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楼主: 怒海客

[写作探讨] 我们该如何欣赏同人,写出怎么样的同人作品?——怒海客的东方同人小说写作欣赏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 14: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怒海客 发表于 2020-8-3 14:13
您的想法不错,但我从未提过“商业化”三字啊。在这个年代,“扩大影响”与“商业化”的确是同义词,但我 ...

我也還沒有要商業化,應該這麼說:這些文字在我的想法中,大多都要有更好的發展。
這就不提。

如果要討論:【如何高质量地欣赏、创作同人作品】這議題
先說【如何高质量地、创作同人作品】
我個人認為首先是:大量創作同人作品!
就算是為寫而寫、CP結隊、不合常理也都可以。

有時數大也是一種美,乘風得勢,自然產出好作品的機會也就多。
有了大量的同人作品,再來討論【如何高质量地欣赏同人作品】也不遲。
當然每人心中一把尺,透過討論進行思想的交流才是重點。

神主給了很多可好可壞的想像空間,就看創作者的功力了。

点评

这是好的  发表于 2020-8-3 18:36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3 1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觉得作为作者(这里也是特指我自己了)的确应该在创作东方同人的时候“反思”一下,或者说应该不断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描绘一个心中的幻想乡?一个带入了自己周围现实生活的幻想乡,以一设和其时代背景的零设为基础,更为完整的幻想乡?亦或者是捏他自喜欢的作品创造出来的幻想乡……或者是想要描绘CP或某个角色?只是单纯的想让自己脑中的ta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想要借着ta表达些什么样的情感……

同人创作总之既自由又微妙的,我个人有一种“有所依托又无所束缚”的感觉……笔下的角色是那个作品里的人同时又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去写这样的故事既有挑战又很自由……我想身为作者确实是需要思考这两点之间的平衡应该如何把握——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接着思考如何让这想表达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无论多么简单的想法,即使只是一对CP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也不应该只是“一边看着对方的侧脸看呆了,另一边羞得想把脸塞茶杯里”这种直截了当,让读者一看就高呼是糖真甜的内容……

创作同人是这样,需要多加思考。
欣赏同人这方面,我觉得随心而动就好——我个人觉得“接受”是潜移默化的,也许不如主动去思考,认真品读那么有效,但顺着感觉无意中去发现更优秀的事物也许会更加幸福……虽然这样可能会被大众风向带偏,但我相信大方向总会是好的,人们也会在这自然而然中变得更好。

作者在不断的思考与反思中创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这样读者也可以在不经意间,轻松而快乐地获得更好的享受——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幸福嘛~我的理念大概有些奇怪,所以听一听看一看就好啦~

嘛……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其实都是我自己的反思啦,啊哈哈哈……
不过我不断反思的结果就是时至今日都没能再写出同人文来了,这么一想好像思考过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4 01: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写文为了快乐的人!
写东西这方面我是真的不行。小时候老师要我们记了一大堆好词好句,写的时候啥都用不上。(书读少了)写出来的东西跟那种开半年倒闭的餐馆的菜一样,你说它难吃吧也不算,说它好吃吧你下次不会再来。看到各路大佬的精彩描写,心里确实很无力。
我入坑时间很短,凭依华出来的时候……大妖精是谁?原来有个叫鬼人正邪的?噢噢噢东方原来不是格斗游戏啊!(有点夸张大体如此)
但是,我想写点东西,一个脑子里从小装满稀奇古怪东西的家伙总有点奇怪想法。读者们(所有看过我写的小说的人),在此我得道歉,你们很可能觉得我笔下的奇怪玩意冒犯到您。奇怪不一定有趣。
借主人的贴发了一堆自己的话,太不礼貌。同人小说还是要丰富漂亮点好。嘛嘛,想说点啥最后啥都说不出来。写东西当敬文字,再写就看不到确定键了。

点评

你的想法其实也很不错啊,这个贴本来就是给大家发自己的话的,自信一点。  发表于 2020-8-4 07:10
哎嘿,可以加两句。写同人最大的便利在于我不用花心思去构建很多东西。心里萌生出了一段感情想法,就把它写下来。这不表示可以随意写。假如我想到“早苗以前是高达驾驶员”,我至少要编个三等功的履历去充实这个想法   发表于 2020-8-4 0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4 14:1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人物扁平化真的是既讨厌又麻烦得东西,我的缺点就是太都合主义了,剧情往往为了事先想好的结尾乱来,这个平衡真的很麻烦。一边是人物本身,另一边是表达欲望,总是有取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4 14: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不认同!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我努力创作的方向(buni)
唯一认知上有点不太一样的是lz提出的cp化网文化这些,我感觉东方同人文圈已经算好的了,至少能感觉到许多人都有种不甘于此的强烈倾向?就我个人接触过的另外一些同人圈乃至平台,那才是真正的泛滥)

点评

有一说一,确实()  发表于 2020-8-5 09: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4 15: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h876157 于 2020-8-4 15:09 编辑

