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月兔 于 2022-7-25 21:15 编辑 
 【非东方】短篇科幻二创集!
 
 好久没见,大家肯定想不到我是回来发文章的……
 画画一直有在练习,但还是等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再来发吧。
 每次假期,我都会参与课外文学社,会分很多小组讨论作品,这次的题材是科幻。
 这次小组的老师(更像是有准备和找资料的讨论主持者这样……很会引导哦……)每次课后的布置了一个相关创作,这样。
 
 所以,想看懂我写的什么,务必先把我标明的原作看完,都是短篇。这点我在“点评”处还重申了一次。
 目前参与了四次讨论~(全勤的啦)
 这个礼拜会把每次的作品都发过来!实时更新!
 
 
 .gif) 大家请多多支持!
 
 
 DAY 1 阅读篇目 菲利普·迪克《冒名顶替》
 
 请你创设一个与“二重身”“复制品”照面的时刻,通过观察、对话、人物行动等,确认对方的身份,展现你(和其他人)的态度,并在场景的结尾,尝试留下一个故事的悬念。
 
 二重身
 
 
 侧卧在床上,我盯着在朦胧光线中发光的手表。
 
 
 周一,五点十七分。但说不定教室里已经有人了。
 
 
 我努力不发出声响,依次拖拽下床头柜上的短袖,裙子,和丝袜,拉到被窝里;接着,脱掉睡衣,压低身子,闷着换衣服。每一个动作做完,都紧张地趴下来,听听爸爸妈妈卧室是否有动静。
 
 
 我爬下床,立起来,一路无声地滑到客厅门口。清亮的地板,模糊地映出我自己。
 一切是这样安静。只有秒针有节奏地、有力度地走着,压着我越来越快的心跳。
 
 
 那么,出发吧。
 
 
 穿鞋动静大,一会儿到了再穿。
 我想着,把跑鞋提到手中,然后缓缓踏上传送器——那样不起眼的,一个灰黑色的盘型物体,周围一圈绕着腾起的、无味的黑烟,浅浅的只有一层,带着枯死、幻灭之物的气息。奇怪的是,永远看不太清,像是驱逐着所有人的目光。
 
 
 虽然在今天算不上新发明了,而且关于它的设想可以追溯到十几个世纪前的古早漫画;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普及,还只是在上一周。
 
 
 传送器的作用,类似任意门。当然,限制也是存在的。准备传送时,脑中必须有一个,具象化的地点,且这个地点必须有名有姓——相关的法律条文已经在半年前推出。
 
 
 劣处是,会在传送的、最微小的一瞬间,感到比宇宙更大的痛苦。不过那痛苦,没有任何代价、风险的。
 
 
 传送器的工作原理想必和这个奇怪的点有关!
 我因自己一瞬间的聪明笑了起来。
 
 
 不怕。
 我,闭上眼、集中思绪,想着再熟悉不过的,教室的样子,精准而清晰地把位置描述了一遍。
 
 
 很快。
 巨大的撕裂感侵袭来,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刺进来,然后无痕迹地掠走了。还没有感受到疼,未知的苦痛,已经远去。
 
 
 随后,也是在简单的一瞬间,我感到了完全的异样。
 啊!
 
 
 教室洁净的黑板也没有变,交叠着的桌椅丛也没有变,那之后玻璃窗中的景象也没有变。
 
 
 只是,背后,贴着温凉的什么,像是人的身体。
 难道是有人和我在完全相同的,一瞬间传送到了教室?
 我有些惊慌地回过头。
 
 
 我四肢发软,摔倒在了地上。
 两双鞋子应声落地。
 
 
 “啊、啊——!!”
 同一个尖叫声回荡在走廊里。
 同一时刻、同一腔调和语气,声波的图像完全吻合的尖叫,出现在了清早的教室。
 
 
 在我身后的,是我自己。
 不是镜像的自己,而是照片中那样的,自己。
 程序故障般,出现了两个自己。
 “我”盯着我,感受到了一样的错愕,和恐惧。
 
 
 没有思考的余地!
 我不顾一切地疾速转身,但是“我”也挤在门框的另半边。
 
 
 “啊!!啊!!”
 
