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仙剑奇侠传》的一些回忆
2001年暑假期间我在某游戏光碟店看店员玩电脑,当时他刚打开了一款游戏,“呼~~”的一声一个剑仙飞过去,剑仙追着一堆怪进入山洞,店员操作剑仙与怪物打了几场后就有事离开了,随后我就坐到他座位上继续游戏。
我操作剑仙一路所向披靡,最后在山洞深处见到了一个凶神恶煞的鬼婆娘,哇塞,一会儿我就被鬼婆娘打死了(那个战斗音乐特别扣人心弦),剑仙李逍遥说完遗言“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场景就切换到一个明亮的房间(音乐突然变得轻松逗趣),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
这是我与我此后十年间最喜欢的游戏《新仙剑奇侠传》的相遇,不过初遇时我没注意记游戏名字,在光碟店里玩到跟一醉鬼对话就结束离开了。
试玩过新仙剑几周后我看见父亲在玩买的电脑杂志附赠的光碟里的《剑侠情缘外传:月影传说》体验版游戏,我自己也玩了感觉很好玩,随后父亲买了一盘《剑侠情缘贰》,和我轮换着玩了不久就遇到卡关bug,最后找店家随意换了个《新仙剑奇侠传》,进入游戏我还挺惊喜竟然是之前试玩的剑仙游戏(那个年代我所在的城市卖正版游戏的店很难找,多数人也买不起正版游戏,所以这里的两盘游戏自然都是盗版)。
父亲玩《新仙剑奇侠传》只到达到游戏里的第一个迷宫仙灵岛迷宫就打不过去了,之后就换我玩了,几天后我到达游戏里的第一个难点迷宫将军塚迷宫,被困在里面找不到出路(迷宫里有个独一无二的坍塌楼梯,我一度以为是出了什么bug),然后就删游戏开学了。
再次挑战将军塚迷宫是在2002年寒假结尾几天,卡关三天到开学前刚好打通将军塚部分,这次没删游戏所以五一节继续打到了蜀山章节,然后逛了半天不知道怎么继续推进剧情(眼瞎没看到关键道具)……开学当天放学后偷偷玩到了后面的锁妖塔迷宫,半途父亲回家发现我偷玩,继而怒删游戏。
跨度一年、经历了两次删除重打,2002年暑假我终于通关了《新仙剑奇侠传》,过程中我第一次因为一个游戏的剧情而哭,因为玩的盗版所以我没看到结局前的过场动画,游戏很唐突就结束了,我也因此避免了更多的伤心难过。
此后直到2010年为止我每年都要重头打通一到两次《新仙剑奇侠传》,2005年我玩了《仙剑奇侠传二》,下了一堆毒药毒了四十多分钟打败了上一代主角李逍遥,可好玩了。
2007年我购入了《仙剑奇侠传柔情版》到《仙剑奇侠传三问情篇》六部正版游戏,仙剑柔情版、仙剑客栈、仙剑三、仙剑三外传我都没有亲手玩完,仙剑二的正版验证很糟糕怎么也通不过,导致我重玩的时候还是只能用盗版碟。
2013年我时隔三年复习《新仙剑奇侠传》的时候突然发现能够前所未有地迅速记住所有迷宫的路线了(之前从来没记住过最难迷宫试炼窟迷宫的路线),这可能与几年的东方STG练习训练了我的背记版面能力有关。
总结一下我对《新仙剑奇侠传》游戏内容的看法:
