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tryourbreast 于 2015-2-6 15:43 编辑
目前要在新年前發的3篇大考據文依然在痛苦填坑,閒來無事便花個一小時來科普個小東西。
香霖堂最後一話裡,討論了訊息和世界如何演變的問題。這種像終極答案42的問題拿來結尾確實不錯。
靈夢提到,世界有三個層面,分別是物理,精神和訊息。
客觀存在的東西構成了物理訊息,不客觀存在的構成了精神訊息;最後一層是數學訊息,即記憶或歷史,是最高級的東西,決定了宇宙如何演化。
為甚麼以完全相同的條件擲骰子,也不會擲出相同的點數呢?
因為第一次擲的時候,宇宙並沒有這樣擲過骰子的記錄,而再擲的時候已經有了上次的記錄。
在有擲骰子的結果的記錄情況下進行,和沒有的時候進行,在物理和精神訊息看不出分別,但歷史已經改變了。
訊息學裡有個法則叫Landauer's principle,表示任何對訊息進行的,不可逆的運算必定會造成熵的增加,目前已被實驗證實。
簡單來說就是,抹除資訊必定會增加熵。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矛盾:要不你擁有了額外訊息(就算沒有人知道,不影響第二層面,第三層面還是改變了);要不抹除這訊息後熵增加,第一層面已經不一樣了。
無論怎麼做,三個層面都無法同時保持一致,因此宇宙不會回到當時的狀態。「條件完全相同」的假設無法成立,自然也無法確保結果相同。
靈夢的直覺感受到了第三層面,於是便會以自己的行動主動去影響概率,讓宇宙的演化偏向自己想要的結果。
量子物理有一點難以讓人(其實主要是物理學家)接受,就是用來描述特定粒子狀態的那個叫波函數的東西,取決於系統裡所有東西的位置。
經典物理裡我們處理問題一般是兩個步驟:物理釋放場,場影響物質。於是有了電磁場和重力場的概念。有了場,我們就可以把全局造成的影響,推卸到場隨時間的改變上;粒子就可以自己的位置與自己的時間,決定自己的軌跡。物理學家就是不喜歡全局性的理論。
但是量子物理不一樣,波函數必須決定於系統中所有粒子的位置。能像經典物理般,將其他粒位置的影響壓縮成時間軸的理論又叫local hidden variable theory,實驗證據已經否定。
也就是說,就算很遙遠外的南門二突然爆炸了,對骰子的結果也會有影響,即使程度可能跟你撞牆而穿了牆的概率的大小差不多小。
那麼,既然骰子擲出甚麼的概率不是只決定於骰子當地的情況,自然可以以主動干涉去影響結果。
量子糾纏就是這樣情況。
(p.s:量子糾纏不違反訊息以光速行走的假設,因為你得測量粒子才知道結果。
測量第一顆粒子後,你再待另一粒子的結果以光速過來再測量,才會看到結果,才看得到量子糾纏。過程沒有超光速。
事實上,取決於觀測者和粒子的姿勢,兩邊結果出來的時間可能不一樣,可以同時出來,可以另一顆粒子的結果更快出來。反正不要分開考慮它們就好了啦,兩顆粒子屬於同一量子系統的)
靈夢敏銳的觸覺可以察覺到這種事情,大概平常也有無意識中在這樣做吧。像三月精裡渡河的那一次。在外人看起來就跟幸運沒有分別。
另外再補足一下,量子訊息學有幾個重要的結果,都是針對量子訊息的基本單位qubit的(相對的,經典訊息學訊息基本單位是bit,一個取值1或0的東西):
No-teleportation theorem:任意qubit無法被完全,準確地測量。
No-cloning theorem和No-deleting theorem:任意qubit不可被完全複製,或完全抹除。
Quantum teleportation:即使qubit無法被複製,qubit可以可以從一個粒子移動到另一個粒子而不被改變。也就是你沒有複製貼上或打開文檔的權限,不過你可以移動文檔,由一個儲存空間移動到另一個。
No broadcast theorem:…但是你只能移動至僅一個儲存空間,不能搞一個像RAID1的儲存方式。
上面數個結果都是由範疇論的量子力學推導出來的,基本上就徹底抹除了兩個自己的可能性了。遙距傳送人類還是有可能的,大家不要慌。
說了這麼多物理的東西,相信大家都看不明白吧,不要怕,下次我們會走進拓樸(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