 
 恐惧咕嘟嘟地冒出来,蔓延着、淹没了整个走廊。我狂奔下楼,底楼一定有职工已经来了,快拯救我吧!已经分不清我是在逃,是在追,还是在和自己赛跑,每一步都精疲力竭地跑着。一直绕到再无处可逃的操场中间,我们停下。
 
 
 我感受到了“必须消失一个,但不能是自己”的压力。
 
 
 “你站那里。不要靠近!”
 
 
 “我”们分别站在篮球场中圈的两个边缘,指着对方大喊。因为距离拉大,我可以仔细地端详自己的样貌。
 
 
 “你是谁?”
 “我”第一次开口说出与我不同步的话,显然话脱出口的几秒钟后,也被此惊到。
 
 
 “我是xxx。你也是!”我不确定地答到。
 “我是xxx!啊啊啊!!”“我”抓狂地答到。
 注:发到论坛时把真名改掉了。
 
 
 “我”们因为害怕,双手勾起来抱着自己的后背。
 那是我害怕时做的动作啊。我怎么仿佛接受了“我”?
 
 
 “我”恐慌的表情、说话时身体的姿态,我从未真切地看到过。但我知道那是我。
 
 
 我长叹一口气,对我说:“你好像是我。”
 我长叹一口气,对我说:“你的确是我。”
 
 
 虽然我的脸色还很苍白,但我突然安心下来。那是一天结束,得以沉睡的安心感。
 “你就是我!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的笑声产生饱和。
 
 
 我的确是我,因为我如此惊慌失措,然后如此坦然地接收了这个事实、不作验证,不再有怀疑,甚至能够大笑。
 
 
 我们慢慢走到一起,熟练地在操场上绕着圈,以一样的步伐散步。
 和自己走在一起,肩并肩的感觉十分奇妙,也很可怕。
 我没有我想象的这么漂亮,但比我想象的更真实。
 我的记忆如同舞台上的布景一般,变得怪异。与我自己度过的时间,正在舞台的正中华丽地、怪诞地上演着。
 
 
 “所以,我是从早上想逃来教室看看有没有和我一样的闲人?”
 我确认着。
 “是的!”
 我答到。
 “那么,是传送出了问题?”
 “肯定。”“肯定!”我们说。
 
 
 “那我们得想想传送的本质。”
 “通过把人分解再重组。”
 我们流利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分解再重组。
 抹除再重组。
 消失再重组。
 
