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50|回复: 1

【deepseek】从遍地开花,到现在过气,正新鸡排是如何走到今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1 1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几何时,无论在大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是小县城的繁华街道,那一块块金黄酥脆的正新鸡排和醒目的红色招牌,构成了许多人熟悉的街头风景。这个曾经的“鸡排之王”在全国拥有超过2.5万家门店,数量是肯德基的三倍、麦当劳的七倍。然而,短短数年间,它的门店数量锐减60%,从神坛跌落。正新鸡排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草根出生的“鸡排之王”
正新鸡排的故事始于2000年。创始人陈传武在温州开了第一家正新小吃店,最初销售各种流行小吃。面对缺乏特色产品的困境,陈传武果断决策,砍掉90%的产品,聚焦于最受欢迎的鸡排,并辅之以烧烤和饮料,形成了“鸡排+烧烤+饮料”的产品体系。
这一聚焦战略立竿见影。到2013年,正新鸡排的全国直营连锁店已超过500家。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禽流感的爆发让以禽类为主的餐饮企业遭遇寒冬。正新鸡排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开放加盟模式。
这一决定让正新鸡排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10月,正新鸡排宣布门店突破1万家,成为中国首个“万店企业”。到2021年3月,其门店数量已高达2.5万家。
成功的秘诀
新鸡排的迅速崛起并非偶然。
首先,它抓住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正新鸡排的价格极为亲民,曾经主打“10元鸡排+酸梅汤”的组合,这一定价精准地匹配了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特性。
其次,它建立了高效的加盟体系。加盟正新鸡排的前期投资相对较低,产品操作简单,实现了标准化,大大降低了经营门槛。
此外,它还打造了完善的供应链系统。2014年,正新鸡排开启全产业链模式,在全国多地投资兴建生产基地。2017年成立的“圆规物流”,依托7大中央库联接50多个遍布全国的前置仓配中心,为集团内外2万多家餐饮门店提供供应链服务。
危机暗藏
然而,正新鸡排的快速扩张背后,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成为首要隐患。2025年5月,一则“正新鸡排鸡腿里面全是蛆”的视频冲上热搜。这已不是正新鸡排第一次触及食品安全红线——2022年10月,北京一家正新鸡排门店因加工工具未专用被责令改正;2023年11月,湖南张家界一家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封;2024年7月,江西赣州一家门店被曝存在苍蝇污染食物、烹炸用油反复使用20多天不换油等卫生问题。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正新鸡排相关的投诉达到了1338条,大多集中在食材不新鲜和卫生问题上。然而,正新鸡排鲜少对整改措施进行披露,也几乎在官方渠道找不到对食品安全的声明和通报。
与此同时,正新鸡排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此前攻占下沉市场的“10元鸡排+酸梅汤”已成历史,北京地区正新鸡排单片平均价格已超14元,套餐普遍超过20元。价格上涨直接削弱了其核心竞争力。
更严峻的是,门店数量大幅缩减。截至2025年9月,正新鸡排在营门店仅约1万家,对比高峰期的2.5万家,下滑幅度高达60%。那个曾提出“十万家店,千亿产值”宏伟目标的正新鸡排,如今离梦想越来越远。
兴衰的启示
正新鸡排的起伏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方面,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质量管理。正新鸡排过度追求门店数量扩张,却放松了对加盟店的监管和食品安全把控,导致品牌信誉崩塌。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新鸡排频频出现食安问题,反映出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包括加盟店比例高导致的监管不力、供应链管理缺陷以及员工培训不到位。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持续创新和提升竞争力。正新鸡排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这种单一化的产品结构限制了其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今年国庆期间,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爆火出圈,他以6元的价格提供鸡排,并主动向顾客展示食品安全检测报告,强调食品卫生达标,这与正新鸡排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新鸡排的兴衰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企业规模多大,发展多快,唯有不忘初心,坚守品质,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遍地开花到悄然过气,正新鸡排的教训,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萌度 -16 收起 理由
Kuriyama_Mirai -16 不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1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AI能不能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0-31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