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花小路有祐 于 2014-4-2 08:55 编辑 
 因为对海惠堂的剧透文的怨念,也为了今天这个特殊日子,
 更为了玩友无良の有顶天  提出的问题“是我都不知道海惠堂异变是什么……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所以我经过了各种联想和脑补作出了下面这么一个【奇怪的产物】,大家笑笑哈~
 
 剧情迁移文:东方海惠堂——世界最大淡水湖的水怪追猎
 普什卡廖夫,表现真杰出。你在下诺夫哥罗德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对于入侵的带有气象武器的B-2A的追歼战,还有那次在飞越日本海赶跑藏在奥羽山的B-52H的行动中我们看见了你是一个艺高胆大,技术非凡的人,驾驶飞行器就如同在你家后院散步一样平常而自然。
 任务简报:我们同时在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两处地方探明了一些不平凡的骚动。不少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纷纷反映三十年不遇的“水怪”重新在湖面显现;在鄂霍次克海海面有少许的不明国籍的水面舰艇,但全都为小吨位的辅助型功能性舰船,不排除伴随未来的还有可下潜的潜艇等军事船舶存在的可能——最关键的是还有很奇特的目标在海面时隐时现,其行踪难以跟踪。为避免太大的骚动,你需要乔装成他们当中的一份子,飞近点看个究竟。你有三种机体可以选择,无论哪种机体都携带了经过鄂木斯克实验科学部严格测试的超空泡装置,具体功用和任务指示在一起会在你执行任务期间向你播报。
 
 Easy 征兵级
 Normal 募兵级
 Hard 尉官级
 Lunatic 校官级
 
 EXtreme 将官级
 
 PHantom?? 元帅级??
 
 
 
 米格-23Б   (〇梦)
 对地攻击型米格-23,重新设计的机首驾驶舱拥有更好的前向与下视视野,变短的后机身等。加装了防护装甲、油箱惰性气体防火系统。翼根整流罩内装有导弹制导照射装置与电视摄像机。本来是高空高速的制空型战机准备发展对面攻击型的过渡型号,变后掠翼的设计使得速进速出的战场遮断任务顺利进行成为可能。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一台“高空云雀”J波段雷达搜索距离85千米,跟踪距离54千米。
 另外变后掠翼技术不够成熟,主翼后掠角只能在16°、45°、72°之间切换,来满足不同条件下对飞机气动布局的要求,不具备西方类似的飞机的无级渐变后掠角调节能力,但是其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
 
 
 苏-24М      (魔〇沙)
 同样也是变后掠翼的攻击机,在保持中高空的高度灵活性的同时兼顾了低空低速时候的稳定性,用最小的升阻比换取了更大的燃料携带量和弹药配备量。机翼后掠角的可变范围为16°~70°,常用后掠角为16°、35°、45°、70°,起飞、着陆用16°,对地攻击或空战时为45°,高速飞行时为70°。其机翼变后掠的操纵方式比米格-23的手动式先进,但还达不到F-14的水平。机上装有性能较先进的导航/攻击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可达80千米左右;还装有毫米波雷达和其他较完备的电子设备,如经典的СПС-5射频武器。
 
 苏-24М装有惯性导航系统,使得飞机能远距离飞行而不需要过多地面指挥引导。能挂4枚K-13或R—60空对空导弹,以提高该机的自卫能力。 续航时间加长,垂直方向加速性能好,具有低空高速突防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据讲其双发动机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影响了水平机动能力。 
 狂风IDS  (东风〇〇苗)
 看见它,你会知道前两款机型乔装的对象就是它了。没错。是我们通过非正规渠道得来的变后掠翼型攻击机,原原本本就是欧洲帕纳维亚公司原厂组装的机体而不是什么在我国境内某厂商仅为了航展的地面静态展示而做出的仿造品。机翼后掠角可以在25°、45°、52°、67°度之间切换。机腹底板强化的设计使得该机体相对于之前的原型机有着更强的防对空火力能力,以及面对跟随的空空导弹的拒止能力,利于发动面空袭作战。“狂风”IDS无论是在昼间、夜间和复杂天气条件,也无论是以高速或低速飞行,它都适合投放各种精确武器,其拥有的双精度攻击武器和精确导航系统,可保证它有效攻击隐藏在浓雾中的目标,或者有效攻击那些以高速飞行的低噪音和低振动强度的目标。
 与此同时它还预留有挂载类似B61 Mod3一类的战术核武器的能力。由于是水下行动,我不建议你适用战术核武。
 
 顺带一提,为防识破,这三机体的敌我识别器还有能够接受并模仿应答式敌我识别装置的回波信号,足以以假乱真。若你遇到的是非本国国籍的舰队,不要过早显露自己;如果看似己方的目标,请慎重识别其身份是否也是乔装的非我方目标再行联系。
 
 
 
 
 
 
 
 选择:狂风IDS  (东风〇〇苗)
 
 
 
 
 
 STAGE1 叶尼塞河
 现在请你飞速前往海参崴,通知岸边的甚长波干涉测量基站做好对海搜索的准备!
 
