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997670890 于 2012-4-15 11:21 编辑 
 発熱巫女~ず(发热巫女)
 不知道该不该发这里 如果不行就请斑竹帮移动下把= =
 
 社团名称:発熱巫女~ず(发热巫女) 社团地区:日本 Japan 社团性质:东方同人音乐社团 社团LOGO: 社团印象图: 社团成员:编曲:Tim Vegas,Maurits'禅'Cornelis演唱:舞花,阳花,Chen-U,capo,SAKURA_bot,narco,michiyo管理人: Tim Vegas / ティム社团官方介绍:【很抱歉咲夜这里被果断地墙了,官方网站在下面,米娜在大陆外的话就拜托了=v=】社团各类情报信息:1、  【KCM——Kamiro前辈】发热巫女从一开始就和其他东方团走了不同的路线。  当大家在AR的引导下都狂热的奔向电音路线时,略有些平淡的Blues和Jazz领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社团。  在主力编曲Tim Vegas的领导下近几次展会相当惹眼,在被选为东方活动写真馆的“官用”BGM提供者之后知名度得到相当大的提升。2、【来自m.gamer.com.tw】【介绍+点评】《一点也不发热的发热巫女》第二篇本Blog正式做的介绍,选择的题材在某程度上不能说是笔者最熟悉的对象。筆者並不算是極為熟悉発熱巫女~す(下面一貫簡稱發熱巫女),不過卻可以說——在筆者微量接觸過的同人世界內,發熱巫女是其中一個比較有趣,並且值得筆者介紹的團體。這點除了是因為團體選擇的曲風、人物和類型都比較獨特外,另一方面是因為團體的確有不少好歌值得筆者介紹,加上這個團體勉強可以說是筆者比較喜歡的團體 ——故此本篇介紹文因此而生;再者,筆者並沒有深入到聽完這個團體的所有大碟(尤其是最早期的曲子)故此歡迎各位讀者在留言,補充任何筆者遺留的資料。
発熱巫女~す ——或稱,發熱巫女,其實並不能說是一個老牌團體,最起碼在經驗和歷史上,發熱巫女出道大概三年到四年時間,但當中的人氣已經可以及得上部分的一線團體。和如今大部分的東方團體不一樣,發熱巫女的曲風稱不上主流,早期的發熱巫女主打Jazz、House、Blues,後期Jazz的份量隨著成員的活躍性而漸漸降低,變成現在主要是House、Blues兩大曲風,偶然夾雜點New Age;當中編曲家除了領軍人物Tim Vegas以外,兩位副手Maurits'禅'Cornelis 和 NAGI ☆各自在團體內可謂真正發熱,其中一位後期更甚至在後期因為一首曲子的成功而選擇拆夥(詳見FELT的介紹文);歌手方面也漸漸從初期集中在capo、nacro、michiyo三位,變成如今接近十位不同的Vocal,後文會繼續介紹個別的歌手、編曲家和這個團體一些值得聽的大碟。
首先,一如惯例,先从编曲家开始。发热巫女最初期的成员包括编曲家あきやまうに、Tim Vegas两人,但あきやまうに这名成员在后期的作品(准确点来说,他在Maurits'禅'Cornelis加入后就消失了)已经没有出现;反观Tim Vegas作为发热巫女的代表人物,倒是一直随着发热巫女走过来。作为主编曲家,Tim Vegas 在前期有不少Jazz、House和Blue的良曲,但后期随着jazz开始吃力不讨好以后,曲子的总类也开始平移到House和Blue这两个类型,当中除了是Vocal以外,Tim Vegas更喜欢插入大量的纯音、Remix。尽管这不是本文的重心,但笔者需要说 ——过多的纯音和不受欢迎的Remix,在某程度上也造成了如今发热巫女开始失去原有人气的结果。
另外两位有大贡献,或者是值得笔者一提的编曲家,包括NAGI ☆和Maurits'禅'Cornelis;这两位在早前FELT的一文中亦曾经介绍过,当中NAGI☆在极早期其实已经披露头角,这点要数到NAGI☆第一次参加团体活动所作的神々が恋した幻想郷 ~心象~ ——当初其实已经充分展示出NAGI ☆在铺排旋律、营造气氛等等方面相当成熟,只是爆发点并不在此;另一名常驻成员乃是Maurits'禅'Cornelis,虽则他和NAGI ☆加入的时间一样,曲风大致上和其余两人一样 ——除了是Blues以外,另一个颇大的类别乃是House,当然这个只限于纯音,而和FELT不一样是Maurits'禅'Cornelis并没有加入大量的Pop元素进曲子之内 ——而近期的曲子、Remix,职责也开始平移到Maurits'禅'Cornelis身上,反观Tim Vegas开始退居幕后。
