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2943|回复: 9

〖鲁迅资讯〗日本日常系动画末日即将来临!?吉卜力已经成为过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 18: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对于动画业界来说是颇为复杂的一年。总体而言由迪斯尼领头的外国动画电影持续成为话题,而日本本土的动画虽然依旧保持着迷人的生态,当中却只有极小一部分优秀的作品能被普通大众熟知,大多数良作即便本身素质不差,但也只能在核心动画迷当中传播。本次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并深层剖析近年来动画业界产生的问题,纵观业界全新的格局。

  2014年8月,吉卜力工作室电影制作部门宣布解散,理由之一是宫崎骏 的引退让剧场作品无法继续维持定期供给。另外,吉卜力是一家在动画业界较为少见的正式员工制公司,对待员工的福利非常完善,也因此在经营方面不堪重负。那么吉卜力的解体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会解放吉卜力的动画师们,让他们的能力应用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去。然而也有人反驳称在目前以TV动画为主的业界当中,较快的节奏以及低廉的报酬让吉卜力画师们很难发挥出吉卜力作品那般的业界最高水准。

  即将于本月上映的细田守监督作品「怪物之子」中,据说将会有大森崇、高松洋平、西川洋一等多位原吉卜力美术大牛STAFF们参与,届时便可以看出吉卜力的遗传基因究竟是否会刺激业界的整体水平。那么说到「怪物之子」,让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制作阵容。「怪物之子」的制作阵容是老铺Madhouse曾经的制作人斋藤优一郎于2011年一手打造的,斋藤自「穿越时空的少女」以来,一直担任着细田守监督作品的制作人。由Madhouse的原创业成员之一丸山正雄在2011年建立的MAPPA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这样,近年来从大手工作室独立或是移籍出来建立小型工作室的例子非常多。原GAINAX成员建立的TRIGGER、原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井阳次郎监督所属的Studio Colorido、原Production I.G成员建立的Wit Studio等,均为2011~2012年诞生的动画公司。

3.jpg

  这股风潮背后有几个理由值得注意。首先是老手制作人们一直在籍,机会无法移至年轻一代身上,这在一般企业当中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其次,所属制作人由于想要参与特定的作品或是与特定的监督进行密切的合作而离开组织。从斋藤的情况来看,他为了不破坏和细田守的一对一体制而决定独立。某一TV动画系列虽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由于原制作公司因为诸多理由而无法制作续篇,系列的制作人便可以从原公司中独立出来成立新公司并制作续篇。同一位制作人可以保证作品质量,今后也可以从原公司接受不少工作。这样的生态无疑会在吉卜力解体后的大放异彩。

  ■黑企报道背后的宽松世代动画师

  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年四月,NHK报道称新人动画制作者的平均年收入为110万日元,把“黑色的动画产业”这一敏感话题推向风口浪尖。然而实际上这一数字来源于日本动画家/演出协会公布的「アニメーション制作者実態調査報告書2015」(动画制作者实态调查报告书2015),所谓的年收入111.3万的仅限于“动画衔接”(负责制作连接原画的一系列动作的STAFF,多由新人担当),而监督职位上的平均年收入为648.6万日元,总作画监督为563.8万日元,制作人为542.0万日元。总体而言确实算不上是高薪类职业,但只要能够留下业绩的话还是可以以此为生的。另外,想要成为自由制作者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实力,以自由画师来说,作画的功底和速度便是最关键的要素。

4.jpg

 不过近年来,宽松世代(ゆとり世代)的浪潮也开始逐渐席卷动画业界。曾经的新人从业者如果无法到达标准的水平,只能灰溜溜地辞职并转移至其他业界。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并非如此,他们不太能够从自己的能力不足中感受到悲哀。按动画衔接每一张200日元来算,若是画不好就很有可能会没饭吃,但他们住在父母家所以并不困扰,像这样毫无上进心的年轻人近年来正在不断增多。志愿成为制作进行的人却连制作进行这一工作的概要都不明白,抱有一边工作一边学绘画的学生心态的年轻人也不占少数。另外,许多报道称为了追求效率以及成本,近年来大多数动画衔接或上色工作都交由海外公司,这样一来日本国内的从业人员将会被进一步压缩,导致动画产业空洞化。但究其根源,动画人才的育成才是首要问题。

  ■目前的制作系统将会在5年内终结?

  然后让我们再来看看作品风格的趋势。“日常系动画正在面临终结”这句话出自一位动画评论家之口。所谓的“日常系”指的是,剧中有多位美少女登场,并描绘她们平淡日常的风格的作品。最早的开端为2007年的「幸运星」,之后此类作品层出不穷,直至2015年其势头暂时减缓。日常系作品中的角色大多被“萌要素”占据,因此其商业目标也必然是所谓的“萌豚”。“萌豚”是一类极度喜爱萌系特化角色的阿宅们,同时他们也是大手笔消费限定版BD或是周边商品的主力军。不过因为日常系作品的缩减,萌豚商法正在走向末路。代替日常系作品登场的是谁人都可以轻松享受的青春群像系作品,例如2011年的「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等。这一方式虽然让更多的普通人接触到了作品,但再也无法通过萌豚来榨取单人次超高消费。

 换而言之,动画作品的资金回收从短期型回报转变成了长期型回报,然而在去年它并没怎么奏效。配信以及周边商品的贩卖,Event的收入等,整体收益没有能够填补赤字。即便如此,新制作的动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悉,TV动画的每话制作成本相比于2005~2006年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另外,剧场版动画上映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观影人数却在持续减少,由此导致剧场版动画的预算有缩水的倾向。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就连火热的「起风了」也只不过仅仅达到了收支平衡的程度。前段时间庵野秀明监督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目前的动画制作系统已经危在旦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用20年,只要5年就够了。”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大型的动画工作室确实还会存活,但仅仅依存于一两家大型工作室的中小型工作室将会面临危机。”字里行间甚至透露出一股“5年都不需要”的意味。

 ■观众花钱就能拯救业界!