 STAGE2 安加拉河河汊三角洲
 敌舰是一艘“LCAC Vortex”气垫运输艇好像正在巡视什么,但是无论如何LCAC绝不是我国能够生产也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垫运输载具。不用说早已被我方的同类舰船12322型气垫船追击,还向我发出了请求助攻的信号!
 
 STAGE3 贝加尔湖
 解决了LCAC Vortex,跨过安加拉河口,就来到了贝加尔湖的湖面。
 贝加尔湖,好歹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水,汇入该湖水的河流超过300条,但是奇就奇特在虽是半内陆湖,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排水渠”,但却是水深能见度达到40m的淡水湖,还生活着龙虾、海豹等正儿八经的海洋生物。用现有的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知识来推断这个湖的形成原因都是不成立的,湖的成因就永远成谜。但是这个湖却成了东西伯利亚区唯一的一座“淡水水库”和“养鱼场”。这座天然淡水库总蓄水量2.36万立方千米的可观储量达到了地球地表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
 浩渺的湖面忽然间出现了一个不协调的黑点。
 这个“水怪”不是什么活物,是怪模怪样的折纸式样的船体造型,楔形的周身涂满了黑色的材料,似乎可有效吸收雷达所发出的探测波并且达到消除船体振动音外泄的效果。我的机载敌我识别器没有它的应答信号。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我驾机俯冲用机关炮短点射射击那古怪的船距离其船舷30~50米处的水面,那东西猛地加速,在湖面上狂奔起来,我却没有看见在湖面上出现过普通船舶划过水面特有的航迹线。我打开了下视雷达,对着那个目标扫描了许久却没有锁定信号。无奈之下我只好接近湖面不断地在接近目标的时刻来一个俯冲减速并加以机炮扫射,敌船驾驶员显然也是训练有素。突然它号一个转向,高速向还未来得及拉起高度的我的飞机冲来,企图利用体积和相对速度优势,冲撞我的战机坠落,操作战机横滚快速避开冲击。接着再拉高,再俯冲,又朝着那敌船连续进行了十四轮机炮攻击,一直打到敌舰连续中弹爆炸,于3分钟内沉没。
 
 STAGE4
 
 贝加尔湖底
 
 “现在就给我钻到水下去!”
 “为什么?”
 “钻,给我钻!”
 “啊!”慌乱中我不小心向前推动了操纵杆,升降舵下偏,忠实地让我的机体一整个好像扑食的鹞鹰扎进了水下,但是我明显感到发动机非但没有停车,而且工作得更带劲了,从座舱罩往外看,居然看见了机身正在不停地向外产生浓密的气泡幕,没有一丝要消散的意思,侧向视界收到了影响,但是前方视野没有大碍。另外我发现我的战机的可变后掠翼角度变为最小的25度了。
 “哈哈哈,感觉很棒吧!看看,这就是‘超空泡效应’的功劳!通过你刚才超过了185m/s的速度进入湿度为100%的水下环境,机身和水体剧烈摩擦生热产生了以水蒸气为主的气泡层,使你的机体近乎完全与水体隔离开,加上超空泡装置的辅助作用,在水下你的飞机如同鱼儿一般地游泳就和在天空中翱翔没有太大区别,机体可能会笨了点,比起急速拐弯它更喜欢直行。但是你在刚才从空气中进入水下的那一瞬间绝对不能减速,否则等着发动机停车、机舱气压剧烈流失后喂鱼吧!如果你不知道你在湖底应该做什么,试着去找一个水下隧洞并设法进去,它会带着你来到答案的所在。”
 我好不容易从刚才入水一刹那的冲击中恢复了对四肢的控制,而我的机体减小机翼的后掠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机体在水中的阻力,同时有利于超空泡气泡幕的形成。
 我所遇到的“敌人”是英国制造的“超级天蝎”支援深潜器。这种功能性潜航器根本不是为了作战,更不是为了布设和扫除水雷而设计的,而是为了搜索和救援失事潜艇和搭救幸存艇员的小型水下载具。我方曾经被困在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水下的AS-28号小型潜艇就是被这种搜救深潜器割断缠绕的渔网从而安全脱身的。但是今天驾驶着它的艇员是要干什么呢?
 我有意靠近,发出询问信号。但是对手却立刻发出了不要攻击并回撤的信号它的,回应说是要按照他的指引从一处水下通道离开贝加尔湖,还说什么只要拼命向前开,水下通道的宽度够大,没有撞上的危险,。我看见了“超级天蝎”身后有一个巨大的洞口,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水下隧洞了。难道水下隧洞是其开挖的不成?“超级天蝎”上面却还挂着像是原木的东西,不用多想一定是鱼雷发射管了。
 “超级天蝎”看样子一直在不远处徘徊观察。我询问电台是否攻击,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冒着被敌艇击中的危险,我操纵战机,继续高速逼近敌艇,同时,采取反鱼雷机动,曲折航行。在距敌艇只有7链时,电台下达了仅使用机炮对其射击的命令。在这种距离上,可谓弹无虚发,机炮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而敌艇上的鱼雷发射管在超近距离上有劲难使。5分钟后,“超级天蝎”号因为机械故障和受损过重而瘫痪在水中不能动弹。
 