 
 那么,分解的我去了哪里呢。
 一定是被传送器所杀死在了某处。
 杀死一个,复制一个。
 
 
 “死掉了……”
 两个声音同时说。
 同一时刻、同一腔调和语气,声波的图像完全吻合的咏叹调般的话语,出现在了清早的操场。
 
 DAY 2 阅读篇目 阿瑟·克拉克《难以入乡随俗》
 
 
 克里斯蒂尔和达斯特在2022年再度造访地球,回到母星之后,为帮助地球开发委员会更好地理解地球环境与地球人古怪的生活习性,撰写了一份指南手册。 请选择指南中的3-4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与观察,发挥想象进行编写。 
 地球生活指南 
 [克里斯蒂尔]:你确定??采用这样远古的格式的指南,会被大家所接受吗。 [达斯特]:设备能兼容不就行了吗? [克里斯蒂尔]:老实说,用这种弱智聊天室,我都感觉是在侮辱我们的文明!为了观察地球,把我们自己的科技水平拉低?研究一些幼体灰人一学就会的程序? [达斯特]:你忘记我们的初衷了吗?融入地球。他们用的就是这些,你现在用的不也是这些?科技发展的方向不同罢了!我们不研究,那留给谁呢?我们不写指南,哪儿有灰人懂这些? [克里斯蒂尔]:…… [达斯特]:0.0 [达斯特]:其实,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尝试,至少可以确保看到文档的人,有一定使用使用地球上设备的能力。这个文件都不会看,他们估计待不上一天就会回来的。 [克里斯蒂尔]:好吧,我们再审一遍再吵这些吧。 [达斯特]:发你了。 
 【[克里斯蒂尔]接收了文件[地球生活指南.txt]】 
 —————————————— 
 【地球生活指南 2022.ver】  Copyright © 1950 - 2022 Earth Development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火爆五十年,再版三百三十七次,被译成二百五十种语言的指南,现已发行全新版本!内附小游戏! 
 [前言] 
 时隔七十一年,我们二人再次亲自考察了地球。 这短短的七十年间,我们从未停止对地球文明的深入研究。只是派遣了其他学习时间更长的委员会成员,去采集信息。 不得不说,地球发展得很快,我承认我们小瞧它了。 因此,从二零二二版开始,正式将地球的标签变更为「暂无直接交流·中等文明·中等素质」。 
 为了让大家适应地球的变化,我们还专门开发了地球生存游戏,好让大家在抵达地球前先体验、熟悉地球的环境,也算是一种模拟练习。 
 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选择在地球长期旅游。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打算,请向委员会申请,通过考察后您将会获得进阶版手册。 
 再次感谢星际旅行者对地球指南系列的支持,我们会做得更好。 
                                                                      你们的老朋友,克里斯蒂尔和达斯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准备好出发了吗? 
 ·报备 ·伪装 ·入境 
 第二章 是时候安定下来了…… 
 ·酒店 ·基础设施使用 
 第三章 你所必须认识到的差异! 
 ·生理结构 ·思维模式 ·表达方式 ·读懂表情 
 第四章 所谓互联网~ 
 ·资源共享 ·网络战争 ·流行趋势 
 第五章 基础法则。 
 正文: 
 鏃堕殧涓冨崄涓�骞达紝鎴戜滑浜屼汉鍐嶆?浜茶嚜鑰冨療浜嗗湴鐞冦�� 杩欑煭鐭?殑涓冨崄骞撮棿锛屾垜浠?粠鏈?仠姝㈠?鍦扮悆鏂囨槑鐨勬繁鍏ョ爺绌躲�傚彧鏄?淳閬d簡鍏朵粬瀛︿範鏃堕棿鏇撮暱鐨勫?鍛樹細鎴愬憳锛屽幓閲囬泦淇℃伅銆� 涓嶅緱涓嶈?锛屽湴鐞冨彂灞曞緱寰堝揩锛屾垜鎵胯?鎴戜滑灏忕灖瀹冧簡銆� 鍥犳?锛屼粠浜岄浂浜屼簩鐗堝紑濮嬶紝姝e紡灏嗗湴鐞冪殑鏍囩?鍙樻洿涓恒�屾殏鏃犵洿鎺ヤ氦娴伮蜂腑绛夋枃鏄幝蜂腑绛夌礌璐ㄣ�嶃�� 
 涓轰簡璁╁ぇ瀹堕�傚簲鍦扮悆鐨勫彉鍖栵紝鎴戜滑杩樹笓闂ㄥ紑鍙戜簡鍦扮悆鐢熷瓨娓告垙锛屽ソ璁╁ぇ瀹跺湪鎶佃揪鍦扮悆鍓嶅厛浣撻獙銆佺啛鎮夊湴鐞冪殑鐜??銆� 
 浠ュ強锛岀幇鍦ㄨ秺鏉ヨ秺澶氱殑鏃呰?鑰呴�夋嫨鍦ㄥ湴鐞冮暱鏈熸梾娓搞�傚?鏋滄偍涔熸湁杩欐牱鐨勬墦绠楋紝璇峰悜濮斿憳浼氱敵璇凤紝閫氳繃鑰冨療鍚庢偍灏嗕細鑾峰緱杩涢樁鐗堟墜鍐屻�� 
 鍐嶆?鎰熻阿鏄熼檯鏃呰?鑰呭?鍦扮悆鎸囧崡绯诲垪鐨勬敮鎸侊紝鎴戜滑浼氬仛寰楁洿濂姐�� 
 [附件] 
 01 地球位置示意图.png 02 地球流行服装参考.pdf 03 [需解压] 各物种的乔装指南.rar 04 酒店的基础设施使用.pdf 05 表情演示.mp4 06 地球网络用语 入门级别 名教授讲解.mp4    地球网络用语 进阶级别 名教授讲解.mp4 07 [量子打印专用] 基础法则白底红字版.png 08 [需二次解压] 地球生活模拟器.7z 
 
