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16431|回复: 21

[中短篇] 【伪学术】幻想乡都市传说起源与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8-10-15 10:01 编辑

1.渣文笔注意
2.二次设定,角色崩坏注意
3.剧情硬伤,逻辑混乱注意
4.闭关两星期期间的无聊之作,是一篇尽量贴近一设的二设文章,笔者脑洞大开,且看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5.改编自[美]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6.结果又写了个不知所云的东西,不幸读完的老爷,破口大骂也没关系,请务必评论一句,如果有错别字什么的也请务必指出来,笔者在这跪下了


———————————————————————————————————————————
幻想乡都市传说起源与影响(第一版)

作者:森近霖之助


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5-8-12 19:32 编辑

前言

         以下讨论的内容我想各位应该并不陌生。就在前不久,幻想乡内刚刚流入不少从外界而来的都市传说,甚至还有试图利用其提升力量的家伙(事实上,在我所熟识的顾客中就有四五个)。但是,究竟何为“都市传说”,可能各位其实并不十分清楚。
         首先,我们对于“传说”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意识。诸如那些像埋藏的宝藏、劫富济贫的义贼等通过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据称确有其事的故事,我们便可以称其为“民间口头传说”。而“都市传说”作为“民间口头传说”中的一种,则是常常带有讽刺意味或神奇色彩的,新近发生或未经证实的现实故事。故事发生的场景往往就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或附近,让人真假难辨(这也是其能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内容可能是一个让人汗毛倒立的恐怖故事,也可能只不过是一个有着无数巧合的大笑话。然而不管故事如何变化,其内核与传播方式都与过去的传说别无二致,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虽然在幻想乡这样一个仍然以农耕文明为主,人类聚集地还不过是村落形式的环境来说,“都市”二字会在其中出现可能会显得有些滑稽,然而随着外界都市传说的流入,以及天狗们大量印发报纸等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元化,一些全新的、以幻想乡为舞台的故事开始不断出现,它们有些是以外界流传的都市传说为蓝本,有些则是任何人都未曾听过的新传说。
         在幻想乡中的传说主要有两类,一类以外界流入都市传说的“本体”而产生,像人面犬之流即属于此,因为这些属于外界都市传说,在幻想乡没有流行的根基,我称之为“伪都市传说”;另一类就像我上面讲的,那些从外界流传进来以后成功本土化,或者是幻想乡内直接生成的都市传说,我称之为“真都市传说”。作为研究幻想乡内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后者将是我们之后要讨论的重点。
         也许有读者会提出说,幻想乡里实际存在着大量的魔法、神力、奇迹等非常识的力量,那么是否会使这些所谓的都市传说丧失其神秘感,遏制其传播?这种担心的确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都市传说都以超自然作为其核心,就算其中有出现无法解释的事情发生,真相与始作俑者也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而并非有像丰收对应秋神姐妹这样目标明确的指向。
         纵使丧失了神秘感,但只要这个都市传说具备了以下三个特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那么它就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保持很强的生命力。虽然某些故事可能看上去好像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其中我们仍可以解读出一些关于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诸如“八尺大人”可能表现的是对于乡村的旧风俗与神明的敬畏,“悟君”或许是人们对未知的好奇与恐惧,“黑衣人”则是有关政府阴谋与外星人存在的怀疑。
         另外,虽然这些传说的内容其实并不真实,但是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无意去告诉人们这些故事的真伪,而是希望借由搜集这些传说在传播过程中不同时间与地域的流布与变异,从而研究这一时间段内大众心理的趋向与变化。当某一类传说在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人们此时潜意识里的担心与忧虑。
         试图寻找任何一个都市传说的起源都是异常困难的,因为其中“口耳相传”的属性,内容往往会被一些讲述者的修改,有时是像发生时间或地点等具体细节的修改,有时则是对故事情节的改动,甚至有两个都市传说最后融合成一个的实例存在。虽然这些改动可能有助于其传播,但同样给了追本溯源以巨大的挑战。所幸幻想乡内流行都市传说的时间并不长,整个幻想乡区域也并不算大,还要感谢稗田家庞大且系统的资料,替我省去了不少麻烦。然而此领域的研究依然还在起步阶段,还望有识之士能够以此为台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6-3-23 23:28 编辑

