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宴之敖者 于 2015-3-7 07:20 编辑 
 
 “百年身怨圣辇舟,千载恨埋五重楼。 他年恨散怨销处,卧水潜龙归香洲。” 
 这张写着一首半通不通的诗的纸条,是她父亲升仙之后留给她的唯一东西。其时她的仙术也已经略有小成,走遍了名山大川,终于找到了父亲的踪影;但父亲隐于一间斗室中,对她这样说道: “你身具仙人骨,命中有日柱,这都是成仙的条件。但你的眼皮层次过于分明,耳朵外侧又总是发红,目光飘移,肉不附骨,这又是邪气之相,看来你将成为妖仙了。我们还是不要见面的好,这个你且记下,大抵是你一生之事,以后必定应验。” 说着,把这张纸条从门缝里塞了出来,任凭青娥怎么叫门,里面都没有声音了。 
 那之后又过了三十年。她寻遍了天下所有被叫作“香洲”的地方,一直远到新罗、高丽,也有大小数十处符合名字的地方了,哪怕有个“香”字,青娥都会去看看,但都不是安身立命之所。有一天偶然间来到沧海之东,心血来潮,乘上一艘前往扶桑的货船,渡海去也。 
 “请问这附近有什么被称为‘香’的地方吗?” 城外的一间酒馆里,往来端菜送酒的小女孩子突然被一个戴着斗笠的人这样问了。小女孩子想了一想,反问道:“客人您在找什么地方?” 那人沉吟了一下,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总之你想想看,有还是没有?” 这时老板叫小女孩子去招呼刚进门的客人,小女孩子应了一声就跑走了。青娥匆匆一饭,也不计较饭食好坏就出了门。 转眼间她在扶桑也呆了五年,基本行遍了整个国家,也没有寻找到符合描述的香洲。 有时她忍不住会想。大概父亲是错的,根本没有那个地方,只是他随口乱编的;即使有,他也没有指明到底是哪里,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为的只是打发自己快走。虽然她现在已位列仙班,三五十年对她而言只是弹个指头的工夫,但仍然会感觉到空虚。尤其是一个在过去的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人,不负责任地将自己抛弃——而且是两次的情况下,她甚至会怀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走上这条道路,直接死去比较好。 她想,这是这个国家最后一处自己未曾探访过的地方了。如果这次还是没有,那么就忘掉过去的一切,随心所欲地活下去算了。至于寻短见,她可没想过,但也知道,失去了目标的人生与死亡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这里正处于这个岛国将近中央的地方,地势复杂多山。樵夫与猎人有时也会迷失于群山之中。即使是身具仙术的青娥,也未免望山兴叹。她想,自己还是需要一个向导才行。 她在最南方的一座山脚下找到了一间樵夫的小屋,无疑,这是最符合她要求的地方。她刚一敲茅屋的门就有人来开,正是前几天在酒馆里碰到的小女孩子。 
 “你怎么在这里?” 
 “那间酒馆是我叔叔开的,我之前去投靠他来着。” 
 “那你现在怎么会在这里?” 
 “他对我不好,我就跑回来啦。” 
 “你父母呢?” 
 “唉,客人您难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吗?哪有父母在世还要去投靠叔叔的人?” 青娥笑笑,不再说话。她没在小女孩子面前揭露自己的身份。不过她既然是樵夫的女儿,那么正好顺水推舟将她雇为向导,两人正在山林中穿行。据小女孩子说,再翻过五座山,就有一座被称为“香积之山”的地方,据说是某位神灵的居所,正合青娥的意。 
 青娥有几十年未曾走过如此之多的山路,还没天黑就累倒了。两个人随便搭了间草棚子权且过夜,又生起了一堆篝火驱兽。她们吃过了干粮,躺在草席上准备休息,但可能是太累了的关系,青娥反而有些睡不着。在白天的交谈中她知道小女孩子叫芳香,这里的人们多有名无姓,与自己的家乡不同。无论是文化还是物质上,都与大陆相差颇多,这仅仅是其中之一罢了。 她一转头,芳香也没睡着,正看着自己。青娥笑道:“你看什么?” 
 “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客人你不是这个国家的人吧?” 
 青娥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说实话,最后还是承认了:“我是海那边的人。来这里找一样东西。” 
 “是吗?据说那里的人过的都是神仙一样的日子,还要到这里来找什么?” 
 青娥的表情抽搐了一下,她突然觉得,难道这小姑娘其实没这么简单,早已看穿了一切?否则怎么每句话听起来都像是试探。 “这个嘛,如果找到了,会给你看的。” 
 “是嘛……” 芳香不再说话,大概是竭力想像青娥要找的东西有多么匪夷所思。青娥疑心生暗鬼,一直等到芳香睡沉了之后才合眼,但心里也总是提防着,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上了路。 
 她们找到香积山已经是十天之后的事情了。一路上芳香总是神仙、仙人的不离口,青娥总觉得影射自己,心里一直不舒服。明明就快到了,眼看着就能摆脱这个讨厌的向导,却偏偏下起了雨,两个人不得不砍树枝搭窝棚避雨,暂时停下了脚步。 
 “哎呀——这不是仙人不愿意我们去打扰她,叫我们在这里停下,赶快回家吧。” 
 “芳香你还真是对仙人很执着呢?”青娥故作无心地问道:“难道你也想成为仙人吗?” 
 “那怎么可能呢,我只是一个凡人罢了。”芳香一直嘻嘻哈哈的表情变得沉重了一些,过了一会才问道:“这世界上真有仙人吗?” 
 青娥思考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不撒谎。“有。” 
 “既然是海那边的人都说有的话,那就是真有了吧。——可是我还是不相信。” 
 青娥觉得自己快被气死了,难道是自己这么多年甚少与人交流的关系,这一路上尽是被这个小女孩子在交谈中占上风,心想如果不是我还有大事在身,这会儿早就用道术教你做人,不过眼下还是低调些比较好。于是她悻悻道:“为什么?” 
 “我娘在七年前……去世了。那时我和我妹妹还小。我爹就骗我们说她被仙人接到了天上。后来我妹妹也死了,我爹又说她被成了仙人的娘接走了。我那时信以为真,所以天天对着天祈祷,想让我娘把我和我爹也带走。” 芳香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再后来,我全家只剩下我一个。我也当然不相信是我娘把我爹也带走了,她那么爱我,当然不可能忍心我在这世上一个人孤零零的受苦。可是——可是啊,我有时还是忍不住想,如果这都是真的——我娘真的——那该有多好?” 
 “所以你上过这座山吗?” 青娥对芳香的感伤有些共鸣,但也仅仅是有些罢了。她大胆的猜测被芳香证实了;实际上从芳香带路的熟悉程度上来看也是如此。 “一年以前曾经来过这里。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勇气登上山顶就是了。” 
 “怕什么?是怕看到你娘?还是怕……” 还是怕看不到?几十年前,青娥也有同样的困惑与担忧。如果真有道术的话,自己也真的能学会,这样就真的能找到自己的父亲吗?但当时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因为不想让自己后悔,同时也为了打破自己的幻想。不过现在的芳香,显然还不敢走那一步。 “明天。明天你带我上山,到时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次日,雨过天晴。虽然山势陡峭,但青娥已经没有了什么忌惮,一路上都用道术暗暗铺平了脚下的道路,两个人没费什么力气就登到了山顶,当时正是清晨,红日初升,轻风拂林,鸟鸣遍野,残月渐隐。青娥也曾经遍访名山,此处山上的风景确是不错,但也不算多出奇,她关心的是其他事:此处是否就是所谓的香洲?或者说,这里有没有什么仙人? 
 天地之间忽然变得寂静无比。山顶上只有青娥和芳香两个人,除此之外连走兽都没有一只。两个人在山上站了很久,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眼里全是失望,而青娥的失望比芳香更甚。 
 “看来我们都没找到想找的东西。” 青娥走到山崖边,捡起了一块小石头,抛来抛去。最后一丝希望也断了,但对她而言恐怕也是意料之中;结果真的到来时也不算有多大的打击了。她把小石头扔向芳香,脸上倏地现出微笑来。 “不过,恐怕我能解开你的疑惑。” 青娥在脚边放下了两串钱,这是说好的酬劳;然后她向后一仰,直直地摔下去,耳边是呼呼的风响,但芳香的惊叫声是那么刺耳……她看到了芳香正站在崖边,不知所措。 然后发生的事让芳香终身难忘;一道青气从山底猛地钻上来,钻到了九霄云外,驱散了晨雾与云气,转眼间朗朗一轮红日挂在头上,青娥虽然人影不见,但声音真真切切地传了过来:“小姑娘,你现在知道了,这世上真有仙人.” 
 几十年后,有位明经博士叫作都言道的,写了这样一篇故事: 
 
