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0-3-21 2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65751747 于 2020-3-22 11:06 编辑
设计一个当然是可以,但还请不要当作一设,或者说这就是幻想乡的常态。
市政建设。。。历史检验。。。问题这是明治时期的小村镇啊。
西欧意识要市政建设是在19世纪中期前后,而且是在工业化的大型城市。如果你真要描写污秽物的话。对于农村来说,污秽物是财产而不是垃圾。垃圾?塑料满天飞?还是像外卖的一次性饭盒?对于相对来说自给自足的地方,耐用品用到坏才是生活常态。食品残余?穷人是不会有的。有钱人?狗仔乖~
五千人一定要有统一市政?那清代一个县十几个官员加上僚属和劳役也不到百个,是怎么管下面的分散乡镇的呢?小乡镇的话,意味着熟人的熟人基本就能涵盖所有人了。干了什么丑事,就看受不受得了背后的指指点点,以及拒绝招待咯。
灾害怎么处理的话,看铃奈庵就知道了。妖怪。
管理,自然是有的。但是那不一定有形的,更不一定是面面俱到的大管理机构。有事找人,没事自己耕田。这个情况下要的不是精通某门学科的科员,而是一个读好圣贤书,啥都可,又啥都不怎么行的乡绅。水利?有钱捐钱,没钱出力。纠纷?长老,他欺负我!抢劫?我家没钱。有钱?内有恶犬。
商业街秩序?小范围内一个由富人结起来的松散团体,雇点人,收点小税就可以了。
清代什么时候分科治事,机构膨胀的?光绪末宣统初。为什么?扛不住西方。目标?救亡图存和所谓现代化。问题是,幻想乡需要这两个么?
劳民伤财。有为的管理机构不一定就是人们想要的机构。百姓们要的不是打打杀杀,不是尔虞我诈,而是要安安静静过好每一天。现代的东西不等于好的东西。我记得这也是zun神的初衷之一。艺术既可以是贴近现实的,也是可以追求理想的。说到底,幻想乡,是“幻想”,不是“现实”。某种意义上说,幻想乡就是一个“乌托邦”,乌托邦嘛,漏洞自然不可避免。但它们的精髓,本就不在这些漏洞上。何必瞅着坏的放掉好的呢?
至于你设计的体系,也就是一个“乌托邦”了。第一,还是那句话吧(我似乎也挂在了上面),关键就是慧音。有人会怕司仪么?怕的是背后的强人,背后的力量。当然啦,慧音天生就是力量、智慧、道德合为一体的人物。这套体系真想玩,自然可以。但变成有事找慧音,也差不大多。第二,很明显,是先设计了一个社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设一个制度。问题是,一个人真能构想出一个面面俱到,贴近现实的社会么?我持否定态度。
补:其实不大懂你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orz。至少西欧那边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或者说专制王权,更多是为了供给一支常备军,之后的种种变动是结果,而非原因。为啥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么久都还是部落呢?很大程度就是没有特别的外敌,加上资源丰富,这才是适合他们的形态。幻想乡根本没有常规战力的外敌。也可以参考古代乡村,单个来看,一两百年平稳运行也不是问题。
至于分化一定会引起动荡,感觉这也是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动乱的原因是资源不够,没饭吃了,而不是有人有钱。均贫富是理想,是行动纲领,而从不是现实(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是如此)。还是清代例子,为什么鸦战后,动乱不断?一是外国进来,二是某些地方人太多了,土地不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幻想乡内,我不知道资源几何(主要是土地),但从妖怪可以帮忙挡灾来看,至少比现实的环境要好上许多,破产的几率也小很多。而财富,注意,当时可没有一胎政策,财产是会被分掉的(我是参照古代,不大了解日本的情况)。控制人口的话,希腊奶,但真要设计,咋都好吧。
妖怪乐意见到人类共同体?那样天狗文就不会用那种夸张语气报道神子的“大统领”行动了。
还有,如果你要按现代那套培养专业科员的话,成本是多少?至少都要十年左右的全日制学校吧?有点小资产的人也不一定扛得住。(晚清同样是学制困扰,学堂又改回传统书塾了。识字率民国比清代还低。)然后平均寿命是多少,明治的话最多就四十吧?
最后一点碎碎念:“jie级分析法”自然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历史是活的,是动的,不是静态的。要做的不是削足适履,把现实塞入框架,而是用框架去解释问题。不是看到jie级之后去找矛盾,而是看到矛盾后思考背后的jie级原因。同时,也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