 
 STAGE5
 
 连接贝加尔湖湖底和鄂霍次克海岸边的水下隧洞
 
 贝加尔湖,由地震陷落的地层而形成的半内陆湖泊,号称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是水却是淡水。最深处号称有1620m,这还只是到达底面沉沙底泥的深度。真正的深度被厚厚的底泥掩盖着,但是根据目前的科考资料来讲贝加尔湖不是一个即将消失的烂泥湖,而是一个出于初始期的海。贝加尔湖拥有作为许多海洋的典型特征——深不可测、巨大的库容、暗流、潮汐、湖面强风暴、大浪、地磁异常等等。从地质构造上看,贝加尔湖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伯利亚山地区内部张裂断谷的凹部,是一个深入到地下可能有15~20千米深处的大裂口。
 沿着水下隧洞向前航行,从东海岸挖掘了这么深长的水下隧洞就是为了利用隧洞从贝加尔湖向这近海派遣潜艇?真是丧心病狂。我听说过早在二战中后期,和我方隔着一道阿穆尔河(黑龙江)相望的中国在北京以南的广阔地区开展了坑道突击战和铁路破袭战的防御模式,期间就挖通了很多纵横交错、匪夷所思的隧道和交通沟,往往打得日本的侵略者猝不及防,束手就擒。挖掘一道连通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的水下隧洞,就是把贝加尔湖当做船坞来使用,也是为了想人之所不能想。
 “我们的译电员截获了对方行动的密电,说是美军下令实施代号为‘湾鳄’的演习过后就着手策划一项秘密军备转运行动。按照他们的如意算盘,由日本开放从西北太平洋到达鄂霍次克海的航道,美国从欧洲战场调走大量兵力增援亚洲太平洋战场,他们之间紧急协商,决定派遣‘超级猎鹰’前去鄂霍次克海,由‘艾弗里’号潜艇担任随行,测试‘超级猎鹰’号的运行数据。作为提供航道警戒的补偿,‘超级猎鹰’满载现时最先进的F2A战斗机零件和重要军工原料硬铝,由阿留申群岛出发,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准备驶向日本。”
 由于我的轻率冒进,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我暴露了自己,因为一路上我驾驶的狂风IDS虽然有超空泡气泡幕包围,却始终不能挡住发动机的振动和超空泡航行对水体的撼动。加上没有关闭雷达,‘艾弗里’号很早就使用声呐发现了我的行动,因而我久久没有找到猎物的踪影。
 老天有眼,“艾弗里”号潜艇行至隧洞的一个转角处,似乎是因为严重机械故障被迫抛锚。当发现它的那一刻起,我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因为双方完全可能相互击沉。
 体长67米的“艾弗里”号潜艇重任在身不想恋战,腾地紧急浮起,狡猾地在水中以Z字形路线行驶。我驾驶战机在水底紧紧咬住不放,追了5分钟后,我孤注一掷,每隔一分钟发射战机上挂载的4条超空泡导弹。我不敢保证是否命中,但是一旦攻击落空,自己的战机将失去一切自卫能力。
 结果是,前3枚皆与目标擦肩而过,而且被引爆了——“艾弗里”号还在不停地往外部署抛放磁性水雷,企图阻碍我的行动。我不断地看准机会左突右挡,并用机炮击毁躲开了一枚磁雷之后没机会躲开的磁雷。第4枚超空泡导弹终于命中,一下就将“艾弗里”号炸为两截。四分五裂的噪音听起来就像有推土机辗碎了一整捆原木。我如释重负……
 