 我(都言道)去年在野外纳凉时,听猎户讲过这样的一件事。说多年前有一位樵夫的女儿,在樵夫死后没有出路,不得不去投奔她开酒馆的叔叔过活。她叔叔对她很不好,经常打骂她。有一天一位渡海而来的仙人来到酒馆,怜悯她的遭遇而把她带走了,要她为自己找一个方便修行的清凉去处。于是小姑娘带仙人到了一座叫做香积山的山,仙人感谢她的向导,赠她黄金二枚,但她不愿要黄金,而想要与仙人一起修行,可是仙人没有答应她,在她面前消失了。之后她就在山脚下搭了座小茅屋住了下来,靠设陷阱捕捉狐兔为生。就这样过了三年,她能看到仙人在半山腰的地方向她招手,她跑过去时仙人却消失了,这之后她常常能看到仙人,而仙人的距离离她也越来越近。直到有一天,仙人与她之间只离着十几步,仙人对她说:“我何尝不想与你共同生活?但你没有成仙的命格,勉强也是无用。现在我去求告掌管生死的泰山府君,他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了。”小姑娘很高兴,又在山下住了十天,把还剩下的一些生活用具赠给了时常接济她的一对樵夫老夫妇,并且对她们说自己将要成仙。老夫妇看着小姑娘上了山,也在身后偷偷地跟着,一直来到山顶,小姑娘像是与什么人说话,但看不见人影。随后小姑娘就跳进了山涧溺水而亡,她的尸体过了半个月才在下游找到,神奇地没有什么外伤,脸色神气都与活人没什么两样。老夫妇将她在山脚下埋葬了。后来坟墓被地震毁坏,老樵夫的儿子发现那墓里除了两件衣服之外并没有尸体,周围也没有野兽的痕迹,怀疑小姑娘是真成了仙,就把衣服重新埋葬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是老樵夫的侄子,小时候也曾经见过那个小姑娘,还记得她的名字叫芳香。 
 至于都言道之后改名为都良香,是否也与这个传说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一百年又一百年,直到时间都变成足以忘却的东西。 
 “百年身怨圣辇舟,千载恨埋五重楼。 他年恨散怨销处,卧水潜龙归香洲。” 青娥叹道:“圣辇船和五重塔,也算是我折了大便宜的两个地方了。想咽下这口气,恐怕还得两千年。” 芳香——现在她叫宫古芳香了——头上没贴着符咒,看起来有些生前的神彩。芳香笑笑,说:“还有后两句呢?” 
 “唉,从预言来看,似乎我找到‘香洲’之后也就没什么怨恨了,之后也没什么好说的,不然他为什么不往下写?” 
 “不过现在我们身处幻想乡内,想出去没那么方便了。要不一定要走遍天下,看看香洲到底是什么地方。” 
 娘娘哼了一声,转身出了门,走了几步看芳香不动,唤道:“走呀。” “去哪里?”
 
