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3651|回复: 8

[讨论] 名字和事物的幻想聯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1 02: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ryourbreast 于 2015-6-21 02:36 编辑

這個帖子是回應昨天另一個帖子的:【胡思乱想】先有名字,再有事物的中间过程
由於一寫就寫太多了,還是乖乖開了個新帖子。



世间万物原本都是没有名字的,世界也本是个万物纷杂的混沌之所。但是,自从远古的诸神为这世上之物一一取名之后,像如今这样拥有了秩序的世界也就随之诞生了。当一件物品有了名字之后,物与物之间就会划分出境界,而这件物品也才会因此而得以初次被认知。换句话说,这种赋予名字的力量就是使物体从“无”中诞生的创造之力,这也正等同于神的力量。而且,缘于这种力量的强大,物品在被赋予名称时就会记住自己的名字,也正是因此,我才能得以看到它们的名字。

物理世界的事物不需要名字也能存在,因為我們相信(留意:相信)物理事物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物理世界裡,「如果一棵樹掉下來了而無人在旁聽見,樹有否發出聲音?」這個經典哲學問題,答案一定是「有」的,因為在我們觀測時樹掉下來會發出聲音,所以就算我們不觀測了,樹掉下來也應該會發出聲音(留意:應該)。
這是物理世界的運作方式,我們也覺得自己活在一個物理世界裡。

不過幻想鄉不盡是個物理世界,這是一個精神也會成為實體的世界。
妖怪,神,付喪神之類的就是由精神構成的存在。

精神世界裡的名字——不論是書寫還是發音——作用主要都只有一個,就是從無序的精神之海(我喜歡稱為sea of homogenity)中實現一個東西來。
在這個抽象的精神領域裡,一切都存在於此,不過沒有經過人類的干擾,從中劃出一個特定的部份來,便無法具現化。


這方面最好的例子,我覺得是OC(原創角色)。
給OC取名,補人設,寫文章和畫立繪(傳說和傳記),其實便是從精神之海中召喚出一個實體。
幸運的話就如見取,永遠被人記住;不幸運的,不用多久便被人遺忘,回到本來所屬的精神之海裡。
由于没有名字,这种动物在人们的认知层面上就和其他的物体没有了区别,从而与世界同化了。人们既不能称它为石头,也不能说它是骨头、泥土或是动物,它仅仅只是在那里而已,这就使它接近于神原本的形态,神也是因此才只会寄宿到没有名字的物体里去。而在这之后,神灵所寄宿的骨头,为了在遥远的将来得到肉体而君临于世上,其自身则会不断地进行成长。

當然,現實中的OC就算多有名,也永遠不會有實體的;然而幻想鄉不一樣,幻想鄉裡只要有信仰,OC就能以實體存在,不論存在感有多麼微薄。

在這裡同時呼應一下求聞史紀裡八百萬神的種族描述:
要说其实体是什么的话,世间万物,在被冠以名称之前,其存在就是神明。即使在被冠以名称之后,这些神明的影响也仅能被稍微见到。此外,世间林林总总有形事物中都有这些神明寄宿其中,反言之,只存在于概念,没有实际形态的事物中不可能有这些神明寄宿。
這種形而上學(metaphysical)的運作方式是幻想鄉的常態,一直以來都是如此,要理解它就先要學會這規矩。




反过来讲,保有原本形态的神灵,它们只会寄宿于还没有被命名的物体之中,因为神若是寄宿到了一个已经有了名字的物体里的话,这样东西仅仅只能反映出这位神灵的一个侧面而已。

以往學者認為,人類對於數字的理解只有三個層面:

1. 單獨數字。例如看見495,我們會逐字讀出,便是4,9,5
2. 數詞。同樣看見495,我們會將數字結合成一個大數,變成"四百九十五"
3. 數學上的事實理解。例如495 < 500,495 = 3*3*5*11,495 = 4C12,等等。

最近,學者發現其實還有第四個層面:

4. 數字對該人擁有的記憶意義。主要指的個人意義或文化意義。例如東方狗一聽到495,自然便想起二小姐的終符。

這4個層面並不只是個假說,是完全可以量化的,因為這世界有種病叫失語症(Aphasia),患者受到腦創傷後,上面四個理解層面裡有一至多個失去效用;因此便可以把4個層面辨別出來。
在其中一個失語症個案裡,患者無法進行前面兩層理解,例如給他看504,他無法讀出這個數字。但是他認得這個數字,因為他是個業餘賽車手,當年第一次獲勝時駕駛的就是Renault 504(第四層)。
第三個層次他也能理解,他可以判斷如30 < 40等數學語句的真假(第三層次),但他無法直接讀出這些數字(無法由第三層進入第二層)。

數字只是文字的一種,所以對語言來說,上述當然也一樣成立。

名字的作用,用幻想鄉的說法就是:一串任意文字本身並沒有意義的,要有一個精神上的存在依附在其中,這串文字才會帶有意義,成為名字。
而名字也會反過來束縛這個精神存在,固定它存在的一部份,同時也把它本身與此名字不相符的部份剔走。
就算我再有本事,诸神命名时代之前的东西的名字我也是看不到的。可是人类却在发现了那个时代的骨头之后,就自作主张地给它们起了名字。而他们起名字的同时,没有名字的神灵的一部分也就被固定、沦为区区的一块石头了。这就是被称作化石的东西。

神灵的一个部分变成了化石,同时它也就停止了成长,再也长不大了。







最後:@边境拾遗
发表于 2015-6-21 08: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lig 于 2015-6-21 08:45 编辑

