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篇文章的主要功能,是向读者和作者解析为什么同人活动在现阶段还不要或者尽量不要掺入周边产品,就是说,希望作者们尽量不要去做周边,也希望读者们尽量不要去买周边。由于懒得琢磨如何开篇,笔者这就开始,文章大概按照:概念介绍=》现象描述=》分析问题=》给出结论这样的步骤来,需要直接跳转看关键的同学可以自行选择。 
 第一部分,什么是同人,什么是周边
 
 同人。同人的定义说广泛,也很广,说狭隘,也很狭隘。现在常指的同人一词是来自日语“どうじん”(doujin),也有部分含义来自中国,比如著名的“左联”作家们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同人分为二次创作和原创。二次创作所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MAD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作品等等;原创同人则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爱好,以非商业的模式和方法来创作的小众向作品。特别注意,是非商业的,以此为定义推论,同人作品的好坏,是不以销量和收入数字来论优劣的,也就是说,它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否则它无法与以赚钱为目标的商业活动区分开。虽然本文的中心不在同人的概念介绍,不过同人的定义非常重要,它是决定一切活动的准则,因此希望任何参加同人活动的新人朋友,稍微多分一些精力来了解,一定会让你的同人活动更加愉快。
 
 周边产品。周边产品概括来说就是除了原作之外的其他衍生产物,类别多样,详细可以百度“周边”来参考。还是同上,定义请重视,否则你骑着自行车上高速别怪条子叔叔抓你。
 
 第二部分,显而易见的现象
 
 如果是参加过会场活动的同学,或者是打算加入到同人创作活动的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现在会场充斥周边的现象很明显。小处比如主催之间互相开玩笑常说的也是“没纸袋你怎么卖”之类的话,大到展会开始之前堆在场地里或者送货出入口那些夸张的大小箱子——它们必然不会全是厚度只有几十毫米的同人志——想想常见的中型运输箱大约是2000张纸的厚度啊。那么它到了怎样一种程度呢?也许统计一场正经同人展的参展作品,可能完全无周边的摊位难以超过10%,更不要提那些打着同人展会旗号的奇怪活动了。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部分,问题解析
 
 1、周边怎么出来的
 首先,最常见的,或者我们希望是如此常见的情况,就是作者对于读者需求的满足,在书包上挂个金属圆牌来显示自己喜爱的形象,早在90年代中旬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希望用着与众不同的文具,或者用偶像的象征物堆满房间这样的事情,笔者也一样干过,这是很正常的需求,于是同人活动的周边产品也随之出现。
 再有,就是一部分作者本来就是学设计或者学制造的,具备制作周边的兴趣和能力,他们是按照个人追求的产品来做周边的,与具备写作或绘画能力的作者出同人志是同样的心态。只不过他的手中具象化的东西是周边产品的形态,而写画作者手中具象化的东西是同人志。
 最后,就是本文特别要解析的,捞钱行为。
 
 请注意,这里虽然是分类来描述,但是实际情况未必如此分明,很可能一个作者自身具备制作周边的能力,同时又希望依靠周边来获取更多销量来弥补资金漏洞,或者一个本来不做周边的作者因为有许多亲友求周边而下手,所以不可以一刀切的去理解。啥事情都分极端好坏,那是初中历史书。
 
 2、周边的好处在哪
 周边产品,顾名思义,它能够扩大原作的影响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给制作方足够的回报,就如上面提到的周边出现的原因一样——一个东西的存在往往也是因为它的有利一面。特别注意的是,下面提到的资金数额主要在于物理实体形态的成本与利润,同人活动中,作者自身的创作能力附加值,是不好用金钱来估算的。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在资金上的优势,这里的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首先例举常规的同人志。同人志的售价一般在成本的1.2-1.5倍之间,比如成本6元的本子(彩色封面黑白内页),一般卖的是10-15元,利润最多只有150%,再卖贵了就难以出手,我想各位同学大概很难对黑白印刷的那么十几页纸有掏出20元的兴趣。大幅印刷的全彩本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更多,比如3万元开版印刷出1000本出来,每个本子的成本有30,这样的本子基本很难卖过100元,而且其各地消费的额外支出(比如运输,代售等)更多也更繁琐,这夸张的本子数量也不一定能妥善消化(宅本尤其)。
 
 周边方面,比如大家常见的胸牌,小的一般是4-5cm直径,单个的成本一般厂家会按照1.5元-2.5元来计算,数量大会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我们姑且按照2元一个的平均价格计算。同人展一般的胸牌售价基本在5元以上,常见的是10元,最凶的时候有20元3个,也就是说,扣除2元的成本,一个10元(或5元)胸牌的利润大约在150%-400%左右。它的下限,才是150%。
 
