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var 于 2015-1-10 03:24 编辑
一、
冯梅这天收拾完摊子回到家,发现刚上高中的女儿正在摆弄一个小纸箱子。
冯梅有点好奇,一方面是因为往常她回来的时候女儿都在屋子里写作业,另一方面是这箱子看上去明显是包裹,女儿平时也不是爱网购的人。
“今天回来这么早?”没等冯梅开口问女儿在干啥,她丈夫就开口了,她比平时早回来了两小时。
“上面下通知,最近可能有领导要来,各地县都得整理市容。”
冯梅在离家不远的一条街道上摆鸡蛋灌饼摊,平时受执法人员关照不少,只是现在提倡文明执法,队员赶人的时候也以言语为主。赶的多了,一来二去,连队长都认识她了,平时街上看见她就喊一声“冯姐”,他手下一帮人也跟着喊“冯姐”。只是这一声姐虽然喊得亲,赶上关键时候,该让你撤摊的时候还是得撤,非要你撤的时候,把理由一说,冯梅也不是不配合。
“哦。”她丈夫张洪只靠那一句话就理解了。
“饭还没做,我出去买菜。”老张说完就要出门。
自打几年前老张下岗以后,老张做饭,老冯出去摆摊挣钱,这是规矩之一。
还有,不管冯梅回来多晚,一家人都得一块儿吃饭,这也是规矩之一。
“别去了,卖的馍剩了几个,趁热将就吃。”
冯梅那摊是个多功能摊,早上卖鸡蛋灌饼,中午老张整好一锅面条端过去,晚上再卖肉夹馍,常年驻扎在一栋写字楼前面,专门供应一群白领,被那楼上几家小公司的员工戏称为早中晚三栖航母。早上员工上班路过前无一例外都得先喊一声冯姐早,这是例行公事,比打卡签到都重要。要是哪天忘了打卡,对老板说一句我真来了,不信问冯姐,老板也就不说啥了。
今天她这回来一早,虽说一群人没饭,却让她家里多出来一顿。
“现在吃?”老张问,
“现在吃,倩倩上高中了,早吃完早让她学习。”
“哦。”老张没听出来冯梅这是间接对女儿摆弄那个包裹表示不满。
“倩倩,吃饭了!”
“哦。”女儿回答的有点心不在焉,不过听语气心情倒是不坏。
冯梅从袋子里头掏出来三个饼放在桌子上。
“打稀饭不打?”老张问。
“不打,费事。”冯梅答。
“好,那咱喝水。”
“吃饭了。”看女儿没什么反应,冯梅又喊了一声。
“哦。”她女儿张倩这才恋恋不舍地做到桌子前,把那包裹放在桌子上。
“吃饭了别拿这个。”冯梅嫌那包裹占地方,她家桌子小。
“包裹?为啥不拆开?”孩子她爸一边说,一边拿了水壶和三个杯子过来。
“舍不得开,我听宋雅说包裹这东西都是开之前最期待,开的那一刻最快乐,开了以后就没意思了。”
宋雅是她班上一个同学,人称快递小公主,据说平均一天收仨包裹。
“拆吧,别跟你妈一样收了人家一盒糖半年舍不得开,一直到放坏。”
老张这说的是去年冯梅她一个同学从国外回来给她捎了一包巧克力,冯梅不知道这外国糖娇贵,给女儿拿了几个后舍不得吃,放了个把月结果全坏了,两口子因为这吵架,原因无非都是坚持没让孩子多吃几个是对方的错。
“瞎说啥!”冯梅瞪了老张一眼。
“好,我拆!”女儿没把父母的拌嘴放进去,她现在心情好。
女儿刺啦一声拉开胶布拆了包裹后,里头露出来个塑料盒子。
“玩具?”冯梅眉头一皱。“你都多大了还玩这个?”
女儿没搭理她,她正沉浸在那“开的一刻最快乐”中。
“又不是啥稀罕东西,就让她高兴高兴呗。”
包裹完全拆了以后,里头是个塑料盒,盒子里头看上去是个塑料小人。
“都高中了,你也不小了,这玩具娃娃有意思?”
“这不是玩具,是芙兰朵露。”张倩脸上还挂着微笑,看样子开了以后也没让她失望。
“啥?”冯梅没听懂。
“芙兰朵露。”女儿又重复了一遍。“是手办,可比那玩具贵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