命名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呢
比如下图
10619690.jpg
这个角色本来是ZUN随便画的“看板娘”,结果被讹传成了“冴月麟”
于是她的二次创作就变成了什么?
“遗忘”“麒麟”"花鸟风月"等等
然而其实与她原来的本质相关的创作,只有二胡了
或者这么说,这个角色本来有不是冴月麟的可能性(神灵寄宿其中),然而她变成了“冴月麟”(一个侧面)
啤酒子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点评

我什么时候说过一设有了  发表于 2015-6-22 13:14
什麼時候令您產生有冴月麟這人物存在的錯覺?  发表于 2015-6-22 10:58
并没有纠结,她只能是冴月麟  发表于 2015-6-21 13:06
你就当它是冴月麟吧,顺子都不在乎这个角色怎么设计了,咱们还用纠结她如何怎样吗?  发表于 2015-6-21 0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3ctd 于 2015-6-21 08:53 编辑

记得那部叫致命id的电影,男主和女主相遇时车坐上摆放的那本《存在与虚无》暗喻着多么无解的主题啊
或许存在与虚无本身就是个悖论,一旦有生命分析他,那么天平就会向存在倾斜,但是没有生命是永恒的

刚查了查,还真有“存在与虚无”这本书啊
  1. 《存在与虚无》,法国的让·保罗·萨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1905-1980) 著。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对存在的探索(导言);虚无的起源;自为的存在;我和他人;拥有、作为和存在。它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复制代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1区有个叫做“言灵”的东西,只要我知道了你的名字(最起码是一个被多数人承认,或者是你自己承认的代号),那么我就可以控制你,无论洗衣服还是做饭还是OOXX,你都得听我的

还可以从《犬夜叉》里了解这些,鬼婆复活桔梗的关键要素是魂,必须有人叫一声桔梗的名字,才能把桔梗的魂招来,这样桔梗才能复活

西游记里金角银角的宝贝葫芦也有着相似的原理,我叫你一声名字,你答应一声,很好,这辈子你就待在葫芦里别想出来了

并不是说名字能对当事人或物体产生什么影响,名字是一个代号,用来区分彼此,如果能有比名字更通俗易用的代号,估计就没人用名字了

点评

你的意思是“名字与所命名事物能相互影响”,我的意思是“事物先有名字,再有对应的灵学意义,而这个‘名字’是能够以各种形式来替换的”,假如我吹声口哨,只有你会跟过来,这个口哨就可以替代“名字”  发表于 2015-6-22 19:28
名字是一個指代物,你可以想成這樣:一串任意的發音是沒有意義的,但把它和某個東西(實或虛均可)聯繫在一起,那它就成了該物件的指代,便成了一個名字。當然,代號也是一種名字。  发表于 2015-6-21 19: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11: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觀點是這樣:

霖之助的"名字只能體現神靈的一個側面"
或許可以跟月民永琳說她跟嫦娥的真名人類無法理解/發音串在一起
"永琳"跟"嫦娥"是地上人給祂們取的別稱,人類無法發音月民真名可能不只是無法發出來,而是暗喻無法理解
然後大概又可扯到月民跟記紀神話諸神的神性是怎麼來的
1.太古生命體被人類理解命名後冠上神格
2.其神格是客觀存在.人類給這些遠古種族的理解命名反而是限制了祂們的體現側面

点评

我一時間想到的例子是克魯蘇神話,基本上所有存在的名字都是無法理解和發音的,蠕動混沌(名字太難寫了,skip)在古埃及作為黑皮法老存在過,也算是一種體現側面。另外還有persona甚麼的。  发表于 2015-6-21 19:03
至少永琳和嫦娥是有真名的,代表她們有名字,這個很重要。沒有名字的是不能成為一個「存在」的,因為擁有名字是存在的一個defining trait。所以應該不是客觀存在。  发表于 2015-6-21 19:01
物理世界中名字只是個裝飾,怎麼叫都不會對被命名事物本身造成影響,然而精神世界則相反,名字是事物的一部份,所以取之何名便決定它的內容,沒有了名字事物也就不復存在。  发表于 2015-6-21 1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18: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和我想法很相近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0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的存在是令人「理解」事物,如萍果,是指紅色的水果,但紅色的水果又不一定是萍果,所以經名字的存在,令人到「分別事物的能力」。

点评

.........不是在下不了解,只能說現在說科學的人一點也不科學(汗  发表于 2015-6-22 11:00
只是定义吧,比如“超自然”,你并不理解,但你科学地把不理解的事物归入了一类“未解”  发表于 2015-6-22 0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0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比较好的理解这个,应该把习以为常的这个宏观三维世界的”常识“舍弃,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新的体系,不被常识和固化的思维局限了可能性,创建出一个有新的“理”的体系,然后在哪个体系下来理解,发展(不过应该很难做到就是了,做到的大概会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2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事物、概念、本质之间的关系我想到了阿克夏记录,以一种先验的、超时空的、人类无法理解的高层次形式记录下一切,哪怕某个事物或者概念从人类的角度观测尚无被创造(不是未发现或者未观测到而是本身不存在)。
人类现在所定义的世界是一个符合多数人主观认知和理解的世界,在我看来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世界,名字联系事物仅仅是一个代号,概念定义性质也不过仅从可以理解的角度。
所以或许对于妖怪这种存在而言,这个二元世界的另一端精神世界反而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人类正好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