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坑完心绮楼的狂,于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心绮楼一共十个人物,讲了十个小故事。而这十个小故事都是一场异变中的事件,应该有一个先后顺序,如果能理清这个顺序的话,对心绮楼整个故事也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其实都是个人观点,说错了请指正,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很容易想到的是,心的故事应该是最后一个:其结局中提到各处都恢复了往常的平静,而心最后以夏天发生过的宗教信仰骚动为主题作了能乐心绮楼,说明其它的事件都在这个故事之前。由此,心的故事应该是整个异变中最后一个事件。
然后是大狸子的故事,六回战对心的决斗发生在博丽神社而不是其他人共用的丑时三刻人里,而且灵梦也告诉大狸子说心在河童的摊位上。联想一下河童的故事线,其中提到过河童和灵梦战斗之后才拿到在博丽神社摆摊的许可,这么说来大狸子故事就在河童之后。再把大狸子故事线的结局和心故事线的五回战大狸子的对话放在一起看的话,大狸子在教导心要学会感觉之后又对其进行了检查,于是才发生了那场战斗。还有一点可以从大狸子线对话中看出来的是此时心已经拿到了太子做的新·希望之面,所以可以说道教二人的故事在此之前。由此,暂时可以把大狸子的故事放在整个异变中的倒数第二个。
接下来是道教两人,总体来说,布都的几场战斗应该都在太子之后,因为战斗的标题都说的很明白了……不过最后有那么一点点蹊跷:太子大人故事结束时,新·希望之面已经做好,而布都故事结束时,太子让布都去收集希望结晶来制造希望之面。个人感觉,这个问题解释为,太子和布都一前一后遇到了心,布都打完之后立马回去报告太子,然后就制造了新·希望之面。道教二人的故事结束之后,心拿到了新·希望之面。这个时候把恋故事线的对白和结局拿出来看的话,会发现恋和心对战之前,心是还没拿到新·希望之面的,而恋的结局中明确提到了心有了新·希望之面,由此可以推断出恋的故事在道教二人之前,而结束在心拿到新·希望之面后。
再看河童,河童一回战白莲,结果是白莲对河童的摊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布都线中河童正准备拆在命莲寺的摊位,所以布都开始行动的时候,河童的故事已经开始了。而在河童遇到心的时候,心仍然在寻找旧的希望之面,所以此时心还没有拿到新·希望之面。由此可以认为河童的故事也开始在道教二人之前。结束在心拿到新·希望之面前。
接下来是佛教二人,一轮和白莲的故事和道教两人情况类似:一轮的故事都在白莲之后,从一轮一回战对魔理沙的对话就能看出来:魔理沙被白莲揍了之后想去命莲寺出口气,结果又被看家的一轮收拾了。后面几战的对话基本也反映的是这个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三回战对河童的对话,结束后一轮说:命莲寺本来就对妖怪开放啊。可以认为河童听了这话之后才去命莲寺摆了摊,所以佛教二人的故事还都在河童之前。至于佛教和道教两组人故事的先后,说实话我从故事中读不出太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姑且认为大概是同时发生吧……
最后说说主角吧,灵梦的故事应该是在整个骚动之中最先发生的。四回战白莲,获胜之后灵梦已经察觉到有不对劲的地方,而白莲却没察觉到,由此可认为灵梦是第一个行动并且见到心的人,她的故事在时间上也应该是第一位。至于魔理沙么,老实说,她的故事何时发生我也说不清……但是综合她和灵梦的结局看,魔理沙把自己聚集的人气给了心做成了临时的希望之面,所以这个结局一定不是整个骚动的结局,佛教道教两组之后才出动开始寻找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此我认为魔理沙和灵梦的故事都属于整个骚动最前期发生的故事。
所以总结一下大概是这样:骚动开始>灵梦/魔理沙>白莲>一轮>荷取/恋>神子>布都>心获得新的希望之面>猯藏>心>骚动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