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2499|回复: 7

【长】读"布鲁斯的运气"有感--电子游戏地位与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 14: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5610uo4bc6uy60efhwcj.jpg
【我是要引用它还是要讽刺他呢?呵呵。。。】


----“或许多年以后我们成为“主流社会”的时候,坐在电影院里,就会明白”

(我不知道《大众软件》喜不喜欢有人在网上转他们的文章。字小的不行的"版权声明"我也看了...
我只知道,作为一名纯粹的游戏爱好者,这篇文章值得每位懂得体味游戏意味的人去读读)

------------------------------------------------------------------------------------------------------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到《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布鲁斯·韦恩套着蝙蝠侠
的行头,驾驶他的蝙蝠战机飞过大海,远离城市,拖着即将爆炸的反应堆核心(原子
弹)冲上天空时,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即视感:这个桥段和去年年底《最终幻想--
零式》里米利帝斯白虎皇国的卡特尔准将赴死的情节何其相似!

       可蝙蝠侠布鲁斯·韦恩的运气与头脑,卡特尔准将可没有。

       当电影中前面设置的一系列挽救剧情的措施接二连三地失败时,孤独的蝙蝠侠布
鲁斯为了挽救哥谭市的居民,驾着那犹如火星科技出品的蝙蝠战机,选择了一条孤独
的近乎偏执的道路:为了拯救一座城市里与自己无甚干系人们的性命,做一名孤独行
者慷慨赴死。
       当游戏中圣柜白虎米利帝斯皇国节节败退,朱雀军兵临城下时,骄傲的准将卡特
尔为了理想中帝国的荣光,驾着白雷机体迎战大敌,发现座驾被丧心病狂的奸臣安装
了类似核武器的阿鲁提玛弹后,同样地为了避免平民伤亡,也选择了一条傲慢的令人
同情的道路:飞上了万米高空抛出核弹,自己葬身星辰大海消失在劫火中。
   
       类似的桥段,电影的影响力却远远大于游戏。《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是部值
得铭记的电影,导演诺兰将现代电影许多优秀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其中,拨动了观众
内心对于人生哲理思考的琴弦,回味无穷,但《最终幻想--零式》就是个烂游戏吗?
显然不是,作为游戏它一样优秀。可二者的社会影响力却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哪怕对
本土文化产物狂热的不可思议,相对对舶来品反应迟钝的日本,上百家电影院大奖时,
《蝙蝠侠--黑暗骑士》依然力压群雄拔得头筹。

       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文化差异性和什么文化生殖隔离的问题。电影作为由来已久
的所谓第七艺术,社会地位却比他的九妹,自称“第九艺术”的游戏高得多。主流社
会不待见游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而且这种思想不分国界,超越种族,

反游戏论甚至依然是某些政客赚取人气的工具。平心而论,《最终幻想--零式》
构建的世界观是很精彩的,但限于游戏尤其是日益保守的日本游戏的表现形式,这些
想法没有办法像电影情节一样深入人心,《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165分钟的电影,
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耐着性子看到布鲁斯和瑟琳娜出现在佛罗里达餐厅那一幕的,甚至
还有多少人没看过诺兰的前两部作品,是为了看个“超级英雄”爆米花片而走进这个
放映厅的。至于你那动辄几十个小时通关的游戏嘛,呵呵……

       “蝙蝠侠”品牌历史悠久,文化产品种类繁多,可供后来的创作者信手拈来的素
材也不胜枚举,大刀阔斧的改变和颠覆观众也喜闻乐见。你瞧,名不见经传的Rock
steady当年借着诺兰的黑骑士新风创作的《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可谓名利双收,
而那个快要步乌维·鲍尔的后尘,为自己乌克兰大媳妇儿米拉·乔沃维奇打造“生化
雷击”电影系列的保罗·安德森,已经快成为“生化危机”游戏粉丝恨之入骨的角色
了,对,比“仙剑”“轩辕剑”粉丝恨唐人还严重,但是作为纯粹的爆米花电影,其
剧情仿佛对CAPCOM游戏原案的剧本施展了“面目全非脚”一般,相比之下,电视剧版
《仙剑》《轩辕剑》可以含笑九泉了……

