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究竟在干吗?
本帖最后由 破界使 于 2012-11-20 20:36 编辑【随笔】究竟在干吗?
刚去了趟英皇军械馆。
要说大英“健康崛起”,我反正是认为,丫当年到处开地抢劫,不健康才怪。但好歹某些方面,相当会保留“质感”。
五六层楼的馆子,至少有四层塞得满满的,“虎蹲”炮筒子、盔甲、刀刀剑剑的东西,放在大旋梯中间的,搁橱窗里的,哦对,最有意思的是弄两个不知是仿制品还是不值钱文物加个链子,锁扣,旁边挂个牌子:
看过来!请触摸!
掂了掂重量,权杖,刺剑,十字剑,不算太重,是个实物的量,要没锁当场抡个以前上台用的表演套路没啥问题。
还不提这个,底楼有几个投币电玩射击的窗口,我是半军盲认不出型号,但用的估计是有真家伙的壳壳和重量。
不管约翰牛牛认真不认真,好歹是从实际出发的,让你小孩子玩玩也是贴近真实的。
有个橱窗里是中原武器,刀枪剑戟倒还是有一些。底下是武备志,上网搜一搜也能找到。
又是两小时火车,回家,下电影,棒子片《踢出一片天》,字幕里面被翻译成“泡菜拳霸”。
【哔——】【哔——】【哔——】【哔——】!!(作者国骂中)
把泰国女拳霸招了合作,托尼贾《拳霸1》里面那个据说是泰国笑星的谁也赫然其中。
要说棒子宣传能力确实值得学习。跆拳道问世不长,技术也因为体育竞技规则要求阉割了不少,但就是大街小巷。除去系统化规范易学之外,就是玩表演的能耐。
难度高不代表好看,要好看难度也不低。拳实不实用,全看你在哪里用,泰拳台子上自然泰拳最好用,表演台子上自然门子功夫最好用,必然的,不丢人。
国家标准武术套路反正也是乱来,就是追求好看,也缺这种创意,反而又喜欢背历史包袱。那边跆拳道这边还弄了不少时间的街舞穿插(别说,棒子的街舞,至少Breakin系还国际靠前),也不管什么合理不合理,表演就老老实实弄表演。
所以一个街舞舞步混搭的战斗场景,我不得不说这至少是玩花样的亮点。
回头看看最近的国产武打片……除了《倭寇的踪迹》是个原腥味作品表达上确实还得练练,还有呢?大武当?龙门飞甲?
门子功夫再神,也得是陈小旺推龙武,没功力也做不到,用的技术也是武字儿以内的,闫芳那种能算么?吊钢丝能算么?甄子丹就算是人品有问题,好歹能把实战某些东西体现一下,再加点门派内战法特色。
都是不咋地的剧本,但是至少连印尼这个曾经干过什么勾当大家都知道的国度也弄了个《突袭》,当然,英国导演,但至少CQB的一套还有模有样。
目前见过最好的武打片,是美国的《勇士Warrior》。打戏文戏全包,还能戳到泪点上。
中国能打的太多了,全家都能打,写评书的最能打,吹牛的吹牛,刷水的刷水,灵动,仙气,飘逸,词语要堆多少就能堆多少。
然后这种把主观感受当客观标准的行为就满大街都是,好像很多厨子就是这种思维吧,XX必须OO才是XX,观众的取向也就越来越乱。可是眼睛看见的都一样,打的是啥拳?
脑补出来也弄不清太多,是啊,吊钢丝能吊出啥花样?用剑气能有啥花样?Zun笑了。脱离了核心技术,迟早是空中花园,当然可以活,也就成了以前自己耻笑的俗套。
泥轰国拍《高踢少女》这个后面基本是仙术的片子虽然也不咋地,结果我却在视频里搜到一个“空手道表演100例”。好像是武田梨奈这帮人平时弄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yNDQ2Mjg0.html
《踢出一片天》上街宣传,这女的都能飞出540度,不是勤学也是苦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0OTUyNjI4.html
李连杰看都玩不动了,杨紫琼也老了,于承惠计春华都是古董了,新生的算春哥一个不?
