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3-3 0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常识这种东西和公理、流行其实是一路货色,搞科研的根本用不着,而且我也不认为这种由不特定多数人类捧起来的观点会有什么优越性,在个人的尺度上也无法确定所谓的常识是否真的存在,又是由哪些人持有,以及自己为何非要与他们一致。说直白点就是,有一群人,他们谁是谁你搞不清,单独拉一个出来你都不敢信任,但是一旦他们被当成一个整体,个人就想着盲从了,难道说因为他们人多就可以信任他们全体了吗?如果说幻想乡在常识上真的要有什么价值,那也不是和外界作区分,而是不纠结于常识、不断地打破常识(无论是界内界外的常识),妖怪又何曾不是常识的一部分呢?或者说,妖怪也是生于常识,而后又死于常识,而这常识,不过是人类的常识罢了。虽然这方面轮不到ZUN来教我,但还是用官作的语句来对你说,对所谓常识的入门级认识分为这三个阶段:
 
 1.结界内外常识有别
 “拥有幻想乡常识的人类只能去幻想乡的博丽神社,拥有外面常识的人类只能去外面的博丽神社。”
 “幻想乡里头充斥着一些,已经为现实世界所遗忘或是尚未被现世常识所能接受的东西。那里并非像渺无人烟的深山与人流集中的城市那样,单纯只是交通往来困难而已。幻想乡是被名为博丽大结界的常识壁垒所阻隔,而存在于现世之外的另一个空间。因此,现实世界的人,基本上是无法得识幻想乡的存在。”
 “某些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物品,很容易流入一个名为幻想乡的地方。特别是那被外界评为凌驾常识,甚至无法从常识领域理解的超自然存在。幻想乡正是被现实世界的常识所分隔,处于自然壁垒外的地方。”
 “幻想乡与外面的世界由一个常识的结界所隔绝,存在于非常识的内侧。为了保持这个结界,任何事物都需要反面。”
 “这里所谓的结界,就是指被精炼过的现今世界的常识与为了常识而丢掉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幻想乡之中,在现实世界(也就是外部,我们生活的日常世界)成为非常识性的存在的东西,以及存在感稀薄成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都被幻想乡所接受,妖怪的存在和他们的行动(抓走人类、袭击人类、吞噬人类等等),以及应付妖怪的魔法之类的超常能力,都在幻想乡的日常生活中生生不息。”
 
 2.常识是用来打破的
 “本性认真的早苗,为了融入这个以非常识为常识的世界,她自己也渐渐朝着不能以常识定论的人类慢慢变化。”
 “分隔幻想乡与外界的博丽大结界是常识的境界,因此一旦有来自外界的灵力高深的事物存在境界就会动摇。”
 “在神秘地点中会有特殊的规则套用在双方身上,平日的常识在此时将不再适用”
 “灵梦的结界会防碍到常识。非常识性的巫女。”
 “今夜,有关不吉与吉兆的人间界的常识将被极其简单地颠覆……!”
 “在这个幻想乡不能被常识所束缚!”
 
 3.或许本来不存在常识
 “我头脑中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也许大家都还不知道。这是常有的事情啊”
 “因为,梦境根本就不是现实的反义词。最近的常识则把两者看成同义词呢。”
 “虚拟与现实是绝对无法区分的,这是现在人们的常识。”
 “深夜时的蝴蝶是自己吗,白昼时的人类是自己吗……。以现在的常识来看,两方都是自己呢。”
 
 第一阶段的语句基本是改来改去的对大结界的设定(懒得排时序了),第二阶段就细致到个别角色的角度了(个个都和界内的常识过不去),第三阶段则也未来秘封组的台词为主,可见即使到了那时,常识依然被认为存在且在变化,为了维持结界(如果那时还有幻想乡的话),非常识也得变化,即使被关在幻想乡中,天狗等妖怪种族也与记载的相去甚远了,或许都已经和外界的天狗存在生殖隔离了。在东方世界观下,月都和天界的建立不知道早到哪里去了,难道说蓬莱人到外界的话就会因为才活了不到一亿年的人类的不信而灰飞烟灭不成?神奈子作为人而被称为神的本体大概已经没了,所以要作为人类的神明倚仗其信仰活下去,永琳在外界被信仰为思金神但她并不需要,妹红没人信她不照样活的好的很、好到求死不能。
 首先要抛弃的是幼稚如地心说的人本主义和人存主义思想,不是人类的种族(比如妖怪)的常识或许也会把自己视为万物的尺度,但基本不会把人类捧到那个位置上。世上本没有常识,认为自己的观点需要且有多数人支持的人多了,就有了常识。然后便是抛弃被强加的“常识”的莫须有的权威性,这对“自己”及其“自由意志”的存在性也算得上是残酷的打击,还是官作语句:
 
 4.怀疑地接受一切
 “她的身体里寄宿着神灵。寄宿着神灵的话,就变成了类似移动分社一样的东西。对一般的人类跟妖怪来说这一定很难吧。无名无个性,对自己不加执着,且拥有接受一切的包容力,这显得非常必要。并且也需要一定的努力。当然这其中最简单的捷径应该是脑袋空空吧。”
 “当你能够舍弃错误的努力,接受一切的时候,才有资格渡过此(三途)河吧。”
 “幻想乡接受一切哦。这还真是个残酷的故事呢。”
 
 综上概括成两个字的俗语:我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