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3704|回复: 2

[中短篇] (非东方/原创)边域之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月三 于 2017-4-9 11:45 编辑

边域之城


  “我三十五岁的时候,性格软弱,刚刚和丈夫离婚,让出了女儿抚养权。”蒂凡尼用刀戳了戳篝火,“我的前半生过得不算好。我在一所全日制学校当老师,我的丈夫是个酒鬼,女儿是我唯一的支柱。丧尸爆发后,他们都死了。”

  “十七岁我的父母车祸去世,我拿着奖学金读完了大学。”

  “二十四岁遇到我的丈夫,我们在学校认识,他那时候还不爱酗酒。”

  “三年后的十月份,我们的女儿出生。”

  小刀插进泥土,顿了顿,她接着说:

  “后来我们离婚。三十五岁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强奸,他们有两个人,都是我的学生。就在这里。”

  “……”

  “我没想到再回来,可是我想我的女儿。”

  “我从我的新家赶回来参加我女儿生日,看着她死在我面前。”

  “发生了那种事……”赫本叹了口气,“五年前我才遇见你,你那时和现在不太一样。”

  蒂凡尼笑了笑。

  “在这种世界活下去,一直都很不容易。”她说,“你今年才二十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罗兰和我差不多大,不过她经历得还要多些——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毕竟在我们有生之年撞见了丧尸电影里才能见到的世界末日。”

  “还不算太糟。这五年都荒废在了这里,反正我也不想上大学。”赫本叹了口气,“那两个学生怎样了,他们强奸了你,现在还活着吗?”

  “我不知道,也许还活着。”她说,“听说他们辍学做了小混混,去了其他城市。”

  “你不恨他们?”

  “我是他们的老师,我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那件事没有人知道,我走后也没有给他们谅解和后悔的机会,如果他们还活着,他们会为此痛苦。我了解他们——他们是我最喜欢的学生,那件事终究会变成一场心病。”

  “或许没这么严重。”

  “或许,”蒂凡尼说,“我现在会想很多的事。女人过了我这个年纪就真的是老了,我的女儿死了,我还是会活着。那些事过去了太久,如今回想,记忆总是留下一些不一样的色彩。”

  赫本没有搭话。她踢了一脚泥土,扬起的沙石弹进篝火,火星四溅。

  她抬头看着夜空,夜空一望无垠。不过数年,没有工厂的污染,城市的上空重新布满了繁星。

  终究是要活下去。



  很少有人有机会在十七岁的时候见证一场文明的消亡。很多年后,直到罗兰死去的那一刻,赫本才真正想明白这些年自己多么饱受幸运女神的眷顾。丧尸爆发她跟着人群逃亡,从学校到市区,从市区到公园,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死人——大多数人都死了,她却活着逃出城市。而后饥寒交迫,将死之际遇到了罗兰。她们带她远离城市,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生活真的这么脆弱。它发生了,无法阻挡。这个过程本该极为漫长,却在那时快得难以置信。

  “你会用枪吗,”罗兰把她叫醒,“不会?不会就拿好刀,保护自己。”

  初次见面,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用紫色的眼睛看着赫本。她穿着撕掉一半的紫色长裙,头发扎在身后,尾指戴着银戒;虽然身上不少伤,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思维冷静,一字一句都透出安心与自信。和她一起的还有安和汉娜,前者只是家庭主妇,后者则是一位说话大大咧咧的红发女孩。她们一起躲在加油站,商量着未来的对策。隔天她们一同前往市郊深处的一栋别墅,准备暂居,却不料遭遇丧尸,陷入困境。

  那是赫本第一次杀人。

  罗兰用枪打光了子弹,汉娜扛起铁铲与丧尸搏斗。大多数电影里,被丧尸咬伤便会感染变异,成为新的行尸走肉。但赫本发现现实并不是这样,丧尸们只想着杀人,即使被咬伤也没有关系,没有病毒和感染,没有任何征兆,受伤只是受伤,死了却是真的死了。

  可那时她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杀人。丧尸们突然出现,数量固定,且并不会感染,这说明没有新的丧尸诞生,如果一直杀下去总会有杀完的那一天。她们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建立避难所,接纳难民,过着时而定居,时而搬迁,时而杀人,时而逃命的生活。她们夜间从不出门,也曾被人暗算,被迫挑起纷争。她们必须被迫做出一个决定——远离城市。末日废土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她们不想卷入人心的斗争。