《新仙剑奇侠传》剧情与《仙剑奇侠传柔情版》大致相同,像是许多有趣的民间神怪传说融合成的高武仙侠故事(游戏中期明示了对《白蛇传》的借鉴),游戏剧情围绕主角团几位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展开,通过他们的旅行见闻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游戏里很多配角被刻画得有血有肉独具个性,有的配角角色故事堪比主线,游戏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妖魔鬼怪,神佛仙人则很少露面,武力值最高的角色独孤剑圣偶尔跑个龙套,完全没见过他出招却能给人一种非同凡响的威圧感,从一些游戏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一个宏大的仙侠世界背景,但是相关信息也就那么只言片语,这反而给游戏营造了一种带有神秘感的魅力世界观,加上主线故事感人肺腑代入感很强,整部游戏仙气十足令人回味无穷,那句“小李子,志气高,想学剑仙登云霄”成为我最喜欢的“游戏名台词”。
《新仙剑奇侠传》画面和音乐方面,游戏精美的2D水墨质感画面让我觉得就像在古代的绘卷里遨游,人物立绘具有一种工笔画的色彩感,立绘造型端庄美丽看着很舒服(先玩了新仙剑所以仙剑柔情版的淳朴立绘我就不太适应了),新仙剑至今是我心目中音乐与剧情、场景契合度最高的游戏,据初代仙剑音乐制作人林坤信所说作曲时研究了大量营造氛围的方法,新仙剑的音乐让我感觉有一种奇妙的叙事感,听起来就像是有人用特殊的声音语言带我走进各种各样的奇妙绘卷,“罗刹梦境仙灵岛、蜀山桃源蝶恋妖”这些场景的音乐我都非常喜欢,战斗场景音乐特色鲜明、氛围高昂,为游戏营造出种种扣人心弦的战斗环境。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一季动画氛围给我的一些感觉和《新仙剑奇侠传》很近似,RE0第一季像结合了许多童话桥段的异世界奇幻故事,动画中每个角色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化特征,主角不断死掉不断读档探索世界的剧情发展方式很像RPG游戏,故事里武力值最高的角色人称剑圣,这个剑圣开头炸了一栋房过后就变成了龙套,故事里隐藏了一套信息不明但是非常吸引人的大型世界观背景,神秘的七魔女左右着RE0世界的命运……RE0第二季动画揭开七魔女背景后反而让我丧失了很多兴趣。)
《仙剑奇侠传二》我玩的次数不多,里面的一些迷宫很有特色,迷宫综合难度不大,我很喜欢仙剑二的战斗音乐,那种神魔大战加武侠电视剧风格的音乐特别洗脑,仙剑二的战斗系统也特别有趣,各角色都有丰富的特色战斗方式,虎煞、阵法、喂毒、御灵各有妙用,与新仙剑相比仙剑二的人物立绘显得比较萌,对比两作都出现过的人物其中大多数我还是更喜欢新仙剑画风,剧情方面由于仙剑二是半成品的缘故很多细节剧情没做,主线剧情草草收尾,这作的仙剑世界观有所展开,出现了魔族势力和各大仙侠门派,魔族带来了可以真正让人死而复生的道具,因此剧情氛围不再是民间神怪传说的感觉而是神话故事的感觉,另外由于主角王小虎用的武功是魔刀刀法所以我更喜欢把仙剑二叫成《魔刀奇侠传》。
2005年的《仙剑奇侠传》电视剧是我第一部在网络上追看的电视剧,追剧前我想象的仙剑电视剧是主线剧情高度还原游戏剧情、战斗特效类似《风云》电视剧、神怪特效类似《倩女幽魂》电影的模样,实际的仙剑电视剧对我打击很大,电视剧中言情部分占比很多,战斗场面也不是很带感,剧情魔改导致游戏里邪恶阴险野心勃勃的最终boss变成了误入歧途的天才哲学家,导致我再没看过第二遍这部电视剧……
现在想来如果不站在原著党角度来说2005版《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还是拍得不错,不知最近才公布的二次翻拍版《仙剑奇侠传》电视剧会拍成什么样,感觉高度还原游戏剧情是不太可能的,只希望剧组能在战斗场面多下点功夫。