 
 STAGE6
 
 鄂霍次克海
 
 这里就是远东水下作战指挥中心所要通往的海区了。
 
 我依然驾驶着战机带着超空泡的气泡幕在水中航行。离开了水下隧道之后,我的战机正式进入鄂霍次克海,看见了没有任何标记的巨大不明潜水装置,它的在水下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巨大的蝠鲼。
 这就是情报中经常被谈起的、美国已经设计出一款代号“超级猎鹰”的潜水飞行器,能用一双短粗的机翼潜入水下300米。这种航行器装上喷气发动机和更大的机翼就能以900千米的时速飞行,在水中的时速也有18千米。
 “超级猎鹰”见居然有能够在水面以下航行的战机在水下追来,不由大惊,立即用艇载的水下机关炮开火猛轰,我的战机险些被击中,幸好只是从机翼和尾翼之间穿过,没有命中,否则机毁人亡。我等待着下视雷达重新定义好目标位置后,按下发射钮,三条超空泡导弹从我的战机上点火发射,尾追上敌舰,一阵猛轰。后迫近,再与“超级猎鹰”距离数十米平行前进。这时我才发现,“超级猎鹰”载炮25mm炮四管,45mm炮两管,共数十支火炮。我再次使用机炮向“超级猎鹰”猛烈射击,机炮弹拖着长长的水泡冲击着“超级猎鹰”的机身,使得“超级猎鹰”伤损严重,“超级猎鹰”上火炮正在缓缓改变方向,对准了我的机身,但是它的艇员无法射击,因为我距离它的艇身太近了。这时我抓紧机会把五条水下超空泡导弹全部发射,结果有三条命中,“超级猎鹰”发生猛烈爆炸,在6分钟内迅速沉没。
 “确认可疑目标已被摧毁。机身受损30%。请求离开水下,飞离水面。”
 “收到。回收部队已经在路上了,现在请你飞到最近的鄂霍茨克市机场。”
 水下的世界毕竟是深冷的,再加上高水压,人体在逐渐适应水压的同时,也不得不提防离开水下时候可能造成的血液溶解氮氧释放过快在血管腔内形成气栓塞,导致减压病。要知道,在较深的海沟里面捕捞到的大王乌贼基本上都是死体的原因也是因为减压病。
 所以,我不得不缓慢减小下潜深度,直到回到水面,然后在发动机的急加速下飞离水面,打开发动机巡航速度并加大可变后掠翼的后掠角度到达最小的25度,以半滑翔姿态滑向目的地机场……
 
 
 Ending
 
 鄂霍次克海北岸。马加丹。
 
 航宇医监人员检查医治了我的减压病况,又是高压氧舱又是保暖措施什么的,我现在已无大碍。我在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后,详细的汇报了这次行动的经过,当我叙述在水下里驾驶战机和对手惊心动魄的过招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听的如痴如狂,身上渗出了冷汗。 “你对你的对手还真毫不留情,明明只是一部外观仿制的验证品‘海影甲’的低可探测度试验船体却被你硬是用机炮弹打沉了,潜航水中的潜水艇就不用说了,你还真是‘屠尽者’呢。话说回来,你仅仅使用机关炮击沉‘海影’的场面令人振奋,虽然那个‘海影’只是一件用铝片和雷达波透射材料制成的试制品,但是流传已久的贝加尔湖水怪的传说才是给这次事件一个最好的掩饰:老百姓会觉得根本没有水怪的存在,而是军方又在试验某种新型的武备,从而降低对水怪事件和新武器试验的关注度。不管怎样,得到了‘海影’的图纸和试制品的成功试航,使得我方研制同类船舶成为可能。”我由于这次行动表现的出色,已经被晋升为中校。然而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些,我现在只需要休息,充足的休息。
 “‘海影甲’么?这么说那就还有‘海影乙’了?”
 “不错。‘海影甲’已被宣称在2006年退出试验流程,永久封存,待到2013年再行拆解。尔后又传出‘海影乙’已经建成并且接受试验进程。不过,美国海军本来是想送给他国‘海影甲’的船壳,但是对送出的礼品船,有着诸多附加条件。海军历史船只委员会曾恶狠狠地说,海军博物馆是‘充斥着大量文书工作、需要各种许可、还要不断消耗资金的无底洞’。海军不会为博物馆的展品而支付任何费用,连除锈和维护都不管。 也就是说,博物馆在接收‘海影甲’后,一切费用和生死,都取决于有多少客流量。”
 “‘超级天蝎’呢?那家伙起码对我们有恩啊。”
 “那位客人我们已经好好打捞起来,招待过了。我相信我们的对手再也不想丢失哪怕一架‘超级天蝎’搜救深潜器还有哪怕半张‘海影’的图纸了。此外,建造类似连接贝加尔湖湖底和鄂霍次克海岸边的水下隧洞,有了像是‘超级天蝎’那样的水下工程器械,虽然我们已经不用建造那样更多的水下隧洞,也可以用于定期的隧洞维护。你也不用担心贝加尔湖变咸,水下隧洞已经被加好了闸门和混水阀,采用和船闸一样的原理把海水和湖水隔开。话说,这次你操作的战机有一部分航程是在水下完成的,能够描述一下主观操作上的感觉吗?”
 
