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6711|回复: 16

[讨论] 【随笔】关于东方等作品的文化性,以及对待思考应有的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8 0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地址:http://touhoudog.net/other/911/
这篇是晚饭后散步的时候看到某贴有感然后用手机打的,
因为是想到哪儿打到哪儿,所以内容有点随意请注意。
——————————————


实际上东方Project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其范围和深度已经远超过原作者本身了。
因此分析东方Project对于人与事物的影响,剖析其社会价值,远不应局限在作者身上。
不能以作者有无想到,来判断东方Project有无此种影响,有无这些内涵,有无导致某些社会现象。

举几个例子,
比如东方警察现象,是东方Project文化现象中,一个非常有名且典型的衍生现象。
然而此种现象,并非是原作者zun引发的,也不是原作者zun促成的。
因此分析东方警察,就不能局限在zun有没有想到,有没有做什么。

二次创作也是一样,经由原作的影响,无数人创作出了缤纷多彩的二次创作,这些二次创作都是基于东方的原作的,是原作的衍生品。
从原作的基础上,二次创作衍生出那么多新的设定和创意,可以说,二次设定和二次创作,是从原作中分离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的,换句话说,也是从原作中分析出来的。
这些分析出来的东西,九成九都已经超过原作者zun想到的想过的东西了,然而就可以说分析出来的这么多原作者没想到的东西就都没用?
那么所有的二次创作都是没用的。
二次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比原作者想的多的思维模式。
甚至可以说东方Project如今绝大多数的文化构成,都是基于比原作者想的多。
就不说STG中规划的路线和技术方法,FTG中的神奇连段,也都是原作者未曾想到的。

因此在东方这个大文化中,作者有无想到,是不应当作为一个阻碍思考的壁垒的。

举一个对于分析原作对人心理影响的最佳例子吧,不过由于这个例子太敏感,我不说太细了,
日本曾经发生过一起重大的街头连续杀人案,而这个犯人,是个东方爱好者,他喜欢咲夜,喜欢永夜抄。
他在监狱里写下了一本标题类似东方永夜抄的书籍,并且推测他的杀人方式有模仿咲夜的因素存在。
我想,对于想分析东方Project文化,与人和社会的影响的学者来说,他都是一个很典型的材料。
然而,zun在游戏里,主观表达了怂恿玩家杀人的意图了没有?

明显没有,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东方对于这个人的影响,是完全超出了zun的预期和能想象到的范围的。

因而,分析东方Project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完全不能也不该局限在原作者身上。

东方Project是一个文化,他远超原作者的范围。

有人曾经普查过,他发现油库里这种东方的衍生文化,非常的流行,甚至不知道东方的人也会知道油库里。
那么分析油库里文化的时候,需要考虑zun吗?

不需要,油库里的诞生到流行,甚至和zun就没什么关系。

一个如此流行的东方Project衍生文化,却是完全脱离原作者的。

而且就连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会去研究的,东方Project为什么会火,也必须不能局限在ZUN身上去思考,因为东方的火,是ZUN的预料之外的。

因此,分析东方Project文化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局限在原作者有没有想到这些。

答案是,没有。

原作者是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但是原作者不是文化的全部,也不是文化的边界。

再举个例子,
LL爱好者跪地铁,跪展板。
这种文化现象,
在LL的策划人的计划中吗?在制作人的计划中吗?在脚本作者的计划中吗?在9位小姐姐的计划中吗?

不在。

文化现象,不是局限在原作者身上的。
也不取决于原作者想到没想到,想过没想过。

很多人把对于东方Project的研究与分析,和考据混淆了。

考据只是研究分析里的一类,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类而已。

而一设考据,又只是考据的一类而已。

实际上只有一设考据需要完全忠实于原作,需要不逾越原作者所思所想。
只有一设考据,才必须不能比原作者想的多。

而其他的考据,不以发掘一设为目的的考据。比如以搞出更多有趣neta为目的的考据,比如以进行二次创作为目的的考据,都是完全不需要局限在原作和原作者身上的。
考据尚有这么多种不需要局限原作者的类别。
而比考据范围更大的文化分析,则有更多的不需要局限在原作者的门类了。

甚至还存在可以无视原作者的东方文化分析门类。

道理很简单,东方是一个文化。
原作者是这个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他不是全部。

举个直白的例子,
你开发一个规划和玩法的时候,开发一个新连段的时候,
需要考虑zun想没想到过吗?
会仅仅只因为zun可能没想到过这种打法,zun可能没有这种技术水平,zun可能搓不出这种连段,就放弃使用吗?