这次东方新作TH18《东方虹龙洞》预告图中类似山洞的背景让我想到了《新仙剑奇侠传》里的隐龙窟迷宫(进入隐龙窟前的地图名叫“隐龙涧”),这个迷宫在游戏剧情中必须经过两次,第二次经过的时候在一个配色很像虹龙洞预告图的地点会固定生成两只小怪,分别是一只蛇和一只蜥蜴(蜥蜴的头很像青蛙的头),主角队伍中两位女主一位身着蓝白服饰,另一位佩戴长剑(很长的棒状物),虹龙洞预告图中早苗有蛇蛙头饰、蓝白服饰和长长的大币,背景上有两个中间有蛇形空隙的草堆,虹龙洞游戏画面外框背景上缺少了东方正作传统的游戏名文字,可以视作“东方虹龙洞”文字被隐去了,虹龙洞使用需要收集“资金力”道具的系统,新仙剑第二女主林月如在隐龙窟迷宫稍微练级便可习得使用金钱攻击敌人的武功技能“铜钱镖”(第一次经过隐龙窟时把必经道路上的怪清完再回头打几只怪就可到达习得“铜钱镖”需要的9级修行)。
虹龙洞预告图中游戏主界面的灵梦倒拿着御币,灵梦头发旁边背景里的一缕曲线使御币看起来像一个钓竿,这让我想到新仙剑里打过隐龙窟后男主李逍遥借钓竿的剧情。
虹龙洞预告图里的下雨背景和彩虹背景让我想到新仙剑里第一女主赵灵儿为大理城祈雨的剧情。
虹龙洞预告图里的东方系列人物卡牌让我想到新仙剑首发版(有灵、月两个版本)附赠的主角人物图卡、新仙剑游戏中的角色“书中仙”和仙剑二游戏中将李逍遥吸进去的“幻魅画轴”。
虹龙洞游戏名还让我想到新仙剑里的“七星神龙”,“七星神龙”是七个颜色不同属性不同的龙族boss,七种属性分别是风、水、土、雷、火、剑、毒。
以下列举一些去年我研究东方STG时注意到的与仙剑相关的内容,因为内容太多我就以文字叙述为主只少量截图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玩一下仙剑或者搜仙剑视频看着对比(就当我传教啦)。
(虽然我是十几年的东方STG迷和将近二十年的仙迷,去年之前也没想到神主是仙迷的可能性,毕竟仙剑系列只在1999年发售过一个销量不到一万份的日文版作品。)
1995年仙剑系列第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DOS版发售;1995年神主开始制作东方系列第一部作品《东方灵异传》。
《东方绯想天》道具绯想之剑;《新仙剑奇侠传》道具纯阳剑(传说中来自天外奇想的梦幻神剑)。
《东方地灵殿》3面场景;《新仙剑奇侠传》将军塚,《仙剑奇侠传二》鬼都。
《东方地灵殿》3面音乐;《新仙剑奇侠传》扬州城音乐,《仙剑奇侠传二》丰都城音乐(丰都城与鬼都相连)。
《东方地灵殿》5面场景;《新仙剑奇侠传》火麒麟洞。
《东方地灵殿》5面音乐(“废狱摇篮曲”);《新仙剑奇侠传》白河村音乐(白河村与将军塚邻近)、女娲神殿音乐、南诏王宫地牢音乐(女娲神殿和南诏王宫地牢共用一个音乐,南诏王宫地牢剧情后不久就会有赵灵儿生产的剧情)。
《东方地灵殿》6面boss战场景;《仙剑奇侠传柔情版》血池boss战场景。
《东方地灵殿》6面音乐;《新仙剑奇侠传》血池音乐、血池boss战音乐、火麒麟洞音乐(火麒麟洞和位于将军塚下方的血池共用一个音乐)。
《东方星莲船》1面boss手拿两根金属探测棒的纳兹玲;《仙剑奇侠传二》土御灵锦八爷,《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初始装备仙女剑(双手剑)。
《东方星莲船》2面boss拿着伞、有吐舌头立绘的多多良小伞;《仙剑奇侠传二》以伞为武器、有吐舌头立绘的李忆如。
