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自己的人格
虽然这是第一次在这里谈到这个问题,不过我想差不多是时候解释一下了。估计可能会有人对我在这个论坛里的发言形象经常不一致而感到疑惑。实际上,我是多重人格,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重人格,而是极其特殊的。我的人格在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会产生变化。发这个主题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稍微解释一下也没问题吧”;打字中就变成了“无所谓,反正只是闲聊”;而现在的感觉是“与其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还不如去做下一部漫画”…………
人格的类型大概分为“天真的好人”、“无害的普通人”、“处心积虑的阴谋家”、“充满野心的创作者”、“想要破坏的犯罪者”这几类,但远远不止。由于我的记忆力很好,我能够清楚回忆起自己在不同的人格支配下曾经做过什么事,但却无法想起来当初究竟是怎么想的。不过,无论是什么时候的人格,都只有一个我而已。换句话说,我并没有“作为其他人”的人格,从始至终都感觉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因此,如果我的发言曾经给各位带来困扰的话,请不要在意。我无法保持人格的统一性,各个时候的善恶标准也不一样。
像我的人格类型一般分为”处心积虑的好人“ “充满野心的普通人””天真的阴谋家”“想要破坏的的创作者“和”无害的犯罪者“
因此如果你们对不上我的电波一定要努力提醒我以免我陷得太深啊 本帖最后由 清水星 于 2015-3-10 09:42 编辑
暗空君,突然很明白你的心情……因为某些原因,我精神状态一直都很有问题,虽然不影响生活,但是,没有烦恼是假的……
但是又说实话,我认为你平常的就是你的本心呢,而不像是有多重人格的感觉……嘛,我感觉罢了
本帖最后由 岂可肖 于 2015-3-10 10:50 编辑
少年这是病啊,得快点治!
其实任何人都很可能在做不同事情时表现出不同人格的,比如平时嘻嘻哈哈喜欢插科打诨的家伙工作起来就可能极其专注面色严肃一言不发。但是正如你并不觉得你自己的这些人格是多个不同的“你”一样,其他人对某个人的认知也并不是说将此人的多个“人格”分开来认知的,而是会将他所有的表现归纳到一起来对他这个人做出评价。
类似的发言在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见过,嘛…………
这种实际上大家都不同程度有的东西可以作为解释自己过失的理由,但不能作为希望大家允许自己肆意妄为的借口。
所以在以后自己不同的“人格”作出不同的言行的时候,也希望可以以自己完整的这个“人”来对它们负责,而不是简单归咎于“自己处于某某人格支配下”这样的理由。
其实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的话 倒是不怎么认同所谓的多重人格的看法【大概是因为自己比较讨厌这种听起来有点像推卸责任的说法吧】 解離性人格在生活環境越複雜的人身上越明顯,
大部分人面對不同的狀況會有適當的面貌
一些對電影或書籍腳色帶入感強的人也有機會發生(通常脫離一段時間後會回復)
或著少數童年的心靈創傷後的結果
通常一般說的多重人格是在記憶中產生不連續斷層,無法控制其行為
lz的記憶很好應該蠻容易改善,好好放輕鬆不用給自己太多壓力
本帖最后由 源之壬环 于 2015-3-10 15:31 编辑
没有一个人的性格会如此单纯,只是两三个主要因素的总和,其本质远不是只有两个因素,而是上百个、上千个因素构成的。
人没有高度的思维能力,即使最聪慧、最有教养的人也是经常通过非常天真幼稚的、简化的、充满谎言的公式的有色眼镜观察世界和自己,尤其在观察自己时更是如此。因为从表面看,所有的人似乎都具有一种天生的、必然的需要,把自我想象为一个整体。这种狂热尽管会经常地受到巨大的冲击而动摇,但它每次都能复元如旧。如果那些才智超群、感情细腻的人偶然地意识到自己是多重性格,如果他们如同每个天才那样摆脱单一性格的幻觉,感觉到自己系由许多个自我组成,那么,只要他们把这种意识和感觉告诉人们,多数派就会把他们关起来,他们就会求助于科学,把他们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不让人类从这些不幸者的口中听到真理的呼喊。
这种错觉建立在某种简单的比喻之上。一个人的肉体是统一的整体,而灵魂从来不是统一的。文学创作,即使是最精萃的文学创作,始终习惯于把人写成似乎是完整的、统一的。在迄今为止的文学创作中,专家们最推崇的是戏剧,这样做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戏剧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来描写“自我”的多样性——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免不了由独一无二的、统一的、完整的躯体加以表现。对于这种现象只作粗枝大叶的观察,就会得到剧中人都是统一体的错误印象。所以这种观察并不能推翻戏剧表现自我多样性的论断。即便是最原始的美学也极为赞赏所谓的性格戏剧;在这类性格剧中,每个人物都是单一的整体,性格十分鲜明,绝不含糊。只有纵观前后,某些人才逐渐模模糊糊地感到这一切也许只是一种廉价肤浅的美学,如果我们把那些并不是我们生而有之的,而是从古典时代因袭而来的堂而皇之的美的概念用到我们伟大的戏剧家身上,我们就错了,这些概念都是“自我”与人物的幻觉,都是人从有形的躯体出发而发明的。
一个人的胸膛、躯体向来只有一个,而里面的灵魂却不只两个、五个,而是无数个;一个人是由千百层皮组成的葱头,由无数线条组成的织物。古代亚洲人已经认识这一点,并且了解得十分详尽,佛教的瑜伽还发明了精确的办法,来揭露人性中的妄念。人类的游戏有趣得很,花样多得很:印度人千百年来致力于揭露这种妄念,而西方人却花了同样的力气来支持并加强这种妄念。
略作摘抄,出处不难找有所困扰的话说不定能在里面得到答案 其实自己的言行,都有自己的感情流露吧,只不过在不同场合下流露程度不一样,就好像在论坛和个人贴吧的表现不一样而已,都算是正常现象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