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88|回复: 8

黄昏中,曼陀之花于战场绽放-帝国常规坦克-(还没有写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1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绮梦天禄 于 2024-10-12 22:31 编辑

塞尔德兰帝国坦克





重型特殊坦克TDS-91 “铁蜂”
车体为 六边椎体设计,适应巷战的灵活性并增加防御面积。六边形结构的侧面角度更有利于反弹敌方炮弹的冲击力。长6.5米,宽4米,高2.95米,车体较矮以降低目标暴露面,适合狭窄街道和建筑物间的战斗,采用重型装甲,四周是一圈铁丝网,防止步兵过早接近

150mm 反坦克主炮:大口径,专为击穿敌方重型坦克装甲而设计。火力威力巨大,但由于炮管较短且设计笨重,开火时后坐力较大,发射间隔较长。

穿甲弹和高爆弹兼备:主要用于发射穿甲弹(APDS)击穿敌方重装甲目标,但在需要时也可发射高爆弹(HE)对付软目标或建筑物。

低炮塔旋转速度:炮塔旋转速度较慢,每分钟仅能转动12度,适合固定位置伏击,但不适合高速移动中作战。

两挺7.62毫米机枪:分别位于车体前部和侧面,用于对付步兵和轻型目标。

烟幕发射器:车体两侧装备彩色烟幕发射器,在遭遇敌方火力压制时可部署烟幕以掩护步兵撤退或隐蔽转移并像指挥部做出"已经失守"的警示。

六边形装甲结构:车体每个角度都配有高强度装甲板,特别是侧面和正面装甲经过加厚强化,能够有效抵御同级或较高级的敌方坦克炮火。

重型履带:专为城市复杂地形设计,具备高抗冲击能力,履带部分装甲强化以防止步兵近距离袭击。

速度慢:最高时速为 25公里/小时,设计初衷是巷战环境中的固定点防御与攻击,速度慢但稳固,适合巷战伏击和埋伏任务。

转向系统:由于六边形设计,转向灵活性相对较高,能够在狭窄街道和城市废墟中轻松转向。

主要用于巷战和伏击战,专门对付敌方重型坦克和装甲目标。通过预先埋伏在城市街道或破损建筑旁,利用大口径主炮进行精准打击。由于 TDS-91 “铁蜂” 的装甲和吨位非常强大,即便被击毁,也能成为巷战中的战略性 路障和掩体。其厚重的装甲和庞大的体积使其残骸难以被轻易清理,阻挡敌方坦克的前进路线。这一特点为己方争取时间,尤其适用于狭窄的城市街道,在击毁后能有效封锁通道并延缓敌军的推进。











LBT-32 "疾燕"

LBT-32 "疾燕" 是一款轻型突击坦克,专为快速突破步兵阵地而设计,机动性强,火力集中,适合快速闪击战术。

长4.5米,宽2米,高2米。体积较小,便于快速穿梭和迂回敌阵。

材质:轻量化装甲,采用薄钢板和轻质合金,提供基础防护以抵御轻武器和小口径炮火,但对抗反坦克武器的能力较弱。

双联37毫米步兵炮:不可旋转,固定在坦克的前方,主要用于突击步兵和轻装甲车辆。能在冲锋时对敌军前线造成直接破坏。

炮塔武器

两挺7.92毫米MG34机枪:安装在快速旋转的炮塔上,具有较高射速,能有效压制步兵、轻型载具和低空目标。

装甲薄弱:坦克的装甲仅限于轻武器防御,前装甲为24毫米钢板,侧面和后方为12毫米左右,无法抵御反坦克炮或爆炸物袭击。

依赖机动:防御主要依靠其高机动性和速度,在敌方攻击范围内快速穿梭,避免遭到直接命中。

高速机动:最高时速为 65.75公里/小时,特别适合快速突击和闪击战术。轻型履带使其能灵活穿越各种地形,包括泥泞、丘陵和沙地等。由于造价便宜加上机动性强,地形的局限性也不强,所以大多是跟随步兵突击








TYR-28 (蟒式)