《东方星莲船》4面boss在水难事故中丧命的幽灵村纱水蜜;《仙剑奇侠传二》投水殉身成为幽魂的冰御灵蕴儿。
《东方星莲船》5面场景;《新仙剑奇侠传》血池。
《东方星莲船》6面boss第3张符卡里转圈的金色激光;《仙剑奇侠传二》过场动画中李逍遥发动天罡三十六剑阵时被转圈的金色仙剑包裹。
《东方星莲船》6面boss第4张符卡名“大魔法-魔神复诵”;《新仙剑奇侠传》拜月教主使用魔神兽作为战争兵器,《仙剑奇侠传二》李逍遥用天罡三十六剑阵消灭了刚复活的魔族首脑魔尊。
《东方星莲船》ex面boss拿着缠绕着青蛇的三叉戟;《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最终专属装备天蛇杖(杖身盘绕着一条青蛇)。
《东方神灵庙》游戏名称:《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在女娲神殿用五颗灵珠祈雨的剧情。
《东方神灵庙》3面4面尸解仙操纵僵尸的剧情;《新仙剑奇侠传》血池妖魔操纵僵尸的剧情。
《东方神灵庙》5面场景;《新仙剑奇侠传》过场动画中雷电肆虐天昏地暗的锁妖塔场景。
《东方神灵庙》6面场景;《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在女娲神殿祈雨时过场动画中五颗灵珠飞起来互相环绕、结合、散开的场景。
《东方神灵庙》6面标题“以和为贵”;《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在女娲神殿祈雨时神殿外黑苗族正在攻打白苗族。
《东方神灵庙》6面道中龙形杂兵阵(东方世界观设定里有一个七星天龙天香香背男命);《新仙剑奇侠传》最终boss战迷宫里的小怪全都是“七星神龙”(锁妖塔底七星磐龙柱的七个boss)(去锁妖塔前在长安城有一种叫天香续命露的药品可以购买)。
《东方心绮楼》梦殿大祀庙场景有一片荷花池;《新仙剑奇侠传》仙灵岛迷宫是一片荷花池。
《东方深秘录》引发异变的灵异珠;《新仙剑奇侠传》女娲制作的灵珠。
《东方深秘录》《东方凭依华》符卡“变化-二岩家的制裁”可以把中华包子头角色茨木华扇(在漫画《东方茨歌仙》中首次登场)变成一条盘踞着水晶球的蛇;《新仙剑奇侠传》道具圣灵珠(女娲末族所传宝物,历代圣魂皈依之所)。
《东方绀珠传》引发异变、夺走生物生气的金属蜘蛛;《新仙剑奇侠传》体内带有雷灵珠的蜘蛛精毒娘子(毒娘子剧情前有一段很多人中法术昏迷的剧情)。
《东方绀珠传》可以让自机“不死”的道具绀珠之药;《新仙剑奇侠传》近似于绀色的雷灵珠,《仙剑奇侠传二》可以起死回生的道具九转回魂珠。
《东方绀珠传》3面、ex面的梦境世界;《新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二》用于推动剧情的重要法术“回魂仙梦”创造的梦世界。
《东方绀珠传》4面场景“月之都”、5面场景“月面”、6面场景“月海”;《新仙剑奇侠传》主线剧情是对抗“拜月教”的阴谋,《新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二》两作游戏八位主角有七位到过仙灵岛“水月宫”(包括“幻魅画轴”中的幻境水月宫)。
《东方绀珠传》6面音乐;《新仙剑奇侠传》鬼阴坛音乐、鬼阴坛boss(石长老)战音乐、蜀山仙剑派音乐、最终boss(拜月教主)战音乐(石长老战和拜月教主战共用一个音乐,拜月教主要打两次第二次音乐有变奏)。
