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8

回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 15: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周进入校园后,发现操场的橡胶篮球场地上,有用粉笔画着“跳房子”的图案。我对这个游戏玩法早已模糊不清,却也让我想起儿时与玩伴在街上玩耍的场景。

儿时总住乡下,邻居中,同龄孩子有三四个,于是就经常一起玩了。那次是在玩叫做“顶蘑菇”这样的游戏。规则大概是在一条直线道路上折返,通过猜拳来规定可行走的步数,即:用剪刀胜利走两步,以此类推。如果后者与前者走到同一位置,包括折返时,前者就会被“顶”回到起点。当然,起点是算折返时的。这样的游戏进行了几个小时,傍晚时候家里人来叫孩子们吃饭时,还恋恋不舍哩。

这样的场景在乡下是常见的,总是发生的。我们几个孩子,还进行过一起从田野里走到马路,在从马路走回家的“长征”游戏;用玩具搭建自己的“军事基地”;捉迷藏;“三个字”;“冻冰棍”之类的······偶尔想起来,真是充满怀念与遗憾。

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了大量的变化啊,在各方面上。在我们几个孩子当中:有的孩子会因为学业去了外地,从此不再联系。又或是某次的矛盾,让隔阂越来越大。又或是游戏由大街上“乱窜”变成了窝在一起玩手机游戏;村子里的大人当中:他们的关系似乎也淡了几分,连最常见的串门闲谈,也不是很频繁了。也许是如今我并不总在乡下住的缘故吧;在节日上也是如此:除清明祭祖,过年贴春联,挂灯笼,扫家,擦玻璃,以及别的一些之外,几乎没什么习俗会做,反而是在各种节日总在吃包子饺子。也只有几乎人家,还会祭神。在过年时候,表现尤为明显。
过去,除夕夜里一定会祭神,三代之中一代儿子的家庭,一定会回来吃年夜饭,并且住下;嫁出了的女儿,则是在初二回娘家,若是未嫁出。则可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初一时,天一蒙蒙亮,长辈们就去祭祖,扫坟。吃过早饭后,优先三代中二代的兄弟姐妹走亲戚,下午则是二代朋友们之间的串门闲谈。初三初四这几天,三代中的一代兄弟姐妹们走亲戚,因为还会带着孩子,即二代三代。显得比初一要热闹。通关微调,使得时间上并不会冲突,让这一切在忙碌中井然有序。前文中提到的嫁出女儿,会在娘家住到初五时再回现居地,以及初九初十不允许使用剪刀和针线之类的。络绎不绝的是串门聊天,一起谈论这一年啦,八卦啦,以及十五之夜——是在正月十五日由街坊邻居间集资的举办的晚会。最属热闹的是村中与村北办的热闹。大人们会在下午四点左右用炭块推一个一米多高的篝火,天完全暗下来后就开始放各自买的鞭炮了。有时还会有秧歌队哩,孩子们也会在一起玩耍,与美丽的烟花相伴,真是教人感动。热闹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吃晚饭时才能停歇。人们又会特意留下肚子,带点馒头,将其切片,放在篝火上烧烤。之后便是夜谈与游戏时间。直到大家都疲倦了,且也到睡觉时间,燃煤才互道晚安各自回家。举办活动的最后三年,我们几个孩子还会搭一个小篝火。篝火,他们称之为“旺火”。十五之后,人们再歇息几日,也回归了日常生活。
而这几年里,走在街上,并不能看到有多少人在走亲戚了。初三过后,街道上虽谈不上冷清,但也不算有喜庆之气。家家户户也不再准备鞭炮,十五夜也被取消······虽然有些是因为收“禁烟花爆竹”之类的影响,也许并非完全如此。忧伤就不禁用上心头,记忆也模糊了。

现在每每回到乡下。深感街道的空旷。就连在一起玩的孩子,似乎也不见了踪影,真是教人感叹:再也回不去了啊······这类的话。这时候再去想“跳房子”的话,真是亲切又陌生呢。




随手记于2025/4.27
发表于 2025-5-2 16: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以校园"跳房子"游戏为引,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乡村生活的变迁:
①童年记忆中充满集体游戏的热闹场景:"顶蘑菇"的折返竞技、"长征"探险、军事基地搭建等户外活动,与除夕祭神、初一祭祖、正月十五旺火晚会等传统习俗相互交织,构建出温馨的乡村图景。
②随时间推移,人际关系逐渐疏离:孩童因学业离散,大人减少串门,电子游戏取代户外追逐。
传统仪式式微:年夜饭规模缩减、鞭炮禁燃、旺火晚会(河北称烤柏灵火)消失,正月只剩冷清街道。
③尤其通过详细对比春节习俗的演变(如三代人走亲访友的周密安排、嫁女归宁的礼俗),突显当下节日文化内涵的流失。
④最终,空旷的街道与消逝的童年游戏相互呼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消逝的深切怅惘。
…………
可是人生尚长远,谁知复过数十年,是否会怀念当下的生活习俗与日常?暂且不得而知。

点评

这种说话方式很流行吗...  发表于 2025-5-2 19:04
满分!  发表于 2025-5-2 17:31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有AI在回帖↑

点评

不是AI,是在模仿高中做的文本总结题。  发表于 2025-5-10 17: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想到以前,有时间就写点记录来消遣。

这里看起来真是不错的回忆,活动好丰富。

好像这几年都没什么精力去做交际的活动了,比如回老家也只是杀杀鸡鸭煮了吃一顿就回来了,不到大节日也不会见面打声招呼。可能都变忙了,累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22: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妾身童年没有玩伴,只有一起打黑工的伙伴,除了一个开货车送货遇到山洪死了妾身去参加过葬礼以外其他人,后面也没有联系了,疗养院的同期以及前两届的前辈,大家最多的时候是四十多人,那时候其实还是蛮开心的,一群大多数活不过20年,缺胳膊少腿的孩子一起玩,许下幼稚的约定,一起畅享未来什么的,他们一直是妾身最重要的伙伴,但是现在这几年年过去了,还活着的只有十一个了,而且还有两个已经不如不活着了,哎,物是人非啊,妾身对他们还是比较内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2 09: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传统的熟人社会的消亡带来的迷茫,也许乡土乡愁会慢慢遗忘的……我更愿意拥抱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1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