采用长条形车体,拥有多炮台结构,具备强大的火力和对多种目标的攻击能力,适合在城市中执行复杂的突击和防御任务。



长9米,宽3.5米,高4.1米。车体修长,专为在狭窄街道中横冲直撞,冲破城市中的防御据点和占领建筑物周围的战略位置而设计。

材质:重型装甲,主要采用高强度复合装甲,前部和侧面装甲加厚,具有极强的防护力,能够承受大部分反坦克火力的打击。

铁丝网防护:车体周围设置了铁丝网,用于阻止敌方步兵靠近和投掷反坦克手雷。




前后双炮台

前炮台:105毫米重型坦克炮:安装在车体前端,专为巷战中的重型目标设计,能够轻松摧毁敌方建筑、掩体和重型车辆。

后炮台:75毫米中型火炮:用于压制敌军后方步兵和轻型载具。后炮台的角度设计能够覆盖车体后部区域,提供全方位的火力打击。

中部小型机枪炮台

双联7.92毫米MG42机枪炮台:位于车体两侧中部,每个机枪炮台可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用于对抗建筑物中的敌军,特别是在高层位置的敌方射击点。

高射角度:机枪炮台可向上转动30度,适合打击建筑物内的高层敌军或躲藏在高楼上的狙击手。

正中防空炮

20毫米手摇式防空炮:位于车体正中央的顶部,由人工操作,手摇旋转,专门用于低空敌方飞机和无人机的射击。

360度旋转:虽然是手动操作,但炮台可快速旋转,能够覆盖上方大范围区域,对空中目标进行密集打击。

步兵站台:

步兵站位篮筐:位于两侧的机枪炮台上方,两个金属篮筐结构允许步兵站在上面,向下射击对付敌方步兵或轻型载具。篮筐前方设有铁板保护,防止敌方射击直接命中步兵。

铁板护盾:每个篮筐都配有厚重的钢铁护盾,步兵可以借助护盾掩护进行射击,减少暴露风险。

反步兵铁丝网:

车体防护铁丝网:在车体周围安装铁丝网,防止敌军步兵接近坦克并投掷炸药或利用反坦克武器进行破坏,进一步提升近距离防护能力。

防御与装甲
厚重装甲:车体正面和侧面采用高厚度装甲设计,正面装甲厚度高达130毫米,侧面85毫米,背面95毫米,能够有效抵御城市巷战中的反坦克火力。

近距离步兵防护:通过铁丝网、铁板护盾和步兵站台的组合,增强了车辆在敌方步兵进攻中的生存能力。

速度:最高时速为 21公里/小时,虽然移动速度较慢,但在巷战中依靠强大的火力和步兵支援进行推进。

履带系统:设计为重型履带,适应城市复杂地形,包括瓦砾堆、街道废墟等,确保坦克在破损道路上仍能顺畅移动。

"蟒式" 的设计特点使其在攻击防御据点时极为有效。其双主炮能够摧毁敌军的堡垒、碉堡等坚固据点,同时具备全方位对付步兵和来自上方威胁的能力。然而,由于其庞大臃肿的结构,机动性较差,在平原战场上无法与轻型坦克竞争。因此,它在开阔地形的战斗中显得劣势,但在巷战和攻坚战中则能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威力。

这种坦克的战术运用更倾向于慢速推进,通过强大的火力压制敌军据点和步兵,用于稳固战线和打破僵局,而不是进行快速突击和灵活战斗。正如其名字所表示,慢慢的缠绕对方直至停止呼吸.







型号:“灰鲸”搬运车


设计概念
“灰鲸” 是一款超大型搬运车,专为快速运输需要紧急移动的重型坦克而设计。尽管体型庞大,但该车凭借先进的动力系统能够以较高速度行驶,确保在战场上迅速转移重型装备。

尺寸:长20米,宽5米,高5.25米。前窄后宽的六边形设计,使其在转弯时更加灵活,并降低风阻。

材质:车身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既保证了足够的承载能力,又保持了一定的轻量化,使其在速度和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

底盘结构:强大的底盘设计,能够承载重型坦克的重量,并在复杂地形中保持稳定。



动力与机动性
动力系统:采用高效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能够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最高时速可达 80公里/小时,载重情况下也可以达到60~50千米每小时。

悬挂系统:先进的全轮独立悬挂系统,确保在颠簸路面和复杂地形上行驶的稳定性。

转向性能:采用后轮转向技术,使得“雷霆搬运”在城市和狭窄区域内能够灵活转向,便于在战场中迅速机动。



武器系统
顶部小炮台

速射炮:安装在车顶,配备 20毫米速射炮,可对付空中目标和轻型地面威胁。该炮台设计简洁,能够快速发射,提供必要的自卫火力。

360度旋转:炮台能够全方位旋转,快速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

周围机枪孔

机枪孔:车体四周设置多个 7.62毫米机枪孔,用于对抗步兵威胁,保持防御能力

       3.后部防空机枪:

机枪类型:安装一门 12.7毫米重机枪,专门用于对抗低空飞行的敌方无人机、直升机和轻型飞机。也可以平射攻击两边的建筑.