歌手方面,发热巫女的歌手阵容经常转换。前期的歌手阵容或许是因为成本关系,故此而集中在nacro、Capo、michiyo三位;前两者虽则参加的曲子大部分是Jazz ——但实际上最为人传诵是两人所唱的几首Pop,Michiyo倒是在后期已经没怎么样出现,笔者个人也谈不上熟悉。而随着大碟开始增加,越出越多,不少可造之才 ——比如说舞花、阳花、Vivienne、Chen-U、冲动的の人、cocoon、甚至ランコ和魂音泉的たま参加;反观初期nacro 和capo 的合唱,虽则是这个团体最成功的组合,也是为团体成名的契机——但这个组合到了近期已经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FELT的歌手(舞花和Vivienne)还有Chen-U、阳花四位,成为团体的新一代歌手,取代旧人。
上面这四位歌手唱的类型并不能说是完全相同;Vivienne换到了发热巫女,主打的却是Blues,而且还要是英文曲为主,整体的效果虽则有别于她在FELT的表现,发挥也集中在展示她嗓音的爆发力,但整体的效果也不差,另一方面她的不少曲子都有被Maurits'禅'Cornelis用作Remix;舞花则是一如FELT社一样,集中在慢板抒情;阳花的曲风和舞花有部分重迭,但阳花的嗓音却比舞花要厚而圆润,同样是发热巫女成功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最后Chen-U算是一名比较近期的歌手,表现范围集中在House ——另外,上面提及的nacro和Capo,虽则早期主打Jazz 以及少量 Bossa Nova,但几乎没有一首Jazz曲子可以称得上是著名,相反无心插柳的一首Pop——R.I.P.,却成了今日的经典,可以说是讽刺。
歌手和大碟介紹完畢以後,接下來筆者會從團體的第二張大碟 ——フォーリンサウンド開始介紹。從第二張大碟開始入手的主要原因,乃是在於第一張、以及是發熱巫女早期的曲子,大部分都是一些Remix,相反屬於筆者守備範圍的人聲曲子只有一首,在沒太大參考價值之下,筆者於是從フォーリンサウンド這張大碟出發。フォーリンサウンド整張大碟主打的是Jazz,當中有一個以時間和歲月流逝的概念作主軸,不過相對來說不少曲子的執行、歌手的表現並不適切,整張大碟的水準並不算很高。以筆者個人意見,capo和nacro兩人並沒有唱jazz所具有的嗓音,曲子唱得太過用力,太過造作,部分甚至失了音準 ——雖則編曲上聽起來的確是Jazz,但實際的效果卻欠佳。(扯點題外話,以筆者認識裡面的歌手範圍,唯一一個筆者覺得適合唱jazz的歌手,乃是最近火紅發熱的3L。實際上3L可以說是東方同人界內的一個奇人,這點有時間才詳細介紹)
不過,全碟內 ——唯獨是一首R.I.P. 一支獨秀,被不少人譽為發熱巫女早期的經典。R.I.P.這首曲子雖有少量House的成分,但和後期不少發熱巫女的曲子極不相似:強勁的旋律感和伴奏,電結他的運用,電音等等,大多都是極不具發熱巫女感覺的編曲風格,再加上這首曲子勉強可以說是Pop風格,更不是發熱巫女主打的曲風,說實話這曲子會出現在這個團體內,可以說是一場莫名其妙的錯配。但很不巧地,全碟最受歡迎的卻是這首曲子 ——反觀大碟內的其他什麼Jazz、純音,就連筆者覺得相當不錯的鋼琴House 曲 ——也被埋沒,這既可以說是命運的奇妙之處,但亦可以說是意料之內的結果。畢竟jazz並不是一個吃香的類別,稱不上大眾化,相反Pop、Electro、電音什麼的,卻是恆常永久不變的流行大眾化題材,再說憑曲論曲,全碟裡面最突出的也的確是R.I.P.,最能展現出兩名歌手嗓音的力度和唱功,結果R.I.P. 頓成了團體的第一號經典。
隨後第三張的大碟アンチェインドメロディ,卻可以真正說是團體目前最受歡迎,評價最為高的一張大碟。這點除了是因為大碟的風格走大眾化的Blues、Pop、House,而撇除了上張大碟不太受歡迎的Jazz,不少曲子的類型和效果都可以稱得上是討喜,比如說陽花的Flower Of Life是首標準的Blues,不管是陽花的Vocal發揮、還是說編曲的配套,都可以說是發揮出她清新的一面;Chen-U的House其編曲內的開場,嗓音,雖則不是整張大碟最突出的曲子,但水準卻毫不遜色 ——
