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也会有bug啊。举个很极端的例子,XX功在海外拍了不少所谓纪录片,里面各种所谓证据说发生在北京的某事 ...
这只能说是有选择地透露信息来误导观众吧。。。
XX功那个完全就是在骗人啊喂!!!
这不叫挑毛病吧,讨论哲学问题的时候,要的就是你这样讨论极端情况的成员!
本帖最后由 边境轮回远望君 于 2015-12-5 02:20 编辑
一、最愿意读的作家
这选起来真是很纠结的事啊。。。{:23:}说起电波合得来的话,我觉得我和王尔德、卡夫卡的电波特别合得来。。。然后我对他们的理解就和大众说法非常不一样。。。尤其是对王尔德的理解,和大众理解那真是大大的不同,我坚信我的电波才是真正的连接上了。。。高中时,我每次看到有同学在作文里写“苦难成就了卡夫卡”这种调调的话时,我就很不爽,想打人!应试作文里的这种调调简直就是对卡夫卡的侮辱啊!{:21:}《城堡》这小说真是深得我心,先不提里面卡夫卡的思想迷宫,单说故事的发生背景和展开就很合我的电波,我写小说时就喜欢集合的几个要素——“封闭的小镇”、”大雪来临“、”格格不入的异乡人“、”奇怪的当地居民“什么的,《城堡》都完美集合了。
如此说来,我是个比较怀旧的人吧(?
和塞林格也算电波合得来吧,当初看他的《麦田里的守望着》,第一次看完时,说不上多喜欢,就把书放在书架上了。但是很有意思的事发生了,就在第一次看这本书的那个星期,某个晚上我突然想重看一遍这本书,然后我就拿下来重读。这一读,我整个人都连上了电波!然后我疯狂地连读7遍!第4遍之后,整本书我都可以通篇背诵了!现在过去一年多了,现在背不了了。。。{:24:}说起结尾的大雨那里,前两次看时,觉得特沮丧难过,但是第三次看的时候,那感觉不一样了!看到那里时,我整个人特激动!我激动啊!简直就和霍尔顿一样,想要在大雨里大喊大叫!
芥川龙之介也是我仰慕的文豪。再说屠格列夫吧,我这个人看小说时遇到景物描写我总是会比较焦躁,但是有两个作家笔下的景物描写我是欲罢不能,那真是一种享受啊,一个是屠格涅夫一个是哈代。关于屠格列夫的《前夜》,我和大众观点又是非常不一样,我曾经写信给我一个姬友大谈我的论点,顺便痛斥专家观点。她表示,你说的很对。。。
卡尔维诺这个脑洞狂魔我是相当喜欢啊,最初看他的文字时,我整个人都被他的脑洞震惊了!非常喜欢!
2、关于bug
对于bug,能够完美自然再好不过了,看到bug我会想,如果没有这个bug多好啊。。。我不会特意找bug,但是发现bug这种事经常让我痛苦,我遗憾呐,我残念呐,我会想要是没有这个bug该多好啊。。。
不过这也要看是什么情况下的bug。比如,《基地》里硬伤确实不少,不过阿西莫夫本来就是个脑洞狂魔,也没准备把《基地》写成硬科幻,所以我对那些硬伤很淡定,这里的重点是剧情啊,剧情大赞!但是,再比如,我的女神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婆有的小说里是有bug的,举个例子,《悬崖山庄奇案》里的邮寄巧克力,另一盒巧克力的来历居然直接被pass了,这是个大bug啊。。。当时我怎一个纠结了得,我为此遗憾呐。。。
总之就是,阅读时特意挑bug其实没必要,那就不是读书而是读bug了。而如果是因为考据啊娱乐啊爱得深沉啊,这样来发现bug也是出于爱和严谨,这种精神是值得点赞的。但是如果阅读时,发现了让人遗憾的bug,那就是很让人遗憾了,bug是否让我在意,关键是这个bug是否让我遗憾。。。怎么看待bug,还是要分情况讨论。。。而写小说的时候,能够尽量避免bug就可以了,如果写作时拘泥于小bug而限制了剧情的发展那就没必要了,只要不是一些让人遗憾的bug就行,关键还是剧情、人物啊。当然,能够毫无bug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感觉好混乱。。。{:ml41:}
日本文学的话,西尾维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