安装位置:机枪位于车体后部中心位置,确保能覆盖车后方的空域。




用途与战术
急需搬运:专为在战斗中需要迅速搬运受损或受困的重型坦克而设计,确保坦克能够及时送往维修区或安全地点。

快速运兵:除了搬运战车坦克外,还可以搬运大量士兵,相比于普通的运兵车,它可以装载更多士兵,还有一定的火力避免像普通运兵车被当做薯条一样被捞

快速部署:在战场上快速部署重型坦克,使其能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减少待命时间。

非战斗角色:尽管具备一定的火力,但“雷霆搬运”绝不恋战,其主要任务是运输,因此在遭遇敌方火力时会优先选择迅速撤离。



型号特性
型号名称:“灰鲸”

运输能力:能够承载重型坦克,确保在战斗情况下的快速移动。

防御特色:炮台和机枪孔提供基本的防御能力,但整体设计重在运输而非战斗。

战术定位:高速度、高机动性的大型搬运车,适用于战场上的快速重型装备搬运与部署。

“灰鲸” 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运输能力,成为战场上的重要补给和支援单位,确保重型坦克能够快速响应战斗需求。








TDS-91 山猪反坦克歼击车

山猪” 是一种底盘低、射程远的坦克歼击车,主要用于远距离精确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具备一定的高射能力。然而,由于其设计缺陷,该车在弹药携带量、装甲防护和近距离作战中存在一定不足。



主要设计特点
车体结构:

底盘低:采用低底盘设计,降低车辆在战场上的暴露面积,提高隐蔽性。

尺寸:车体长7米,宽2.5米,高2米,适合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隐藏并伏击敌方重型装甲。

武器系统:

主炮:装备一门 90毫米长管火炮,射程极远,可精准打击敌方装甲和防空单位。

高射能力:火炮具备高射角度,能够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反击,特别适合对付敌方武装直升机。

弹药量:该车的最大弱点之一是其弹药携带量有限,仅能携带 12发 主炮弹药,导致在长时间战斗中可能出现弹药不足的问题。

没有近距离防御武器:由于设计失误,导致这种战车根本没有任何机枪口,所以车载人员不得不冒着危险去车顶架机枪防御.
防御与装甲:

装甲薄弱:前装甲较厚,但侧面和后部装甲较薄,适合远程伏击战术,不适合正面对抗。



机动性:

重量轻:相对较轻的车体设计使得它在复杂地形中具备良好的机动性,适合山地、丘陵等区域作战。

速度:最高时速可达 40公里/小时,但由于较低底盘和火炮后座力,车速较慢且操作困难.



战术运用
伏击型武器:山猪式的设计重在远程伏击作战。其长射程的火炮使其能够从远距离摧毁敌方装甲目标,并迅速转移位置以避免敌方反击。

高射与地面双重打击:它能够兼顾防空和反坦克任务,适合在需要灵活应对多种威胁的战场上部署。

防守缺陷:由于弹药携带量少,山猪式在持续战斗中容易耗尽弹药,需要后方补给的支持。

山猪式坦克歼击车 是一款专注于远程反坦克作战的武器系统,由于设计上完全倾向于远程精确打击,因此没有配备任何固定的机枪孔。这使得在面对近距离步兵威胁时,车组人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爬到车顶架设机枪,增加了其在步兵战中的脆弱性。








影狐单人小型坦克



单人操作小型坦克,虽然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台 重型反坦克步枪的移动平台。该坦克设计轻便、快速,主要用于战场上的穿插、潜入和奇袭任务。



体型与重量:

小巧车身:全长2.5米,宽1.2米,高1.3米,能轻松通过狭窄的道路与障碍物。

重量轻:车体仅重3吨,便于快速机动,能够在复杂地形中穿插作战。

装甲:车体装甲非常薄,主要由轻量化钢板构成,最多只能抵挡小口径子弹。大口径机枪甚至能轻易击穿车体,使其在战场上必须依赖速度和隐蔽。



武器系统

主武器:装备一门 轻型反坦克炮,其口径约为 20毫米,主要用于击毁轻型装甲车辆和敌方设备。虽然火力有限,但在伏击轻型坦克或对付步兵时极具威胁。

弹药量:由于其体型小且空间有限,最多携带 12发 穿甲弹。

无机枪系统:为了保持轻便性和低耗油,没有安装机枪作为防御武器,完全依靠其反坦克步枪进行战斗。

机动性

速度:最高时速 75公里/小时,机动性极高,适合快速穿插和逃逸。

噪音:车辆设计低噪音,便于在潜入任务中保持隐蔽,减少被敌方侦察到的风险。

转向:转向系统非常灵活,能够在狭窄空间中迅速调整方向,适合城市巷战或复杂地形。

燃油效率

耗油低:采用小型高效柴油引擎,油耗极低,能够长时间在战场上行动而不需要频繁补给。



战术运用
奇袭与穿插:这种小型坦克专门用于执行穿插和奇袭任务。它的高速度、低噪音设计使得它可以迅速接近敌方阵地,发动突然的反坦克攻击,随后迅速撤离。

潜入作战:由于体型小巧且噪音小,它能在敌方的巡逻空隙中进行隐蔽行动,适合突袭敌人的指挥部或破坏补给线。

防御劣势:其装甲薄弱,几乎无法防御任何攻击,甚至大口径机枪都可以轻易击穿。因此,它必须依赖其高速度和灵活性来避开敌方火力。

隐蔽性:

低噪音设计:发动机噪音低,在敌方不察觉的情况下可潜入敌阵或快速渗透到敌方后方。

潜行与奇袭:适用于夜间作战和复杂地形中的隐秘行动,擅长打击敌方防守松懈的区域。

战术运用
穿插与潜入:影狐式专为战场上进行快速穿插和侧翼渗透设计,适合对敌后方进行快速奇袭。

打击重型目标的弱点:通过快速机动接近敌方重型目标的薄弱区域(如后方或侧面)进行精准打击。

高风险高回报:虽然火力和机动性强,但影狐式薄弱的防护使得其在战场上必须以速度取胜,避免正面冲突。

奇袭与穿插:这种小型坦克专门用于执行穿插和奇袭任务。它的高速度、低噪音设计使得它可以迅速接近敌方阵地,发动突然的反坦克攻击,随后迅速撤离。

潜入作战:由于体型小巧且噪音小,它能在敌方的巡逻空隙中进行隐蔽行动,适合夜间突袭敌人的指挥部或破坏补给线。







钢隼式” 是一款中型主战坦克,强调平衡的作战性能,适用于多种战场环境。该坦克结合了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性,作为装甲部队的主力作战平台。

主要设计特点
车体与尺寸:

车体长度:6.2米。

宽度:2.8米。

高度:2.5米。

车体采用 中型车架,为坦克提供合理的机动性和防护。

武器系统:

主炮:装备一门 75毫米火炮,适合应对多种目标,包括敌方轻装甲车辆和步兵防御阵地。

机枪配置:搭载一挺 同轴7.92毫米机枪,用于对付步兵和轻型目标。车体前部配有一挺 车体机枪,用于防御近距离步兵威胁。

弹药存储:主炮弹药携带量为 45发,机枪弹药为 4000发.


装甲与防护:

正面装甲:50毫米钢板,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能够有效抵挡敌方反坦克炮的攻击。

侧面装甲:30毫米钢板,确保在侧翼作战时的基础防护。

后部装甲:25毫米钢板,适度保护后部弱点,但主要依赖于速度和机动来规避后方攻击。

防护设计:车体有一定的斜面设计,提升弹道偏斜能力,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机动性:

发动机:配备一台 30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时速可达 40公里/小时,适合在开阔平原和城市环境中作战。

悬挂系统:采用 扭杆悬挂系统,适应不同地形,确保在崎岖地形上的稳定行驶。

续航里程:最大燃料容量允许 200公里的续航,能够支持长时间作战任务。



战术运用
多功能性:钢隼式设计灵活,可在防御战和进攻战中有效作战,适合正面交火和包抄行动。

支援火力:作为主战坦克,钢隼式既能对敌方坦克进行正面对抗,也能通过火炮提供对步兵的支援火力。

防护与机动平衡:它在防护与机动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适合多种战场环境,特别是开阔地带和城市巷战。

名称与象征
名称:“钢隼式”主战坦克。

象征:隼是一种迅捷而持久的猛禽,象征着坦克在战场上且精准的打击能力,以及在各种环境中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适应力,以及战场的持久性.





