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rK890 于 2017-1-23 18:30 编辑
【因为爱不释手,打算写一些感想,或者一部分自己的解说】有兴趣读下去的话,那么非常感谢
中等篇幅之中打算写几样东西:
1.总结这个故事,区分它和茨歌仙的故事,分析华扇的人物形象。
2.时间顺序,漫画中出现了罕见的倒叙和插叙并排,帮忙整理一番
3.罗生门原著对作品的完美支撑,重要的线索是脸上长疮的家将
4.升华到善恶,人性多元的主题
感谢羽々斩,这次的作品在我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甘拜为本命。但需要说在前面——在任何解读之前,它首先是本出色的二次作品,也是脱胎于二次作品(茨歌仙)的创新。读过2次羽々斩的作品,我对他的印象是非常深的。
我认识的羽々斩:
羽々斩编排情节盘互交错,推动时紧慢有度。
翻开漫画即是一场凶恶的死斗,紧跟着快速倒叙童子幼时的遭遇,回归主线,接着苦斗后舒缓的清贫生活。
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牵住了我们的心。作品插入经典的标签但是却创造出新颖的感受,多读几遍,发现的东西越多。他善于在前文埋下大量的伏笔(而「恋恋是受欢迎的人」中则可见到教科书般的首尾呼应),直至高潮到来前后轰然爆发,剧情推动一气呵成,明明是读漫画,却如同读小说一样酣畅淋漓。
我认为这个作品称得上优秀,不只是羽々斩吸收了古今文学的智慧(而何况将多部著作融合为一还能借此创新已属不易),还在于他运用「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一点。因此无论是「恋恋是受欢迎的人」还是这一本,读罢都得扪心坐叹。
剧情梗概:
这次的故事从【茨木童子=华扇】的基本点出发,以茨木童子的传说为源典改编,想象了华扇的过去,并精彩地活用了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情节。茨木童子生为普通人,后来成为鬼,四处作恶。以致于在罗生门被渡边砍掉右臂,因苦战重伤放跑了渡边的家臣。乱世的罗生门里老婆婆抢死人度日,却被逃跑而丢了饭碗的家臣抢,因果报应,环环相扣。地位是前传,连缀茨歌仙的第一话,故名「缀以为茨华仙」。主线是善恶一线相隔。
茨木华扇:
作为华扇的同人作品,比起官作,我却感觉这本的华扇更有血有肉。所以决定花一定的篇幅分析她的形象。
首先我认为,这种感觉来自于华扇形象的多面性。一个好的作品,其中的角色一定不是单一的形象。
其一,翻开封面看到武士猎杀京都的“鬼”的时候,我们就被告知她和传说中的茨木童子是同一人。于是水到渠成地,四大鬼王的凶悍,罗生门之鬼的名号,所有的轶事传奇、邂逅,都通过画面里的厮杀、流浪集合到本来温和、隐逸的“仙人”华扇身上,从而拔高了她的形象。所以“骨架”硬朗。
其二,紧跟着开篇的倒叙里丰富了华扇“人”的形象。讲述华扇深受母爱,成长为气度非凡的女子,还用对成山的情书侧面烘托她的魅力。我们为她遭遇不幸感到惋惜,和堕落为恶形成前后对比,更感命运弄人——短短几页就将读者的心抓住了。 但是羽々斩很快又让华扇从无恶不作的恶鬼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女儿”,尽管她有些放肆,为了养伤还是要装得像样一点,在被老婆婆拍了一巴掌训了一顿以后,她作为“人”的温柔一面终于开始苏醒。因为她本来就是从人变来的鬼,所以羽々斩通过这个,让鬼王离我们的距离瞬间拉近。所以“血肉”鲜活。
因此这个故事的主题其实已经揭露出来,老婆婆的死是情节中关键的结点。我会再后边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