  当未来几年后她们重新回到城市搜寻物资,才终于理解到这个事实——她们是在杀人。她们和人接触得太少,还不明白真相,等她们回到城市,在废墟中重新建立庇护所,才终于明白一切。

  那时城内意外的安静,不少公共设施和便利店都残留着人生活的痕迹。在远离人类社会的那几年庇护所新增了不少人,比如蒂凡尼,芭芭拉和艾莉莎。丧尸化的浪潮并未将她们冲垮,与之相反,还让她们蜕变得更加坚强,且满怀希望。她们在罗兰的带领下对付丧尸极为熟练,以至于多年后重新回归城市,便是认为世界上有限数量的丧尸已经被人清理得差不多干净。直到某天夜里,赫本耐不住性子第一次夜间外出,闲逛时撞见一位老人,她看着他在夜晚的城市日常生活,跟随他回到家中小院搜集信息。

  老人对她毫无戒心,却并没有告诉她太多东西。她们断断续续聊到天亮,老人找来一份几年前的报纸,坐在客厅的躺椅,对她说了声晚安。

  太阳升起,他朝她扑去。

  赫本把他杀了。她愣在原地许久,通知罗兰,让她朝这里赶来。

  “这种病毒是先天存在。他们白天作为丧尸,到了晚上又会变回人类,忘记一切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她坐在门槛,“……他们是人。”

  消息传了出去,人们都陆陆续续发现了这件事。或者说,发现了夜晚正常的病毒感染者。失手之后,她们终于认清楚,这是一座丧尸生活的城市,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城市。

  汉娜与罗兰的理念发生了分歧。汉娜大声争论,她认为那些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人,而罗兰则否定这一观点。争吵逐渐升级,庇护所内部人员也内心矛盾,有的人会在夜晚偷偷溜出去,体会和感染者们一同生活的感觉。

  蒂凡尼告诉赫本:“他们很可怜,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会变成怪物,也知道自己会杀人,所以他们哪儿也不去,他们唯一害怕的敌人是闯进城市的动物,前几天你也知道这件事,来了几条猎狗,在门口虎视眈眈,它们看起来吃过不少感染者,这座城市就是他们唯一的庇护所。”

  赫本点点头,她记得那件事,如果当时不是蒂凡尼赶到及时,她也许要就被猎狗们分了尸。罗兰当然意识到这些。她变得越来越沉默,赫本看见她时常一个人闷在客厅,不发一言。汉娜依然我行我素。城市的丧尸越来越少,直到十一月,当萧瑟的秋风带走了最后一抹绿意,一切变成灰色之后,日子越发让人孤寂。他们活着的痕迹正在被汉娜抹去。罗兰失去了往日的威严,直到某一天,她突然对从客厅路过的赫本说道: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赫本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点点头,说了声,嗯。

  罗兰死了,第二天,自缢。

  这场真正的灾难改变了所有人的心智,让大家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害怕的不是丧尸,而是一切正在消失的事实,孤独正在一点一点将她们吞噬。这是一座活死人的城市,这里没有属于她们的地方。不久,汉娜自杀。

  自此,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在内部开始蔓延,曾经坚强的人们相继绝望,或者各奔东西,或者自杀死去。庇护所越来越破,直至最后,只剩赫本与蒂凡尼两人留在这里。

  日子很难过。蒂凡尼每天陪赫本散心,她们聊了很多事,从小到大,谈天说地。她们行走在这座城市,见证那些越来越破的红砖小巷,干涸的公园泉水,工厂废墟,地下酒吧……她们穿过马路,在十字路口驻足。街道是那么空敞,气温是那么低,西北的风吹过压抑的褐色天空,破旧的裙子微微摆动。赫本回过神,在这一刻切身体会到了身在这座城中的孤寂,她不再爱说话,独自发神,蒂凡尼也无能为力。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清晨,赫本和蒂凡尼听到了城市外轰鸣的飙车声。她们寻声而去,发现两个衣着光鲜的年轻人在城市附近拍照。他们在残垣断壁间看见了对方,也认出了彼此是谁。

  蒂凡尼很是欣慰:

  “肯,米卡,你们还活着。”

  “他们是谁?”赫本问。

  “我曾经的学生,”她放低声音,“就是那两个曾经侵犯我的孩子。”

  “天呐……”

  说话间,两人也认出了蒂凡尼,表情十分不自然。过去仍有许多事存在争议,但一切放在末日面前,又让人感觉那么微不足道。他们没有刻意提那件事,但结结巴巴地对话中总会牵扯出那么一点关系。托他们所赐,赫本和蒂凡尼也终于是明白这座城市的人原本去了哪里。

  “文明还没有消失,许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另一座城市建立新的秩序。”

  蒂凡尼点了点头:

  “带她走,我会原谅你们。”

  米卡声音变得有些颤抖:

  “蒂凡尼老师……”

  “我不走。”

  她看着一头栗发稍显青涩的肯与颤抖着嗓音身材高大的米卡,再看向吃惊的赫本,终于松了口气:

  “跟他们走吧,我更适合这里,我想留在这里。”

  赫本无言拥抱了蒂凡尼,坐上了米卡的车。在一阵依依不舍的惜别后,车子行驶了几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一片未知的区域。这就是新的城市。赫本把头伸出车窗,看见头顶掠过高高的城墙。车子驶进城门,警察对他们的车牌进行了登记,登记完后,他点点头,扶了扶帽子,欢迎他们回来。穿过隧道,当赫本重新看见街上陆陆续续的行人,一时失了神。她身上还穿着脏兮兮的灰色外套,头发上也满是灰,米卡和肯带她去商场换上了一身新的衣服,再带她回家,让她去浴室好好洗了个澡。电视里仍旧播着新闻,报道着新城的发展。在度过了几天的拘谨期,她和他们真正熟稔之后,两人带着赫本在重新建立了良好秩序的大城市中生活。他们带她参观新的学校,新的工厂,孩子们在学校体育场朝气蓬勃,嘻嘻哈哈,讨论着城市的未来;赫本站在栏杆外,恍恍惚惚地望着围墙里,记忆中的走马观花,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她远去,罗兰的死,汉娜的死,艾莉莎的死,安的离开……一开始在城市外的团结,同甘苦,共患难,再到了解真相,意见分歧,一步步踏入绝望的深渊。唯一陪她活下来的蒂凡尼也选择了另一个世界。她转过身,望着新修缮的柏油路,望着曾经她们仰望过的天空,望着远方孤独的边域之城,不禁怅然若失,热泪盈眶。


  The end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3 喵玉币 +5 萌度 +60 收起 理由
孟山都 + 2 + 40 有点头重脚轻,但是题材和想法我喜欢~
稗田夏木 + 1 + 5 + 20 神作
宴之敖者 + 5
Kalorn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9 19: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疑问,这很适合拓写成一个比这更长,细节更丰富,人物也更加动人的故事,然而说实话这样就够了。我见过很多优秀的作者和他们笔下那些新鲜有趣的故事,然而他们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即过分地强调作者本身的素养,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个人的困惑与故事的意义,而基本忽略了读者的感受。无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东西,读者能接受多少这点非常重要,如果读者并不能接受那么多信息,也不能从故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又无法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那么这篇作品至少在阅读体验上来说是比较失败的。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领略必须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可能会存在一方迁就另外一方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这样的篇幅对其所承载的设定与信息量来说是刚刚好,让读者有一个猜测与推理的空间,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可贵的。设定当然是越详细越好,但一味地想将自己的设定推广出去则是另一重意味上的生硬。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拓写得更广,但篇幅一旦拉长,可能要表达的东西也会随之走形,反而偏离了作者一开始时的目的。所以我尽管觉得这么好的故事却这么短而稍微有些可惜,但也不能不承认这是非常完美,非常恰当的。