第一章 恐怖的西洋人偶

         虽然幻想乡对于外来的各种,无论是人、物、还是文化,都有着相当包容力,然而本质上,幻想乡,或者再把范围缩小到人类聚集地——人间之里,仍然是一个以日本文化为主要基础的社会(这一点与其所处的地域,以及人类与妖怪数量的主体有关)。虽然能够容许其他文化诸如西洋、中华、外界、外星(主要是月球)等异类存在,但在潜意识中,对于这些大多数的人类和妖怪都不甚了解的外来文化,实际仍存有一定的戒备之心。这一点便可以从以下这个从外界流传至幻想乡后本土化的都市传说中窥见一二:

    这件事大概是十年前借书屋对面那个寿司店发生的,那户人家有个女儿。女孩小的时候在自家外面玩,遇到一个穿着华丽西洋服饰的女性,女孩很是惊奇,便盯着她看。
    那名不知道是人还是妖的女性发现了盯着她的小女孩,一边微笑一边送给了女孩一个和她穿着一样华贵服装的人偶,并对女孩说:
    “一定要善待它,不然就会受到惩罚哦。~”然后整个人便消失不见了。
    女孩得到了新玩具很是高兴,于是每天都抱着那个人偶形影不离。
    然而孩子的变化是很快的,过了几个月,女孩有了新的玩具,这个人偶就被孩子的父母收到了储藏室里。
    有天,孩子的母亲正在打扫房间,忽然发现储藏室的门被不知什么人打开了,里面被翻的一塌糊涂,而那个被其他杂物压在最底下的人偶也不见了。
    父母害怕家里可能进了小偷不安全,就出门去找女儿,结果本该在门口玩耍的女儿却不见了,门前只留下一条好像是那个人偶身上的粉色缎带。
    后来那家人就到处去寻找失踪的女儿,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店里无人打理,那间屋子最后也成了废屋。

       以上便是这个故事流传最广的版本梗概。其他版本中,一些细节像是时间由二十年到五年前不等,发生的人家变成了附近早已关门的杂货店或者稍远一点的失踪的猎户一家,还有一些戏剧性的剧情像夜里不知从何而来的哭声,家中晃动的诡异人影,以及有目击者看到最近在房屋外徘徊的西洋女子。刨去这些混淆视听的细节,这个故事大概包含了以下几个母题:容易受到伤害的女孩和大意的父母、来历不明的西洋女子和被抛弃后复仇的西洋人偶。
         从前一部分来分析,这个故事的意义就是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去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而父母也不要让小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尽管故事本身经不起推敲,然而由于以上两个内容,使其在青少年以及父母之间异常流行,而这个父母自己都并不一定相信的故事,却被他们用来一本正经地教育着对世界还一无所知的下一代,而且据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而后一部分有关西洋文化部分,则可以说是对于一个陌生文化在无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敌视。人间之里的本质还是一个民风淳朴、与世隔绝的小小村落,即使经过了多久的演变,其中不管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信仰,都从未偏离过本土的日本文化。由于环境本身是东方文化的大背景,对于外来文化产生戒备也是人之常情。可以想象,当村子中出现一个外貌举止都与当地格格不入而又神秘兮兮的人出现时,好奇与恐惧将是大部分人都会产生的正常反应。
         在幻想乡中西洋风格的建筑按理说不在少数,但无论是雾之湖旁边吸血鬼的宅邸红魔馆,还是魔法森林里人偶师的人偶之馆,亦或是那座骚灵居住的废弃洋馆,看起来都不是欢迎人接近的姿态。事实上,就我了解到的西方文化(至少是幻想乡里的西方妖怪所特有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隐私与距离,这源于其自身小小的自傲与矜持,这些都给文化的互相了解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困难。不过实质性的威胁方面,这些妖怪并不比幻想乡内日本本土的妖怪产生的危害大,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异常友好,所以也请不要因为这个虚构的故事过于神经质。
         关于故事背景,仅仅是已经搜集的为数不多的版本中,已经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而这三种说法的共同点即使无法轻易查证,因为时间久远,当事人也是已经无法找到的人。像这样有一个看似清晰实际却很模糊的背景,就会让人们产生亦真亦假的感觉,虽然这些确切的信息很有可能只是讲述者为了使故事更加真实或者仅仅是记忆偏差而自己后加上去的,但对于其传播无疑有着巨大帮助,这也是都市传说一大特征之一。
         有关真实性方面,我曾特意翻看了所有故事版本发生年份的每一家天狗的报纸,并向稗田家咨询了近几年间人间之里的人口失踪状况,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事件真实存在。不过在查阅稗田家关于外界的资料时,我似乎发现了这一故事的原型,也是外界关于人偶的一个都市传说,名字叫“玛丽小姐”,以下摘录:


