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元商业化这个挺难评价的,拿V家举例吧,Crypton的那六个虚拟偶像热度多高就不用多说了,连带着让整个V家热度都高了起来。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首先商业化的利益使得很多声库都跟C社一样搞设定,当初那一堆纯声库就没活下来几个,雅马哈本家的VY1,2算一个。偶像化这个无伤大雅,我估计也没多少人认可歌姬工具论这一套,但过度商业化直接让V家的定义本末倒置了,很多人一谈到术力口就觉得单指初音镜音,重音这几个有名的歌姬然后就狂买周边开始自称真爱粉,但V家的本质是音乐啊,说到底一些人喜欢的仅仅是皮套而已,然而讽刺的就是这些人作为消费主力开始用购买力划分热爱程度,我不止一次看到有那些个厨力高的认为自己贡献大有话语权,瞧不起纯听歌和收二手专的,甚至这种言论还有人支持,搞得圈子里开始分起三六九等了(买个小铁片子都能搞出优越感我也是服了这帮人了)。到这一步的话我感觉V家就已经有点变质了,除此之外商业化带来的饭圈那套,什么踩一捧一,ky出警,带节奏乱七八糟的把V家搞得乌烟瘴气火药味十足,搞不明白一音乐圈子是怎么弄出来这么多破事的,反正V家这几年是真心有点乱。二次元商业化按理来说应该是个好事啊,但却意外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知道是不是互联网环境导致的。 至于B萌这个情况在V家也是有的,Biliboard周榜现在水的不能再水了,掺了好多水分,没啥参考价值,我现在都没从催眠症霸榜的震撼中脱离出来
 反正术力口我现在就光听听歌了,以后可能还会买买专辑,但绝对不会去用厨力给自己排资论辈,瞧不起就瞧不起吧,就是反感这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