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落丿天使 于 2021-3-13 21:39 编辑
【写在前面】撰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先前魅知转发的一篇关于《蓬莱人形》中壶中天的圣地巡礼的动态,想到既然秘封碟封面上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挖掘,就去thbwiki看了一眼,但是,基本上文化向和用词向的考据已经基本做得差不多了,我想写点新的东西,只能走一些古怪的路子了吧。
这篇文章实际上不是很严格的一篇考据文,毕竟这些资料不需要经过仔细挖掘、比对,甚至于前往可能的地点现场勘查,所以这篇文章相对于其他通过文化,或者仔细比对neta得出结论的东西,要逊色很多,大家大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天文方向的短科普文来看,既然是半个科普文,那我就在这姑妄言之,大家也姑妄听之吧。
-----------正文分割线-------------
①前言
本篇考据所采用的全部图片,除非额外说明,均来自于东方采用素材的公式站:东方素材集·音乐CD
这些图片仅仅作为封面素材,所以和车万没有直接性的联系,我也不会作过度的解读。
由于楼主只是一名天文系在读的学生,所以很多东西实际上写不清楚,也没有那个能力描述,大家也就看看吧。
②逐个(xia)考(ke)据(pu)
[1]昴星团(梦违科学世纪)
昴星团,距离地球约360光年,梅西耶编号为M45,中国古代将这个星团中的几颗亮星称之为昴宿(二十八星宿之一),西方亦称之为七姐妹星团。昴星团包含约3000颗恒星,绝大多数不能被肉眼观测到,一般能看到的为其中的6或7颗(取决于视力和天气),这也是西方称呼的来源。
昴星团从古至今,就一直作为文学作品描述的对象。比如神话故事中的“昴日星君”,名字就来源于此。除开纯粹将星宿作为神的神话之外,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七小妹,也是由昴星团中一颗星所化成。日本文化中,昴星团被看成是一串美丽的首饰,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除开如谷村新司的代表作《すばる》外,直到近期,也有一些neta这个要素的动漫(比如18年的《七星的昴星团》)。
[2]赛弗特星系(梦违科学世纪)
赛弗特星系并不指代某一个特定的星系,而是一类星系的总称。这类星系在1943年由美国科学家赛弗特所发现,主要表现为星系中心有一个很小但是相当明亮的活动星系核(人话:中心特别亮),周围有着暗弱的漩涡结构(看图,看图),具有中等的红移(人话:距离地球不太远)。
只是一个专业名词,代指这种星系而已,无需深究。
[3]百武彗星(大空魔术)
百武彗星实际上有两颗,这颗准确名字应该叫百武二号。
百武彗星是由日本天文学家百武裕司于1996年发现的,发现的时候已经接近近日点(人话: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观察天空时被偶然发现,1996年3月25日时距离地球仅135万公里(相当于地月距离的4.5倍),亮度极高(-0.3等,已经比全天空绝大多数星星要亮了),短短几天内其彗尾(就是后面拖着那条)长到横跨天空,在接近地球的几天内北半球均可见,在天文爱好者之间引发了轰动。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通过对这颗彗星的探测,首次发现了彗星发出的X射线(X光),直到目前还在对发射机理进行研究。
这颗彗星上一次回归还是在约17000年之前,由于行星的引力影响,下次能否再次回归仍然是未知数,所以这颗彗星不被当做周期性彗星看待。(也就是说这颗彗星可能也要幻想入了)
[4]海尔-波普彗星(大空魔术)
20世纪末最有名的彗星,当时名头甚至盖过了妇孺皆知的哈雷彗星。该彗星由发现它的两名业余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回归周期约2000年(下次只能去幻想乡看了),于1997年7月经过近日点,亮度极大,是自哈雷彗星上次回归后最明亮的彗星。1996年夏天时,该彗星已经可以用肉眼观测到,直到1997年年底才必须使用仪器观测。尤其是97年的3月9日,刚好发生了一次日全食,给了观测彗星一个绝佳的机会(全食带包含中国的漠河,当时中国还发行了一套纪念信封)
海尔-波普彗星最出名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尾巴——两条蓝色的离子尾(被太阳来的带电粒子电离出来的,图片仅能看见一条),还有一条白色的尘埃尾(类似于被风吹过去了,事实上术语也叫太阳风),当时经过地球时,能够仅凭肉眼就能看见,并且,彗核(就是中间那坨,有的科普书会说彗星是个脏雪球就是这个)直径有40公里,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大号的彗星。
海尔-波普彗星的发现者之一,波普,已经于2018年因病去世,而彗星本身,亮度也已经低于30等,无法再使用目前的光学手段进行观测,只能等待她的下次回归。或许,在千年之后,我们也能在幻想乡中看到这颗美丽彗星的身影?
[5]夏季大三角,流星雨(大空魔术)
图片由于为了拍摄星轨(以及流星),采用的长时间曝光,所以图片内看的不是太清楚,这里给出简书给出的图片:(实际上也是真实星空照片经过后期处理的,就是围绕着花树的那三颗亮的)
(图片链接:图源链接;侵删歉)
夏季大三角包括我们很熟悉的牛郎星(右下),织女星(顶上),外加一颗天津四(左下),因为相较于周围的其他星比较亮,所以在视觉上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三角形,倘若城市光线干扰不强,在夏季的夜晚是很容易看见的,如果有条件进行更好的观测,还可以看见银河从中间穿过。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旁边这颗天津四,实际上在故事中,就是那座跨过银河相会的桥(所以这颗星在故事里只是个工具,并不是牛郎织女的电灯泡),所以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这颗星也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西方神话中,这颗星的英文Deneb意为“鸟尾”,这也和它所处的天鹅座有关,按照天鹅座的图样,刚好这颗星在天鹅的尾巴尖上(所以这颗星还有个术语化名字叫天鹅座α星,α就是第一颗的意思)。
[6]北极星(鸟船遗迹)
北极星是我们很熟悉的星,古代人亦称之为紫微,北极星也作为“指北”的标志,使用了千年。
要说北极星在这张图片的哪里,其实在所有圆弧的圆心处——原因是因为地轴指向那里,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起来星星围绕着地轴转动,就像围绕着北极星转动一样,论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句子出现。由于北斗七星其中的天枢、天璇(就是勺子那个不连着柄那边俩)连线正好经过北极星,且北斗在观测看来似乎每年围绕着北极星转动,由于北斗的朝向对应着四季的更替,当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象征时,北极星也被赋予了“帝星”的意义——能让北斗都围着转的,可成为“天帝”。
由于地轴指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北极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这颗专业的名字叫“勾陈一”(即使是较专业语境下,也基本都说北极星,所以这个名字看看就行),约12000年后,地轴将会指向织女星,那时的人们,会将织女星作为北极星来进行观测和使用,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③后记
其实这只是对于采用的素材的一个整理罢了……thb里面也有人写了很多,我只是又单独拎出来写了一遍而已。这些星星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乃至在科学研究上面的意义,我这基本都没说明白,只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下,秘封碟的封面上还有这这个东西,或许,这也是ZUN作为一名理工男(雾)的浪漫吧。
愿我们能够在这同一片星空下,坚守住我们那一份幻想,面对未来的生活吧,在此,与诸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