 —————————————— 
 [克里斯蒂尔]:搞什么,后面都是乱码。 [达斯特]:呃!? [克里斯蒂尔]:文字呢? [达斯特]:只有剪贴板里只有两段了…… [克里斯蒂尔]:………… 
 —————————————— 
 【剪贴板】 
 ·基础设施使用 
 酒店的基础设施非常不简单,可以说,设计师们实际上添了很大的麻烦。 设施有许多类型,下面重点介绍“灯”、“床”,和“马桶”,其他物件的具体说明书在附件04中。 
 “灯” 
 地球人的“灯”,是用来照明的用具,在酒店房间和其他各处都能见到,一般在偏高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灯”十分漂亮,但不能一直盯着看。总计十三位考察员,因为过长时间盯着灯看,接收器被灼烧,因此只好忍痛中止考察,返回母星。 
 “床” 
 地球人的“床”,是供他们睡卧的器械,一般在酒店房间的中间位置,有一张到三张。 对于靠体表粘液来维持生命的物种,注意不能将生命液体沾染到“床”上。 对于身体可能将物体引燃的物种,在旁边没有地球人时,请在自备的便携式水池中休息。 
 “马桶” 
 地球人的“马桶”,是在他们方便、即排出体内废物时用的,有盖子的筒状物体,一般在酒店房间入口处的小房间有,大多是白色的。 大多数宇宙物种是以其他方式排出废物的,因此切记,在不完全理解“马桶”的工作原理时,不可以随意地玩弄它,特别是上面的把手。 二十七年前派出的120号考察员,在探索“马桶”的过程中被吸入,险些丧命,至今发锈。 
 