故事的主人公设定得也非常好。主角之外没有过多的笔墨,那只会淡化这个故事的主题。可以说,主人公的过去在某种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在来到避难所之前,想必每个人都有或好或坏的过去,但在末日迫近这个攸关生死的大灾难面前不值一提。其实类似的末世背景的故事不少,像这个故事的这种设定也不能说是稀有,但不妨碍故事的流畅性。人们为了活下去而抵抗敌人,最后发现敌人并非自己所想。这有什么问题么?没有,所以在合理性上稍稍站不住脚一点,我个人感觉合理性向故事性稍稍让了些步。莫说是白天疯狂晚上理智的敌人,就算是24小时全部理智的同类,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人类又杀了多少呢?就算没有你死我活的理由,为一点小事而对同类大开杀戒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毕竟人类是喜欢自相残杀的friends呢。但瑕不掩瑜,主角团也并非军人,对杀戮仍有疑虑和负罪感也是人情之常,这并不能成为故事的缺点,希望作者不要对我的个人之见太在意。

当然,我得说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蒂凡尼没有跟那两个学生走其实是正确的选择,就算到了更安全的地方她仍然无法面对她们,等于又接续了那痛苦的过去。尽管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但当文明灭亡,人类社会崩塌,幸存者们各奔东西时,蒂凡尼可能反而松了口气,毕竟在这大灾难面前,她个人的问题不值一提,可以说她借由这灾难获得了新生。所以她才不能回去,不能再回到存在着和她的过去有关的人的那座城市,那不仅否定了她新生的意义,还等于延续了她那痛苦屈辱的生活,所以她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相比之下,赫本则是在潜意识里怀念过去的平和与稳定的,她还年轻,也没受过那么大的打击,还有希望。生活并未赋予她太多的艰难困苦,因此她还有未来,而在过去丧失了一切的蒂凡尼则没有。因此赫本必须回归,而蒂凡尼必须在荒野中结束一生,这是她们的必然,毫无松动的余地。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害怕的不是丧尸,而是一切正在消失的事实,孤独正在一点一点将她们吞噬。”丧尸可怕吗?并不。它们可以杀死,可以被抵抗。那么消失与孤独可怕吗?其实也未必,这也是难免的,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头,怎样的结局都不算是可怕。最可怕的大概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丑陋与局限,与一直以来价值观的崩塌。一夜之间,从努力求生,战天战地战空气的废土勇者变成了杀人犯,这比什么都可怕。我认为这才是那“难以名状的情绪”,人们也因此而无法面对其他人,然后选择了自我放逐或自杀,他们承受不了这种情绪。所以责任在谁呢?在感染者?在求生者?在野狗?都不是,哪一方都是遵循了生物的本能,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这种“无责任者悲剧”让最后的幸存者发现自己的矛头无处可指,自己的罪孽无处可偿还,自己的责任也无可担负更加无可推脱,那么逃避与死亡也就是必然的结局。这才是真正的结局,比死上几千几万人更加悲惨的悲剧,毕竟后者仍有罪魁祸首,而在这个故事里,一切都没有原因,毫无意义,由此产生的苦难与罪恶却又那么实在,那么沉重,足够碾碎任何人的意志。

故事的最后,仅剩的两个人都作出了各自的选择。赫本还年轻,未来还大有可为,她属于文明,属于城市,她也该拥有新的生活,让一切从头开始,伴随着人类复兴的曙光。但蒂凡尼呢,她一个人还能支撑多久?我想这是一个不必回答的问题。这是她们各自的路,同行了一段之后必然会分开,这是难逃的,谁都没有把对方拉到自己这条路上的权利和必要。一方抱持着过去死去,一方拥抱着未来生存,幸与不幸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别人无从评判和计较,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这些读者更加没有权力理直气壮地对她们指手划脚。所以我只希望在蒂凡尼生命的最后还能想起一首歌来唱,唱她过去的生活,失去了的美好,她死去了的女儿和丈夫,以及她本来该拥有的对未来的愿景。这该是什么样的一首歌我无从想像,但想必那些在这城市中失去了生命的死者的灵魂们该是她的听众,默不作声地接纳她的灵魂接纳进另一边的世界,再一同在空气中幽幽地蒸发,这大抵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结局。


总之,感谢作者写了一个这样好的故事。希望将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美妙的作品。如果我发表的这点拙劣的感想让作者您感到不适,请及时联系我,我会马上修改,在此先行请您见谅。

评分

参与人数 1萌度 +45 收起 理由
六月三 + 45 Oh……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2 2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Lofter看过了,这边也来顶一顶,就是觉得这个故事很好啊。对于我这种蹒跚学步的人来说,无论是作者还是能给出充分而有内容的评论的人都是我无比羡慕和欣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4 21: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