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hatsuneharuka 于 2016-4-1 01:43 编辑
于今年10月27日英年早逝的38岁日本女性配音演员松来未祐,其去世前身患的具体疾病名称正式得以发表。根据她家属“希望能为同样患上这一病症的人,在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上有所帮助”的愿望,事务所“81 Produce”在松来的博客上发表了相关信息。
松来未祐今年早期因为发烧而反复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多次精密的检查被怀疑是患上了急性肺炎,然而事实上,她所得的病症是被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症”这一非常罕见的疾病,无论在确诊和治疗方面如今都很难应对。从此松来本人开始了与病魔抗争的生活,其后在9月4日一度奇迹般地出院,但在同月18日又再度住院接受治疗,最终导致她离世的死因为恶性淋巴肿瘤。
而在一并公开的博客文章中,松来未祐父母的寄语也被公之于众。“女儿在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不曾低头,显得非常坚强。她也一直惦记着回归工作的事情。对于许多身为配音演员的同僚和伙伴们给予她的帮助、支持和深厚情谊,既惊讶又感动,很遗憾无以报答。对于长此以往一直声援着松来未祐的粉丝们,真心地表示感谢。”
PS:什么是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
EB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人感染EBV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5岁时,80.7-100%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在10岁时,100%的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
EBV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受EBV相关肿瘤影响的人口达到1%。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无明确免疫缺陷个体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理改变几乎可涉及到各个器官。主要表现为EBV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传单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或病毒载量的升高,病程中可出现严重的或致死的并发症。CAEBV在亚洲国家(日本)多见(重型),西方国家少见(轻/中)。
CAEBV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异常的病毒复制和受EBV感染细胞的偏离正常轨迹的增生可能是该病的双重病因。
临床表现:
发热(92.7%):可呈现低热、中等度热及高热,合并HLH时常常高热不退;
肝脏肿大(79.3%),脾脏肿大(73.2%);
肝功能异常(67.1%),血小板减少症(45.1%);
贫血(43.9%);
淋巴结病(40.2%);
蚊虫过敏(32.9%):主要表现为蚊虫叮咬后局部皮肤的红斑、水疱及溃疡形成,并且伴有高热;
皮疹(25.6%),皮肤牛痘样水疱(9.8%);
腹泻(6.1%)及视网膜炎(4.9%);
其中42%的患者曾有过IM或类似IM症状。
无论成人或儿童,CAEBV预后均不好,尤其是出现严重合并症特别是血小板减少者及发病年龄在8岁以上者预后更差,半数以上从首发症状出现后5年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
来自漫网论坛
我:对于长此以往一直声援着松来姐姐的粉丝们,真心地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