 再举例比如抱枕,枕芯+枕套的成本一般合计是60元,这是比较贵的报价,实际上就是日本原产质量的枕套,在07-08年时也只有30元的价位,枕芯有浮动但是由于同人展会的抱枕经常没人在乎枕芯所以往往也是选择比较廉价的。至于展会上经常能见到抱枕的售价,根据照片为证,是有240元、300元甚至更高的,同样也是300%-400%的利润。
 
 综上来说,从利润收入角度,周边确实是圈钱利器。
 
 此外,由于我国文化风气的一些深层原因,周边的销量也是很高的。从销量来说也是大杀器。
 
 3、周边的坏处在哪
 首先,最具伤害性的,最主要的坏处,就是对同人活动自身的腐蚀。为什么说是腐蚀呢?因为第一,它造成损伤是必然的,第二它的损伤是不明显的,是日削月割的。这个损伤是什么?就是极大的扼杀新进作者的加入和发展,并且过度开垦读者的钱包,导致减缓新读者增加的速度。概括来说就是截流,然后最终达成一个封闭圈慢慢死亡。
 
 我们用数字来举例周边对同人志销量的削弱。
 
 一场同人展会,其交易总额,无论多少,是有一个上限的,来参加活动的读者数量是有封顶的,读者兜里的钱也是有相对固定量的,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太大变化。国内比较大的活动,交易额也不过50万元左右(注意是交易额不是利润),而大活动的参展人数也多,摊位也多,一般都有100摊位以上,所以实际上人均起来还是中国特色。为了方便计算和平均值,我们按照一次展会45万元的交易额,有150个摊位参加来计算,这是相对平均的数字。简单除法后,我们会发现每个摊位平均有3000元的交易额,从平均值看,假如一个摊位卖100个同人志,那么每个同人志的平均价格就是30元了。那么,很显然,假如一个读者走入会场,买了一个240元的抱枕,就相当于8本同人志的交易额,考虑总交易额封顶的实际情况,会场中每卖掉一个抱枕,就会有不知道哪位的8本同人志无法卖出。算上前面提到的胸牌,假如你不小心买了6个胸牌,那么也会有一本同人志无法卖出。其余周边的价格,比如海报,比如纸膜,大家自行推算。概括来说,总蛋糕大小固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周边会分走同人志的交易额导致同人志难以推进。
 
 那么,同人志销量难以推进甚至萎缩会带来什么?
 
 先很简单的回答一下,同人展为什么叫同人展,不是玩具展,不是车展,不是游戏展,不是妹抖展(咦),就是因为它主打是同人志——最廉价最高效率传达作者思想的媒体。于是,周边这东西,严重影响同人志销量增长的东西,实际上就像一会不停的凿你这艘同人大船船底的玩意儿,你难道还要帮它凿么?
 
 接下来细细的解析一下同人志和周边的“鸡蛋蛋鸡”关系。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你抱回家的美少女抱枕在你眼里,一定跟普通的沙发靠垫不一样,你家着火了你肯定抱着的不是沙发靠垫而是奈叶的抱枕逃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周边产品自身带有原作提供的“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它不是普通的枕头”这个概念,如果这个抱枕上没有奈叶的笑脸,它和你家的其他靠垫一样,着火了会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等燃。于是,如果没有原作,如果你不认识奈叶是谁(相信看文章的朋友就有不认识的),那么它对你来说,不就跟兔八哥印上面没区别么。
 
 对于同人志,和同人周边来说,这一点是同样的。尽管我国属于输血国,靠着国外的原作成长出来的展会,但是仍然有极大比例的读者,是由于同人志而参与同人展活动,也就是说,周边是建立在同人志基础上的东西,同人志没了,周边也就没了,同人展,也就没了。
 为什么会没了?不就卖不出几个本子么?
 
