么硬伤和破绽,转折也并不生硬,该有的都有了,我也实在没什么好说。要有三倍理解才能教育别人,我显然没有,别说三倍,一倍也没有。我所有的意见,或者不满,都在原作者韩松那里,我找到了你这篇的原文去看,比我想像中更加的阴阳怪气和社病我药,尽管我觉得如果他自己站在那种立场上也未必非常完满地解决问题,但谁让他有笔杆子呢。
其实我在写这些的时候一直在想一句话:形势比人强。很多东西——我是指行之有效的,而不是乌克兰政府那种作死的——它到现在为止都有效,它是推着人走的,而个人的想法其时已经无关紧要。太复杂的情况不说,想想故事里的人物就能明白,比如张无忌。他如果不做明教教主或者再犹豫几时,光明顶上死的人会更多。所以尽管他从小就不喜欢明教,最后还是当机立断做了教主。但也是因为形势上让他有了他被背叛的错觉,他有一掌打死老朱老徐等人的实力,最后还是心灰意冷而去。
而在到现在为止都行之有效的体制当中,又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完善与发展,使得单纯指责这个体制(或形势)或人都毫无意义,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砸烂这个体制,用一套新体制取而代之。我不知道韩松到底有没有这个意思,但以他晦涩的表达方式与过大的信息量,说他有这个想法也未必冤枉他。但他也仅限于推翻一套旧体制了;让他拿出一套新办法也是难为他。他也知道,所以干脆自创一派,反正在他自己的天地里要表达什么也是他自己的自由,作为读者有选择的接受就行了,起码不要像他的脑残粉那样气势汹汹,认为他所说的都是真理,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简直是指路明灯。所以我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文笔犀利,但百无一用。牢骚太盛防肠断啊。

跑题了。我有几个大毛病,其一就是跑题,与扯皮不相上下。还是应该说说你的故事,而想说的很短,并且已经说完了,再多说什么都有硬塞之嫌。最后说说我那偏颇而且情绪化的感觉好了。那就是你或韩松已经做到了你想做的,而读者们明白了或者说自以为明白了你或韩松想要表达的东西,并有了各自的意见和感慨,剩下的只有合不合各自的胃口和三观了,至于好不好,那不是我所能明白的了,我也没有资格评判。总之就是这样,无论被这故事感染了什么样的情绪,生活总还会持续下去,伟人的思想与行为被大量的群众湮没,而无数的随机事件又成了群众的推手,就算有一天世界末日,在混乱、颓废、衰败的地球上,充斥着畸形秩序,乌托邦也再一次地被证明了它不存在——尽管它已经被无数次地证明过了。好歹手边还会有瓶酒,意识化为粒子的最后一刻,也会想起一首歌来哼唱,就像苏族人的战士一样,有人对这个结局会有一种欣喜般的接受,而更多的人会悲伤而恐慌,最后所有的都将终结。这就是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那瓶酒和那首歌。

以上。

怎么那么会惹事 发表于 2014-3-13 10:08:21

琢磨很久的感想

肺A高压 发表于 2014-3-16 23:58:16

连司徒弦风前辈都出来了……我还是把之前的那些话再仔细解释一下吧,可能我的本意和大家的理解之间有些偏差。

首先明灭兄弟,我与你的观点相同,认为你的这篇文章并不牵涉多少ZZ,全文以剧情为主,加之人物都是现成的,所以整体不错。我大概是改不出这样的文,因为我最多改写一点寓言故事就是极限了。从改文字里行间我能感觉到原文有些许复杂的东西(也许只是我的错觉?),所以我才说了之前那么长的一段话。你之前给我推荐了韩松的作品,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我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来一一的浏览,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挑选一下?我列出三个筛选条件:1、剧情中心,三观不要求多正,但至少别玩病娇自闭症癫痫大发作之类的东西2、行文不堆砌辞藻,能够痛痛快快一口气读完3、不明目张胆的牵涉ZZ,尤其是具体的ZZ。如果有通过这些排除条件的,务必QQ告诉我。

之后老孟,政治学说和带有政治隐喻的小说确实是两回事,不过我始终还是拒斥那些试图用故事来隐喻相对而言过于巨大的ZZ的小说。这太难了,有时候我觉得鲁迅全集里面的某些小说显得搞笑就是因为周大爷似乎想拿小说来讲杂文的事情,这些小说当然也没进教材。我总认为ZZ是颗铁核桃,要拿学术的胡桃夹子来夹才行,想用小说这张嘴来咬只会崩掉自己的大牙还被别人笑话。我也同意你所说的“小说比学术著作更加亲民,更为软烂可口”——所以我一般喜欢用ZZ原理作为小说的骨架里面的骨髓,比如我那个长篇设计的时候,就用了“技术革命可能带来上层建筑的改变”这一条老掉牙的原理。但就算是如此,我也只敢把原理作为骨髓来用,不敢作为骨头来支撑小说,我觉得能够支撑整个小说的只有剧情和人物这两个东西。最后还有一个,以前我看亚城木梦叶老师的传世漫画名作《扒裤男》(注:我认为这部作品堪称动漫界里面的《故事》,亚城木老师堪称漫画家里面的罗伯特麦基)的时候,里面有一个我至今记得的台词——“不要试图在一篇漫画中填塞入过多的主题”(大意如此),这句话对我教育良多,老孟你也可以去看看,估计你会喜欢这个漫画。

最后弦风前辈,能够获得前辈的回应,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怎么说呢,我之前提那些理论,不过只是为了举例说明一下ZZ进展的快速与内容的复杂,并没有特意的想要把事情搞乱。至于提奥威尔的东西,是因为我认为ZZ应该用比小说更加严肃的方式来对待。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方法看得愈多,我就越是不想让ZZ娱乐化,从当年老师让我们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的时候开始,我就觉得ZZ这东西太复杂了,简直要命。后来我看了更多更广的书,但这种感觉只增不减。最后能够把它们整理归纳好的时候,我决定再也不去想它们了,永远不再在这上面耗脑袋。至于理论太多束缚人手脚,弦风前辈你可能批到点上了,不过我确实喜欢在专业之外的地方读高度抽象的理论,打比方来说如果实践是喝白开水,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糖水,那我空闲时间里面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嚼糖精,理论越是抽象,越是能够让我感到痛快——我读得最痛苦也是最爽快的书是佩措尔德的编码、Lewin的基因X和柯匹的逻辑学导论,那简直跟抽大烟、吸粉和喝LSD一样让人发疯。

不过现在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年前我足足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构思完成了一个飞首妖X狼人X人鱼X猫头鹰的短篇,结果到今天都没时间动笔写。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把它完成。

以上,@明灭 @孟山都 @司徒弦风


星海云霆 发表于 2014-3-18 15:24:08

黝黑紫妈

Kubrat 发表于 2014-3-18 19:24:35

嘛。科幻也看但没有刻意钻研过哪个作者。国内作家关注过刘电工,韩松、王晋康和迟卉也看过一点。国外作家目前比较心水保罗·巴奇加卢皮还有刘宇昆。

对于能在这方面发表这么多见解的菊苣我只能表示不明觉厉+怒跪。{:24:}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改文】反少女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