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siba 发表于 2014-4-25 19:09:56

读“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偶感

本帖最后由 huosiba 于 2014-4-25 19:47 编辑

“吾于世间,见不幸之人,心戚戚而悯之;闻不平之事,愤愤然而鸣也。
既为,岂为名利,亦可期运报焉?非也,心善而行正,吾之所求也。
奉之,则坦荡荡而快然,违之,即凄惶惶而有愧。
是故,立于世,则有所为,即为之,不言他。”

以上是我读了“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后,联想到当下社会随便写的。
正如3楼所言,这其实是理想化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如此。
但即便这样,我还是希望这一类的人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PS:想仿古,但是文笔太渣,文法错误之处难免,所以就这样吧。
最后,不知大家读了作何感想呢?

清水星 发表于 2014-4-25 19:14:45

老实说……不明不觉厉是也……
果然文言文已经完全当成外语了么

占星者卡德加 发表于 2014-4-25 19:34:00

本帖最后由 占星者卡德加 于 2014-4-25 20:11 编辑

果然在古文这种东西就是用来做出一脸正义的表情来读呢。。。
怎么说呢。。。果然还是感觉很奇怪吧。。。古文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把很小的一件事说的非常大。
在小的地方顺手帮别人一把有助于满足超我的需求,说白了就是让人心安理得。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世道并不适合一个正直的能够按照你说的那样做的人存在的。
我尊敬那些人,但是我并不能够效仿的来啊。。。
“正义使者是存在的,但是一般都不会过得很好。”换句话说,那些人很难在现在立足呢。
那些人是被颂扬的,但是这种行为并不是讨好的。或者说,是被现在的世道排斥的。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然后就被砍了的并不在少数。于是,又一个有着正直者的心的家伙从此沉沦下僚。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呢。。。
如果道德的约束力有着那么强大,能让一个人其惶惶而且有愧的话,那么”神灵“早就都离开了现在他们所盘踞的位置,透明、公正之类的东西也早就行于道上了吧。道德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强大。
坦荡荡的家伙因为自己的坦荡就此以一个无力者的姿态坦荡着、被排挤着,而那些”凄惶惶“的家伙却过得比坦荡者要好得多。在那时,如果是你,你还会继续坦荡下去吗?

幻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他们大多都离开了那样的正直者的行列。
无数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正直者是走不远的。不管是什么职业,都是容不下那些”坦荡荡“的人的。

不同的逻辑将带来不同的结果。
我相信,在你还是无力者的时候,去利己,尽可能的走得更高,变得更强。在你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以后,在去帮助别人。如果给予别人的恩惠可以被量化的话,那么这样做的效果大概会比时刻都以牺牲自己现有的时间与力量好很多吧。
能够真正有效的帮助弱者的人,只能是强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人的逻辑。没有人在通达以后有着兼济天下的义务,但是他们是有能力这样做的。虽然,真的这样做的人,太少了。
(果然已经我变得稍微有些阴暗了呢)

一个很有意思的死循环。在我们还是无力者的时候,我们都期待着世道能够公正而美好。而且我们知道,如果大家都去做自己认为正义、道德的行动,那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但是,先那样做的人的自身利益,是会受损害的。所以,没有什么人这么做了。做的人,都因为自己的权益受损,而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反面教材”。于是,正义使者越来越少了。简直就像巴普洛夫的狗被电击了以后就永远的学乖了一样呢。

Adrastea74 发表于 2014-4-25 22:22:03

本帖最后由 遗忘之骑士 于 2014-4-26 04:02 编辑

只看懂了一半(很乐观的估计
看完我倒是想起了武士弗拉明戈(神展开之前的

社会?道德?去他的
我只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行动,社会舆论是无法阻止我的哈哈哈哈哈(中立邪恶

凤凰院凶真 发表于 2014-4-25 22:39:08

?(絕對中立)

我屮艸芔茻 发表于 2014-4-25 22:46:47

所谓道德只不过是被认同的自私罢了
人类都是自私的动物

Judge_Light 发表于 2014-4-25 23:21:49

我帮助别人的根本原因是帮助他人后他人能获得快乐→他人获得快乐的同时我也能获得快乐→我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混乱善良)

belotsebelo 发表于 2014-4-25 23:43:20

不只正直者已死,天邪鬼也進入幻想了。那現世(實)中還剩下了甚麼呢?

素裸天狐 发表于 2014-4-26 02:04:47

坚持正义成本太大,你自身都是个小虫的情况下,想去帮助别人真是算了吧,因为你自己残了还谈什么扶别人?
想助人先变强,量力而行.
我是觉得多关注下[如何让人变强之后还保留正直之心]

时间停止le 发表于 2014-4-26 02:29:42

社会中的人啊……逃不开社会的影响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读“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