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2-7-22 02: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地球往事,三体 这个名字作为系列名称大概更广为人知吧。不要被“地球往事”四字迷惑了,这是一部宇宙全景正剧。
高中时候从某同学那里借来前两部,顿时进入了一天当中连晚自习在内的所有可能时间都沉浸其中的状态。之后便是疯狂地去补大刘的其他长篇短篇,再到大学第一时间入手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一天读完。不得不说刘慈欣确实是站在中国科幻顶峰的人物了,思维和想象力无边无际。
对科幻,或者说对人类和这个宇宙的现况和未来,有着哪怕一点点兴趣的同学,都强烈推荐补完地球往事,也就是三体三部曲。除了震撼我找不出另外的词来形容我读完每一部时的最大感受,大家请尝试一下吧。
当各种日常事务充满我们的生活,抬头仰望星空的话,你认为你会看到什么?近代科学发展以来,任何时候都有着“科学大厦已经完成”的想法,看看哪里似乎都没有可以再突破的空间了,哪怕现在有时候我也不自觉地这么想。但是这可能么?至于人类在宇宙中到底是不是孤独的,我们是否该积极地探寻地外文明之类的话题,来读一下这里程碑式的三部曲吧,也许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被颠覆重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人类是渺小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渺小的,大刘确实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但是我想这并不代表绝望。一切都是渺小的,但是所有的渺小聚集在一起就是整个宇宙。再渺小的存在,也有其得以存身和发展的空间,它也必须自己来争取这生存和发展空间。当然,竞争的对象可能不只是自身,而是充满整个宇宙。
再扯到人类自身的科技上,对现状感到哪怕一丁点的满足的话,就输了。不论如何困难,对科技的投入都不应有任何松懈。诚然我们的科技体系可能建立在泡沫的基础上,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没有别的选择,任何进步都有着通向真相的可能。另一方面,现在人类的主要力量依然集中在地球摇篮圈内的建设,但是对摇篮之外宇宙的探索和准备,不应该被随意地忽视甚至是遏制。一万年以后,或者就是明天,人类随时都可能主动或者被迫与宇宙中的未知部分打交道。如果认为人类是宇宙智慧文明的独苗的话,看看楼上提到的视频,这样的想法显然是自大的,引一句三体中的经典台词:“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再扯远一步,有时候看到因为科技造成的危害而引起的反对抗议举动,总觉得这里面哪里有些不对头。反对者喊口号的时候,似乎总有把科技发展本身当成批判对象的倾向,这总是让我着急郁闷。错误永远出在人类对技术的使用和管理上,而不是出在技术本身上。福岛的核电站事件后,11区国内的反对浪潮似乎也有一部分开始简单的针对核电本身而不是相关的管理系统,这真心是有些指错目标了。至于吉卜力宣言“我们的工作室不使用任何核电”这样的事情,不多议论,只能说深感遗憾了。
最后,还是再向没看过这三部曲的同学们郑重推荐一次,不看的话,也许真的错过了这宇宙中既空旷又拥挤的黑暗。
顺带一句,整部作品中我个人最喜欢和敬仰的角色是章北海,人类需要这样的战略规划力和执行力。
再顺带一句,太长时间没冒泡了,这贴把我钓起来了。染红,好久不见。=v= |
评分
-
| 参与人数 1 | 积分 +3 |
喵玉币 +20 |
萌度 +40 |
收起
理由
|
眠羽
| + 3 |
+ 20 |
+ 40 |
yo!!!我也觉得因为福岛禁核简直是因噎废.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