       人家电影改游戏,只要电影品质好,似乎一切都那么顺水顺风,游戏剧本改编影
视剧本,甭管多么优秀,却总是那么捉襟见肘,落得个雷动九天的下场。

      “蝙蝠侠”电影中的布鲁斯·韦德是富家大少,智力财力体力过人。而游戏里的
卡特尔准将,则相形见绌,严苛地说,他就是一个傲娇的脸谱化日式人设,虽有特色,
哪怕是“宇智波鼬”石川英朗为其配音,那一句句字正腔圆的对白依然有些苍白无力。
所以剧情的最后,诺兰留了一手,布鲁斯6个月前补完了蝙蝠战机的自动驾驶程序,所
有人都以为蝙蝠侠葬身那一片蘑菇云下,其实他卸甲归田,抱着性感的猫女瑟琳娜在
佛罗里达过上了管家阿福曽描述过的幸福生活;可卡特尔准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就是结结实实地死了,谁叫他没有布鲁斯那样的运气,得到主流社会的宠爱呢!


       游戏影响力不如电影,似乎从这里也能看出点什么来。啊,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答案。或许多年以后我们成为“主流社会”的时候,坐在电影院里,就会明白。


------------------------------------------------------------------------------------------------------
转自《大众软件》2012年10月中期刊 ~晶合通讯专栏~
(作者:金戈画角)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便是我自己的话了:(结果写的比原文还多= =)


记得高贵的马云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为了孩子,不做游戏。”
这句话可以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今主流社会对游戏的浅显认识与妖魔化。
不管是物质本质(游戏都是消遣的东西么?),
还是面向对象(游戏都是小孩的玩意么?)。

其实这所谓的“地位”也没那么糟,"游戏产业"都已成为CCTV都会不得不用的词。
当今游戏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这游戏行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就难道就是“好事”么?


【泛"挣钱工具"】网络游戏挣钱,于是很多商人选择了做网游。
而那些原本就是完全为了投资与资金回笼的人,能做出好游戏么?
整个游戏的风格美感,全为大众口味而哗众取宠;
整个游戏的公平正义,全因付费阶级而消逝殆尽;
这些越来越多的"挣钱工具"壮大了游戏行业,只有他们才有市场!
于是,越来越多的创意,人才都去为巨大丑陋的"挣钱工具"而"打工"...
... 游戏从此灵气全无。

而这样的"文化"风气也必会影响玩家:过场动画再美好,剧情对话再深刻,也都是SKIP秒过
当每位玩家谈论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如何如何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或虚荣心的满足时...
这便是"游戏挣钱工具化"之恐怖。


【泛"消遣工具"】《愤怒的小鸟》火了,但在我眼里,它却是游戏界的一颗毒瘤。
游戏本应该做消遣,这没错。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非核心玩家
但像《愤怒的小鸟》这样,刚得到第一桶金,想的不是继续默默修炼自己的工作室,
而是立即推出各种系列,然后恨不得钻入进每一个游戏平台......去围拢资金。
“设计投资超低的消遣性游戏,却赚的钱财人气双满满”,
它给游戏界带来的绝对不是什么信心。反而彻底地打击了每一位为精品游戏艺术,默默奋斗,
却难以得到理解和回报的游戏设计者的信心。

而当这些纯属消遣的游戏成了主流之时,
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将更加肤浅,再也不会有激发肾上腺泪腺的作品,游戏文化将彻底沙漠化,
比腾讯的起码还能被部分人看穿的抄袭伎俩,更加恐怖的看不见的沙漠化
这便是"游戏消遣工具化"之恐怖。


【泛"体育工具"】作为"反游戏播士"的CCTV,
却破天荒地报道了中囯Dota2队伍在德国的捷报并评价其“为国争光”。
真是搞笑,游戏什么时候成了彰显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工具了...
就游戏本身的东西来讲,能拿得出主流社会台面的,除了为国家奉献了多少GDP,也只有"电竞"了。
(电子)竞技之美我从不去否定的,但这这种美:
1.它绝不是电子游戏的独特之美;2.它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戾气感。

要知道,天҉朝的运动员与万恶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员是不一样的。
他们没有童年,从小,道路就是被别人设计好的,只是为了能为国夺金。
就像我认识的很多"职业向"玩家一样,接触了一款对战游戏,自己只玩的一局
就开始去看高手的frag视频,费尽心机修改HUD,只遵循高玩的tips......
我只能说:”你的游戏,没有童年“