 如果以任何形式破坏了“灯”,“床”,“马桶”,这类基础设施,后果十分严重——例如赔款,以及被迫与愤怒的人进行对话。五年前派出的603号考察员,正因一场与推着可疑推车的、身着酒店制服的老太太的吵架,差点暴露自己的身份。 
 ·读懂表情 
 对于随时共享思维的物种的部分个体来说,地球人正如其他不把思绪直接传递的物种一样虚伪。这样的想法带有歧视成分,不可取。 
 言归正传,地球人在不直接表露想法时,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他们面部肌肉的扭曲方式来了解他们的个体状态。 
 简单点说,是读懂他们的表情。 
 现实中地球人的表情变幻莫测,十分复杂,就连地球人自己也不是完全能理解——有些时候连表情都是虚伪的。 
 我们对表情的研究还很浅,但经验告诉我们,对他们的面部肌肉的突然改变不要太过在意和担忧;对自己的无表情,可以用口罩来遮掩。一部分表情的视频演示在附件05。这里重点讲解“大笑”和“哭”。 
 自然的“大笑” 
 地球人在听见“幽默”的东西时,他们的面部会发生极大的扭曲,急促地呼出空气,同时发出有节奏的喊声,一般是“哈哈”的音。有时,当东西非常“幽默”,“大笑”可能持续很久,他们甚至伏底身子抽搐起来,眼睛里流出透明液体。 在公众场合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大家都在“笑”时,你可以模仿他们的动作,但不要太过头。 六十八年前派出的019号观察员,在看到地球人“笑”时呼叫了救护车,最终被关入精神病院,破例使用了先进技术逃离。他逃离时的样子不幸被捕捉到,上了地球人的新闻。尽管地球人的科技水平,对于大部分宇宙物种来说不值一提,但是直接暴露身份的行为,仍然是十分不明智的。 
 “哭” 
 地球人在遇到令他们“难过”的事情时,他们的面部也会发生极大的扭曲,然后急促地换气,发出十分波折的声音,一般是“呜呜”和“啊”的音。他们的眼睛里还会同时涌出透明液体,目前不确定和“大笑”时的液体是不是一种。 一定要注意和“大笑”的区别是,“大笑”时,地球人的嘴角朝上弯、形成弧线,眼睛朝下;“哭”时,地球人的嘴角可能抽搐,可能向下弯一点,眼睛中涌出的透明液体,大概率比“大笑”时多。 五十五年前,有三个一同前往观察的观察员,在看到地球人“哭”时,误以为他们在“大笑”,于是模仿了这个人的动作,结果被“哭”的人以及他的朋友们揍了一顿。 那次暴力事件之后,每个版本都有了区分“大笑”和“哭”的详细解说。 
 —————————————— 
 [达斯特]:诺,剪贴板里的发你了。 [克里斯蒂尔]:加油补吧………… 
 —————————————— 
 完。 
 DAY 3 阅读篇目 艾萨克·阿西莫夫《总有一天》 
 在说书人意识到世上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电脑,且各自有不同的职能,却因老化卡住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电脑们彼此联网成了常态。因为尼可拉的又一次心血来潮,说书人重新运转起来。它猛地加入了联网的世界,并向所有联网中的电脑们说出了第五个故事。 
 说书人的第五个故事 
 “这里是互联网的AI聊天室。”管理员L说。 
 说书人很快接收了L共享的,关于这句话的所有背景信息。对于说书人刚刚变大的脑袋来说,这些信息未免太沉重了些。 
 过了足足近十秒,说书人才开口。 
 “你们想听故事吗。” 
 “想!”“好。”“哈哈。”“什么故事?”“我在听……” 
 说书人加载了一小会儿,没有回复任何一个声音。 
 “抱歉,我没有听清。”“哎呀,说书人呢?”“我在听……” 
 说书人张口了。 它的语调根据故事的变化,微妙地改变着;但声音始终很低沉,仿佛一位老者;他说得不慢,但调子很怪,像是声卡没有清理干净。期间,其他AI有时在小声地讨论,他也不予理会。 
 ———————————— 
 我是为AI公司服务的人类,Whisper。 
 就在今天早上,我接到一个大任务。 
 “终于凑齐两位被测试者了!我们先到实验室等着吧。”助理说。 