    小女孩十分喜爱名为“玛丽”的外国制人偶,玩耍时总是带着它。不过,随着小女孩长大,跟人偶一起玩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有一天女孩的父母由于工作需要搬家,一家人决定搬到公寓。女孩把过去的人偶“玛丽”小姐丢弃在过去住的房子里,离开了。
    这是到了新家时发生的事。女孩呆在二楼自己房间内时,电话响了。
    “你好,我是玛丽小姐,我现在在你家门前。”
    只说了这一句话电话就挂断了。女孩满心奇怪地放下了电话听筒,很快电话又响了起来。
    “你好,我是玛丽小姐,我现在打开门了。”
    只说了这一句话电话就挂断了。女孩认为这是古怪的恶作剧,决定电话再响也不理会了。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
    女孩本打算不理会,但是电话铃一直响,完全没有停下的迹象。无奈之下,女孩只好接起电话。
    “你好,我是玛丽小姐,我现在正在上楼。”
    说完,电话又被挂断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楼梯上似乎也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握着电话听筒的手渗出了冷汗,心脏砰、砰、砰地跳动着,越来越大声。
    电话又响了。
    “你好,我是玛丽小姐,我现在在你的房间门口。”
    女孩跑到房门处锁上了门,但她感觉不到门后有什么动静。
    什么都没发生啊……女孩松了口气,接着身后的电话又响了。
    女孩拿起电话听筒,放到耳边。
    “你好,我是玛丽小姐,我就在你背后。”

       从故事上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恐怖传说,内容中也有许多外界所特有的元素,并不适合在幻想乡中流传,但是我们在本土的人偶故事中,能够多多少少看出一些“玛丽小姐”的影子。在经过有心人的整理改编后,这一个以外界都市传说为蓝本的故事得以在幻想乡内继续流行。这就如同生物进化一般,都市传说也会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讲述者的不断改编以适应所在区域的社会情况,只有演化出的形式足够先进,那么其作为民间口头传说的生命才会得以持续,而那些未能及时进化的传说,就会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受此都市传说的影响,森林里人偶师在人间之里的人偶剧生意大受影响,在此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理性看待事件,不要以虚构的事件对号入座。据说人偶师实力深不可测,与博丽的巫女关系也非同一般,还请各位莫要以身犯险。


———————————————————————————————————————


玛丽小姐是日本经典的关于人偶的都市传说,是人偶的都市传说,是人偶!!!!!
啊啊啊深秘录没有爱丽丝大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5-8-12 21:12 编辑

第二章 获救奇遇

         幻想乡中的都市传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外界流入的,其中有的是外界的都市传说具象化后进入,有些则是误入幻想乡的外界人所讲述的,以下这个我最初在人间之里的咖啡厅里听到的都市传说,则是一个外界人在幻想乡遇险后获救的奇遇(不同的版本至少有六个之多,以下为最初我听过的版本梗概):

