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于第一次认真地尝试游戏剧本、设定写作并思考写作时要注意的问题的我来说,这第一次确实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这个游戏是《喵星人汪星人大战:起源》,有关这个游戏的灵感在2014年冬季就形成了。而灵感形成的导火索则是一个叫ニャンコロジ的红字本漫画系列。而女一号的原型,有可能就是这里面的猫田尼亚,不过这仅仅是可能。
我从2015年10月就开始写我这游戏的设定了,但是当时还没心思写这个,那时候我还在抽时间学习编程、练习作曲、建模和动画,真正开始投入地写设定是在2月份,剧本也是在2月份开始写的。
我原本以为这个游戏的美术风格应该会比较偏萌系,比如把那些人物都画成四头身或者五头身啦,把色调弄得稍微鲜亮一点啦、草地弄成鲜绿色啦……但是当我仔细观察这个游戏中的世界时,我发现我内心的决定已经不允许我这么做了,头身比例还是弄成六或七头身吧。
之前我写设定的人物部分时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看到一个issue,刚开始可能有点纠结, 一个字也敲不出来,但是当我真的敲起键盘以后我就停不下来了,并且有些时候甚至会开始抱怨我码字的速度跟不上开脑洞的速度和时间不够这两个问题。当设定写作不得不中止时(我要上课啦!我要吃午饭啦!我要吃晚饭啦!我要睡觉啦!)脑洞就会关得严严实实,想要再次打开,还是和初次开脑洞一样困难,不过当我再次打开脑洞以后,基本上也和初次开脑洞一样,一开就停不下来了。
而写设定中的历史部分时经常觉得写起来很吃力,每写一句就要看一下PDF或者百度一个词,看看这样写有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毕竟我不是历史专业生啊! )
到了3月份,到现在再来看设定的时候,我感觉想写的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先从哪里下手了。我原本以为我的设定写个8W字应该就会结束了(现在已经写了2.6W字了)。结果我总觉得把设定写成这样还有好多该回答的问题没有回答,于是这个坑越挖越大,历史部分从原本就已经难以详细描述的古代,直追喵星和汪星上这些文明的起源,结果就是我把上下六千年都写了。还有这个世界上的这些生物,它们是谁?它们从哪里来?它们要到哪里去?还有这些人的信仰,它们相信的是什么?是什么塑造了它们这样的信仰?还有它们平常熟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于是我的设定由原来的“世界篇、角色篇、历史篇、故事篇”四个部分拓展到了“世界篇、角色篇、历史篇、故事篇、常识篇”五个部分。仅仅是讲述我设定的这个世界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我还要讲述这个世界的人眼中的这个世界……
这……这东西明显太多了啦!
于是我打算先把设定暂时放一放,先写剧情(梗概)。
写梗概时开脑洞的体验和写人物设定时一样,难开,但一开就能开很大。有时候原本应该写成梗概的地方,结果会因为现场感太强而写成了仿佛是纪实小说一样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角色和我自己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如果仔细想一下,这其实不是我的角色和我自己之间的关系,而是潜意识的我和可以被感知的我之间的关系。按理说,多数时候我们了解自己应该会胜过我们了解他人。然而当我们尝试了解自己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个非常难懂的人呢,就仿佛你的身体是一个机器,而控制这个机器的却不止一个人一样。
而我在故事写作过程中也遇上了难以驾驭的人物、难以驾驭的故事。有时我的男十一号会大发雷霆,过早地让男十二号领便当,也许它意识到自己明明也是个能创造世界的拥有可怕力量的神,在这里却要严守纪律不准放大招,对此很不满,就找了个自以为上帝不在场的时候来发泄一下,结果就是我不得不动用暴力来阻止它破坏世界的运行法则;有时我的男一号对女一号产生了好感,可是我在上面一看,女一号只是把男一号当朋友,男一号却想上了她,可是在我看来男一号一点也不饥渴啊,这可不行啊,于是我又不得不使用怪力改变他的情感;有时我的女三号会和男十一号会在月光下,在一间偏僻的小木屋里缠绵,甚至不顾职业道德地在我眼皮底下秀恩爱,我也会为此皱眉——作为一个死灵祭司你怎么能这么不正经呢!于是我又经常让它们分开,减少它们相遇和独处的机会。
然而它们其实不是真正的人,它们只是我的邻居的幻想的影像啊。而这个邻居就是我一直没能读懂的潜意识啊。而设法控制这些角色,让故事走上正轨,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内心谈判呢。
就我最近的体验看来,创造世界,创造人物,创造故事的快乐确实不亚于玩游戏获得的快乐,而决定先从哪里开始写设定和剧情感觉也像是一个有趣的谜题,这个奇妙的体验让我现在已经喜欢上这个工作了。
|
|