 “水下环境和高空的低压环境还是有所不同。那个舵效就是一点。为了使得机身时时刻刻包藏在超空泡的气泡幕当中,需要时刻保持超过185千米/小时的高速,所以水下的机身直线方向非常稳定,想要改变航行方向是非常困难,速度的优势可以轻易地使得就是把相对缓慢航行的潜艇构成威胁,舵效非常差。说实在的,是飞机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天上飞着,比速度比灵活比载弹量比机身强化比制空权抢夺能力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在水底下,充当着一枚有人驾驶的鱼雷,那样难以控制又要保持高速,搞不好有碰撞之虞,又不利于发挥战机应有的功效。”
 “还有,对自己驾驶过程中身体的变化有什么话要说的呢?”
 “哇!我真的差点就忘了不能在水下改变深度过于频繁和快速,因为会导致可怕的减压病。话说要驾驶高空高速的飞行器也会有这样的危险,我见过报道说大洋彼岸的飞行员驾驶U-2高空侦察机就长出了由于血液溶解氮氧化物由于气压过低而形成了气栓塞,形成了大量淤青,几乎对身体失去控制,要不是机舱是补压的,恐怕飞行员就要从里面被自己的气压撑破的。”
 “对你操作的设备有无其他建议?”
 “唉,还是算了吧,我还是觉得能够高速在水下航行的潜水飞机的设计不实用,要想保持可操纵性和速度就要把整个机体放在超空泡气泡幕中,还得保持高速。真的没有必要把飞机藏在水面底下来躲避敌方对空雷达的扫描。培养一个适合操纵潜水飞行器的飞行员的时间不比培养真正的潜水艇员的时间短。如果非要大量开发这样的潜水飞行器,我的建议是除非能够不使用超空泡技术就能够使机体随意潜水和出水,允许低速、零速度启动或者全部设计成无人化火力投放平台或者只限制于设计超空泡鱼雷和反潜导弹之类的弹药中,潜水飞行器项目才显得有实际意义。”
 
 谈话结束了。我对载人潜水飞行器依然毫无兴趣,我只知道,回收部队在这次任务中击沉并截获的美国制造“超级猎鹰”潜水飞行器足以重启我国在1934年,由B.P.乌沙可夫开始设想的飞机和潜艇的结合兵器LPL项目。缴获的“超级猎鹰”和从”艾弗里”号上方的技术监控数据足以让我国同类研究进度前推40年。尚待克服的技术障碍也有不少,恐怕还要经过很长一段路才能成真吧。我真切希望真的需要这潜水飞行器的时候,上面是无人搭载的,搞成全自动化控制的话既能够保全人命又能真正缩短研究周期。显然,只有把超空泡弹药运用在对鱼雷、反潜导弹的改造上才能提高这些武器面对高速度船舶的命中率。
 更关键的是我正在担心贝加尔湖会不会由于水下隧洞的关系,把好好的淡水又变成一洼怪味水。要知道这占了世界地表淡水储量五分之一的湖水是可以直接两手掬一把喝下肚却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重金属或者病原体趁机进入身体。把湖水和海水连通起来究竟会不会影响到贝加尔湖的水质。
 
 
 
 
 
