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3629|回复: 0

中國銀元史-歷史上第一套機制銀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9 23: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中國銀元史-歷史上第一套機制銀圓

--------------------------------------------------------------------------

請避談政治 避談政治 若有不適請立刻離開
圖片若無法加載,可以到我相冊看

       自大清帝國於道光年間以後,便屢遭外國侵略,往後便發起了自強運動。這些我相信在諸位歷史課本裡都會讀到,故不贅述。而在往後,在物質改革中,貨幣的製造方式也從原本的"翻沙法制錢(可參考此文第三點)"也便成了"機器打製錢",何謂機器打製。首先,造幣廠會先設計、製造一個/套模具,並且在購買/製造專用的金/銀/銅/鎳/鉛/錫等之類的金屬板上。以液壓機快速捶打,產生出錢幣紋路,再加工、篩選之後,成為用以流通的貨幣。
       那麼,作為近代的一個指標,大清帝國是何時擁有自己的第一套銀圓呢?或許大家都只記得兩廣總督張之洞生產的。因為其是第一個實踐到使銀圓可以被廣泛使用且有能力持續生產的人。但實際上,最早的銀圓可追溯至光緒八年的"吉林廠平"銀圓。
       "吉林廠平"的誕生與吉林機器局習習相關,因為自璦琿條約簽訂之後,沙俄帝國便始終對清國的東北地區虎視眈眈。於是光緒七年,在欽差大臣的奏請下,清國便撥出了10萬兩銀圓新建了吉林機器局,並調用天津機器局的宋春鱉作為總辦,用以生產武器,以支援東北地區的防禦物資。在清末時,吉林地區由於地處偏遠,所以制錢稀少,便間皆導致地方錢票大量流通,造成物價上揚、市場不穩定。
       依照史料,在光緒十年,吉林將軍上奏朝廷說已從軍餉中抽出5000兩銀圓自行鑄造一兩、七錢、五錢、三錢、一錢五種面額的銀兩幣。其正面為上有"壽"字紋路,並由雙龍環繞,外邊為圈點飾,內部有方格環繞篆書所寫的"光緒十年吉林機器官局監製"(另外三錢、一錢因為空間不足,僅有"光緒十年吉林官局製",背面為四面滿文、祥雲環繞,滿文讀法為左=吉林、右=平、上至下=面額。中間有方格圍繞四字,讀法為上至下左至右(廠平+面額)。其可依照雙龍型態再分成"毛龍版"和"光龍版"
      雖說是5000兩,但在宋春鱉一次的奏摺中指出僅有2000兩銀子,共4380枚,折合1996兩4錢。而在之後,吉林將軍曾在光緒11年向軍機處奏請"廣為鑄發"但卻不了了之。"吉林廠平"變被遺忘了,直至民國十年才被再次發掘。
     另外有一則趣聞,除了光緒十年的"吉林廠平"以外,在光緒八年就出現了"光緒八年吉林機器官局監製"的廠平一兩和"光緒元寶廠平寶吉五錢" 其資料不可考,但也可能是當時的樣幣(因為當時機器已經到了),無論如何,只能在看未來是否有新資料出現了。


吉林廠平一(含異體字)、三、五(半兩)、七錢和一兩(PCGS、網路)


光緒八年的兩枚"樣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2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