当然,其实一如大部分团体成名的过程,发热巫女当初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Plug ——准确点说,那是因为其它作品所产生连锁效应,为曲子带来另一层意义,从而令团体和大碟的名气增加。這次則是大碟Track 11的フラグメンツ被Plug到了同人遊戲 ——東方活動写真館 ~第二幕~的開場曲子,而在連帶效應之下,團體的名氣頓時如日中天。就曲子而評價,フラグメンツ的歌詞主旋律乃是八雲紫的戰鬥旋律,歌詞除了是暗示出八雲紫本人對幻想鄉的貢獻外,當中插入不少幻想鄉的描寫和形容 ——人人平等、歡喜與共,團結,再加上PV的片段可以說是一條會對東方眾極有共鳴的曲子。論歌手質量、歌詞內容,不少地方都可以說是上品,但筆者覺得本曲缺了神曲應有的獨特性,個人乃是以為本曲可以成經典(實際上本曲亦是其中一首筆者最喜歡的東方Arrange),但卻差一步成神而已。
历经三张大碟的发热巫女,至此下一步出版的作品,却是一张以Remix为主打的Re:Starlights & An Umbrella,类近的催势在同人界并不普遍(虽则不无例子,比如说最近质量不对等的EastNewSound),而大碟则是以连串的纯音、House等等作主打,当中插入少量的新曲,也有部分是重新编曲、但并非走House路线的新曲,比如说NAGI ☆重新编曲, New Age 版Flower Of Life ——由阳花主唱的抒情曲,桜花之恋冢 ~ Flower of Life。从笔者角度看,这张大碟既是收录了不少发热巫女被誉为经典的新曲(比如说同样是Plug 到了东方活动写真馆 ~第二幕~)RAiNY STARS、部分个人很喜欢的作品和曲子(桜花之恋冢 ~ Flower of Life、Fly Me To The Moon(Piano House Mix.)),但其它出自Maurits'禅'Cornelis手的House Remix,却是强烈的House;撇除质量问题(实际上,笔者需要坦诚承认,听了几首Remix以后,尤其是在听过FELT社出自同一个人的Remix后,笔者已经彻底放弃听完所有Maurits'禅'Cornelis的Remix ——因为曲子并不好听,当然也有可能只是笔者修为不够高而已,这方面的评价欢迎补充和提出意见),House这种曲风并不是最为大众化,也不是发热巫女获得支持的曲风;处于笔者的角度来看,这张过多的Remix,正好象征着发热巫女质量开始走下坡,曲子不好听的转折点。
踏入2010年,發熱巫女的新碟A Story總算是脫離了上一張那些過於小眾的Remix;A Story這張只有八首曲子,稱得上是小型大碟的新譜,整體的評價比不上當初的アンチェインドメロディ,但整體質量還算維持團體水準。個人而言,評價之所以會維持水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NAGI ☆為團體注入新的元素,令當時充斥著House味道的發熱巫女,注入其當初成功的Pop,以及是名曲I Wish。當團體在大碟剩餘的曲子 ——Starscraper、Les Feuilles Mortes以及是三首Remix,依舊我行我素,維持強烈的House味,NAGI ☆自成一格的New Age純音明日ハレの日、ケの昨日 ~帰り路~,以及是上面提及的I Wish,可以說是這張大碟比較突出的曲目,整張大碟的主編曲家雖則是Maurits'禅'Cornelis,但以筆者個人之見,最為突出的卻是NAGI☆,而這更奠定了在這張大碟之後,NAGI☆自立門戶,成了發熱巫女的姐妹團體,如今甚至有名氣和發熱巫女分庭抗禮,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C78的The Lotus是团体尝试起死回生,回归正常的作品;这点除了是因为大碟大幅度裁剪Maurits'禅'Cornelis出场的曲子,重新由Tim Vegas ——团体主编曲家出手外,另一方面NAGI ☆在这张大碟内也贡献了四首曲子,部分更有FELT目前的影子;部分曲子则是尝试重演团体当初成功的要素,比如说ランコ的Electro Pop STRIPES、Capo的 Voc êe Eu、舞花 ×NAGI ☆×Tim Vegas的抒情慢歌A Flower,以及是常见的House曲子 ——After Rain、Phantom Ensemble等等。