钢鹫重型坦克

钢鹫”是重型坦克的巅峰之作,其设计注重防御与攻击力的平衡。作为坦克部队中的先锋,它不仅是火力输出的核心,还能凭借其厚重装甲充当护盾,保护后方单位。虽然射速较慢,但每一发炮弹都具有极高的破坏力,适合用于突破敌方防线和坚固防御工事。





主要设计特点
结构与尺寸
总长度: 6.1米

宽度: 4米

高度: 4.5米

外形: 宏伟而高大,车体宽阔,设计灵感来自捕食者般的鹰,整体结构给人以力量和威严的视觉冲击。车头带有坚固的斜角装甲,类似鹰喙的造型,用于抵御敌方火力。



履带系统: 配备宽大且加厚的履带,增加接地面积,确保能够轻松应对崎岖地形,适用于进攻作战中的各种复杂环境。

转向系统: 内置液压转向系统,允许在狭窄空间内更灵活地调整角度。



火力系统
主炮:

类型: 155毫米高膛压加农炮。

射程: 3000米,有效打击距离为 2500米。

射速: 每分钟1-2发,虽然射速较慢,但一发炮弹足以摧毁敌方的重型装甲目标和坚固防御设施。

弹种:

高爆弹:用于摧毁大面积目标和步兵集群。

穿甲弹:专门用来打击敌方重型坦克或碉堡。

速度为21千米/小时  

副炮:

位置: 炮台顶部的56毫米自动火炮,适合中远距离打击轻型装甲单位和步兵。

射速: 每分钟70发,火力密集,主要用于自卫和近距离火力支援。





防护设计
装甲:

前装甲: 厚度达到190毫米,设计成鹰喙型的倾斜装甲,可以有效减弱正面炮弹的穿透力。

侧面和后部装甲: 厚度为120毫米,保证了从各个角度的高防御性。

防护罩: 炮塔和车体顶部设有额外的钢板防护罩,抵御上方袭来的高爆弹或空袭威胁。

反应装甲: 配备新型反应装甲系统,在检测到反坦克导弹攻击时能自动触发爆炸,抵消穿甲弹的威胁。

装甲裙板: 坦克侧面装有厚重的装甲裙板,保护履带和底部免受地雷和破片的攻击。

高射炮: 车顶设有小型防空火炮,用于防御敌方空中单位,保护自身免遭空袭。并可以进行仰角射击打击战壕.

步兵护栏: 坦克后部配有一个小型步兵护栏,可以搭载两名步兵协同作战,在敌人靠近时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





总结
“钢鹫”重型坦克不仅是攻击力的象征,更是防御坚固的移动堡垒。它凭借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和稳定的移动性,能够在战场上充当突破口,保护后方部队,成为帝国装甲部队中的坚实盾牌。在面对敌方坦克和防御工事时,“钢鹫”无疑是最可怕的进攻武器。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4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犀焰冲角喷火坦克
设计理念
这款冲角喷火战车专为近距离巷战和城市作战设计,特别擅长对付步兵和防御工事。其独特的冲角设计让它能够冲撞建筑、碉堡等障碍物,然后使用双管火焰喷射器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火力输出。它的体型较小,机动性较好,适合快速突入敌方阵地,执行冲锋和破坏任务。

主要设计特点
尺寸与结构
总长度: 4.25米
宽度: 2.5米
高度: 2.2米
外形: 低矮而坚固,车身设计简洁,前部配备钢制冲角,形状像古代战舰的冲锋角,尖锐结实,用于撞开建筑物和掩体。

机动性
动力系统: ,最高时速为47公里/小时,适合快速机动和城市巷战。
履带系统: 加宽履带,增强城市废墟和复杂地形中的通行能力,确保战车能够冲破建筑或碉堡。
转向灵活性: 具备出色的转向能力,适合狭窄街道和巷战环境中的灵活操作。