 STAGE EX
 
 
 虽然阻止了“超级猎鹰”,但是为何“超级猎鹰”会出现在鄂霍次克海,而”艾弗里”号会闯进从鄂霍次克海通向贝加尔湖的水下隧洞,他们的深层目的是什么,尤其是水下隧洞中的”艾弗里”号绝对不像是迷航,而是作为“先遣”为“超级猎鹰”引路。他们随船都携带了武器,令我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直到今天中午再次接到一个紧追不明国籍的商船的任务指令,做好飞行前检查后我再度飞往鄂霍次克海区。
 “根据国际海洋法,任何船只在驶入某一沿海主权国家的领海空间时,除了按规定通知领港员和海事部门外,必要时还要接受靠船检查,比如登临检查;如果有确实可疑的情况,领海主权国家有权利实施紧追,此之谓外国船舶通行的‘无害通过原则’。你就是负责驾驶飞行器紧追的那个人。现在的情况是该可疑的无国籍商船在我方的领海航行时做出过国际法所禁止的‘不友好’的行为——在船甲板上起降直升机等飞行器。我方海事部门已经向该商船发放警告信号了,但没有回应。请你在紧追的过程中谨慎行事,没有收到确切指令不得使用武力。”
 我用电台回应“明白”,继续向前飞行,总算看见那条堆满集装箱的货轮。满满当当的集装箱让它看起来和普通商船没什么两样。航行了足足有5分钟后,我发现有两条非民用船只正在朝两侧夹紧那商船。
 “什么?‘忠武公李舜臣’号?还有——‘崔莹’号?哪来的韩国海军?”
 “哔哔哔哔哔哔,哔——”我的机载RWR登时狂叫起来,雷达锁定告警像充了血的独眼一样闪烁着。“我被锁定了!进行紧急规避!”
 “你莫慌。就算他们真的想要攻击你,这两条还不是他们的主力防空舰,起码在113千米距离防空能力上只能追索单个目标,你有时间和速度躲避追索;要是换成他们的‘世宗大王’号呢,它的舰载AN/SPY-1D AESA雷达的多目标跟踪能力使得半径170千米处的范围都是禁飞区!”
 “它们难道就没有朝着我发射导弹吗?”
 “怎么可能。我确信韩国那群渔夫也不是傻瓜,在他们的商船起飞直升机之后他们肯定就蠢蠢欲动了,那条无国籍商船把国际法抛在一边的做法,虽然主观方面没有恶意,但是被我们抓住的把柄,我们就要紧紧撰着不放。”
 “如果韩国军队他们不攻击,他们又会怎么做?”
 “对于违反国际海洋法的任何行为,沿海国都有权利管辖,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只要符合某一项地域要求的,就可以发出警告、派遣紧追或登临的近海警戒力量。再说了,你现在驾驶的是‘狂风IDS’,西方军界的货色,像是韩国这种高度迷信欧美航宇技术的东方国家不在少数。他们也因该确定了你的机影,以为是他们的‘盟友’秘密增派的护卫,会稍微放松警惕……”
 “唰……”一道白烟从商船左舷的集装箱升起,有一枚导弹像离弦之箭一半朝着我的战机扑来。我立即将战机机首拉高,与此同时我的战机的反制装置瞬间被激活,自动撇出一长串热源干扰弹,化解了迎面飞来导弹的危机。我对着电台喊:“这货轮居然能够发射导弹!他们攻击了!请求开火许可!”
 “注意你要开火的目标。你的目的是制服他,而不是全盘摧毁。我放的海军陆战队已经上路,掩护我方‘信号旗’部队在韩国海军舰船有所异动时,‘信号旗’抢先登上那条你将要开火的可疑商船。”
 “紧追了这么久,我的燃料有些告急,按你这么说,如果中途折返就是紧追中断了,不能再紧追。那么要达成紧追任务,有没有接替的友邻单位呢?还有这附近有无加油机进行勤务实训啊?”
 “嘿嘿,是‘毒箭’普什卡廖夫你吗,驾驶狂风IDS的那位!你的驾驶技术不错,连不是我方的武备都能运用自如。现在你遇到了麻烦了吗,哦不,你想要吃‘独食’,独揽战功么?别丢下我们两位了啦!”加密频道突然插进了一道通话。很快我就从后视镜里面看见,一架米格-23Б跟随着一架苏-24М从6点方向跟来。分别是米罗若夫“绳镖”和克柳西津“石弩”两人驾机而来。
 “不管怎么说,我的燃料和武备都有些告急,我不是想争功,相反我是觉得怎么一直以来都是我在打仗,还要处处担任增援的角色就没人增援我。”我回应道,“告诉我,加油机在哪,我的燃料不允许我再接着追了!”
 “要我们代为紧追没问题,加油机伊尔-78在你9点方向300千米处以你的剩余油量来算不远,想要弹药就找8点方向的图-16要。还有我得飞低一点,因为‘崔莹’号上搭载的是号称‘青海部队’的韩国人的UDT/SEAL,我要飞到商船和‘崔莹’号之间的空隙当中来回穿梭,让他们想离开‘崔莹’号都很困难。绝对不许让‘青海部队’离开‘崔莹号’一分一毫。”
 “我看见了,刚才袭击普什卡廖夫的导弹不是韩国军舰发射的,恰恰就是从商船上面发射的,商船上并没有手持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人员出没,而是从一个集装箱里面发射的”。
 “说起来也有趣,我方的‘俱乐部-K’反舰导弹就是把4枚导弹放在一个集装箱里面发射的,而且发射控制台也放在集装箱内部,只要是能够运载集装箱的货柜车、火车皮或者是滚装船,都可以成为发射平台。这不,我放的工程师还设想S-400防空导弹也能够从集装箱里面发射的改造计划呢。”
 “那也就是说,在那条商船上的集装箱里面都是导弹,控制台也是藏在集装箱里,不需要通过商船的船桥下达指令,在集装箱里面的射手就可以自如地对设定的目标发动攻击。”
 “第二枚对空导弹又从集装箱里面发射了!”
 “打碎那个窜出导弹的黄色集装箱!”
 “‘毒箭’已经去补充燃料和弹药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碍事的吧。”“绳镖”锁定另一侧船舷上的黄色集装箱,一枚R-27ПС导弹从米格-23Б的翼下窜出,同时“石弩”苏-24М启动了СПС-5射频武器,无形的高能量热效应微波束流径直射向商船。从商船上发出的对空导弹终于脱了靶。R-27ПС导弹猛地栽进那个发射对空导弹橘黄色的集装箱,发生的爆炸冲击波把舷侧三个绿色的集装箱推下海里。
 СПС-5强大的射频干扰让货轮上的导弹沉默了5分钟过后,接下来米格-23Б和苏-24M轮番对着商船上放置的集装箱逐个“点名”,船桥若干部位受损、船艏楼甲板前端遭到冲击波破坏、后方艉楼遭碎片冲击导致大量海水涌入,艉楼里面的人员见状,从船舱里冲出,用沙袋垫高舰艏防护板位置负隅顽抗、调整了压载物位置等;而在防空方面那些人则亦有所加强,竟然把隐藏在甲板两侧安装的12.7mm双联装高射机枪都使出来了,并且搭设了自后部舷侧伸出的高射机枪位。忽然货轮后桥的一个蓝色集装箱又张开了魔鬼的大嘴,从里面窜出一枚看似无人飞机的东西直取3点方向而去。
 “‘绳镖’,是巡航导弹!迅速脱离队形,将那巡航导弹追上去击落!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巡航导弹是朝着海参崴的甚长波干涉测量基站而去的!别让基站毁于它的打击,否则我们无法得到更多的情报支持。截下它,我的射频干扰只能连续工作5分钟然后就要冷却3分钟,在3分钟过去前务必要把那巡航导弹打下来,我们好继续对付那商船上的集装箱。”
 我补充完了燃料和弹药,随即返回和“绳镖”“石弩”组成攻击队进行攻击,那一枚巡航导弹也被“绳镖”击落。采用了我和“绳镖”轮番发射导弹,“石弩”间歇性发射射频干扰使得商船的对空导弹无法锁定我们的机队。同样的方法再度摧毁了16个伪装成集装箱的反舰导弹发射筒和18个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追赶并截下来多达10枚巡航导弹。而为了使得我方的“信号旗”人员顺利登上商船,商船上的高射机枪座我们也没有放过一个。在命中8枚导弹以及4发缓落炸弹后于傍晚遭到重创,商船不得不停了下来。而跟随的“忠武公李舜臣号”和“崔莹”号见状自始至终没有任何除了前进动作以外的行为,当商船收到重创的时候,却分开队形急速离开了。
 此时我们看见在狼藉一片的商船上甲板中间有一个25米见方的舱门,里面堆满了棕褐色铁锈一般的不规则块状物……
 
