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3-6-25 20: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决心show出来就行了
父母是很现实的,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饿肚子的感觉,这样要求也是能够理解,毕竟他们的满足就是现在不愁吃穿的生活,我们的满足已经远远大于这点
金融和法学又好找工作,又赚钱这点不一定说过去,父母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被逼着去,怀着不好的心情也不认真学,怎么可能会“又好找工作,又赚钱”
本来今年也要高考的,要感谢爸妈舍得把我丢到国外去,知道国内竞争压力大,我学起来也只是会不开心。真的是这样,结果我出国后就变得接触更多了网络,和初中三年井底之蛙不一样了,不会老是想着大学啊大学什么的各种压力
IllusionLaser说的跟着主流反而不太好找工作,高考的人多已经够恐怖了
我爸妈就理解我,相信我自己是不会抱法学什么的——我太幼稚了,不管过了几年几十年都是,只要和人际关系扯上的就是我的痛处,人文科目文艺科目我就是头痛……
最后我和爸妈说我剑桥A Level要报读生物,算是很大的挑战,毕竟大部分人走物理这门容易考大学的。但是不走好路又会怎么样,到头来都是个人因素最重要,只要自己攻的学术攻得深,还有什么不会“又好找工作,又赚钱”
如果真的不是只当做“兴趣”,而是超过兴趣的话,那就真的不用担心工作了
家长举反例很正常,但都是牵强的,因为完全没有举正例就是不可信的(剑桥O Level社会学的(虽然学很烂), 只举单方面的例子为证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bias(偏见)缺少reliability(可靠性))
有梦想多好,摘一段凋叶棕例10的词:
ーどうして、
置き忘れてしまったんだ。
二十世紀の旅人は、
確かに抱えていたのに。
究竟为何
竟已将其遗落
二十世纪的旅者
明明确实曾怀揣过
ーいったい、
二十一世紀の旅人達は
何処へ、向かっていけばいいのだろう…?
究竟
二十一世纪的旅者们(我们)
应该向何处进发才对呢…?
こうしてぼくらが、求めているのは、
かわりにぼくらが、叫んでいるのは、
不安とほんの少しの幻想だけなんだ。
随后为吾等所追求的
代替之为吾等所呼唤的
仅仅是不安与些许的梦
小时候的梦想和兴趣比现在要多多少都不知道,那是我们不现实,图样图森破;但现在的人类不依旧是小时候,二十一世纪成长了,走入了青春期的人类,缺少了许多二十世纪甚至以前的那种仰望和期待,对不知道的事物产生的各种幻想,成为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无论是山海经还是现在的东方)
只是报自己兴趣的事,无论是父母,还是自己,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安”,但父母能否还能理解孩子所持有的“些许的梦”呢?会为此赌博吗?
说难听点,“又好找工作,又赚钱,以后最好还去考公务员,分房子有福利,孩子上学不要钱等等”,这些都是父母的梦吧?他们希望看到孩子过上这样的生活的梦?
不过,能不能看到笑容就不一定了——不是脸上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
我讨厌和感谢爸妈的地方,就是我们都很幼稚吧
幼稚就幼稚啊,至少,我真的有发自内心的笑过
总之,请好好抉择现实与梦想,考虑清楚,即使是报了金融和法学,大学的生涯,以后的生涯也可以和自己的兴趣在一起的,就看兴趣(梦想)还有多大了
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