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小元白告 发表于 2016-1-10 0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容我猜测,您母亲年幼时可能遭受过歧视、家庭分裂、暴力等问题,导致了她现在的性格。她的想法无疑是偏激而 ...
可以這麼說
我的母親的人生很坎坷
然後有人說我跟我媽有一樣的情形
一個是怨嘆為何對知己付出如此多
她卻還是選擇跑去找宗教取暖,還覺得信仰比自己的付出好並用信仰與過去為她掏心掏肺分擔痛苦的人畫清界線甚至疏遠
一個是怨嘆兒子有人際方面的問題,
不找把他從小扶養到大的親人
而是去找心輔單位等“外人”諮商
然後兩人都把現象的發生
解釋為對方在全盤否定自己過去的付出與善意
對方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不懂珍惜
極端一點的解讀
就是把對方解釋為“把自己的好跟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並把自己視為利用玩弄的對象”的惡女/不孝子
也就是認為那女人就是從未重視過我
才會做出要宗教與那些光鮮亮麗的人而不要過去與她共患難的朋友的背叛
长大了也不是什么事都要父母管,人格独立她没听过嘛。
不是什么人都是她想的那么黑啊,也不是所有人价值观都跟她一样。
可能妹子只是被蒙蔽了双眼,但是不同人眼睛里色彩又不同,
她看来可能是个骗徒其他人看来又是另一回事。
尽量试试把道理讲明白嘛,不要闹得不欢而散了 怨念真重,过度的自我防御所造成的结果呢。。。
不过再怎么样我也不觉得牧师会做出那样的事,除非那个人的确很差劲。。。
而你的朋友在我看来太过依赖宗教了,要比喻的话,就像是吸食毒品来麻痹伤口的痛楚?
嘛,虽然这个比喻就连自己都觉得不太恰当。。。
不过再怎么讲也没有理由去玩弄你的感情,而且实际上我觉得她很希望你入教就是了。。。 子小元白告 发表于 2016-1-10 0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容我猜测,您母亲年幼时可能遭受过歧视、家庭分裂、暴力等问题,导致了她现在的性格。她的想法无疑是偏激而 ...
目前跟那知己其實沒有進一步發展的打算
能和好就阿哩嘎斗上天了
但話說回來
我在知道她有心病後卻決定陪她
初衷是因為想為她分擔痛苦
讓她能快樂幸福
如果只要當朋友就能達成這初衷
那幹嘛要更進一步?
本帖最后由 赤口大人 于 2016-1-16 09:03 编辑
這就是兩難之處或许你入教她才快乐呢。。
因為我媽不許我入教
不然她就要跟我斷絕母子關係
我媽覺得那知己在“逼我”在“對我施壓”如果她真關心我就不會對我施壓云云
然後我也對這知己的想法很困惑:
為何只有入教才是“變好”?
難道我就不能只是尊重與不排斥這個信仰
而一定得入教?
為何只有外向才能跟“好”畫上等號?
我可以理解她認為她因入教而“變好”而喜歡此信仰
但是為何變好的惟一途徑只有“入教”?
為何基督徒老認為只有她們的道才是好才是“正道”?
連我這朋友入教後都有了這種自以為是的獨善想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