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5-12-13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枪和三叉戟的区别,原作还有需要纠正一下的。 
根据《信贵山缘起》第三卷,白莲的原型尼公(原文写作尼君)是在上山见到命莲再出家的,白莲在命莲死后必须有下山,才能称为“圣”即“游行僧(圣)”,白莲在当时是高野圣,但是现在信贵山真言宗已经从高野山独立出来了。而且,朝护孙子寺作为日本毗沙门天信仰的本山,规模还是有的,不会说命莲死了就由白莲这个女尼接手,下山巡游还利于解释白莲返老还童没被揭穿一事。 
接下来是命莲的僧阶问题,现在信贵山真言宗方面只承认他是千手院的奠基人,他(和尼公)的墓也在该处,其余只有下属一个新建的院说命莲曾经是住持。20世纪改宗后历代住持自然没命莲的份,之前朝护孙子寺隶属于高野山真言宗时,终老于信贵山的命莲也不可能有到过高野山被任命为高野山真言宗的僧正,就当时的格局来说醍醐帝最多也只能给他个僧都的位子。 
《信贵山缘起》第二卷和《宇治拾遗物语》、《今昔物语》说法一致,说命莲为醍醐天皇治病续命而被允以僧都和僧正之位,但命莲拒绝了,也就是说当时的命莲并没有僧都的僧阶,治病失败说的《扶桑略记》中对其的称呼是“沙弥命莲”,“沙弥”一般指不足20岁的僧侣,僧阶晋级常伴随对年龄的要求,与之前命莲在当时还没有僧都的僧阶一说相符。文献中一般称命莲为“上人”,极少量称之为“阿阇梨”,阿阇梨中最低级别的传法阿阇梨即有住持的资格(现在真言宗是个僧侣都能叫阿阇梨),而命莲寺住持白莲有阿阇梨的称号,那么东方世界观中传佛法给她的命莲必然不会没有,但依然无法确证说命莲是朝护孙子寺的住持。另外我还尝试过用袈裟的颜色辨别僧阶,但是失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