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ien 发表于 2015-7-16 23:14:38

香港書展小記

今天去了香港書展。收穫頗豐,走得好累。每看到這等書海,都想著這些書到底有多少人會看?而我也要面對一樣的問題。還是單純做讀者的時候比較幸福。

因為編了《東方文化學刊》,看到同類的書,自然要翻來看看。這些書是譯作,原作者也是集體寫作,六七個人組個委員會來合寫,應該都是日本人,內容則寫得很淺,大概是想在一本的篇幅裡面把各方面都寫到,這樣自然深不到哪裡去,排版也不好看。結論是我編的比他們好。


在書展上也看到了一部研究、評論漫畫的雜誌《素》,黑白漫文化出品,出版地居然在澳門。查了一下,主編和成員也還是大陸的。每篇文章篇幅不長,題材頗廣,還有刊載漫畫。而它最致命的缺陷是,跟許多在香港出「繁體版」的書一樣,簡轉繁的錯誤完全沒抓,什麼「干」變「幹」的,就這樣印出來賣了。我的《東方文化學刊》就不會這樣,每一個可能出問題的簡繁轉換,我都仔仔細細用人工看過。

網址:http://chuansong.me/n/1414533


其他地方,沒有看到什麼東方相關的東西,或許是沒逛到吧。不過這場合也多半只可能有官作就是了。


藤黄 发表于 2015-7-17 03:56:18

各种最终研究看起来也挺蠢的。。。

madao_o 发表于 2015-7-17 09:06:43

什么时候来个喵玉殿最终研究,都有喵玉求闻史记了呢

霜月 发表于 2015-7-17 09:12:39

結論就是我最屌嗎233

森远霖之助 发表于 2015-7-17 10:08:34

感觉“xxx最终研究”的名字略中二啊……

宇佐见连 发表于 2015-7-17 12:02:15

噗,有七分把握不说五分话的又天dalao

youtien 发表于 2015-7-17 15:14:41

基本問題是刊物取向和定位。那種「最終研究」什麼的,在前網路時代大概還可以多賣一些,現在?怎麼比得上時時更新的討論區和百科?而且作者群還隱名,不知道誰寫的,你就沒有辦法用個人名譽來背書。

《素》辦得就比較好,有著提攜個人的作用,不過文章很少超過三千字,這樣,廣度有了,深度還少一些,而市面上比較成功的傳統雜誌或MOOK,像《讀書》和《讀庫》,是要刊登長文的。要把一個題目談得深、談得細,一般來說該要五千至兩萬字(也有特例)。這樣的份量才足以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江湖上打出名號。不然,你光是面向陌生讀者,介紹這作品、作者的概況,就要用掉一兩千字了。

而且,除了簡轉繁的問題,刊物名也取得不好,只有一個字,教人家怎麼在搜尋引擎上找到?它後面還有附平假名,但又不是誰都會在電腦上裝日文輸入法,也有很多人是五十音都沒學的。

我想,辛辛苦苦辦個刊物,能期望的不外乎金錢、名譽,或者滿足興趣。錢我們是不用想了,這年頭你就算能賺一點,也比不上去做其他事。要就只能在名譽和興趣上挑戰高難度,沖L級就算失敗也比待在N級好。不過這當然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所以大家各自耕耘,有機會互相呼應即可。

永恒的须臾 发表于 2015-7-17 17:49:50

苍柏 发表于 2015-7-17 19:58:51

这些书籍是不是初心者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書展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