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9723|回复: 7

[评论] 内地东方角色名(a·b形式)的翻译质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7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拘一嗝降人才 于 2021-3-7 10:33 编辑

鲁迅曾经在《咬文嚼字(一)》中指出外国姓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改变,因为男女姓是一样的。所以女性的姓氏不应该翻译得女性化。
但是东方一些角色的翻译却不一样。比如诺蕾姬,斯卡蕾特,萝蕾拉,梅兰可莉,切露德,萨菲雅。首先我想没有人会读3声的蕾,因为很拗口。其次,这些姓的翻译带有明显的女性色彩。相对的,像普莉兹姆利巴,奈特巴格,霍瓦特,拉尔瓦,米尔克,赫恩这些翻译就没有,是翻译的比较好的姓。
所以当初的翻译(尤其是重灾区的红妖永花和之后三月精)是谁翻译的呢?翻译的姓的质量如此参差不齐,是不是好几个人翻译的呢?是否是有些没有翻译外文人名经验的人翻译的呢?
但是,后来为什么不改呢?考虑到莉莉白的接受度远大于莉莉·霍瓦特,可能是习惯遗留而不容易改。然而,在同音字选择上,却十分随便,早期的帕裘莉变成现在的帕秋莉就是例子。所以可能是习惯用法的强大力量(当年因幡帝的改动甚至导致过炎上,四季的改动也无接受度)。但是,姓的去女性化可以仅仅是改动同音字,不是把普莉兹姆利巴改成虹川(虽然这种意译没准接受度会很大),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不改动呢?
发表于 2021-3-7 16: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萌新斗胆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这个纯属历史遗留问题,像最近的几部作品,由于基本采用的都是喵玉的汉化包,并且thbwiki的跟进速度很快,基本上约定俗成的翻译已经完成了,而之前红妖永这几部早期作品,由于汉化组能力有限,且时间过于久远,导致即使是错误的用法也已经为大部分玩家所接受和沿用。并且,由于东方的作品(官作,二设)数量极其庞大,作品人物名称一旦修改,将是灾难性的——抛开数量及其庞大的二设作品,仅官作的简中翻译就需要全部推倒重新校对和修正,这个工作量极大,还会遇到前面所说的来自玩家和创作者习惯的巨大阻力,即使强行定调,也会遭到严重的抵触。

但是,对于之前作品的翻译,存在一个玩家习惯与“正确”翻译冲突的问题,这种现在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一个是圈内统一,另外一个是搁置争议顺其自然。
比如爱丽丝的姓氏,东方玩家圈内基本认定的很一致——爱丽丝·玛格特罗伊德,但是现在去查询百度百科等非东方或非ACGN相关的大型百科类网站,基本都是走的标准外文人名翻译表的音译。还有我们熟悉的蕾米,台版翻译一直是蕾咪,甚至还有部分写出雷米的,这个基本相同语言环境圈内使用共同的翻译,不会导致大面积的争议。

但是,有一些名字,会导致很大程度的争议甚至论战——比如古明地觉。由于其原名在开始翻译时没有给出官方汉字,所以即使到今天基本全部定调为古明地觉的情况下,还有人在争古明地悟的——不过悟也是她小⑤的别号来源。先前因幡帝的名称,现在属于永久搁置——官方简中作品用天为,玩家交流不论。莉莉白现在玩家之间几乎很少按照定调后的莉莉霍瓦特交流,这也是习惯使然。

所以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难度的工作,需要考虑人物音译或者意译,还需要考虑人物的设定(包括0设和1设),先前的汉化组可能没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考证能力,仅能根据剧情或者自身喜好给出一个符合原作品当下语境的翻译罢了,当这种翻译不会损害到对原作品的剧情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观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取任何办法。
回复 3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6: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落丿天使 发表于 2021-3-7 16:22
萌新斗胆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这个纯属历史遗留问题,像最近的几部作品,由于基本采用的都是 ...

首先,无论thwiki还是萌百都更多使用玛格特洛伊德而不是玛格特罗伊德。蕾咪那些是昵称吧?
其次,问题在于像四季,即使使用了很久的亚玛萨那度,但是wiki上仍然在不久前确定了正式的名称是信达雅的夜魔仙那度,包括莉莉·霍瓦特在内,即使圈内不用,但是正统还是要确定的。然而,对于姓氏的女性化问题,却从来没有被提出过,至少可以并用啊。此外,去女性化相比于觉悟之争和帝天为之争,没有巨大的读音变化,从历史来看引起的不满更小。况且就蕾字而言,我们习惯的读法就是雷2声,写的时候也不会刻意使用蕾3声,那么将姓氏的蕾全部改为雷几乎不会有阻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1 2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好奇既然“イナバ”这个名字是辉夜对所有亭内人形兔子的统称,那有没有稻叶帝或稻叶天为这样的翻译,凭啥就铃仙的全名里会翻译出稻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虚宫的阴阳玉 发表于 2021-3-11 21:59
我倒好奇既然“イナバ”这个名字是辉夜对所有亭内人形兔子的统称,那有没有稻叶帝或稻叶天为这样的翻译,凭 ...

因为铃仙是月兔,所以用假名。而日本新的通用法是inaba的假名译为稻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4 08: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getsu_Hisan 于 2021-3-14 08:45 编辑

才注意到THB改了,“莉莉·霍瓦特”是什么蜜汁翻译啊。
莉莉白的姓氏“ホワイト”明显是来源于英语“White”(英语很多方言中的“wh”发的是一个摩擦的“w”可以看成一个介于“w”和“h”之间的音,故而日语在音译时将“wh”对音“how-”,所以“white”才会变成“howaito”),对译成“白”不能说有多大问题,就算是当作英语姓氏,“White”也早就有了被普遍接受的译名“怀特”(因为和前面一样的原因,“wh”对音“hu-”),这就像你看到“Shakespeare”这个姓氏不会译成“谢克斯庇尔”一样,“ホワイト”也不该译成“霍瓦特”,更不用说这个译名连对音都没对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4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ogetsu_Hisan 发表于 2021-3-14 08:29
才注意到THB改了,“莉莉·霍瓦特”是什么蜜汁翻译啊。
莉莉白的姓氏“ホワイト”明显是来源于英语“White ...

感觉只是一个重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4 23: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和刚入东方同人文坑的同学讨论写文习惯的时候,我提到,不同文章里对同一角色可以有不同称呼,以适应文章世界观以及风格。然后我举了蕾蒂作为例子:写乡土、古风一类文字的可以用白石;写科幻、悬疑一类文字的可以用怀特罗可。
结果那同学无意补充了句:“维基上写的是蕾蒂·霍瓦特洛克来着……“
我:“还有这种事?我一直用的都是怀特罗可啊?”
他:“这是不是和‘把玛格特罗伊德记成玛勒戈壁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承认我没有认真看维基,反而让输入法带了节奏。不过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吧(应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1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