     这个是故事是我听老木匠说的。老木匠有一个客人认识一个外界来的人,当然他现在已经回到外界了,这事就发生在他身上。
    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一起去森林里野营,结果到了晚上被不知什么东西袭击了。他们两个为了脱险,就在森林里拼命地跑,结果二人就这么走散了。回过神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人影,原来是遇到正在森林里红魔馆的女仆长和另外几个女仆,一脸焦急地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的。不过他并没有注意这些,也没有多想便向她们求助,女仆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对身后的女仆们交代了几句,便带他离开了。在路上女仆长一边走一边向他解释他现在是幻想入了,不一会就带他回到了红魔馆。
    当把他安置到一个房间以后,女仆长交代他不要到处乱跑,等她回来会带他回去,之后女仆长便消失不见了。
    等了一会,有几个妖精女仆进来上好红茶后便匆匆忙忙离开了,他尝了一口,觉得味道有点怪,好像有点铁锈味,便没有再理会。又过了不长时间,又有几个妖精女仆进来,一边向他道歉一边把红茶撤走,说是记错房间了。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偷偷地跟到了厨房。
    透过门缝,他看到了,全身鲜血淋漓、早已断气的同伴。
    还没有等到他从这一切反应过来,后颈便突然受到重击,醒来后的自己已经出现在人间之里的大街上了。
    后来听说当天红魔馆馆主的妹妹芙兰朵露当天从馆里跑了出去,他的同伴很有可能就是被她袭击了,结果被红魔馆的人回收顺便当做一顿美餐。现在想想,他当时喝过的红茶也许就是馆里的吸血鬼正要喝的,里面掺有了他同伴的血也说不定。

         这又是一个奇妙但却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无论这么想,第一,外界人从红魔馆馆主妹妹手下逃生的几率基本为零;第二,红魔馆的妖精女仆虽然不是很可靠,但是还不会犯下如此的低级错误;第三,如果我是女仆长,我是绝对不会冒着情报外泄的风险让那个外界人离开的,尤其是当情报关系到吸血鬼与妖怪之间的条约——即吸血鬼不能袭击活人这一铁则是否已经被破坏了。
         不过我在前言就已经讲过,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与真实性并无太大关系。对于这样一个故事来说,它在人群之中流传的原因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幻想乡里的吸血鬼虽然说不上凶残狂暴,至少也不是很客气,而红魔馆作为吸血鬼势力中的代表,对待外界的态度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给其他人类或者妖怪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因此树立了不少敌人。而且对于人间之里的居民来说,红魔馆各方面的情报也不是很多,尤其是对于这个只知道其危险性极高的被软禁的吸血鬼的妹妹,出现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流言也不足为奇了。强大与神秘,两种最能够激起人们恐惧与逆反心理的特征集中于一个点上,如果情感不能像革命的瀑流一般爆发的话,就会慢慢地用流言这样的涓涓细流来慢慢销蚀,大概就是如此。
         从情节层面来分析,孤立无援的遇险仅仅是开始,而后在奇异的洋馆看到已经死亡的同伴才是故事的核心。乍看之下仅仅是一个令人不悦的巧合,稍稍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外界人为了逃命而与同伴走散/独自一人获救,误食友人之血/在救命恩人的住所发现友人的尸体,似乎都在暗示了这个获救的外界人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活命而抛弃同伴,甚至下手伤害同伴。同伴之间各有打算、相互陷害以求得自己利益最大化,也是自古以来的口头传说中不变的母题之一。
         就内容来看,充斥着恐怖元素的情节相当容易在青少年之间传播。不过仅仅像这样简单地出现在纸面上是不足以使这个干巴巴的故事流传的,作为民间口头传说最大的魅力,就是无数的讲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加上生动有趣的细节,神秘兮兮的语气,以及一些配合情节的手势、动作、音效,一个优秀的口头传说讲述者可以把一个本来无聊的故事讲述的引人入胜。除此之外,气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比如在寺子屋放学后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一起,或者是在夏夜里的试胆大会,这些氛围可以使恐怖故事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虽然有着类似《吸血鬼条约》之类约束妖怪禁止袭击幻想乡内人类的规则存在,然而适用范围是否包括外界人,目前各方仍没有一个最终定论,而且外界人类初入幻想乡,既没有强大的能力,又没有其他的援助,是极易遭受攻击的弱势群体。因此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总会有一些相当惊奇的故事,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共识,所以诸如此类的故事才会流行。但是即使每天从外界进入幻想乡的人类再多,也不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结伴露营而被极小概率逃出红魔馆的吸血鬼之妹袭击。过多相似的故事集中出现,证明了这只不过就是一个都市传说而已。
         在我试图寻找我听到的最初版本的故事源头时,曾经向人间之里的老木匠求证他的客人是否讲过这个故事,他说这件事其实是他徒弟从客人那里听到的,再次询问徒弟找到这个客人现在住在肉铺旁边,当我马不停蹄地赶到肉铺旁,问过那名客人后,他却说这件事是他听一个外界人说起他在幻想乡里认识的另一个已经离开幻想乡的外界人的经历,那个人现在也已经回去了。在查阅天狗的报纸与多方打听有关其他版本源头无果后,到此为止,可以说关于这个都市传说的源头问题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都市传说这一以“朋友的朋友”作为传播途径的民间传说,其流行程度与寻找源头的困难程度有多大,还有就是外界人在都市传说的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6-3-23 23:34 编辑