而当【只有】"电竞"才能放在功利社会的光鲜面的时候,“我们的游戏,还有童年么?”
2012年奥运会,朝鲜国获得了不菲的战绩,"金牌榜"甚至"战胜"了众多的发达国家
但他改变了朝鲜的运动气息吗?连温饱都没改变吧!
当我们所有的核心玩家都变得不可接近,
当我们所有的游戏全都设计的如同沙盒,球场般死寂的时候...
这便是"游戏体育工具化"之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4: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我们的主流社会下的游戏圈,就完全的那么污浊不堪,令人生畏吗?
《1984》里有一句写的好:"如果有希望,那一定是在群众中"。
主流社会丧失美观,然而我们众多玩家没有。

原PSP独占游戏《零之轨迹》,被已经岌岌可数的国内某单机游戏代理商
硬是移植到PC平台,并精心汉化代理到国内。
为保护岌岌可危国内单机游戏市场,至今没有人肯出手破解。
然而真正令我感到欣慰的是:
保护《零之轨迹》正版,鄙视所有来寻求破解版的人
俨然成为每位Falcom国内玩家的教条,并根深蒂固地成为一种风气的高度!
这令我非常惊讶......
它反映了玩家群众心底中那尚存的"善"

而像VeryCD那样极度肮脏的是非评论之地
《去月球》这样毫无游戏感的另类东西,却曽以97%的高分,
击败众多"大作",一举夺得整个游戏资源区评分冠军!
我认为这的确有些过誉
而原本看起来早已世俗化的玩家群体,却能把这样一款作品捧到宝座。
这绝不是巧合:
它反映了玩家群众心底中那尚存的"美"


【Falcom JDK---<一定有一天>】

所以最后,让我像"金戈画角"那位仁兄一样
用游戏的剧情作一次比拟吧。
《零之轨迹》IBC总裁 迪塔·库罗伊斯,这么对主角们说过:

……由于经济过分繁荣发达,市民不会为生计发愁。
结果就是表面上的犯罪事件很少,
但我们看不到的邪恶却在不断蔓延。
"正义"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就是一句漂亮话罢了。

在这座"正义"难以得到伸张的城市,克洛斯贝尔。
作为尚不成熟的年轻警察,
虽然你们的首次擅自行动,
成了克洛斯贝尔时代周刊上大家的笑料,
但是……真正从心底否定你们的市民...很少。



要记住我们玩家的边缘地位
要牢记。
要铭记!玩家的弱势地位。
对于能够对精品游戏深入理解
要骄傲。
要自豪!游戏是一种艺术。
同时,为自己的对游戏艺术的追求
要秉持。
要坚持!坚持......
就像一生追求纯洁艺术的陈佩斯的那句话:
“还有明天 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16: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流”和“大众”应该是一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1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惜,天朝很多的“核心玩家”在谈论游戏时声音洪亮,却不愿意为这个游戏一次性花上百来块钱
SC2 天朝终身包,附赠虫群之心 ¥90
Warcraft Ⅲ 混乱之治+冰封王座 ¥120
CS:S 圣诞特惠75%off $4.99 约合 ¥31
……
这些游戏我相信大多数人至少一个月能买一作,购买后也不像某疼那样需要持续的花钱,一经购买,终身不用再为这个游戏而消费
而现实就是,在天朝,几乎没有几个玩家愿意为这些游戏花钱,而不断的小额无限次数的花在某疼的游戏上,为什么游戏厂商会转而去做这些低成本的小作品呢,因为“大作”至多只能赢得满堂赞誉,而无法获得多少收入,没有收入游戏厂商如何生存呢?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天朝的游戏环境会发展成这样,到底谁才是根源的大毒瘤,清楚地认识了这点之后才能够谈游戏、电子竞技的未来


希望,有能力者,尽量入正

点评

表示sc2和war3是买正版的。。。  发表于 2013-1-14 20:03
正版这种东西,不只是游戏的问题了。。。很多都是。。。。;我的魔兽和战地系列都是正版(至少是所谓的正版(其实吧,有免费的为什么要付钱呢?有便宜的D版为什么要高价的正版呢?(我也这么认为233  发表于 2013-1-12 1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22: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买到我这里买不到 不到十八不能用网银 家里人又不让我买 不然很想入sc2的
另外我说我怎么没看过原来是中刊……中刊这里买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22:1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零式没打通-_-||太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2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玩的是正版游戏,其他的交给别人自寻烦恼去吧。
不过商业公司制作游戏的最终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赚钱,要否则显卡危机2的DX11补丁也不会胎死腹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7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