《东方绀珠传》6面boss纯狐(纯狐设定与太阳神有关);《新仙剑奇侠传》主角李逍遥使用的道具纯阳剑。
《东方绀珠传》6面boss第1张符卡“掌上的纯光”;《新仙剑奇侠传》主角李逍遥最初武器装备是纯阳剑,《仙剑奇侠传二》主角王小虎最初使用的武功是“穿云掌法”。
《东方绀珠传》6面boss第2张符卡“杀意的百合”(这张符卡弹幕也似“石蒜(彼岸花)”,“石蒜”的英文名词组可以拆出“百合”的英文名);《新仙剑奇侠传》角色石长老有四种武功招式,第一招是施放一个黄白色圆球爆炸开来,第二招是施放一道龙形的裂地冲击波,第三招是同时施放三道龙形的裂地冲击波(这招在战斗中一旦使用出来能无视防御和血量秒杀主角团),第四招是通过自爆施放的技能“赤血毒焰”(这招是在战斗场景外使用的,特效就是满屏通红)。
《东方绀珠传》6面boss第3张符卡“原始的神灵界”“现代的神灵界”;《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在女娲神殿用五颗灵珠祈雨的剧情。
《东方绀珠传》6面boss第4个非符弹幕(俗称“跳大绳”);《新仙剑奇侠传》主角林月如最初武器装备是长鞭。
《东方凭依华》符卡“梦要符-羊毛色的乾坤一掷”;《新仙剑奇侠传》第二强武功技能“乾坤一掷”(使用大量金钱攻击敌人,这一招配合可以提升武器伤害的辅助技能“天罡战气”可以把对敌伤害加倍)。
《东方天空璋》五种季节装备(6面boss、ex面boss背后有四种“气焰”颜色对应春夏秋冬四种季节装备,第五种季节装备叫“土用装备”);《新仙剑奇侠传》女娲制作的五属性灵珠(雷灵珠风灵珠火灵珠水灵珠土灵珠)。
《东方天空璋》ex面boss第7张符卡“秘仪-七星之剑”;《新仙剑奇侠传》锁妖塔底的七星磐龙柱支撑着七根锁妖塔剑柱,《新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二》蜀山仙剑派道具七星剑。
《东方醉蝶华》漫画名称;《新仙剑奇侠传》酒剑仙第二次出场后参与的蝶恋剧情。
《东方智灵奇传》漫画名称(“智灵奇传”的日语读音与“地灵殿”的日语读音近似);《新仙剑奇侠传》赵灵儿在玉佛寺收服玉佛珠化成的小妖“智泽”的剧情。
《东方茨歌仙》《东方智灵奇传》漫画名称;《仙剑奇侠传》游戏名称。
关于《游戏王》的一些回忆
2003年开始我周围有许多同学在玩一种动漫卡牌游戏,从他们那里我注意到了《游戏王》这个动画名字。
2004年的寒假暑假我大部分时间都守着当时电视上推出的“点播台”看,借着别人的点播看了从乃亚篇到多玛篇前半一共七十多集《游戏王》动画,这个集数换算成点播费至少要1500元(10元钱半集,实际上很多集都重复看了多遍),那时候这个费用可是很高的。
之后我在电话付费网站上看完了《游戏王》的多玛篇到结局篇,少量补了乃亚篇之前的篇章,电话付费网站的费用只有点播台的几十分之一是我能接受的,多玛篇与达姿战斗的几集是我最喜欢的,当时反复看了很多次,这一段剧情里人物的情感、战斗的氛围、怪兽的魅力(这几集让我对日本土偶埴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达到我心目中的顶峰,超展开一轮又一轮出现,配合动画超级热血又超级有神秘感的配乐——每次看都令我起鸡皮疙瘩,太震撼了。
(后来我因为在点播台点游戏花了一千多元电话费挨过打,一般在点播台很少有人会一直续费通关一个游戏,除了费用高以外电话键操作难度也特别大,很多需要复杂操作的游戏根本过不去,我还是挺自豪当时带领别人一起通关了一个STG《失落的世界》,还打过了一个用电话键特别难打的动作游戏里的鬼畜爬瀑布桥段,当然这两个都是靠疯狂续费完成的。)
