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即便解决了神经细胞的寿命问题,遗忘也还是会发生(且为了生存必须发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将变为一个不具备此刻的我的任何记忆和人格、仅运用着我肉体的另一个人。连忒休斯之船都算不上,这种情况在我看来甚至有点恶心
看起来还在纠结上一贴的问题试着回应一下上一贴。语无伦次仅作参考
你所认为的消极到极点的想法,只是每个良好的唯物主义者都会得到的结论。
似乎显而易见:作为个体的人的一生,理所当然的伴随着肉体的消灭(甚至更早,比如意识的消失)而走向终结。如果你不认可灵魂的存在,那可以说,“你”的死亡就是字面意义上“你”的末日,从此世界上再没有过哪个人能保有你的知识、像你一样思考、和你一样说话,“你”也再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感受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陷入无梦的长眠。
这是“死”。
这是吗?
那么,什么是“活”?你是通过什么手段知道和你一道办公的同事、陪你谈天唠嗑的朋友等等是活着的?
“这是什么话!我眼睛能看见他们,耳朵能听见他们说话,手能触摸到他们的身体,哪里看得出他们不像是活的!?”
但是,你能感受到的这些作为他们活着证据的一切,都与他活着与否无关。
试想一个(又是一个)疯狂科学家的实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你从家中绑架杀害,然后掉包了一个外貌与你无二、思考回路与你一致、给予相同输入能给出与你相同的输出、甚至有着你一切记忆和知识的精巧机器人,从第二天早上起代替你进行各种日常事务,沿着你原本的人生轨迹分毫不差地行进直到损坏(死去?),其间谁都没有发现你早就不在人世了。那么,你死了吗?
“我当然死了!在被绑架的那天晚上我就死得一干二净!后面发生的一切都是机器人佯装的假象!”
但是,如果你那天晚上没有死,疯狂科学家和机器人根本不存在,“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
什么都不会发生。什么都不会变动。你会不多不少地经历机器人将要经历的一切,之后殊途同归地迎接形而下的朽坏。
你是生是死,对这个世界来说,没有分别。
“怎么会没有分别!?我的意识在那天晚上就被消灭了!之后发生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在我的记忆里!即便这与我本来的人生完全一致,这一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噢,这太好回答了,因为即便你平安无事地度过一生,对你也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个体的人的一生,本身就不产生任何意义。
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看出来我想说的是什么了。
人不是因为自认为活着而活着的,也不是因为所谓的思考、意志。人活着是因为人影响着世界,与世界发生着联系,而只有没有影响世界的部分才会随着你肉体的消灭而彻底消失——比如你鼻子长了块你自己都没发现的息肉,大多无关紧要——如果你很好地把优秀的想法都转化为实体了的话。
一个人肉体消灭了,但往往仍在对世界施加影响,他的大多数信息都还在这个世界上。小者每年清明都要被亲朋好友寄托哀思,大者可以三不朽。举一个可能非常不恰当非常冒犯的例子:为什么在你祖父在世时与他讨论你的困惑时只会“激起不必要的感慨或者说教”,而在他过世后他过世的事实却能让你“一时以为自己想明白了”?是否死者比生者更有力量?并不是,他仍活着,只是少了一种存在的形式。
“你的肉体”只是“你”的载体而不是“你”。当然,你的肉体仍是一台精妙绝伦的机器,他接纳外来知识进行加工,再给出能向世界阐明你存在意义的独一无二的输出,对于增值你的生命价值而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是这台机器有自己的使用时限,在这段时间内对他善加利用与否决定了你真正的生命跨度。
所以用这台机器进行无结果的思考(比如永生之类(ry)在我看来实在是很奢侈的行为。
(另启,引一段可能有用Ent的回复:
......所以,个体是一个(很有用的)幻觉,个体和个体之外环境的区分也是一个幻觉。哪怕个体本身消失了,只要它延伸出去的表现型还在,我就还在对世界施加影响,某种意义上就没有真的死去……只是fade away而已。
罗素晚年的时候说,个人的生命应该像一条河,开始很小,到最后没有任何可见的变化就与大海融为一体,毫无痛苦地失去个体生命。这是真的。我们死去的时候确实抛弃了一个表现型汇聚成的躯壳代理人,但是底层的基因和谜因依然存在于新的载体里,而顶层的延伸表现型也依然存在于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
值得一试,但是未来科技不是会更进步吗 会去!活着可以说是紫妈她弟,今年刚好16,挂了可以去地狱找幽幽子,或去天堂找天子?如果能到幻想乡的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