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种心理
本帖最后由 Tokinomania 于 2014-5-30 10:23 编辑自己做错事,把事搞黄了,犯了各种很蠢很二的错误等;或遭遇打击、自信匮乏、抑郁之类的精神状态。
而这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想通过解释把事情解决,或者至少缓和事态的心理。
具体的表现,单举我的例子,就是不断地水贴(而且多半内容偏执且不着道)、私信通知喜欢的作者然后单方面说些语无伦次的内容、找一个莫名其妙的说法顶回去,以为自己能靠这个把人搪塞掉。理所当然,这么做就会让我显得像个M,更进一步,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身上有奴性(或者爱纠缠)的人。从小到大,十几年来的生活中,每每遇到相同的事态我总是希望能靠解释理清楚,殊不知我并没有这方面的才能,这事做起来好比拿纸包火。
所以我不管到哪儿似乎都不是个可爱的人。明明发帖多用语气助词和可爱的表情就能让别人产生哪怕只是第一印象上的好感,但我就是不愿意那么做。我最爱用的表情,除了就是金馆长。
详细讲就太复杂了。
最近再读了加缪的《局外人》,感觉自己一直以来也是个“局外人”。默尔索最后那段发泄在第一次阅读时还很震撼,到第二次就成了纯粹的思考了。不论杀人之前还是被宣判死刑之后,默尔索都是个局外人。而我这个人的做法和生活,似乎也跟周遭的人或事扯不上关系。我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生活态度,是因为有人爱我,而且他们还有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幸福的。昨天开始打算有空就写写日记分析一下当天的思想,并且拿起《社会契约论》开始读,我果然是有问题。
以后也许会找个机会发篇散文什么的吧。
本帖最后由 l02210221 于 2014-5-30 10:47 编辑
有,但这种做法对自我缓解效果不明显,还有给他人带去困扰的副作用,所以我放弃了… {:ml23:}我也有啊,而且更严重一些.......因为是M啊 经常有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有,后来我得到一个经验就是,立刻忘记就好了啦 本帖最后由 占星者卡德加 于 2014-5-30 13:30 编辑
《社会契约论》?好东西。“主权属于人民!”没有想到你会去看这类非文学向作品呢。。。。与认知出现了偏差呢
既然已经开始看这方面的书了,那么我推荐你去顺便读一读卢梭的《论法的精神》吧。都是启蒙运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政治向理论作品呢。
对了,还有《国富论》。这三部书,乃是启蒙时期的巅峰之作,非常值得一读。那个年代,应该是人类历史中最为帅气的时代之一了吧。而这三本书,就是当年的思想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靠解释理清楚啊。。。。
这往往让别人有一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的感觉。。。让别人感到了厌烦就失败了呢。。。
不过,在非常多的时候,解释都是必要的呢。不然被误解了可就真的糟了。
说话完全没有语气助词的结果,就是让人感觉非常生硬。。。为了衔接+让语气变得平缓一些。。。我想,这些附加的助词都是必要的吧。。。
不过,我觉得我似乎语气助词用的有些过度了。。。
这种心理有过,不过行动模式完全不同…… 占星者卡德加 发表于 2014-5-30 12:28 《社会契约论》?好东西。“主权属于人民!”没有想到你会去看这类非文学向作品呢。。。。与认知出现了偏差 ...
孟德斯鸠粉+康德粉的小学生表示不服。。。被《纯粹》整得死去活来还硬要读的我希望不只有我一个。。。 本帖最后由 飞越无尽暗空 于 2014-5-30 20:28 编辑
很久以前的我曾经是那样,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把这种心理彻底消灭掉了。
如果事情错在我这边,那么第一先认定别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然后不择一切手段颠倒黑白,混淆事实真相,让舆论的怒火全都发泄到那个人身上。
几年前在贴吧做过一次,那次是通过伪造证据的方式,把一个无辜的人给抹黑了。
反正我非常喜欢干这种事{:ml34:}
……放心好了,我向神宣誓过:绝对不会在和东方相关的环境中使用这个能力。
这种情况曾经有过,
不过解释来解释去得到的最终结果也许是越解释越糟
多等等等对方气儿消了再解释也许会好些吧
我似乎没领会楼主的精神 没有完全看懂.如果做错了事情,不是应该道歉还有尽量努力挽回损失吗?当然这不是别人就会原谅你,如果这样做了之后别人还是对你有怨恨,那就要学会承受这份怨恨.毕竟是你自己搞砸事情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