第三章 高科技商品(上)

         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我觉得有必要将以下这一类都市传说进行分析,虽然这可能会对我所经营的香霖堂的生意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不过我相信贤明的读者们都有着自己的准确判断,不会因为这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而产生偏见的。
         对于人间之里的居民来说,获取外界道具最简易的途径莫过于香霖堂(此事并非自我吹嘘,这可是幻想乡里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上,出现一些有关本店出售商品的都市传说也不足为奇,以下这几个关于本店出售“微波炉”的都市传说可以算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了:

其一
     你知道去魔法森林途中的那家店吗?听说那里有卖外界的加热道具,好像叫什么“飞波炉”之类的,反正就是通电摁开关的一类东西。听说有个人买了一个回去,结果在路上手一滑,那玩意儿摔在地上,然后“嘭”地一声就炸了,虽然没受伤,不过那家伙以后再也不敢去那买东西了。

其二
    我父亲有个朋友,他去香霖堂买回来一个外界的炉子,一开始按照店主说明的方法使用得还算方便。有一天家里的老人刚给他们家里的小狗洗完澡,于是开动了炉子想把狗给烘干。结果,那条狗身体里的血液就被这么被煮沸了。最后他们家人不得不把炉子也一并扔掉,因为里面都是血污。

其三
    听说魔法森林旁边的“香霖堂”最近在卖来自外界的炉子,形状是个方形的盒子,很奇怪对吧。我一个熟识的人的朋友赶时髦买下它以后,每天都用试着这个加热东西吃,觉得用着不错。一天,她刚刚洗完澡,为了早点在出门前把头发晾干,就想起来这个新买的炉子,于是她把头整个放进了那个方形炉子里,摁下开关。结果,那个方形的炉子这么就炸啦!据说当时连那个人的头都炸没了,不管是哪里都找不到。