只是这张什么都有,称得上是风格大杂锦的大碟,大部分的效果并不能说是差,但对比起团体早期的作品,本碟却只能说是水平一般。Lotus Love过分使用Catch Phrase,曲尾重复又重复的歌词更显得沉闷乏味,浪费了阳花的声线;STRIPES的编曲风格不伦不类,既不能完全说是Pop、又不能完全算是Electro,更没好好善用可塑性甚高的ランコ,效果平庸乏味,中途半段不甚讨好;Voc êe Eu的曲风、加上Capo不够松散的唱腔 ——这种曲子一直以来都不是发热巫女的强项,突然旧事重提,却毫无进步,只会让人觉得团体正在重新摸索自己的强项,故此出了一张这样的探路专辑 ——从而摸清楚团体最擅长,大众最欢迎的曲子。反倒是一直没太突出表现的Maurits'禅'Cornelis,这次收敛不少、结构简单的Remix、以及是NAGI ☆的不少纯音,却反而成了笔者的最爱。在这张堪称毁誉参半的大碟之内,笔者已经可以说,发热巫女大不如前,失去重心倒塌。
随后的Eclipse I、Re:Distance & A Blossom各自的诚意都不太大;Eclipse I是发热巫女的纯音大集合,收录了不少发热巫女早期作品的纯音乐卡拉OK音轨,最后加上一首相当特别的新歌橙の幻想郷音头 ——一首带点动画萌系曲风的Pop,而这在发热巫女的历史以来又是第一次,只是纯音大碟嘛 ……意思就是指,诚意不大,尤其是在缺乏新材料的情况下。Re:Distance & A Blossom又是一张Maurits"禅"Cornelis主力操刀,以Remix为主的大碟,虽则这次的Remix有少量改善,但始终不改团体在Vocal>Remix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Vivienne的新曲,With Me倒是一首颇为优秀的Pop,重新编曲的I Wish ——When I Wish Upon A Star却由Tim Vegas操刀,效果不如NAGI ☆一样佳,但不失为良曲 ——只是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笔者对这张大碟的评价始终不高。
例大祭的Coda可以说是发热巫女在沉寂一直以来较强,曲风最为大众化的一张大碟。舞花的Pages和Vivienne富震撼力的Beautiful Dreams,展示出Vivienne的唱功——而这种爆发力和FELT那些轻快的Pop对比起来,又有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味道,顿成了团体在笔者心目中的后期代表作。由たま主唱的Marionette旋律轻快,点缀的钢琴更是恰到好处,效果也绝对不逊色于上面的几首曲子。尽管舞花 ×NAGI ☆的君の梦,不管是歌手、还是说旋律都是过于平淡,严格而言效果欠佳,更可以说是NAGI ☆失手的曲子,但却无损Coda成了发热巫女后期挽回声誉的一张小作品。
Nothing But Flowers是发热巫女最近期的全张大碟,整体的质量还算是延续了Coda的质素——而这张可以说是Chen-U大展所长的大碟,毕竟笔者觉得最突出表现的也是Chen-U;除了是有Blues味道甚重A Lost Shelter,当然也有Blooming Nights这种相对地处理得比较大众化,带有少量Pop 元素的House。舞花的抒情曲アサガオ、阳花的Floral Colors却反而表现并不突出,尤其是Floral Colors的旋律开场过于古怪,过度到副歌段也不显得自然,效果并不理想。新加入歌手冲动的の人和固有成员SAKURA_bot的表现同属平庸,虽则主打一样是House,但风头却彻底被上面的Chen-U盖过,总结而言还算是维持了Coda的水平。
最后Eclipse II以及是Re:Clockwiser & A Narcissus,前者一如笔者早前Eclipse I提及,属于一张纯音大碟,乃是针对一些旧曲所作的纯音;Re:Clockwiser & A Narcissus则是团体在十张大碟内的第三章remix 大碟,只是这次的新曲表现一般;NAGI☆和舞花合作,新编曲的Pages of A Star,可以说是将一首本来已经是慢板的抒情慢歌,拖长、延伸,并且变得异常平淡,沉闷而乏味;Silent Story可见Lotus Love的影子,或许阳花的曲子一旦听得太多,就会有种很严重的重复感。Remix方面笔者就免得评价 ——以便尽快进入下一个部分。
打了那么多大碟的评价,总结下来,笔者可以得出几个结论;首先,团体最受欢迎的部分,并非Blues、House,更并非在开始所作的Jazz——而是Pop。一如本文开始提及,R.I.P、フラグメンツ这两首名曲都是Pop,就连第三首团体成名的I Wish,也是Pop(纵然这三首曲子都并非纯正的Pop);固然发热巫女有不少良曲属于Blues、House这两大类别,但真正令团体成名的,却是Pop,一个和团体核心无关的类别,一如笔者在上文提及,这点是极为特殊,甚至称得上是特别的;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一个走非主流路线的团体,可以如同今日一样成名。
