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没有写错啊....如果不杀菌的话,乳酸菌就不好生长了,长的致病菌,喝了要死人了
先将优质牛奶经过巴氏消毒法,(65℃,30min)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的致病菌,有害菌,细菌芽孢,热原.把杀菌完的牛奶中加入乳酸菌菌种,密封+50~60℃下发酵12h.这是乳酸菌生长的特殊条件,几乎没有什么细菌可以在低pH(3以下)和这样的高温(50℃)下生长,培养环境选择性下只有乳酸菌以绝对优势生长繁殖.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其他有害菌的生长,只是在发酵初期,乳酸菌具有绝对生长优势,快速发展,迅速降低奶液pH,其代谢物也能抑制/灭杀其他杂菌,也是争夺牛奶中乳糖(碳源)的结果,将其他杂菌的生长抑制,发酵完毕后再次经巴氏消毒法,杀死又生长的杂菌和大部分乳酸菌(乳酸菌也不能吃太多,物极必反) 然后加入其他添加剂(糖,乳化剂,奶粉,香精...)
杀菌不合格的牛奶会在发酵前出现问题,杂菌的存在会妨碍乳酸菌的生长,菌种活性降低,导致做出来的酸奶臭变,或者无法变酸,细菌奶....杂菌过多的存在,会让发酵前期乳酸菌的数量优势不足,没有压制住其他杂菌的生长,乳酸菌被杂菌代谢物/分泌物抑制/杀死,导致乳酸菌数量稀少,牛奶pH未迅速下降,杂菌生长变得相对容易,在50℃的环境下,杂菌也可缓慢生长.之后就会出现牛奶未变酸(杂菌生长缓慢),臭败(有利用蛋白质的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