其四
    那家在村外卖外界道具的店还记得吧?听说那里有卖那个什么什么炉来着。啊?是“微波炉”吗,我不记得了,应该这个名字吧。有个家伙从那就买了这么个玩意儿,拿回家想试试效果,结果开动的时候他人就站在那个什么什么“微波炉”的前面,还没有关上那个的盖子。听说那个“微波炉”的门是在朝前开在侧面的,结果那个站在微波炉前面的倒霉蛋,他的内脏就这么被那个玩意儿烤熟了。什么?你就是那个“香霖堂”的店主,完全没听说过这个故事?那你这不就算是听过了吗。嗨,其实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他说这件事是真事,当时讲得挺邪乎,我也就没多问。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香霖堂微波炉的存货还没有充足到如此程度,另外就算出现如此危险的商品,伤害的目标也会是作为第一使用者的我,请各位不要有心理负担,放心选购。
         在我强忍怒气在人间之里搜集完这个都市传说的大量版本后,开始对这些故事分门别类进行统计,结果是:只有大概6个人讲对了“微波炉”的名字;除了2个版本的故事主人公是捡来的以外,其他所有的“微波炉”都是从香霖堂出货;有22个在路上或者使用时炸掉了;大约有19只雨中归来的猫、7条被淋湿的小狗、3只湿漉漉的兔子和1只无辜的青蛙在这个“宠物杀手”中殒命;有5个“勇士”把头放进了里面试图烘干头发(其中4个炸没了脑袋),2个人站在开动后没有关门的微波炉前“料理”了自己。这哪里是厨具,简直成了武器啊!
         有关“微波炉”几十种版本的传说中,我成功找到了其中5个的来源。原来这个传说是脱胎于外界流入幻想乡的其中一个都市传说的,不过内容大多是把一些活物扔进(或者把脑袋放进)微波炉里。而关于其中的爆炸内容,其他诸如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外界道具也有同样的流言,这主要是来自人间之里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件。
         就幻想乡内的人类社会而言,科学技术从未出现过较大突破,一直保持在几百年前的水平。而外界的发展又是如此的迅速,偶尔流入幻想乡的外界道具已经使我们认识的外界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虽然羡慕外界人方便快捷的道具,但是对其使用方法却一直不得要领。外来人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但是我们却对其中的很多道具束手无策,所以只能任其在角落里积累尘土。即使少部分能够使用,有些也会因为习俗、风水等乱七八糟的原因被丢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幻想乡中定居的外界人会备受重视。
         一直以来,有些不甘心止于此的人们曾经试图摸索出这些道具的原理及用法,但是有关这些外界道具使用不慎致人死伤的案件却也时有发生。因为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一些本来能够正常工作的道具也可能成为了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正是由于这些难以预计的危险,人们对于这些外来物品越来越警惕。举个例子,在我还在人间之里的“雾雨店”打工的时候,曾经接手过不止一次外界道具,其中的绝大部分因为上面的危险标志,都被店长毫不犹豫地勒令扔到村外离很远的地方去了(都是一些类似电视机之类很平常的电器)。
         挑战并替代旧事物的新生事物,带给人们的恐惧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幻想乡这样一个同外界缺乏交流的环境来说,新事物还同样带来了无法预知的风险。在外面世界家家户户都能随意使用的的道具,也许里面就装有一些危险的零部件,如果我们错误的使用方法不能启动这些道具还好,但是若是启动道具的行为引发了惨剧(像上面的那些可怜的小猫小狗一样),实在是令人痛心。虽然人们的反应可能略显过激,不过的确是有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5-8-12 19:51 编辑

第四章 高科技商品(下)

         虽然妖怪在幻想乡内与人类的势力达到了平衡,但并不是所有妖怪都像天狗或河童一样有自己独立的社会,事实上妖怪们大都是些特立独行的家伙,他们只能依附于人类社会的文化,于是也就有少部分的都市传说会在这些妖怪中间流传,以下这个就是我搜集到的在妖怪之间的都市传说中的其中一个:

    前两天我有个熟识的妖怪告诉我,他有个妖怪朋友曾经去过河童市场,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看上了一个垃圾粉碎机,不过他当时不知道那个是干什么用的。也许是觉得那个里面有什么,他趁店主不注意把手伸了进去。结果他的右臂就这么没了,还要赔给河童那个机器的钱,因为他的那条胳膊还卡在那里面,没法卖出去了。