武器系统
主武器:双管火焰喷射器
位置: 安装在战车前方的炮塔上,能够向前喷射火焰。
射程: 有效射程为30-50米,适合在城市环境中压制和消灭步兵。
燃料容量: 2000升特制燃油,能够持续喷射火焰150秒,足够消灭大面积的步兵集群。
喷射角度: 水平喷射角度可达90度,能够在正面范围内覆盖敌人。
辅助武器:冲角
结构: 由坚固的钢材制成,具备高强度的撞击能力,能够撞开砖石建筑、木制障碍或轻型防御工事。
功能: 用于直接冲破敌方建筑或障碍物,在巷战中开辟道路,之后火焰喷射器对建筑内的敌人进行压制。
副武器: 7.92毫米机枪
位置: 安装在车顶的小型机枪塔,用于压制步兵,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持。
射程: 600米,用于中远程步兵压制。

防护设计
装甲:
前部装甲: 60毫米厚,用于抵御步兵轻武器和中型火力的攻击,尤其是城市战中的手榴弹和步枪火力。
侧面与后部装甲: 45毫米,提供防御步兵攻击的基本保护。
顶部装甲: 25毫米,能够防御从上方投射的手雷和轻型炸药。
防护设备: 配备火焰喷射防护设备,确保车体不会因自身的火焰喷射而受到伤害。

作战功能与战术
建筑破坏与清除: 通过坚固的冲角直接撞开敌方建筑、碉堡等工事,迅速破坏敌军的掩体,然后使用火焰喷射器对内部敌人进行消灭。
步兵清除: 火焰喷射器能够快速清除大面积的步兵,适合在狭窄的街道或建筑物内外进行作战,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城市突击任务: 适合在城市中执行快速突入任务,利用机动性和强大的火焰攻击力摧毁敌方防御和步兵阵地。

总结
这款冲角喷火战车虽然体型小巧,但具备极高的战术价值,专门用于近距离的巷战和城市防御工事的破坏任务。其冲角设计赋予它在破坏建筑方面的独特能力,而双管火焰喷射器则使它能够在近距离压制敌军步兵






座头鲸巨型轰炸飞艇
设计理念
座头鲸轰炸飞艇是一款基于飞艇的巨型战略轰炸武器,主要用于大面积地面轰炸。设计上强调其庞大的体型和压倒性的火力输出,适合对敌方城市、军事基地和大型防御阵地的战略轰炸。由于缺乏近战武器和反防空设备,它依赖地面部队摧毁敌方防空系统后进行轰炸,是一款遮天蔽日的毁灭性空中打击工具。
尺寸与结构:
长度:360米
直径:55米
气囊数量:多重气囊系统,提供更强的浮力,防止部分损坏后失去浮空能力
结构材质:轻质铝合金骨架,外包覆防火布料,减轻整体重量
气囊结构:使用多层防弹织物包裹充氦气气囊,减少轻武器对气囊的威胁
船体设计:采用加固框架的多舱设计,即使部分舱室受损,依然能够保持飞行

. 动力系统:
发动机:搭载8台重型航空发动机,能够在高空保持稳定巡航
最大航速:120公里/小时
飞行高度:最大飞行高度约5000米,足以超越大多数地面防空火力射程
航程:6000公里,支持长距离战略轰炸任务
3. 轰炸系统:
轰炸舱:装备一个贯穿整个飞艇的中央炸弹舱,能够在一次飞行任务中携带大量炸弹

炸弹载量:5000公斤级别的大型炸弹120枚,500公斤级别的中型炸弹500枚,能够覆盖大量区域
投弹机制:自动化投弹系统,精准且能够快速释放大量炸弹
轰炸范围:大面积覆盖,适合针对城市、港口、工厂、和军事基地等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
辅助武器:大部分无近战武器或防空设备,专注于大面积轰炸,需依赖地面部队清除敌方防空系统后进行作战 少部分会改装一挺航空机枪以防御小型飞机,不过大多毫无作用..
4. 防护设计:
无反防空设备:由于设计为战略轰炸机,“飞象”没有任何防空机枪或炮塔
弱点:对敌方战斗机和防空火力非常脆弱,需要地面部队提前摧毁敌方防空设备或提供战斗机护航
气囊保护:虽然没有反防空设备,但飞艇外部的多层防弹气囊可在有限范围内抵御轻度损伤
5. 操控与船员:
船员数量:20-25人,主要包括飞行员、机械师、通信员、轰炸员和指挥官
控制室:位于飞艇前部,设有大型观察窗和全面的通信设备,用于协调空中轰炸任务和地面部队的合作
6. 战术使用:
战略轰炸:专门用于摧毁敌方的大规模目标,诸如城市、工厂、桥梁等
无防御手段:由于无法防御空中威胁,"飞象"必须在友军掌控制空权后才能出动
震慑作用:其庞大的体型和大面积的轰炸能力往往会在敌方阵地上空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座头鲸巨型轰炸飞艇 代表了帝国的战略意图和破坏性火力,它虽然无法自主防御,但在协同作战中可以对敌方的核心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其庞大的身躯和遮天蔽日的存在,令人畏惧而无法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1 1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军迷看不太明白,但还是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1: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就是泡芙写吧,拜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5 2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泡芙 于 2024-10-15 23:23 编辑
绮梦天禄 发表于 2024-10-15 11:34
接下来就是泡芙写吧,拜托了

