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雅量梗
昨天發了個帖,和大家分享了一個來自ptt的雅量梗文章,但是大家似乎沒看懂,所以在這裡介紹一下其實,雅量梗就是一篇文章的改編,雅量這個文章是台灣國一的課文
玩法通常有兩種,就是在雅量這篇文章尾部的那段來進行改編,例如:
http://b.bbi.com.tw/sex/1G0eDCAE.html
https://www.ptt.cc/bbs/HCSHch13_311/M.1276261798.A.14C.html
另一種就是昨天我發的那個轉載的文章
http://bbs.nyas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15&extra=page%3D1
在自行創作的文章後面再接上雅量的最後一段
有點類似孔乙己的玩法
雅量梗趣味的地方就在於神轉折和無縫連接,有時候用上這個模板就算是胡言亂語也能在看上去有點道理
最後,就能造成讀者在電腦前傻笑的結果
經典的句子有: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
真像一塊塊○○
人與人偶有摩擦(人與人偶,有摩擦)
用上這些句子,通常就能玩出雅量梗
大家也可以試著玩玩看唷~
=========================
雅量的重要原文如下:
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與趣的同學說:
「啊,好像棋盤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我說。
「真像一塊塊綠豆糕。」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
那位朋友連忙把衣料用紙包好,她覺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盤,也不是稿紙,更不是綠豆糕。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個人的性格與生活環境有關。
如果經常逛布店的話,便會發現很少有一匹布沒有人選購過;
換句話說,任何質地或花色的衣料,都有人欣賞它。
一位鞋店的老闆曾指著櫥窗裡一雙式樣毫不漂亮的鞋子說:
「無論怎麼難看的樣子,還是有人喜歡,所以不怕賣不出去。」
就以「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也許我們看某人不順眼,但是在他的男友和女友心中,往往認為他如「天仙」或「白馬王子」般地完美無缺。
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事物,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
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
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
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人與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於缺乏那分雅量的緣故;
因此,為了減少摩擦,增進和諧,我們必須努力培養雅量。
=============================
大家也來玩玩看吧~
沒有唸過這篇課文的人應該很難體會吧
類似的梗還有朱自清的「背影」
也是玩不膩{:16_471:} 即使我跪了,活尸化严重,返回到篝火,我也要用我腐朽的声带喊出:“安里小三——!!”
我们不禁大笑,同样的法兰街舞,每个人却都有不同的舞法
真像一只只活尸 突然想问问白学鲁迅的梗出自那篇文章啊,最近在看鲁迅精读也没找到出处_(:з」∠)_ 就想呐!刚刚看到绿白格子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了
起风妳再发这样的东西就只能有被调教成小母苟。。。
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