 “天这么热,当然去湖里纳凉。” 
 “要说凉快,哪里有地底凉快?客人您是不知世事的仙人吗?” 
 “没错,老娘就是。你赶快过来给我撑船,香洲不着急找,你先把香舟给我划起来吧。” 青娥双手一叉腰,头一昂,拿余光瞥着芳香。芳香苦笑一下,往外走出去,抱怨着:“唉,想不到我当年给一位仙人带了路,没想到竟是上了贼船,从此不论生前还是死后,都离不开她了。”虽然是抱怨,但脸上带着笑意,柔情无限。 
                                                                                                                                                               -END- 
 
 
                                                         | 再说几句废话吧。  1、开头的那首诗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改自唐传奇《红线》中的一首诗: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我胡乱改动了一下而已,非常非常非常蹩脚,看官休笑。  而最后两句多少化自传说中和坤的绝命诗“他年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作后身”,同样非常非常非常蹩脚。想作诗,没一二十年的底子下不来,押韵难,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自然地表达出来而不填塞生涩更难,这方面我只能说我还有太多的课要补了。  另外最后一句暗指芳香投水而死,我想不用太多解释了。
 
 2、当然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对青娥念念不忘的芳香,与对芳香念念不忘的青娥,最后两个人突破了生与死,凡与仙的阻隔而在一起。但其实仔细想想,就能看出另一层意思,或是恶意:泰山府君是掌管生死与寿数的,换句话说青娥想办法削减了芳香的阳寿,而芳香最后的投水而死也同样说明了她可能是在受到诱惑的情况下投水的,幸福与美好只是她的幻觉,而真实可能更加的冰冷。一个有可能好好地活到死的人因为与青娥搭上了关系,被青娥看好,人生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觉得如果有人能发现这点,我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3、至于结局,我想完全可以认为又是随诸君想像了,那就是没贴符咒这一点。关于这个,我不想多说什么,各位自己体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