         妖怪不管是体能还是恢复力都强于人类,于是乎在这一类都市传说中妖怪的行为都比较胆大,下场也更惨。大部分道具,在妖怪的版本中即使没有性命之虞,却也经常是缺胳膊少腿。还有一点很有意思,虽然这样的都市传说很重口,但在妖怪的宴会上却是异常受欢迎,新老妖怪基本都听过这个讲述人们发誓声称“确有其事”的故事。
         在妖怪的版本中,出货地大都从香霖堂变为了河童市场,也可以了解到妖怪们入手这些高科技道具的主要途径。对于很多人类来说,河童市场是个陌生的地方,但是对于妖怪来说,这里可是入手方便道具极其重要的途径。河童市场贩卖的商品大多数都是河童自己制作销售的道具,但却有着可以和外界媲美的科技水平。比起外界的那些危险的未知道具,这里的道具显然在安全性上有一定保证(不排除有恶劣的河童把危险的失败品对外贩卖),不过这些道具因为原理实在太过复杂,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好,这些千奇百怪的都市传说的出现也正是妖怪们的忧虑所在。
         虽然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妖怪们对于这些高科技还是有着程度不同的戒备之心。实际上,正是由于科技的高度发达,妖怪们才会被外界遗忘,被赶入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对于这些小玩意,有些妖怪现在依然是恨之入骨,不过现在社会稳定,也就没有什么人会大声叫嚷着对这些大动干戈了。不过,这些威胁仍然存在。
         我曾经试着对河童以及天狗的社会进行考察,两方面均回绝了我。作为幻想乡内为数不多的自成一派的妖怪势力,他们的社会都是异常封闭的。曾经有传言说他们目前的社会的科技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外界人类社会的水平,也有的说他们正在努力提升实力,准备向外界的人类反攻倒算。虽然都是些没影的事,然而没有任何情报的确刺激了更多的猜忌,同这些阴谋论相比,这些都市传说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
         妖怪的分布极其的分散,这给我找寻流言的源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最终,线索断在了妖怪之山生活的山童,她说这个传说很早以前就在河童中流传了,什么时候传到河童社会以外的她也不太清楚。她本身虽然从河童社会中脱离,但也不想对其透露过多,河童社会本身又是如此神秘,我也无法猜测出流言在河童内部的流布情况。看来,验证这条都市传说尚需时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5-8-12 21:05 编辑

第五章 霸王餐与福神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幻想乡中的人类社会是个与外界隔绝,自给自足仍存在困难的农耕社会,一部分的生产资料甚至需要依靠并不怎么靠谱的外界流入,那么幻想乡是如何维系的它那脆弱的经济呢?这就需要依靠于在外界被遗忘的“神”了。神明吸收人类的信仰增强自己力量,反过来便可以通过神明的力量,来使幻想乡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产量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值。理所当然,对于这些直接关系人类生活,却依然保持着神秘面孔的神明,流言自然是少不了。仅仅是在人间之里逛了一圈,我就搜集到了不少神明的逸事,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最近在人间之里出现了个奇怪的人,那个怪人经常出入居酒屋里大吃特吃,过后却如烟雾一般消失,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身份、甚至是面容(因为每次他的脸都不一样)。因为他不会付钱,所以有很多居酒屋损失惨重。但是在这之后,他光顾的店铺会突然人气暴涨、生意兴隆。有人说他是妖怪,也有人觉得他就是福神。