這篇文章的出發點是值得思考的,然而文中的論點我覺得頗難以贊同,試著提出幾點。如果看起來口氣不是那麼和善,希望作者可以知道我沒有惡意,只是想盡量明確的指出我認為不合理的地方。

「cp導向」所指的,其實可以說成是角色塑造上的缺陷,這是我主要想回應的部分。至於所謂「網文化傾向」,我看過的這類作品不多,而「缺乏常識」我實在不太理解在寫些什麼,後文似乎也未細談,因此這兩點就不回應。
換言之,由於角色不夠立體,缺乏較為深刻的塑造,要描寫其互動當然也就會遵循著某些特定的、大家習以為常的方式,也就是第一點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認定作者(以及讀者)缺乏深刻的思考或許是某程度上是可成立的。
而再來,文中提到的解決方法是,我們要帶著現實的邏輯與思考,填補原作中並未細談的社會發展、物質文化等層面;又或者是根據社會環境來塑造作品中的角色,以讓其更加的豐滿。

問題是,缺乏深度的思考不代表就有問題。退一步來說,就算要「帶著現實的邏輯與思考」,也不代表有必要描寫具體的社會環境,或者據此來創作角色。

首先要考量的是同人作品的篇幅。在常常可能只有20頁上下的同人漫畫,或者短篇的同人小說裡,要寫出很有深度的內容是非常困難的。以描寫角色為主的作品為例,這個長度根本很難發展出人物弧光(character arc),或者說很難講一個有情節的故事,角色剛剛遇到困難漫畫或者小說就結束了,要怎麼寫出深刻的形象?那麼自然只能描寫生活的片段不是嗎?
除非要求作者一定要創作篇幅較長的作品,不然這本質上就是難以克服的。而同人創作中,殊難想像大部分作者都有那個精力與時間創作中長篇的作品。這並不是作者或者讀者缺乏意識的問題,要是可以,誰不想看/寫/畫長篇的創作?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藥味或者森之蟲,可以一次出40多頁的中篇,或者乾脆出四本漫畫講一個故事(思念之人),這種現實上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批評所謂的發糖或者發刀的做法,在我看來是不太恰當的;除非要限定的指那些篇幅長的作品──但即使如此創作者也依舊沒有義務要創作所謂深刻的內容,我接著詳述。

再者,認為同人作品某程度上有義務要去描寫原作未填充的內容,或者認為描寫了這些現實面的作品較為優秀(或者說更好),也是我無法認同的論點。
因為為何可以做出這種評價並不清楚。到底要從何論證出「帶有現實邏輯或思考」的作品就更好?比方說,シノアサ的《blanket》這篇漫畫中,毛毯作為點題的意象,作為妹紅希望慧音「不要努力過頭」的情感,承接起上半篇的矛盾,又預示了下半篇的和解;摸頭這一個反覆出現的動作則帶著不同含意,很好的描繪出了兩人間細微的感情變化(負擔→爭執→和解);然而,這篇漫畫中一丁點對於現實的思考都沒有,主軸的「人類之里跟妖怪協商建造街道」,完全的跳脫一設,毫無實現可能,漫畫也並未打算深入處理這點。
可問題是,在這本漫畫中細微的感情處理會因為這樣就失去價值嗎?還是說只因為他並未處理現實面的東西,就是「娛樂至死」,缺乏「反動」?或者因為缺乏現實邏輯,シノあさ老師的作品就不能讓我們更好的面對生活?
這裡的問題在於,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未帶有現實邏輯或思考」的作品,因為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本來就不需要奠基在這種思考之上;換句話說,情感本來就是很私人的東西,不一定可以找到那麼多和現實間的關聯。如果可以加上更多合理的動機當然很好,可是就算只是從一設延伸而來,也不一定就是差勁的描寫。
倒不如說同人作品中好的描寫多的是,而且好的情感描寫也確實可以讓讀者體會到很多東西。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在描寫情感,不寫現實甚至不合理的東西多了去了。在莫札特寫的歌劇中,唐璜曾經和1003個女性發生關係,試問合理在哪?哪有什麼社會環境對唐璜的影響?唯一的影響我看大概是只要是他遇過的女性,都成了他獵豔名單上的一員。但,君不見莫札特寫的唐璜到現在都還在流傳?

我想說的是,我並非覺得文章中提出的觀點完全錯誤,我只是認為沒有必要捧一踩一,情感描寫不一定就比現實邏輯更不好,如果創作者可以更多的考慮世界觀等東西,當然可以讓作品更加豐滿;但認為不著墨於現實邏輯是某種不好的傾向,或者是同人創作的不幸,我想是言過其實了。

点评

我在文末已经提到了“只是觉得大家偏食了”而已啊……肯定不敢踩一捧一的嘛(害怕)  发表于 2020-8-5 09:05
回复 3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5 07:5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好深刻很有启发,萌新来学习一个了 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0 17: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何以能够觉得这样那样写更好。举个例子。这篇文章当中说的“cp导向泛滥”,这会导致人物作用的淡化,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容等等,所以我们应当去挖掘一些更多的东西。但是有什么道理支撑我们觉得后者就要比前者好呢?如果大部分人都满足于吃糖刀这样的标签化的东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觉得我们的审美就要比他们更“高级”呢?退一步讲,就算这样的“高级”的审美是在认真欣赏过一定数量的作品后会自然而然产生的东西,我觉得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批判那些一般的作品。这就好比吃惯了米其林三星餐厅也不能说地摊小吃怎么怎么样。