 Ending
 
 
 “全是假的!这全是假的!海盗劫船是假的,商船运货是假的,韩国海军计划强行夺取并控制商船的事情——也是假的!”
 “那什么是真的?”“绳镖”不解地问。
 回到作战指挥室,长官指着“信号旗”部队在商船上得到的可疑货物样本和现场照片若有所思。“假装是一条货轮遭到海盗劫持,实质上是把在我方海域偷偷挖取的多金属结核矿悄悄装运走,就是照片上看见的铁锈色的圆块状东西,然后命货轮上的士兵全部乔装成海盗的模样,‘控制’商船的船长和主要船员,达到看起来是‘劫持商船’的以假乱真的虚像。‘超级猎鹰’上面也有残留的多金属结核矿渣土,我真是佩服美国人的想象力。‘艾弗里’号假装迷航闯入我方的水下隧洞,然后‘超级猎鹰’继续在鄂霍次克海区偷采多金属结核矿,声东击西;然后创设了‘海盗劫船’的假象,为了使效果更逼真还把韩国的护卫舰都叫过来演戏,更可笑的是在你驾机紧追商船的同时,他们还要我方‘协助扣押’商船。问题是这商船上的人其实也不高明,想到把武器藏在集装箱里面随时发射却搞错了发射的良好时机,被我们认为是动武,于是他们自己就把猫从布袋里放出来了!”
 “但……我们率先攻击也太过莽撞了……”“石弩”有些担心地说。
 “不管怎样,多亏了你和那两个队友果断攻击,把遮盖在丑陋事实上面的遮羞布扯开,要不然我们自己被偷被抢还替盗贼拉大车就是最大丑闻了。还好,我们阻止了侵略者,也保护了我们的财富。鄂霍次克海我们总把它当成自己的内海,自家的养鱼池、游泳馆,未想到这里的防护兵力实在是太薄弱了……总之‘毒箭’、‘绳镖’和‘石弩’你们三个,等着一觉醒来再给你们肩膀上每人涨一颗豆,兵力增减的事交给联防作战司令部们商量了去!”
 军舰和商船虽有不同,但能在海上航行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战时对征集的商船进行相应的改装,就可使这些非军事装备迅速用于军事目的。目前,许多国家根据这一原则,都备有应急性改装商船方案。人们可以把集装箱船加装飞行甲板,使之成为垂直起降飞机或直升机航空母舰,既可用于对水面目标的攻击,又可执行巡逻、反潜任务。普通的油轮,只要加装各种扫雷具,即可成为扫除水雷的专用船只。豪华的大型客轮,只要配上医疗设备,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医院。即使是远送各种物资的货轮,只要稍作改进,就可以充当运输船,把部队和装备运抵作战地区。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在发展海上远洋事业的同时,也考虑战时对商船的调用,以满足国家紧急状态下的战争需要。
 