 我们从同人展的起源发展方式来解释。同人活动的源头以及最初发展,在于专业或业余作者之间、准作者、以及小众爱好者和相关圈内人士的作品交流,而小众爱好者是其中主要的资金供应方(也就是买同人志的人),他们中的相当数量实际上也是作者、准作者或圈内人士的关系人。于是,同人展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更多的作者加入,带来他们背后更多的关系人加入,这些关系人参与活动时自然不可能只看一个作者的作品,还需要看其他不是自己关系人的人的作品,换言之,这个发展模式更加依赖“口口相传”——人际关系矩阵(把人际关系矩阵发挥到超神的是一家国外叫“非死不可”的网站)。通过不断加入的人们互相交流,逐渐扩大规模。就是说,如果截断了新人作者的出现,也就截断了新读者的出现,从源头上,就挡住了最主要最有效的扩大途径。
 
 那么为什么新人作者会被截断呢,自然就是本子卖不动了,而且实际上这种卖不动的原因根本不是他们自身作品有多糟糕被读者正面的拒绝,而是在销量与吸引力数倍于同人志的周边面前,毫无分蛋糕的机会罢了。一次卖不动,可以是再战,两次卖不动,是经验不足,但是以目前周边的掠夺能力,就是孟获同学来个七次还是得卖不动。其中还不算新人作者由于缺乏经验而走的弯路,比如常见的印量不准(上来就开版印好几百的),印刷被黑(比如北斗印刷)等等。而且除去卖不动本子导致对创作自尊心的考验之外,多次卖不动导致赔钱引发对钱包的考验同样是新人难以承受的问题。由于我国国情的缘故,大部分作者是学生,缺少固定和有效收入,赔个一次两次之后,基本就算想印,也很难再掏的出钱(各种二代咱另算)。总结说,就是周边的过度开发导致新人作者的成长环境过于恶劣,超过了短期内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好比我们都知道,虽然住在俄罗斯的毛子身体素质因为环境恶劣,锻炼的普遍比住越南的人要强悍,但是你不能把他丢去月球期待他学会无氧生存。
 
 再有一些次要的坏处。对于新人来说,由于目前周边的掠夺性,导致很多新人被迫在出本子之外也要加入周边来维持资金,比如被迫给同人志增加纸袋包装,这往往最后成了包袱:第一点,大部分的人是不很了解周边制作的相关信息的(事实上从人类发展历史拍屁股也想的出来,比起先出现的纸张和绘画,显然周边产品这种工业时代后的产物,牵扯的信息量更大更复杂),在制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比如如何制作,如何维护,如何运输等等。第二点,就是滚动增加了投入成本,同人志和周边都是要经费和时间投入的,被迫加入周边导致创作重心偏移也是常见的事情。当然,纯粹的制作同人周边产品也是有的,但是这相当于前面提到第二类周边诞生原因,即作者自己出产品的思路是和出同人志一样的。总结来说就是,在本体还没做好的情况下,被周边分出过多的精力做其他的事情。
 
 最后,还有对展会主办方的负担。周边产品与同人志不同,同人志的内容相对较好审核,万一有过激图片或其他内容也一目了然,并且统一划归印刷品范围,按照印刷品的管理法律来约束。但是周边产品的定性和法律对照工作量就完全不同了,只能用极为恐怖来形容。比如你制作了一个魔法少女小圆的U盘外壳周边,就必须按照“同人周边标准”,“U盘外壳产品标准”,分别进行两次验收以确定合格,而数目繁多的各类周边都要进行双重审核的话,对于刚刚发展出来的我国展会主办方简直是要命到死,这等于给主办方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主办方认真负责,每个周边都仔细审核,那么就要做出数百倍(毫不夸张)于只审核同人志的工作量(况且只审核同人志的工作量也不低,100多个摊位不会只有100多个本子)。如果主办方不负责,随意开放周边,那么就会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警察叔叔城管特工之类的就随之而到了。(或者警察保安之类的人不会负责保护会场,大家收到假币之类的事情就常见了)总而言之,它一定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主办方的工作输出,进而导致活动当天发生次生灾害。
 
 第四部分,总结
 那么,也会有人质疑,周边不该做么?那倒不是,引用一个很经典的理论来比喻很恰当,就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概念,就是当一个生态环境形成到一定程度(比如热带雨林)就会有很强的抵抗力,相当程度的打击都可以再生(比如森林大火)。而周边产品与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等展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很好的再生能力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投放才能更大,更好的获得回报。这个周期多久?假如我们不当日本人是傻瓜的话(毕竟我们喜欢他们的ACG对吧),他们的商业ACG产业也是做了15年,从1980年到1995年之后,以心跳回忆的全面周边轰炸作为标志开始,就算我们是人家发展的三倍速,也至少得有个5年吧?现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展会编号还没到两位数的情况下,还是稍安勿躁吧。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希望各位参与同人活动的朋友,尽可能避免首先使用周边武器(咦),踏实的先把作品做好,给予他人更大的创作和发展机会,共同推动国产创作的进步。务必记住,同人活动,不是为了赚钱,因为那是人家商业活动的定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