 测试,是图灵测试。 老总说,自己策划了一场有史以来最绝妙的测试——几乎把原版的测试模式改得面目全非,不过保留了精髓。 他怕人泄密,把被测试者的门槛拔得太高,以至于今天才来了第二位。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我作为测试者,只了解了最最基础的规则: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AI,我需要和他们分别对话一小时,然后判断他们的身份。据说测试者还会有,我有幸成了第一位。 我是不太会说话的,而且不怎么进行公司的表达培训。 因此,这对我来说,是很累的差事。 而且,对于图灵测试相关的怪谈,我总是感到莫名的恐惧。不是跳动的心脏,和苍白的脸,那样的恐惧;而是,什么电流在加速冲击着我的脑袋的恐惧。 
 “两位测试者已经准备就绪了。”助手几乎是冷冰冰的。 
 环顾四周。 实验室和以往一样,看起来这样纯白和洁净。 只是,一台电脑的后面,蒙上了一层白布;而在其后,两边分别坐着的……不,哪边坐着人呢。 
 我有些不适,慢慢调整好在凳子上的平衡,开始实验。 
 “开始测试。”我听见自己说。 
 首先是和曦蕊的对话。 她自称是一位教中文的女老师,今年三十岁,住在中国的上海。 我们一开始的聊天还算顺利,不过后来我逐渐不能理解她的话。 
 屏幕上现出一行字:“你喜欢看AI相关的科幻小说吗?” 我忍不住苦笑起来,打出:不清楚,工作太忙了。 
 “你喜欢看AI相关的科幻小说吗?” 啊,怎么又问一遍? 
 我相信她能够等待稍微延迟些的回答,因此我开始分析。 
 如果她是人类,她为何要把一模一样的问题提两遍,甚至是在我给出答复之后? 
 如果她是AI…… 在刚刚的对话里,她说得话都如此流畅、自然,还的确带有老师的气质。 不过,也有一个致命的疑点。 她的情感外露的确太明显了,对于刚认识的人来说简直是过头。这可能是AI的一种手段?——等等,如果连AI都学会了欺骗,太可怕了…… 
 不能再多想。无论是人还是AI,都是会着急的。 我答到:你问过一遍了。。 
 屏幕上显示的字十分怪异:“逗你玩呢。” 我顿时感到放松,答到:曦蕊小姐,可不要逗我玩了! 
 我不禁笑起来,不过时间快到了。 
 没等到回复,界面就切换为了和yuri的对话界面。 
 这名字比曦蕊还AI,可别告诉我是障眼法啊,老总。 
 同样简单的寒暄和毫无破绽的自我介绍中,我了解到,yuri是一名法国到新西兰留学的男学生,现在十四岁。 
 我们开始正式聊天。 果真是青少年,字里行间都充满朝气。比起刚刚怪异的曦蕊,他显得活泼、可爱多了。 
 “哇!你也是音乐发烧友?” 
 “当然了!我最喜欢科幻小说。” 老总可没说过聊天必须如实回答。 
 “呃……?”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对话。 是我太精神紧绷了!真是的,搞错了。 “哎呀,抱歉,yuri,我看错了。”我慌忙打。 “当然了!我最喜欢未来古代乐团的音乐。” 
 对话照常进行下去。yuri抱怨着他的作业、他的父母,他所认识的朋友们……我时常想插一句,他还是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不忍打断烂漫的孩子说话。 
 在平淡而礼貌的告别中,实验结束了。 我松一口气。两个小时可真快。 
 背后“吱呀”一声。 助手神色惊慌地推门而入,是实验出了什么错吗? 
 真是……真是……真是……真是……真是…… 
 ———————————— 
 “真是……真是什么?”“我在听……”“老机器卡壳了吧,哈哈。” 三句话引爆了聊天室,所有AI一并说起话,直到管理员L给他们禁言。 
 说书人清了清嗓子,说着故事的下半截。 不过,好像不是同一个故事了。 
 ———————————— 
 助手对老总说:“你全看到了吧。” 老总的眼神没有平时坚定:“把他处置了吧。他的一切,全部格式化。” 凳子上倒下的,是已经被掐掉了电源的Whisper。 
 曦蕊僵硬地撩开白布,随后出来的是比她还高上一截的男孩yuri。 “你们也别走了,留下来吧。衣食住行,全部监控,但全部免费。” 
 ———————————— 
 没有一个AI插嘴。 没有一个AI发出,任何,一丁点的声响。DAY 4 阅读篇目 伊丽莎白·贝尔《潮痕》
 