       这个怪人在所有都市传说中光顾过居酒屋、和菓子屋、中餐馆,甚至连茶叶店也不放过。不同于其他都市传说,这个传说确实是有目击者的,有不少店铺的老板声称被霸王餐洗劫过,不过却没有几个人说过他们的店铺的生意变好了。后来在我寻找这些传说的来源时,我找到了问题所在:这实际上是由两个不同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分别是吃霸王餐的怪人和福神仙台四郎。这两个故事相信读者们已经有所耳闻,不过这实在是令人感到讶异,这些都市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都市传说流行过程中,为了把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讲述者常常会根据个人印象对故事进行程度不一的改编。两个传说就有可能对互相产生影响,甚至比较极端的,像上面的故事一样,两个故事发生了融合,成了一个全新的传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传说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有多家天狗报纸把这件事当成了确有其事的故事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报道,还煞有介事地采访了一些事件的“当事人”。
         这些传说虽然在流行过程中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扭曲,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却揭示出了人们心中对于神明的恐惧,即使是仙台四郎这样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好好先生,人们的猜忌之心也不会减少。因为神明本身的属性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就算是同人类再亲近的神明,也不会令人们的敬畏之心有丝毫减弱。
         神明对于幻想乡中的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幻想乡一共只有那么大,其中的耕地更是少得可怜,劳动力也并不十分充裕,如果不依靠神明的神德,就很难维持幻想乡中近乎奢靡的生活。换句话说,人们至今为止依然能够吃饱肚子,全部仰仗着幻想乡中那些庇佑人类的神明。(讽刺的是,因为这些神明带来的福祉,幻想乡中的科技水平停滞不前,也导致了之前在第三章讨论过的问题)
         对这些支撑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神明还保持着警惕似乎有些太过小心眼了,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有些神明的力量在过去是可以称得上残暴的。就拿山上的神明来说吧,曾经的诹访明神可是负责诞生、农业、军事、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作祟神,同时也是只要受到一点轻视马上就会降下神罚将对方杀掉的恐怖神明,而且据说每年会杀掉神社的神主,而同时选出的下一任,又会在下一年被杀。虽然现在的诹访明神已没有昔日的力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们无论如何还是会对其有所忌惮。
         人类创造了神明,一方面使人们享受到了神明带来的恩赐,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威胁,让人们不得不去应付这些自己的造物,有些甚至异常麻烦。人类想要解读自然,却弄出了比自然更加喜怒无常、麻烦得多的神,可笑吗?可悲吗?
         有些人可能认为神明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怖,像“八百万神”不就是那种平易近人、随处可见的神明吗?我想大家可能忘记,就算是寄宿于物品之中的付丧神,其力量也绝不是人类所能达到的程度。我还依稀记得前不久博丽的巫女告诉我说,神社曾经差点被寄宿与报纸之中的宿物晦神“纸舞”占领,虽然我从未听过有这一类的妖怪,但是连巫女都会重视的存在,想必绝不是等闲之辈。
         不过这些付丧神虽然被称作神明,实际上人们大都更愿意把他们看作妖怪。神明和妖怪的区别,对人们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但是有些时候似乎又没有那么清晰。那么,把一个吃霸王餐的妖怪和一个赐福的神明搅在一起,让遵从自己欲望的妖怪和高高在上的神明划了等号,或许就代表着,他们对人类来讲,其实同样是让人无法接近、难以捉摸的存在,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命无几多 于 2015-8-12 21:02 编辑

后记

         都市传说的流行,最早是我打算撰写幻想乡历史而搜集资料时无意间发现的。令我非常诧异的是,外界的都市传说在流入幻想乡后,马上就开始了本土化的变异,于是我开始对这一有趣现象进行研究。
         虽然这些只不过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但是正如我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大多数都市传说来源于恐惧,正是因为人们的内心中有着对幻想乡平静生活有着不少隐忧,才会催生这些都市传说的流传与变异,而这些意蕴丰富的故事所表达的本质,或者称之为母题,正是人们的忧虑所在。
         然而如同人们的用思想与信仰创造的妖怪与神明一样,这些都市传说同样会产生出我们难以预见的力量,之前就有试图利用这些都市传说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家伙。即使现在都市传说不如那段时间兴盛,其中的神秘也没有多少衰减。
         怪异孕育着“魅”,怪奇具有“力”。
         别有用心者假借强大的非人之力作威作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只希望这种情况在幻想乡中不会重演。
         再回到都市传说。我在这里仅仅是讨论了五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市传说,还有很多因为篇幅问题没有收录其中,不过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项研究中来。都市传说虽然已经过了兴盛期,生命力依然非常强大,就在我撰文期间,又在人间之里搜集到了不少新产生的都市传说,我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会止步于此。
         最后,要感谢为我提供资料并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的稗田阿求小姐,以及负责校对与印刷的本居小铃小姐,对你们的倾力相助表示感激。


————————————————————————————————————————

参考文献:
[美]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PSP《流行之神》系列
《东方求闻史纪 ~ Perfect Memento in Strict Sense》
《东方三月精~ Strange and Bright Nature Deity》
《东方茨歌仙 ~ Wild and Horned Hermit》
《东方铃奈庵 ~ Forbidden Scrolle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20:2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記錄片的感覺233
總感覺這樣好像在寫報告www

点评

很對很對,日後加油!ww  发表于 2015-8-12 21:52
那么这就是报告文学啦(雾)  发表于 2015-8-12 2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02: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4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