好,我也同意,特别是看到你写的那些东西
你这个题材如果是漫画的话,如果我会最基础的画漫画和器材的话,应该是可以爆火的题材,以你独特的选题和虐妹还有你设计的新型武器的话,我认为甚至可以和巨人赤瞳那种同样是喜欢屠杀主角的作品齐名都不是不行,甚至动画化也不是难事......
但是!!!你这个是小说啊,
这题材首先就是非常难写的,因为那个度太难琢磨了,以第一卷为例,你要保证你的大型战争场面足够吸睛,足够合理,而且惨烈和完全绝望的一边倒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看你写的这一段,首先,没头没脑,当然.你模仿那些轻小说先写一段然后再开始介绍也不是不行,但是如果是我,我会从共和军在还算完整的外围防空阵地紧张等待帝国铁骑的到来开写,而且你是写道一部分才说这是防空阵地,好像就像是你准备写帝国座头鲸飞艇才意识到你应该把防空铲掉才这么写的一样,你虽然说双方都有死伤,但是我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出帝国为什么会死人,你写的战力差距太离谱了,就是七八台轻型坦克三台对步兵喷火坦克,一两个重坦一个巷战重坦,一百一十多人的帝国先锋军队就把一个共和国两个多营追着打,太离谱了,别说法鸡了,意大利都没有这么丢人,又不是中日战场,本来共和国和帝国的实际文明水平就差不多,而且剧情也离谱,在没有火箭筒和磁性反坦克雷,以及专业的反坦克武器的时候,坦克就是陆战霸王,而且你还有一个专用于巷战对步兵和阵地碉堡的巷战重坦,而且是有反步兵防护和步兵护送的重坦,按理来说我设计给你是用来冲击碉堡和加强阵地,或者靠着皮糙肉厚扛着炮击破阵用的,然而,连一个完全为新兵和志愿兵组成的只有几挺步枪阵地都没法突破,然后狙击班打掉两三个新兵,然后坦克就突破了,就离谱,而且你明明可以直接重坦破墙的,你也是这么写的,而且从头到尾狙击班就开了6轮枪,狙击地点都没有挪,人物也不介绍,也看不出来她们的强大和牛逼之处,好不容易狙击班和先锋部队过去了,共和军残部聚集起来然后看着飞艇慢悠悠飞过来被炸,也不知道跑一下,当然这个槽点不多,毕竟是遵守命令嘛,结果本来以为你要煽情的,结果就结束了?离谱了啊,Kimo小姐
当然,我其实也不知道怎么满足你的需求,不过我还是尽量吧,反正写废了你别怪我,你妹妹的迪娅老子也在写,那些玩意牢子也在写,辛苦牢子了

反正就是这样,我尽力吧

码字中......


点评

白痴大头泡芙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发表于 2024-10-15 2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7: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帝龙”重型移动堡垒
设计理念
“帝龙” 是一款超大型的重型移动堡垒,由多个堡垒组成,体现了帝国对侵略的狂热和强大。,强调强大的防御能力和火力,能够在战场上如同移动的城镇,势不可挡。目前帝国只有两台,有一台已经被敌军自杀式轰炸击毁.

主要设计特点
结构与尺寸:
总长度:150米。
宽度:80米。
高度:45米,外形如一座巨大的移动城堡,异常高大,宛如移动的山脉。中心堡垒的高度达到60米,算上最高高度达到了惊人的70米
结构:由 六个外部堡垒 组成,这些堡垒围绕中央主堡形成一个防御网,四周设有吊桥,形成坚不可摧的多层防御体系。


机动性:
动力系统:配备 重型柴油发动机 和 电磁推进系统,虽然速度慢(最高时速为 5公里/小时),但能够在战场上持续推进,适合长时间的攻防作战。
地面适应能力:底部配有 重型履带系统,能够在崎岖地形上移动,并将经过的区域压平,确保后续部队的通行。
火力系统:
主炮:装备一门位于中央的 大型铁路炮,口径为 500毫米,作为移动堡垒的主要火力,具有极高的穿透力和精准度,能够摧毁敌方的重型防御据点。。
舰炮:在中央碉堡四周配备6门203毫米舰炮,作为远程打击目标的首选.