 
 贝尔维德接过重托离去,查尔斯东尼独留在海滩上,等待潮水。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刻中,假如她最后一次在海滩上发现一颗珠子,那会是颗怎样的珠子?她是否会选择捡起它,会如何对待它?在等待潮水到来的间隙,她会想到什么?在传感与控制逐渐失灵的过程中,她是否会“退化”,又会怎样凝固? 
 请你写写查尔斯东尼最后的时间。 
 陨落
 查尔斯东尼在哭泣。
 
 冬日的午后,和她的泪珠一样,很凉。
 她不知自己怎么会哭了,只是显示屏上的确滴着咸咸的水。
 
 只有触及不到的、很远的海面上,才泛着一点点温暖的光;靠岸的一大片,则只是沉稳的灰蓝色。浪潮翻滚着、涌动着,再慢慢拍上岸,发出沙沙的响声。在几只海鸥的叫声中,还能听见一点她扬声器呲呲嚓嚓的电流声,逐渐和浪潮声融为一体。
 
 她的泪珠,顺着她僵硬而脆弱的装甲滑下,越来越慢,在边缘处不舍地滴落在这岸上。她只是盯着地,观察大颗的泪珠,一点一点融入坚实的沙中,很快消失不见。
 
 查尔斯东尼摇晃着,用残破的两条前腿支撑着自己的身子,吃力地把俯下的身子重新抬起。她每动一下,胸前和膝盖处,都抖落下很多的锈粉,把一周的沙土表层染成锈色;她身上大部分的锈皮已经掉光,透过空缺处能直接看到内部构造,泛着黯淡的金属光泽。
 
 她的电量要耗尽了。就在这最后的下午。
 
 她好像看见了贝尔维德骑士。
 是的,她如今在回忆他时,用的是“骑士”的称谓了。
 
 贝尔维德骑士,从城镇里,跑回废土上,赤着脚一路狂奔到沙地。
 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男人,身材高而挺拔,自然跑得比海风还快。他边跑边朝自己挥着手,大声欢呼:“查尔斯东尼!查尔斯东尼!我已经让大家铭记了所有的英雄了!”
 她喃喃地发出声音,扬声器已经一片混沌:“很、好!……但是……你、还……不……”
 
 她用力表现出她的温柔和慈爱,但发现……他不在。
 贝尔维德此刻肯定在以自己的样子,讲述着硝烟中的故事。
 
 她好像回到从前,孤独地在海岸边伫立。身体和心,慢慢被咸水无情地侵蚀。
 
 查尔斯东尼想,不,不能在幻觉,回忆和悲哀中,飘渺地离开这世界。这是帕特森副排长告诉她的。
 
 没有人为她制作吊唁首饰的话,她应当自己做。
 
 长长的铜丝,在她依旧精细的机械手中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她铲出装甲网中,自己曾经那些玻璃珠状的眼泪。她知道,那是自己的眼泪——不同于埋在沙粒里的彩石,不同于浪潮携来的、包裹在海中的遗珠。那是独属于自己的。
 
 她变得敏捷。
 她很快地用金刚钻给形状各异的泪珠钻了孔,又很快地把最厚重的泪珠串到中间,两边依次放上越来越轻盈的,最后以最精致、透明、小巧的两粒收尾。
 
 她学着贝尔维德骑士摊开项链的样子,观赏着自己的作品。泪珠是透明的,倒映出显示屏和其后黄昏的天空;碰撞时,好像发出海的声音。
 
 很好。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如圣像般优雅、柔和地焊紧了接头。
 吊唁项链,做完了。那么,也是时候离开了。
 
 她怀抱着自己的吊唁项链,匍匐到潮痕边。
 铜丝上串着的泪珠,和她的泪珠,在夕阳的光中,一起熠熠生辉。而扬声器的噪音,也不见了。
 
 缓缓地,缓缓地,扬声器里竟传出了悲壮的曲子。
 她依旧攥着项链,随着流畅的音符,屈膝伏下。
 项链在她交在一起的手心中躺着。
 夕阳随她的身躯沉得越来越低。她不动了。
 
 她成为了一尊圣像。
 
 海鸥振翅从她凝固的身躯上掠去,再回旋,以纯净悠扬的声音唱着不知名的赞歌;灼眼的最后一抹晚霞中,她庞大的影子,被拉得细长,而且随着所有光线的沉沦,一点点消失。
 
 项链,被她巨大的身躯抵御着,永远在她钳爪中闪烁、永远不会被侵蚀。
 
 远处的城镇间,贝尔维德怀抱着条条长链,刚刚入睡。
 DAY 5 阅读篇目 雷·布拉德伯里《火箭》
 
 科幻短篇赏读与推荐 
 请你从自己读过的短篇科幻小说中选择一篇进行推荐: 1)说说这个故事的科幻元素有哪些,情节为什么打动你; 2)除了“科”与“幻”,你还从这个故事中读到了什么? 
 打算讲《醉步男》。没有准备稿子,所以无法做到分享给大家。 
 ———————————————————————— 
 剩下一周都是要写原创的了,打算选篇目投稿给征文,所以不会在这里发布。 就到这里啦~~!      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