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八公八婆”是不是想起了“八心八箭”?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长话短说会省略很多关键点
所以各位,且听我娓娓道来
起因源自同学的一句疑问:
同学A:老鬼呀(学校外号),你啥时候吃过……不,不是,烤全羊啥味你知道不?
我:啥?
这位同学平时很少跟我讲话,今天头一回主动问我,还问个奇怪的问题,让我感到十分诧异
细问才明白,他从其他人得知,我去过蒙古,吃过蒙古的烤全羊,而且还吃了很多……
很多……
很多……

且先不谈得长几个胃才能吃很多烤全羊,这烤全羊我肯定没吃过,蒙古更没去过,蒙古有没有“烤全羊”这道菜还得好好说道说道。
奇了怪了,我宴某人平日三餐简朴,有了新菜色也只是挑便宜的尝鲜便走,如何平白无故挂上一个“出国消费”的名头?
线索得从头理起,经过一番搜查套话,宴某有点搞清了这里面的条框,现在布公如下
排骨米饭→排骨饭→排骨火锅→去过某家高档饭店(但不晓得吃了什么菜)→吃了什么烧烤大餐→…中间各种没找着人…→蒙古烤全羊
(我真佩服我居然能找对人,简直就像大头南破案一样,是不是该配个破案BGM?)
线尾是蒙古烤全羊,线头是排骨米饭,我估计就是这么个线路,就算不是,也该差不多了
记忆中最近就跟别人谈过一次关于吃饭的问题,而她往外传的时候,图省事减掉一字,变成了“排骨饭”
哎呦呦我的姑奶奶啊,排骨米饭分价位的,我吃的最便宜的13元百姓套餐呀!排骨饭在我们这边均价起码20大洋,我啥时候傻到花那么多银两一个人吃饭过?何况那玩意一碗连八分饱都没有。
然后是排骨火锅,我想问问大伙,有这道菜吗?
把这话传出去的也是个女同学,我估摸着她是当天吃过火锅,所以顺嘴说错了
结果…结果…她好像真是因为吃过火锅顺口说错了,打听到她最近有个亲戚开火锅店,她总去蹭点火锅料回家里吃自助火锅。
接下来是高档饭店,除了参加婚宴有机会外,我还真没去过什么特别体面的店, 最好的一次,大概是吃春饼?
这回换成了一位男同志,是的,男同志,他是党员,也不知道他怎么理解的,认为吃了火锅就是去了高档饭店,对人不说我吃了什么,就记得我去过什么高档饭店,您是我哥,我服你,赶紧赚大钱去个真正的高档饭店见识下有没有所谓的排骨火锅,有的话再说。
烧烤大餐,这是我最无法理解的。
我啥时候吃过那玩意?
这事还是从其他班级的班长那边得知的,我估摸着是心里想着排骨,嘴里倒说成了烧烤,因为他一会儿说排骨大餐,一会儿又说烧烤大餐,总改口,还说自己记不清了。排骨大餐没人听过,也不符合平民百姓的生活逻辑,于是“烧烤大餐”四个大字出线了
(估计前面的箭头要改一改,从排骨火锅分出两个分支,一个是高档饭店,一个是烧烤大餐,或者更乱一些,我们这些同学的想象力不用在正事上,倒是在八卦造谣方面深得娱媒真传)
这时候我突然醒悟一件事,如果咱们平时办事也是这样丢三落四,那得出多少茬子出来?
往后我没找到人,倒是知道了把【蒙古烤全羊】这个梗传出去的是我们班的几个爱起哄的坏小子。
八成他们也添油加醋整出一堆有的没的吧
此事分享出来,与诸君共勉,虽是小事,但也值得留意。
顺便推荐大家复习一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甭管有用没用,回味一遍没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