炮口和机枪口:
四周布置 十多个炮口,可以发射大小口径的各式大炮,适用于对抗敌方工事和防御。
堡垒的每个侧面都布置了 四门150毫米加农炮,这些副炮主要用于攻击中型坦克、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


布局有多个 7.92毫米机枪口,用于近距离压制敌方步兵。
火焰喷射口:设有多个火焰喷射口,可以用于近战压制敌方士兵,增加战场威慑力。
每个碉堡顶部装备一个防空炮塔,用于提供更稳定的防空火力。
在*帝龙堡垒”的顶部,配备一种 垂直向下的小型近防炮,专门设计用于对付接近的步兵和坦克顶装甲目标。此炮的设计旨在提供强大的近距离防护能力,确保堡垒在四周的绝对安全。
炮台设计:
炮台类型:固定式炮台,安装在堡垒顶部中心位置。
防护设计:炮台周围配备 钢板防护罩,减少敌方火力的威胁,确保炮手的安全。
口径:25毫米,适合发射高爆弹和穿甲弹。
炮管长度:1.5米,优化炮弹初速,增强穿透力。
高爆弹:适合对付大规模步兵集群,有效造成爆炸伤害。
穿甲弹:能有效击穿敌方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顶部装甲
:炮台设计:近防炮安装在一个可升降的平台上,以便在必要时提高炮口的角度,增加打击范围和效果。
防护措施:炮台周围配备额外的防护结构,如 金属格栅和厚钢板,抵御敌方射击对炮台的直接攻击。





防护设计:
外部混凝土墙:厚重的混凝土墙体,能够抵御各种炮火和炸药攻击。
结构安全:堡垒内部设计有冗余保护,确保指挥中心和武器系统在受到攻击时能有效防护。
设施与空间:
指挥部:中央指挥部配备先进的通信系统和战术地图显示屏,便于指挥官监控战场动态。
直升飞机厂:设有 小型直升飞机停机坪,可用于快速部署和侦查任务。
战车车库:可以存放 21辆中型战车,三个独立的车库确保战车的快速出动。
吊桥:连接堡垒与地面,允许步兵和车辆出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18: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这这这这,一眼看到:适合在城市中执行复杂的突击和防御任务,但是长9m的坦克。
这绝对会卡在巷子里出不来吧!
就算有双流传动可以原地转向,那也得至少有个直径10m的空间吧
好吧,我在这里看到了铁乌龟 不能称之为坦克的轻型装甲车(至少也得有挺重机枪吧) 夏尔2c精神续作 某种有自卫火力的战场抢修车(步战车和运载车的职能混淆了啊,这得多贵多浪费吨位) 有些意义不明的坦歼(这车仰角得有多大,炮塔机构究竟能怎么设计,难道其实是某种自行火炮?)  墨索里尼代步车 4号坦克类似物(和一帮钢铁巨兽and迷你小车格格不入的保守性能) 加强版IS-7 喷火版丘吉尔AVRE 剩下的是更劲更霸到无法吐槽
就算不提设计合理性(毕竟是幻想作品),也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雕琢,就比如这些坦克明显是上个世纪40年代末的水平,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无人机,武装直升机,还有神秘单兵反坦克武器让坦克魔怔到全叠全向防御
最后还有,我觉得就武器装备的命名,应该还是以自创一套编号体系为主,外号为辅的方式。像现在这样过多运用这些酷炫的外号感觉会有些太中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绮梦天禄 于 2024-10-24 20:11 编辑
海星罐头 发表于 2024-10-24 18:14
这这这这这,一眼看到:适合在城市中执行复杂的突击和防御任务,但是长9m的坦克。
这绝对会卡在巷子里出不 ...

妾身又不是那种保守的军迷,妾身本身就是那种喜欢厚甲和重炮的大炮神教主义者,妾身也没有条件玩战雷坦克世界和其他战争游戏,泣
蟒式的灵感来源是德三大拖拉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3-18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