最后说说分析的本身。

东方相关的分析这么多,我们能说它们都对吗?
当然不能,很多不仅不对,甚至还有很大的问题。

分析研究,本身就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结论,准确的结果。
它会受到分析的过程,手法,分析人的逻辑能力,知识面,分析时收集的材料文档证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普适性,等等无数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和过程出现纰漏,任何一个地方分析人想错了,或者没想到,都有可能导致分析人得出一个部分错误,甚至完全错误的结论。
抑或是,分析人得到的多个结论中,有的对,有的错。

这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研究能在一开始就确保结论正确。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错误,改进,错误改进的。

过去的学者,也许他一辈子的研究,在我们现在来看,可能都全是错的。
但是这也不影响,如今的学者继续自己在未来正确与否还不好说的研究。

东方的文化研究也是一样的,
没有哪个分析者能确保自己的分析一定正确,尤其是东方这种松散但是又有一定的内部结构的文化现象。

在立命馆大学发表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研究,是不是正确,不好说,
有没有脱离实际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是有的。
他们确实有想多的地方,然而这并不是比起原作者想多了,而是比起现实实情,想多了。
他们的样本数量也许不够,也许偏差了,他们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也许目的性太强,而导致被结论牵着走了。也许他们对于东方Project这样一个文化,了解的不够透彻。
但是,他们进行的是学术研究,
他们收集,整理,分析,敢于从自己的分析中提出结论。
这就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做的事情,普通的东方爱好者没有能力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做。

那么对于持有学术研究态度的学者,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应该嘲讽他们吗?

自己既没有调查分析,也没有逻辑推理,
仅凭借自己浅薄的经验之谈,就将对方批为错误的吗?

所以我说,对于学术研究,对于认真思考的人,
至少要以同样的认真态度去对待。
这是最基本的尊重,对于人类智慧的尊重。

不然的话,与那群坚持认为手机信号塔致癌而强拆了自己村子里的信号塔,导致自己打不了电话的愚昧村民,
有什么区别呢。

人如果不思考,那就只是根芦苇。

对于东方Project这样一个文化,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其持有最基本的认真对待的心态呢。
对于认真研究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持有最基本的尊敬之心呢。

如果抵制认真思考,抵制研究,而以不思考放弃思考为荣的话,
那就真的,只是根芦苇了。

也许,只是一个潜意识,
只是一个「想那么多有什么用」的潜意识,
也许,只是一个别人嘲讽我也跟风玩梗的氛围,

但是,一旦养成了习惯,那么对于整个环境来说,都会形成一个「想那么多没用,自己玩的爽就好」的不思考氛围。

到了那种时候,
再想要思考,就晚了。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鼓励或怂恿大家都去搞什么研究,都去分析什么东方文化,那不现实,也没意义。

我的目的是,希望有耐心读到这里的各位,

假如过去不够尊重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话,
也能够意识到,东方这样的泛acg文化,是有其深厚内涵和研究价值的,
不论自己是否有兴趣研究这些东西,
都能够尊重持有认真的,研究的心态的人。
也许他的研究有问题,他的结论有疏漏,他的能力还不足。
但是,请不要使用诸如「研究虚构的作品根本没意义」或者「作者不过是胡写的」,这种极端不合适,并且还伴随着反智心理的理由,去批判对方。
尤其是在,并没有看懂或者根本不想细看他究竟在说什么,而只是凭感觉去判断他说的对不对的情况下。

假如本身就是喜欢研究,喜欢深入思考的话,
希望我的这些话,能给你一个鼓励,一个支持。

以思考去对应思考,这才是对思考的最基本的尊重。
发表于 2015-5-28 0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方面赞同。
学者是指 http://philosophi.ca/pmwiki.php/Main/ReplayingJapan2015 这个吗?
个人认为他们这不算持有学术研究态度。他们更像是从结论中推出分析,而不是从分析中提出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07:4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07:5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08: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有很多一设考据党早已经偏离了原作者的思想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09:5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3ctd 于 2015-5-28 10:39 编辑

不太喜欢那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鄙视爱好者的学术研究
ps: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在一些大学所举办的学术研讨,因为没有社团能比过一所大学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把东方文化作为学术研究了,无论如何这对东方都是好处远远大于坏处的,就算再不专业,就算真有人只为骗津费,也应该尝试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总是有人用看待一设考据党的眼光去看待研究东方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神道的信徒在面对丸山真男对日本宗教家、思想家进行解构重组时的情况。。。

点评

对最多也就见惯了圈内考据党的发言的他们来说,跳出圈子内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研究东方是荒谬可笑的。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东方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既然是社会现象那么被学者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发表于 2015-5-28 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15: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
无论是热爱东方的,还是对东方不感兴趣的也好
对于一份研究,我们要肯定的是研究者那份热心
最后才去探讨这份研究的重要性,而不是对研究者过多无脑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15: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欧美的研究方式,施行的教育,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说实话,一味的鄙视确实值得反思,但是假如读不到那些欧美人研究的原文的话恐怕只是无法评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17: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很简单的逻辑总是被有些人有意识无意识的忽视,结果就产生了愚蠢可笑的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02: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