=================
续
今日娱乐:痞子英雄,黄渤出演,岛省合拍
尼玛一个偶像派小丫头都玩出十字固了
据称,港台地区练武的人加起来,恐怕北京一个区的都不到,可问题是连这个擂台都打得不咸不淡的地方的动作片也入门了——哦对,据说武指是法国的。
尼玛,法国的。
金庸古龙确实是写小说的,谈情感,不是写国术教练本。但问题是如果人家要写,一定写得出来点什么。
根基都没有就谈风格,玩笑开大了。
我还是写个写作指南吧。 到处抢劫所以健康?所以他们都死了才对吧……
泡菜拳霸这名字真的是译者被爆吊了……
另外我也没看电影好久了,从来都没有尽兴的感觉……除了国外的灾难片和恐怖片 确实。武术想练好练精很难,套路要打的漂亮也不容易。当年学长拳的时候入门那叫一个痛苦(还是简化版的
武打片么.......我一直在看老片子.......李小龙那位数不多的几部电影我反正是百看不厌.......成龙的电影也不错(好歹人家也是京剧武生入行的 不懂...只是觉得那些枪刀剑戟挺好看的
逛博物馆我还是挺喜欢的 本帖最后由 黑霜 于 2012-11-11 19:33 编辑
逛博物馆真不错呐ww
投币的老枪大概是Vickers Mk.1机枪和 Lee-Enfield Mk.1吧 光棍节还要舞刀弄棍看管管的……你究竟在干啥!!! 国人对格斗技的普遍认知是今天这个状态,查良镛博士及其奇幻作品实在是功不可没
感觉练套路的人柔韧和协调性都特别好,但散手不见得一定厉害 明灭 发表于 2012-11-12 0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人对格斗技的普遍认知是今天这个状态,查良镛博士及其奇幻作品实在是功不可没
感觉练套路的人柔韧和协 ...
很遗憾,尽管流毒也不浅,金庸仍然是众多人士中最懂行的之一,最懂行的是施耐庵
要说流毒,还珠楼主以及现在的龙蛇演义流毒更大。
他们为了表达自己,自然是从自己认识的“真实”上加以艺术化,但是搞评论的某些推波助澜,就把只有他们才玩得转的东西弄成了厨子式的标准。
拿一段来说吧:
“除少林外,各外家门派,均有强劲的拳力,腿力,乃至肘捶,膝捶,头捶,但能练到这般指力者,唯有少林”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拳脚膝肘各派都可以有,不是中国人特权,也不是泰国人特权,我们完全可以拿来用,然后冠上国术之名
2.在拳脚之后,才是擒拿卸骨。这些细节武技,要在拳脚武技分不出高下时,才能决定胜负
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很重要,但细节的前提是拳脚
4.拳脚功夫不行之前,细节不重要
所以,什么爪什么指的要练好,但是前提是拳脚要练好,否则那个没用
5.金庸是懂的
6.武侠小说有时候确实比武术本身更有意义
7.武人要有文化,否则发展不了武术
8.现在的问题是,武者文人互相看不起 破界使 发表于 2012-11-11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遗憾,尽管流毒也不浅,金庸仍然是众多人士中最懂行的之一,最懂行的是施耐庵
要说流毒,还珠楼主以 ...
把武术比喻成一颗树:如果作者自己对主干的部分尚无亲身体验,却要在笔下描述枝杈的分别,想来也不是件靠谱的事情。但是这些枝杈的分别,恰恰可以成为“让别人觉得我很懂”的谈资,所以才能人云亦云的广泛流传啊。都这个时代了,武人有文化的(从数量上来说)绝不会少,如果当代的施耐庵要写一本倾注了自身心血的武侠小说,各方面的条件比原来都要方便太多了——只是他写的书很难有龙蛇演义那么卖座:原因很简单,后者让读者看了之后就能产生“觉得自己也很懂”的感(错)觉,而技术性太强的话读者圈就会变得无比狭窄(所以你还是去做武指吧...)
金庸直接把内力写成奇幻小说的蓝条了,能在不同人之间输送,还带各种属性。虽然说以真实著称的水浒马上武将也能单挑几十合,但是金庸笔下高手一决斗能战上几天几夜...相对来说我就喜欢古龙的东西,打起来干脆利落容易出人命。而且感觉他多少有点通过淡化技术描写来弥补自身软肋的倾向,同时着重刻画一个相对真实的江湖生态。 本帖最后由 破界使 于 2012-11-12 04:10 编辑
明灭 发表于 2012-11-12 03:18 http://bbs.nyasam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武术比喻成一颗树:如果作者自己对主干的部分尚无亲身体验,却要在笔下描述枝杈的分别,想来也不是件靠 ...
水浒传从明朝落到现在,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这点龙蛇仍然比不上。古龙也不是完全没问题,他很多意识流的东西是受的东洋影响。金庸有仙的时候也有不仙的时候,取决于他想怎么办。
要宣传当然就要修饰,纯技术拿出来好比没有去过血的肉。但是在宣传同时尽量保证真实程度,永远是武指应该觉得头疼的地方,不停摇摆中前进,这是应该的。而现在是一边倒,另一边又不会弄。会真家伙的弄不出意思,弄得出意思的不会真家伙。所以,这需要两者不停交流。
但是交流的前提,是文武双方愿意关注对方。
况且,武术本身就有普适性,懂行的弄得太高深就坏了普适性,不能普适,迟早完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