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楼主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挖梗是否过时… 
 先来看看曲名前一部分
 明治17年,即是1884年,在这一年,东京都文京区发现了后来被称为弥生陶器的古董陶器
 再后来,考古学家在绳纹时代与古坟时代间间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弥生时代。
 再经过考究,约公元前400年左右,把这种文化带到日本的,是一群不同于绳纹人的外来移民。而其中有一种说法,这些外来人就是来自中国的。
 
 再来看看曲名后一部分
 这里我们插入一段神主的访谈
 Q:您把“上海”和“爱丽丝”这样东西方意境结合的词汇组合为工作组的名称,其意图是什么呢?
 A:其基本在于和洋折衷。我印象中的上海是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相交汇的都市,所以在名称里就尝试加入了上海这个词。这和虽然不在东京不过公司名称里却有东京二字是一样的。
 爱丽丝是什么呢?是居住在租界里的小孩子吧?不过一说“爱丽丝”,相对地童话意境就更强了吧。
 
 关键词:和洋折衷
 这是否又从一个侧面与弥生时期日本原住民与外来人的混合与发展呢?这样的话,主题是不是又是新旧融合呢?
 
 再回归1884这个年份
 在幻想乡年表中,1884到1885之间,八云紫决定建立博丽大结界,之后不久,大结界骚动。
 博丽大结界的创立,对幻想乡来说是新时代的开辟
 而在下认为这与弥生时代接替绳纹时代的意义的相似的
 弥生文化最终发展至日本列岛各地,绳文时代的日本原住民与弥生时代的渡来人亦逐渐融合,进入大和时代后,才形成了今天的日本人。
 幻想乡经历过大结界的创立与大结界骚动,妖怪间逐渐群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幻想乡的局面。
 
 从原曲bgm的对应人物红美铃与其所在作品红魔乡来看,其实也就是幻想乡新入者与原住民的争执吧(不过这个放在其它作也是说得通的)。只不过美铃有着华人小娘的头衔,某种程度上也是弥生侵入者可能是中国人的这一推测的反应?
 
 
 综上,在下认为「明治17年的上海爱丽丝」曲名,如果从1884发现弥生时代陶器这个方面去考虑,就可能得出其暗含幻想乡新人加入与新时代开辟发展的含义。
 
 
 在下仍只是个初心者,不正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之余明确指出来,本人定会虚心接受。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