2005年起我在刚刚兴起的免费视频网站上追番《游戏王GX》,这是我追的第一个动画番剧,记得追了140集左右,后面有几十集没看直接看了最后几集,我对GX剧情印象不是很深刻,毕竟GX的决斗神抽当道,整体氛围也比前一部动画逊色一些,尽管如此GX也是特别优秀的原创续作动画了。
2004年到2009年我成为了《游戏王》卡牌收集爱好者,打牌打得很少但是前前后后买了两万多张卡牌(很喜欢海马乃亚的灵魂怪兽卡组和游城十代的HERO卡组),堆起来有七八米高,不过这些卡牌都是国内制作的高仿版(某亚洲中文版,虽说是中文版但是里面偶尔会混有稀有的日文版或英文版卡牌,不知道怎么回事),2009年底我才接触到正版日文版游戏王卡牌,正版卡牌相当贵,当时我也已经不再收集卡牌,所以因为客观原因我实际上不算是正统的《游戏王》卡牌玩家。
就算是平均五毛钱一张的高仿版《游戏王》卡牌,以我当时的零花钱水平来说也是奢侈品,家里给我的每天打车去学校的钱都被我以步代车地省下来购买卡牌和各种ACG书籍(那段时间也狂热买了重达几百公斤的书籍),为此每天都要多走六七公里路程,很好地锻炼了身体。
《游戏王》卡牌对我最大的魅力是中二感十足的怪兽力量对比、精美的图画和卡牌内藏的“故事性”,我把每张卡牌的贴图窗口都看作一个通向异世界通道,时常会构想怪兽们(怪兽卡)在各种魔法(魔法卡和陷阱卡)纷飞的异世界生活的样子,还会自己画一些简单的卡牌,那时候课桌里经常赛一堆卡牌上课时就拿出来偷偷看或者跟同学传来传去,我还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特别眼尖经常抓住我去罚站……
对《游戏王》卡牌的喜爱可以说是使我爱上东方STG的重要因素,《游戏王》卡牌和东方特有的“符卡”系统都是受RPG游戏影响产生的,第一次打开东方STG(《东方文花帖》)游玩的时候“符卡”系统直接让我想到了《游戏王》卡牌,东方“符卡”里的弹幕就像是将各种独特的异世界画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当时就感觉“哇~好棒啊!!”,加上我本来就比较喜欢STG游戏、东方弹幕又特别漂亮,所以东方STG对我来说可简直是一份游戏多重享受。
2007年起东方STG极大地转移了我的兴趣,这是我2009年不再继续收集《游戏王》卡牌的原因之一。
这次东方新作TH18《东方虹龙洞》预告图中游戏主界面的标题和背景让我想到了《游戏王》卡牌的烫银卡名和闪卡卡面,背景里翻转的风神录游戏主界面背景和虹龙洞预告页面简介里写的“能获得各种角色的部分能力”让我想到了《游戏王》动画中达姿使用的怪兽“镜子骑士”,“镜子骑士”在攻击时能获得对手怪兽的攻击力,并且之后还被注入人的灵魂来参与战斗,与达姿的决斗后期还出现了能融合其他卡牌能力的西方龙形态的传说之龙(传说骑士)卡牌、巨蛇形态的卡牌以及体大如龙的海蛇形态邪神,场面特别壮观。
PS:我的头像人物莲莱法爱莎是绿金瞳孔,金瞳右眼是魔力强大的象征,达姿是金绿瞳孔,绿瞳右眼是奥利哈刚神力的象征(奥利哈刚结界真的帅),第一次看到莲的绿金瞳孔时就联想到达姿了,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小彩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