如果承认上面的事情的话,那么创作者就面临一个抉择:是想写能够尽量让更多的人接受的作品呢,还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来写出如高山流水一般只能有少部分人欣赏的作品,抑或是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几句话略有把大众的审美割裂开来之嫌,我本意不是如此,但是有时候的确会有这样的事)这件事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文学评论就成了一个只是抒发自己审美的东西:我只管讲我的,你能不能认同是你的事。


我现在还是没能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不论是写作还是写评论都只能写我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甚至于写出来的东西都不能达到自己的审美),然后获得一些没太大意义的点赞或简短的评论。偶尔有过几次共鸣(也就是审美碰到一块去了),也必然不能长久。希望有人能解释一下这个(可能是理科生才有的)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1 0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看了不少的二创了
说实在的,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一设的世界设定的基础上,向外扩展,无论是用你自己的原创世界还是别的各种各样的设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基于“东方”这个标签,引起绝大多数读者的共鸣
有很多比较浅层(非贬义)的同人,不一定是质量感人,但是因为丢掉了一些一设里的东西所以让人感觉角色有点单薄,比如说你让琪露诺带领一众妖精突破结界到外面去,前因后果要说清楚,用了什么手段,为什么有这个必要也要说明白,这是最基础的东西
我个人并不对cp文很感冒,我本人虽然喜欢主角组结界组,千年组之类的,但是真要从她们身上下手,那一般都会给她们套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然后作为推进剧情的动力之一,比如说我在自己写的东方幻想合约里的,就是灵梦伴随着月亮一同消失,魔理沙为了找到她而放弃人身选择以不老的魔法使,以足够长的时间给自己不断寻找真相的机会,光撒糖会让内容显得单薄,但是如果有一些事情糊上了糖,那吃起来也不会那么腻
虽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其他人,但是我还是希望同人并不只是在幻想乡里,在一设搭建的现有体系去进行剧情,而是敢走出去,到达了常识的结界之外,在如今梦开始消失的外界去给你心中的幻想乡添砖加瓦,去尝试写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这一切,以及当现在的这一切消失了,又应该如何夺回这种比较“异常”的剧情,或许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幻想乡,本没有东方,也只是因为一个人的一个梦,或者是偶然之间跨越常识的隔阂所产生的接触,让我们在幻想已经消失进入科学世纪的外界,重新燃起了它的星星之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1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huo 发表于 2020-8-10 17:45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何以能够觉得这样那样写更好。举个例子。这篇文章当中说的“cp导向泛滥” ...

哦哦哦,你的问题我想现在许多的写作者都会遇到。我觉得吧,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大众接受】和【自己开心】这两极之内。我们要写出怎么样的作品?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不应该先考虑“是否有人喜欢,多少人喜欢”这一【感受、承认】层次,而是应该先关注:“我们到底要写【什么】?”即应该先关注作品本身的【内容】。因为你说的“尽量让更多的人接受的作品”和“高山流水一般只能有少部分人欣赏的作品”,都是非常泛化且主观的概念。如果只纠结在【大众】和【小众】两极上,那作品本身,即【内容】也就被忽视了。我在好多地方都说着同一句话:同人作者最重要的是耐住寂寞。创作先是为了创作【内容】本身。先创作出了让自己能问心无愧地阅读的内容,才好意思提【共鸣】、【他人关注】这种事情。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该写怎么样的内容?我的回答,或者说,我的提倡是:到现实中去。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广义)中的人,我们不可能摆脱各种社会关系,也不可能逃避自己在社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说:女孩子该不该在漫展上翘起屁股?为什么那个男人会杀掉他的妻子?【勤奋工作】真的有意义吗?应试教育进步的出路在哪里?为什么我的爸妈是这样的人?ta为什么这么渣?这些问题我们逃避不了。我认为【文学】不应该只是成为我们娱乐、逃避现实的手段,因为如果我们选择了逃避,就相当于放弃了最后一点审视、反思,乃至对抗现实的力量。因此我选择用【文学】作为回答我的问题的手段,也希望我的文字能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帮助、启发。让他们能更好地得到现实中的幸福。
总而言之,我更想自己的文字能够【有用】,能在严谨思考基础上写出对现实有意义的作品。你可别笑这句话,我们现在都逃避文学的现实意义,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无法看出它对现实的意义,现实社会也阻止着严肃文学发挥它的意义。但如果没有人去写,那这一点【进步】的小希望,就真的无从谈起了。
文学的评价角度实在是太多了,我当然接受各种角度的评价,但我还想唤起被大家束之高阁的【现实意义】这一角度。就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3 20: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