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ナズリン 于 2012-9-16 18:19 编辑
我想说了被说完了
换个方向
在基因工程中会用氮磷钾硫等必要元素的同位素来做对比实验
假设我们现在要知道DNA是利用什么合成的,细菌获取磷元素可以通过很多中物质来摄取,我们把A物质标上放射性磷元素,物质B是普通磷,在含有A和B的培养基里培育细菌,等细菌繁殖24小时后,将细菌分离出来.发现细菌尸体里没有放射性,说明只有B可以被细菌代谢利用到DNA合成.也可能是只有细菌尸体有放射性,说明A能够在代谢途径中被利用到DNA.如果细菌和培养基里都有放射性,那就有待进一步实验分析.
再比如在培养基中添入放射性同位素,来跟踪细菌的代谢,可以精确到哪种营养物质的哪一段去了哪变成了什么,最终代谢成了什么,在哪代谢的.
比如你在一个物质上标记了一个N一个S,让细菌摄取,最终代谢物N留在体内S出去了,就通过不同时间段对细菌,培养基的取样分析,了解了细菌的代谢路径
标记DNA单侧链,跟踪DNA复制,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就是通过放射性标记方法得出的,标记基因工程头号开刀者--大肠杆菌的DNA,让他们在N都是N15的培养基里培养,然后分三组,对照组结果密度梯度离心后只有在下方有一条离心带,全部是N15的DNA;一组复制一代后密度梯度离心检测,发现离心层只有中间有一层,一种分子量;一组繁殖两代后离心,有2层离心带,一个中密度,一个低密度,带宽1:1;将上述DNA加热变性,再次离心,得到两条离心带,底部的重层和上部低密度层,比例是1:3.完全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
再说果蝇,基因工程的实验二号开刀者(莉格露对不起啊,呜啊!!别杀我!!)经常被标来标去研究他们的DNA,比如某段基因是发挥什么作用的,是哪方导致了什么,一个病是阴性还是阳性基因导致啊.
疾病研究中,通过对正常小鼠和生病小鼠的对比,(都服用放射标记物)可以得出该疾病引起怎样的代谢变化,特别是跟踪血液,分析血脑屏障渗透变化.生病了,本来能排除的东西没排除啦,检查肾啊...现在还有跟踪肿瘤,肿瘤表面有不正常的受体,静注被放射标记的受体辨识物质,该物质到达肿瘤细胞就会留下,检测放射区域集中在哪就能查出有没有肿瘤,在哪里.就是很小的病灶也能检出.
ps1:实验室的娜泽琳被我偷偷带走不少....太可怜了...
ps2:都是上学期的课,记忆准确性80%
ps3:半保留复制大概算唯一不是示踪的用法,好像挑不出不是示踪的方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