  因为网络环境的发达而导致了版权的侵害,吉卜力制作机能的丧失,业界的体力槽即将见底。不得不再次强调,动画业界是时候忘记宫崎骏了!“次世代不应该继续留念或寻找宫崎骏,索性多做一些像「LoveLive!」那样能够让观众纯粹享受的作品来得更好,这样资金就能运转过来了。”尽管这是一个很极端的意见,但话糙理不糙,无法得到观众认可的作品再有内涵也会走向死亡。另一方面,真正追求艺术性的作品也在不断诞生。5月上映的原惠一监督的作品「百日红 ~Miss HOKUSAI~」虽然票房上不如人意,但它确实不失为一部结合了时代考证和高质作画的良作。从类型以及内容上来说,「百日红」制作组肯定已经预想到了票房会比较惨淡,但我们应该为制作了这部作品的Production I.G喝彩,日本动画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可以把它作为商业作品发布,换句话说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即将于2016年上映的片渊须直监督的「在这世界的角落」也是一部与萌豚商法或“纯粹享受的动画”无缘的作品。

 有不少人认为在兴趣上花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非也。为正确的事物花费力所能及的金钱是再正确不过的说法了,动画产业就像一部引擎,观众们的每一分钱都如同汽油,其中蕴含了驱动“日本动画”的能量。为动画花钱,只有这样做才能在五年后十年后也继续看到有趣的动画。

  本文中引用词句均出自目前业内一线制作人或评论家之口。

  (本文作者:「电影旬报」编辑稻田丰史,著有「“日常系动漫”走红法则」一书)




发表于 2015-7-3 2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麼說吧,都覺得3ds的火紋新作鯛鯛鯛,各種好賣,但是你和嗷嗚說那真是火紋?開玩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2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面临方向性调整,而我们却连将来的路都看不见。

点评

我们家哪有马啊,只有骡子。  发表于 2015-7-6 08:46
别人家的骆驼瘦死了,还比我们家的马大。  发表于 2015-7-6 0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4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社会在发展,代沟是必然,不仅仅是动漫产业是如此呀……
只不过不代表动画还是小孩看那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4 10:0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4 10: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4 13: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兴趣花钱很正常的吧~喜欢看书买一本  喜欢画画买支笔  喜欢动漫支持一下正版  完全不愚蠢嘛~
日常系也不会消亡的~已经风光过了~接下来就是进入稳定期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5 1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全文上下牛头不对马嘴?是汉化失误还是原文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0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不论为兴趣花钱这点到底值不值得全面化提倡,毕竟现在的孩子,兴趣什么的,实在有些方面难登大雅。。。
加上的动漫的发展趋势,就像游戏产业的即时战略类早已陷入低谷中的低谷一样,动漫也开始因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走向可以说不可逆转的方向。时代不同,受众不同,即便相当大言不惭的说动画是不分年龄层的,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动漫市场,要么面对孩子,要么面对青年人,其他年龄阶段的受众实在是爆发力有限。
但是,动漫甚至时代引导潮流趋势的发展,现在的动漫产业,却可谓是让人大感不如前,大失所望。现在粉丝们口中的神作是越来越多了,但是神作真的有这么多?再之,动漫是讲究商业化的,不是拿艺术当食量,或者说那个时代本着艺术和良心迸发的作品是越来越少了。。。即便有,观众们似乎也不买账!不得不说,这真是时代的悲剧。
受众们被养得挑剔万分,吹毛求疵,虽然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是时代进步,动漫产业也要发展,但是扪心自问,真的是这样吗?拿画风拿人设,那剧情拿各种缘由说事,弄得无论是动漫制作商还是创作者疲于应对,干脆破罐子破摔,好,你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反正有钱赚就好!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提倡这种行为,或者说把责任推给任何一方,都是有错的,无论是自以为是的观众,还是不负责任的制作者。
不过,这是种趋势,只能看着,去无能为力。
所以,偶然为之的佳作,良作,即便两袖清风一样的惨淡,还是能让人心生感动。更别说那些无论是从哪方面而言都特别出众的作品。随着时代的脚步,动漫产业也得反思了,一味的迎合观众,只会顾此失彼。

以上话语,纯属有感而发,如有困扰,敬请无视!
实在是被某站的小学生弄得各种心情不适,又看到这么一篇东西,才说了这么一通,嘛,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或许更长。真实受不了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质量今年直线下降=-=
自从动画轻改开始以后,不管什么小说都改,完全商业化的套路
已经没有多少能好好静心看的作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