其二,团体的Remix份量很重,质量不定。一如上面提及,团体一共出了十数张的大碟,但有接近一半、甚至以上的曲目和大碟,是单纯的Remix和改曲 ——而且大部分都是专注在House身上。以一个主打Vocal的团体而言,这并不是一个讨喜的策略,更不是常见的做法。而就算论上面提及的人声曲子,普遍的评价不定,相反团体早期的作品评价喜恶还算明显,对比起来如今的发热巫女并不讨好。
其三是团体的分工变迁颇大。Capo本作为一位歌唱的团员存在,到了后期却变成了专门写词的成员;NAGI ☆在初期的影响力不大,但到了后期占的分量越来越重,风格虽则固定是New Age、抒情,但和大碟整体气氛有点不协调;Tim Vegas本来也有不少出色的Remix,比如说两首钢琴的House Remix就是出自他手,但大部分时间的Remix都是由Maurits'禅'Cornelis包办,相反Tim Vegas大部分时间专注在原创曲子。
上面这三种做法,各有优劣;虽则发热巫女清楚自己的最强不在Remix,而发热巫女的Remix连大众化也称不上,真正受欢迎的曲风是Pop、Blues,但却坚持出那么多Remix,你可以说这就是艺术家的坚持和性格,但亦可以说,这就是发热巫女迈向小众化,开始变成小众圈子里头的龙头的主因。作为无法欣赏Remix,不太认识House这个类别的笔者,也只能叹气说道这就是团体所采取的方向 ——既然发热巫女要走小众化的路,和FELT社主打Pop、大众化背道而驰,也只能说这就是Tim Vegas的选择。
当然,反过来说,发热巫女其实遍地都是人才,大有再一次红起来,及得上一线团体的潜力。发热巫女的蓝调和Pop,是这个团体最为吸引笔者的地方,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大众化的曲风;早期的R.I.P、フラグメンツ,两首红到发紫的名曲,撑起发热巫女半边天,中期的A Flower、Pages、A Wish、独一无二的橙の幻想郷音头,尽管没有名气却赢得了笔者的口碑;以致到最近的A Lost Shelter,尽管发热巫女的曲风,歌曲的路线有重复之嫌,大碟的水平更不甚平均,团体却一次又一次制作出好歌,大概证明了团体的创意还未用尽,只是和当初アンチェインドメロディ那种几乎是首首独特,每首曲子都新奇的震撼力相比,目前的发热巫女无论在曲子、创意、发挥、歌手,和过往相比——还是差得远。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輔以結語和少量個人感想作結。發熱巫女的路幾乎是打從開始就已經注定不平坦,畢竟當發熱巫女選擇了Blues、Jazz、House這類型吃力不討好的曲風,作為團體的主打,幾乎已經注定了團體的前途,並不會如同其他做主流電子音樂、有大牌歌手助陣的東方團體一樣,一帆風順,只是發熱巫女卻勝在有點運氣,在前期的活動算是推了團體一把,又加上在這類別其實沒有太多競爭者,故此團體得以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只是若然你問筆者喜歡過往的發熱巫女,還是喜歡目前的發熱巫女——筆者會毫無疑問拿出アンチェインドメロディ這張經典回答這個問題,事關發熱巫女雖有好歌,但卻無以為繼 ——不管是那張大碟,都繼承不了アンチェインドメロディ所奠定的基礎和成功,算是目前筆者覺得團體無法超越的屏障。
另一方面,笔者亦需要考虑发热巫女如何锁定、并且大幅度控制受众范围。既知道自己受欢迎的内容,却逆其道而行,这种艺术家的脾气,只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固然是满足了艺术家精神,但却苦了不喜欢听大部分Remix的笔者,长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策略,更不是吸引新听众最佳的方法。一般团体都总是越走越大众化,Tim Vegas逆其道而行,是说艺高人胆大,自觉有这种能力以小众娱乐吸引主流听众,还是单纯的艺术家精神,摸错方向发展而已?无论实际的答案是那一边,笔者也只能说,目前的发热巫女并不如同当初接触一样,称得上是发光发热,但愿将来,发热巫女,能真正发光发热,制作出一张能媲美当初光辉的大碟了。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