 又过了一个月,俄联邦的《红星报》发表了署名文章,表达了鄂霍次克海丰富的海底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会导致国际争端升级的担忧。“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鄂霍次克海地区封冻的冰层下蕴藏着大量能源储备,各国争夺鄂霍次克海丰富矿产资源的大战很可能越演越烈。《自然》杂志世界版曾经公布的鄂霍次克海地区石油天然气储备分布图显示了全世界30% 未被开采的天然气和13%未被开采的石油天然气静静地躺在鄂霍次克海深深的海水层下,储量达有900亿桶的石油和几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静卧在鄂霍次克海圈内大部分浅水水域。到现在为止,这些能源仍受到快速流动的洋流和复杂多变的海洋天气的保护。
 “这份报告和分布图很可能会促使各国加紧争夺对鄂霍次克海的矿物开采权、发展旅游业和航海运输权和航道专属管理权。水下技术的进步给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带来方便,边境在鄂霍次克海圈内的所有国家正在认领属于各自的地盘。不论出发点好坏,还是科技边缘国、科技大国、科技强国和科技核心国家,都对开发鄂霍次克海有限资源的兴趣越来越浓。
 2001年俄罗斯向联合国提出对楚科奇海以北毗连区以及鄂霍次克海地区的领土划区勘界要求。但现在足足有加拿大、日本、挪威和美国四国正在介入。2007年俄罗斯海员乘潜水艇在鄂霍次克海水面下一地区的海床上抛放了一块刻有双头鹰国徽的界标状青铜标版。
 俄联邦地质调查局负责人看过《自然》杂志的报告后指出,与世界其它地区石油天然气生产总量相比,鄂霍次克海的储量相对较小。据称,他认为应该“避免匆匆忙忙得出结论鄂霍次克海石油天然气储量能在三年内扩大世界石油天然气产量。除了满足自给自足外,在鄂霍次克海我们看不到有什么能替代海湾国家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可替代资源。”另据《自然》杂志的编辑称,鄂霍次克海地区石油天然气储备分布图研究人员的制图方法是收集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这些数据由德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的科学家们提供。研究人员绘制沉积岩地图,然后将沉积岩与世界上化石燃料沉淀物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估测出鄂霍次克海地地区的能源储备。 这张分布图仅仅是对鄂霍次克海周围矿物的早期估计。“我们所做的一切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未开拓的世界,我们会尽力提供最好的地质信息。”说到海底多金属结核矿,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以锰为主要成分的海底多金属结核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临海,俄罗斯已经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储备国,最新发现表明,今后俄罗斯有望在战略上扩大对鄂霍次克海区的控制和管理。绘制该分布图的研究人员称,虽然他们对鄂霍次克海地区潜在的地质资源进行了正确的估计,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和经济方面的事情,他们不知道是否能短时间内大量开采获得这些石油天然气和海底多金属结核矿。该负责人指出,目前能源资源恰好是国际社会优先考虑的问题,不久就会考虑到其商贸前景。他将于下周出席一个英国皇家学会的会议,会上他将就鄂霍次克海地区政治问题面临的挑战做大会发言。
 他说:“穿越鄂霍次克海的航运业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具有极其高的效率和经济潜力,将会给海商贸易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会给渔业带来显著的效益。对政府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解决潜在的争端。他们需要想办法消除国际间的互相猜疑、暗中觊觎和紧张局势。目前不同国家针对各自的利益提出了许多主张。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关注各国在鄂霍次克海地区的共同利益,例如:环境保护与和平。”同时他也担心针对国际对话的论坛无法开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